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津四

(天鵝座主星)

鎖定
天津四(英語:Deneb /ˈdɛnɛb/)是天鵝座中的一顆一等星,是一顆藍白色超巨星,平均視星等1.25等。它是天鵝座中最亮的恆星,也是已知最明亮的恆星之一,是夜空的第19亮星。然而,因為距離遙遠,它的實際亮度是太陽亮度的19.6萬倍。它也是夏季大三角和北十字這兩個星羣的端點之一。在拜耳命名法中,它的名稱是天鵝座α(α Cygni,拉丁文Alpha Cygni,縮寫為Alpha Cyg或α Cyg)。在中國星官天津中排序第4,故得名。“天津四”還具有“渡口”的含義,也就是中國古代傳説《牛郎織女》中的“鵲橋”。 [1] 
中文名
天津四
外文名
Deneb
別    名
天鵝座α,α Cyg,50 Cyg
分    類
恆星/超巨星/變星/脈動變星
質    量
19.0 M⊙
平均密度
0.0031 kg/m³
直    徑
282373000 km
表面温度
8500 K
逃逸速度
189 km/s
反照率
1
視星等
+1.21-1.29
絕對星等
-8.37 等
自轉週期
14.5年
赤    經
20時41分25.9秒
赤    緯
+45°16′49″
距地距離
1410 光年
星    座
天鵝座
星    官
女宿 天津
光譜類型
A2Ⅰa
赤道自轉線速度
約1.95km/s
體    積
1.18*1034m3 或 8358214 太陽體積
表面加速度
0.127 m/s2
亮    度
7.54*1031瓦 或 196000倍太陽亮度

天津四天文觀測

天津四是全天空的第19亮星,每年9月7日21:00和10月23日19:00在夜空中的最高點 , [2]  這對應於北半球夏季的夜晚 [3]  在北半球,高於北緯45°的地區,它是顆拱極星,永遠不會落入地平線下。在美國明尼蘇達州 亨內平縣的明尼亞波利斯、加拿大蒙特利爾意大利的杜林,天津四的最低點會非常接近地平線的北方。在南半球,在南緯45°以南的地區都看不見天津四。因此在南非澳大利亞南部和新西蘭的北部,在冬季它也只能在地平線上露出短暫的時間。 [3] 
天津四位於北十字的頂端。北十字是由天鵝座最亮的恆星組成的星羣,成員還有輦道增七(天鵝座β)、天津一(天鵝座γ)、天津二(天鵝座δ)、天津九(天鵝座ε),它還是天文學中另一個廣為人知,由天琴座織女星天鷹座牛郎星,都是一等星一起組成的星羣,夏季大三角中的一個頂點,個星羣的輪廓近似直角三角形的形狀,天津四位於較大的鋭角上。 [4] 

天津四物理性質

天津四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802秒差距(2,615光年), [5]  這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包括光譜-亮度等級、大氣建模、恆星演化模型,並假設它是天鵝座 OB7的成員,還直接測量角直徑;但是這些方法給出的距離不僅不一樣,而且有顯著的差異。使用天體測量衞星依巴谷衞星測出的視差原始值是1.01 ± 0.57 mas [6]  這與之前的距離是一致的。然而,最近的再分析給出了更大的視差,使距離只有當前接受值的一半, [7]  在2008年,使用依巴谷衞星的資料進行計算,得到最可能的距離是475秒差距(1,550光年),不確定性大約是15%,於依巴谷衞星直接測量是否可以忽略,與廣泛利用間接的恆星模型和星際距離尺度的爭議。 [7] 
估計天津四的絕對星等是 -8.4等,使它成為已知視覺上最亮的恆星之一,估計它的亮度接近200,000 L。這已接近過去幾十年來發布值的上限,這些值從55,000 L到196,000 L不等。 [8] 
天津四是最亮的一等星之一,也就是説它是視星等超過1.5等的恆星。在最亮的30顆恆星中,它的距離是最遠的,差距幾乎是2數量級。根據其温度和亮度,以及直接測量的微小角直徑(僅0.002角秒),天津四的直徑似乎超過太陽的200倍;如果以它取代太陽,放置在太陽系的中心,它的邊緣將延伸到地球軌道。它是已知的最大A型恆星之一。
天津四是顆藍白色的恆星,光譜類型為A2Ia,表面温度為8,500K。從1943年以來,它的光譜一直是其他恆星分類的穩定參考星之一,估計它的質量是19 M。恆星風造成平均流失8±3×10-7 M,是太陽質量流失速率的100,000倍,或相當於每500年失去一個地球質量 [6] 

