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好色

鎖定
好色,漢語詞語,拼音是hào sè,意思是沉溺於情慾,喜好美好的容貌體態。出自《管子·小匡》。 [1] 
中文名
好色
拼    音
hào sè
衍生釋義
對異性容貌體態的喜好與沉溺
基本釋義
指喜愛異性容貌體態

好色詞語釋義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色:古代指容貌
好色:它指沉溺於異性的容貌體態。
[lubricious;be fond of woman;have special liking for sex]貪愛女色

好色詳細解釋

1.貪愛女色。《管子·小匡》:“寡人有污行,不幸而好色。”《漢書·杜欽傳》:“自上為太子時,以好色聞,及即位,皇太后詔採良家女。” 唐 元稹 《鶯鶯傳》:“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餘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卻説管仲有愛妾名婧,鍾離人,通文有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今世製藥之人,先是一種貪財好色之念橫於胸中。”老舍四世同堂》四三:“他曉得李空山好色,所以他心中把李空山與女人拴了一個結。”
2.引申為迷戀淫慾。《金瓶梅詞話》第一回:“一個好色的婦女,因與了破落户相通,日日追歡,朝朝迷戀,後不免屍橫刀下,命染黃泉。”
3.篇名,《登徒子好色賦》;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楚襄讌集,而宋玉賦《好色》。” [1] 
典故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是: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説的是齊宣王孟子的一段對話,齊宣王説他自己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愛好女色。
無欲則剛
理論奠基人:釋迦牟尼
所謂“眾生重果,菩薩重因”,事情發生後,你處理的多麼得當,多麼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階段就作出或抑或揚的決斷來得高明。好色顯然是迷於外相,喪失了本我,所以在源頭上就該破除對色的痴戀,做到心地澄靜,無“色”可好。
任憑天氣如何炎熱,日頭如何毒辣,我佛釋迦牟尼也從不在一棵樹下乘涼超過三天,以免日久生情,墜入六道輪迴。
結論:色的最高境界就是空。
色不色間求吾色
理論奠基人:老子
老子強調“知雄守雌”,“以柔克剛”,“不為天下先”,認為任何事情做的太過分了也就離完蛋不遠了。老子從不刻意的去反對什麼,也從來沒有執着的追求過什麼,任其自然而已。説他好色,他還真沒有痴迷;説他不好色,他又有對色的嚮往。遊離於色與不色之間,即可超脱色的束縛,事情原來就這麼簡單。無可無不可,率性自然,便是真知。
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論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聞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動源在社會倫理,好色的動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孔子不偏不倚,無意於偏廢某一端。叫孔子感傷的是人們肆無忌憚的發泄着肉慾,而不注重禮義教化,打破了本該有的靈肉平衡。孔子還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講的是理性認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將二者完美地中和成“樂”,才能達到樂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發乎情,合乎禮,才不至於褻瀆了那份真愛。
自戀
理論奠基人:那西賽斯
那西賽斯,古希臘的一位英俊王子,據説他愛上了小溪裏自己的影子,不屑於美麗多情的少女ECHO的愛慕。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戀”和“他人戀”成反比。人的力必多(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當然就會多一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