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國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女)

鎖定
寧國公主(1364年10月10日 [10]  -1434年9月7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次女(嫡長女),母孝慈高皇后馬氏。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寧國公主,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生三子。永樂三年(1405年),進封寧國長公主,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進封寧國大長公主宣德九年(1434年),公主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別    名
寧國公主、寧國長公主、寧國大長公主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應天(今南京)
出生日期
1364年10月10日 [10] 
逝世日期
1434年9月7日
本    名
朱氏
籍    貫
安徽鳳陽
父    親
明太祖朱元璋
母    親
孝慈高皇后馬氏
同母哥哥
朱標朱樉朱棡朱棣(有爭議)、朱橚(有爭議) [5] 
同母妹妹
安慶公主
夫    君
梅殷
兒    子
梅順昌、梅景福、梅永貞 [9] 
玄    孫
梅純 [11] 

寧國公主人物生平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寧國公主,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朱元璋在十六個駙馬中,尤其喜歡梅殷。當時李文忠任上公,主管國學,而梅殷任山東學政。朱元璋賜詔讚美梅殷精通經史,當朝官員都尊重他。 [1]  至朱元璋晚年時,諸藩王實力強盛,朱元璋密令梅殷輔助建文帝。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梅殷奉命鎮守淮安,對防禦之事很上心,發佈號令都很嚴明。 [14]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朱棣大敗建文帝軍隊,平安、馬溥、徐真等將領皆被俘虜,朱棣派遣使者以進香為藉口欲圖借道,梅殷回答道:“進香之事,皇考有禁令,不遵守的人可是不孝。”朱棣聽聞大怒,寫信給梅殷説:“如今我興兵清君側,是順應天命,不是常人所能阻擋的。”梅殷割去送信使者的耳、鼻後,將其放歸朱棣,並對他説:“留下你的嘴巴,好讓你為燕王講講什麼叫做君臣大義。”朱棣氣得不行,只得從揚州進軍南京。 [2]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失蹤。七月,朱棣即皇帝位,時梅殷仍駐軍淮安,朱棣逼迫寧國公主咬破手指,寫成血書一封送與梅殷,梅殷得書後大哭,詢問使者建文帝的去向,使者説:“死了。”梅殷説:“本應君生我跟着生,君死我跟着死,但我姑且忍耐。”又聽從黃彥清的建議,為建文帝發喪,追諡孝愍,上廟號神宗,接着前往南京。到南京後,朱棣親自迎接他説:“駙馬爺辛苦了。”梅殷回答道:“勞而無功,只能慚愧罷了!”朱棣沉默不語。 [15]  此後梅殷的憤怒之情久久不能平息,經常有不平的言語和神態,朱棣也經常派人於夜中潛入梅殷的府邸,梅殷察覺後更加憤怒,二人的關係也就不可調和。 [13] 
永樂二年(1404年),都御史陳瑛上奏稱梅殷培養死士,和女秀才劉氏勾結,詛咒朱棣。朱棣説:“我自己會處理。“因此朱棣讓户部考核公、侯、駙馬、伯的儀仗從人數量,另外派錦衣衞將梅殷的家人押送到遼東。 [12] 
永樂三年(1405年)十月,梅殷入朝,在過笪橋時被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衞指揮趙曦等人擠入水中,溺死,二人卻上奏稱梅殷投水自盡。 [7]  後都督同知許成揭發此事,朱棣大怒,下令將譚深、趙曦斬首,抄沒其家,並派遣官員辦理梅殷的喪事,諡號榮定,封許成為永新伯。 [6] 
寧國公主聽説梅殷死訊後,認為朱棣果然殺了他。於是找到朱棣,扯着朱棣的衣服大哭,向他要梅殷的下落,朱棣説:“我一定幫你找出賊人,你不要再為難自己了。”不久,朱棣封了梅殷的長子梅順昌、次子梅景福 [17]  為官,並告誡二人説:“如果不是我念及你們的母親,你們能有今天?” [8]  又寫信給公主説:“駙馬雖然有過失,但兄長我念及至親之誼不予追究。自從聽聞他溺死後,我非常懷疑。現在都督許成前來出首,我已經獎賞了他並處死謀害駙馬的人,特向妹妹通知。” [16] 
永樂三年十二月乙丑,進封公主為寧國長公主。永樂十五年十月壬寅,明成祖賜寧國長公主鈔萬錠彩幣六十疋。永樂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進封寧國大長公主。宣德九年八月己酉,公主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3] 