天津四演化狀態

天津四的初始質量大約是23 M,在生命早期的大部分時間是顆O型主序星,但它已經耗盡核心的氫,並開始冷卻和膨脹。 [5] 
以天津四的質量範圍,它最終將膨脹成為最明亮的紅超巨星,並且在數百萬年內核心就會坍縮,發生超新星爆炸。已經知道超過一定質量的紅超巨星爆炸,常會成為II-P型超新星,但外層失去更多的質量會使恆星表面變得更熱。根據它們的初始質量和質量流失率,它們可能會快速發展成為黃特超巨星或亮藍變星,或者成為沃夫–瑞葉星,然後爆炸成為Ib和Ic超新星。確認天津四正朝向紅超巨星發展,還是再次朝向藍色端演化,會給像紅超巨星一樣爆炸的恆星,和成為更熱的恆星爆炸的類別,提供寶貴的質量限制 [9] 
首次演化成紅色的恆星很可能在氦核心的外圍有氫融合層,但核心尚未熱到足以引發氦融合產生碳和氧。已經開始對流疏浚,但這些融合的產物還不會上翻到達表面。預期後紅巨星恆星會將這些融合產物上翻到表面,這是因為紅超巨星階段的對流較強,而且恆星表層的遮蔽外層已經流失。天津四被認為在成為紅超巨星一段時間之後,表面温度會上升。然而,模型不能精確地再現其光譜中顯示在表面的元素。 [9] 
參考資料
  • 1.    Perryman, M. A. C.; Lindegren, L.; Kovalevsky, J.; Hoeg, E.; Bastian, U.; Bernacca, P. L.; Crézé, M.; Donati, F.; Grenon, M.; Grewing, M.; Van Leeuwen, F.; Van Der Marel, H.; Mignard, F.; Murray, C. A.; Le Poole, R. S.; Schrijver, H.; Turon, C.; Arenou, F.; Froeschlé, M.; Petersen, C. S. The Hipparcos Catalogu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7, 323: L49–L52.
  • 2.    CONSTELLATION CULMINATION TIMES  .southastrodel[引用日期2021-03-16]
  • 3.    Smith, C. E. Stars of the Summer Sky.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Leaflets. 1937, 3 (102): 23.
  • 4.    Upgren, A. R.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A Naked-Eye Guide to the Sky, Its Science, and Lore. Basic Books. 1998.P34
  • 5.    Schiller, F.; Przybilla, N.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of Deneb.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8, 479 (3): 849–858.
  • 6.    Perryman, M. A. C.; Lindegren, L.; Kovalevsky, J.; Hoeg, E.; Bastian, U.; Bernacca, P. L.; Crézé, M.; Donati, F.; Grenon, M.; Grewing, M.; Van Leeuwen, F.; Van Der Marel, H.; Mignard, F.; Murray, C. A.; Le Poole, R. S.; Schrijver, H.; Turon, C.; Arenou, F.; Froeschlé, M.; Petersen, C. S. The Hipparcos Catalogu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7, 323: L49–L52.
  • 7.    Van Leeuwen, F. Validation of the new Hipparcos reducti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474 (2): 653–664.
  • 8.    van de Kamp, P. The Twenty Brightest Star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53, 65 (382): P30.
  • 9.    Georgy, Cyril; Saio, Hideyuki; Meynet, Georges. The puzzle of the CNO abundances of α Cygni variables resolved by the Ledoux criterio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 2014, 439 (1): L6–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