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州

(范成大詩作)

鎖定
《宿州》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國途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的第一、二句詩人以寫實的手法描寫了舊戰場的夜景;第三、四句詩人感慨宿州城外鬼火之多。這首詩既具有所見所聞的現實性,又藴含着作者禦敵復國的心願,思想內容深刻感人。詩人在詩中用白描的手法哀悼抗金將士,抒發了“哀其不幸”的悲愴情感。
作品名稱
宿州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    者
范成大
出    處
石湖居士詩集

宿州作品原文

宿州
五更出城,鬼火滿野
狐鳴鬼嘯夜茫茫,元是官軍舊戰場
土伯不能藏碧磷,三三兩兩照前岡。 [1] 

宿州註釋譯文

宿州詞句註釋

①宿州:州名,今安徽省宿州市。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宋軍北伐,與金兵在宿州大戰,宋軍因將帥失和,最終大敗,數萬人葬身宿州城外。
②鬼火:就是磷火,是一種青綠色的火焰,多於夏季乾燥天出現在墳地。《毛詩》疏《淮南子》:人血為磷。許慎雲:謂兵死之血為鬼火。
③元:通“原”字。
④土伯:土地神。宋玉楚辭·招魂》:“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碧磷:鬼火。 [2]  [3-4] 

宿州白話譯文

五更天出城趕路,只見遍野鬼火
夜色茫茫狐狸嗥叫鬼魂嘯,這裏曾經是宋軍抗敵的舊戰場。
土地老爺也無法控制鬼火,以致使之三三兩兩地跳蕩出現。

宿州創作背景

范成大於乾道六年(1170年)閏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寫了七十二篇七言絕句和一卷日記《攬轡錄》,這首詩是其中第四首。一路行來,他感慨萬千,過宿州時,他想起了七年前的符離之戰,不由心中泫然,寫下此詩。 [5] 

宿州作品鑑賞

宿州整體鑑賞

范成大以白描的手法寫下了哀悼抗金將士的詩句,抒發了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心情。全詩描寫舊戰場的夜景,可見當年戰事的酷烈,傷亡之慘重。隱藏着作者“哀其不幸”的愛國情感。與唐代李華弔古戰場文》主題相近,而側重點略有不同。范成大表達的是民族情緒,是一個漢族士大夫對本民族文化發源地陷於異族統治的憂患意識與悲憤情感。
“狐鳴鬼嘯夜茫茫”,茫茫黑夜,狐狸在嗥叫,鬼魂在嘶喊。全句繪聲繪色,全力渲染夜色之凝重,氣氛之愁慘恐怖。以逼出下文的“舊戰場”三個字,與李華《弔古戰場文》開端一段寫法相似。
“元是官軍舊戰場”這一句指出這裏曾是宋軍浴血奮戰的戰場。次句點題,把首句與第三、四句組成有機的整體。
“土伯不能藏碧磷,三三兩兩照前岡”這兩句感慨鬼火是那麼多,邊土地神也藏它不住,只見它們三三兩兩,影影綽綽,在前面的山岡上飄浮、閃動着。
唐代李賀亦寫鬼魂,鬼火之句亦復不少,如“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南山田中行》)等等,但它們往往只會讓人感到人生之虛妄、死亡之恐怖。而范成大這首詩則能激發起憑弔國殤的淒厲、悲壯的感情。這是由兩個人不同的思想和寫作背景決定的。符離之戰主要是由於南宋內部矛盾造成了戰場上的失敗,數萬將士白白犧牲,甚至白骨蔽野,無人掩埋。面對這種慘狀,所以范成大心中充滿了悲憤。 [2]  [6] 

宿州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教授駱玉明簡明中國文學史》:范成大的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這裏有對失地的痛心、有對宋軍敗北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對南宋統治者執行投降路線,視將士如草芥的強烈譴責。 [7] 

宿州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 [8] 
參考資料
  • 1.    (宋)范成大著,範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145頁
  • 2.    劉逸生主編,范成大詩選,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6年04月第1版,第56頁
  • 3.    馬宏偉主編,“鬼火”的真相 趣味化學卷,廣西人民出版社,2015.08,第21頁
  • 4.    豈水編校,一夢千尋 歷代筆記中的風俗謠言,中國和平出版社,2014.03,第89頁
  • 5.    王孫榮,上林文叢·第2卷,上林書社,2010.03,第18頁
  • 6.    湘潭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編,語言文學論集,湘潭大學學報編輯部,1985.12,第52頁
  • 7.    駱玉明著,簡明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252頁
  • 8.    夏徵農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7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