寧國公主相關史料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
寧國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從子也,天性恭謹,有謀略,便弓馬。太祖十六女諸駙馬中,尤愛殷。時李文忠以上公典國學,而殷視山東學政,賜敕褒美,謂殷精通經史,堪為儒宗。當世皆榮之。
帝春秋高,諸王強盛。殷嘗受密命輔皇太孫。及燕師日逼,惠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悉心防禦,號令嚴明。燕兵破何福軍,執諸將平安等,遣使假道於殷,以進香為名。殷答曰:“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王大怒,復書言:“今興兵誅君側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縱之,曰:“留汝口為殿下言君臣大義。”王為氣沮。而鳳陽守徐安亦拆浮橋,絕舟楫以遏燕。燕兵乃涉泗,出天長,取道揚州。王即帝位,殷尚擁兵淮上,帝迫公主齧血為書投殷。殷得書慟哭,乃還京。既入見,帝迎勞曰:“駙馬勞苦。”殷曰:“勞而無功耳。”帝默然。
永樂二年,都御史陳瑛奏殷畜養亡命,與女秀才劉氏朋邪詛咒。帝曰:“朕自處之。”因諭户部考定公、侯、駙馬、伯儀仗從人之數,而別命錦衣衞執殷家人送遼東。明年冬十月,殷入朝,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衞指揮趙曦擠殷笪橋下,溺死,以殷自投水聞。都督同知許成發其事。帝怒,命法司治深、曦罪,斬之,籍其家。遣官為殷治喪,諡榮定,而封許成為永新伯。
初,公主聞殷死,謂上果殺殷,牽衣大哭,問駙馬安在。帝曰:“為主跡賊,無自苦。”尋官殷二子,順昌為中府都督同知,景福為旗手衞指揮使,賜公主書曰:“駙馬殷雖有過失,兄以至親不問。比聞溺死,兄甚疑之。都督許成來首,已加爵賞,謀害之人悉置重法,特報妹知之。”瓦剌灰者,降人也,事殷久,謂深、曦實殺殷,請於帝,斷二人手足,剖其腸祭殷,遂自經死。十二月進封公主為寧國長公主。宣德九年八月薨,年七十一。
初,主聞成祖舉兵,貽書責以大義。不答。成祖至淮北,貽主書,命遷居太平門外,勿罹兵禍。主亦不答。然成祖故重主,即位後,歲時賜與無算,諸王莫敢望。殷孫純,成化中舉進士,知定遠縣,忤上官,棄歸。襲武階,為中都副留守。 [4] 

寧國公主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5張)
2022年電視劇《山河月明》:劉思藝飾演寧國公主(劇中名朱英嬈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寧國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從子也,天性恭謹,有謀略,便弓馬。太祖十六女諸駙馬中,尤愛殷。時李文忠以上公典國學,而殷視山東學政,賜敕褒美,謂殷精通經史,堪為儒宗。當世皆榮之。
  • 2.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帝春秋高,諸王強盛。殷嘗受密命輔皇太孫。及燕師日逼,惠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悉心防禦,號令嚴明。燕兵破何福軍,執諸將平安等,遣使假道於殷,以進香為名。殷答曰:“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王大怒,覆書言:“今興兵誅君側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縱之,曰:“留汝口為殿下言君臣大義。”王為氣沮。而鳳陽守徐安亦拆浮橋,絕舟楫以遏燕。燕兵乃涉泗,出天長,取道揚州。
  • 3.    《明宣宗實錄》:宣德九年八月……己酉,寧國大長公主薨。公主,太祖高皇帝第二女,母孝慈皇后。洪武十一年冊封,下嫁駙馬都尉梅殷。永樂三年進長公主。仁宗皇帝即位,加大長公主。薨年七十一。
  • 4.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  .國學導航.2010-10-13[引用日期2013-12-27]
  • 5.    明史卷一百十六 列傳第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4-09]
  • 6.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明年冬十月,殷入朝,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衞指揮趙曦擠殷笪橋下,溺死,以殷自投水聞。都督同知許成發其事。帝怒,命法司治深、曦罪,斬之,籍其家。遣官為殷治喪,諡榮定,而封許成為永新伯。
  • 7.    《明成祖本紀》:冬十月,盜殺駙馬都尉梅殷。
  • 8.    《國朝獻徵錄》:賜手書二甥曰朕不念爾母爾安得至今日。
  • 9.    《明太宗實錄卷之四十九》:永樂三年十月......戊寅,命户部全給中軍都督同知梅順昌,孝陵衞指揮使梅永貞,旗手衞指揮使梅景福,月俸米。順昌等皆寧國長公主之子。
  • 10.    《明太宗實錄卷之二十三》:永樂元年九月......庚寅,以寧國公主生日賜鳳冠一頂並鈔幣等物。永樂元年九月庚寅為九月十五日,而公主生於至正二十四年,依據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至正二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公曆日期為1364年10月10日。
  • 11.    《損齋備忘錄》:純,夏邑人。成化辛丑進士。太學題名碑作南京京衞人,蓋純為洪武中駙馬都尉梅殷之玄孫,世隸勳籍故也。
  • 12.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永樂二年,都御史陳瑛奏殷畜養亡命,與女秀才劉氏朋邪詛咒。帝曰:“朕自處之。”因諭户部考定公、侯、駙馬、伯儀仗從人之數,而別命錦衣衞執殷家人送遼東。
  • 13.    《明史紀事本末》:久之,殷不能平,時見詞色。文皇嘗夜遣小中官潛入殷第,察之,殷愈怒。
  • 14.    《建文帝本紀》:是月,駙馬都尉梅殷鎮淮安。
  • 15.    《明史紀事本末》:駙馬都尉梅殷,擁重兵淮上。文皇既即位,迫公主。公主,高皇后長女,大長公主也。公主齧指血作書招殷。中使至,殷得書慟哭,詢建文帝所在。中使曰:「去矣。」殷曰:「君亡與亡,君存與存,吾姑忍俟之。」乃還京,見文皇。文皇曰:「駙馬勞苦。」殷曰:「勞而無功,徒自愧耳!」文皇銜之。
  • 16.    《明太宗實錄卷之四十七》:永樂三年十月......戊寅,賜寧國公主書曰:“駙馬梅殷雖有過失,兄以至親不問。比聞溺死,兄甚疑之,密訪窮搜不得實。今都督許成來看,乃小人所害,訊鞠果得其情。首者已加爵賞,謀陷之人悉置重法,特報賢妹知之。”
  • 17.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尋官殷二子,順昌為中府都督同知,景福為旗手衞指揮使。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