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慶

(西夏仁宗李仁孝的年號)

鎖定
大慶1140年-1143年,一作1140年-1144年),是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第一個年號,共計4年。 [1] 
中文名
大慶
性    質
西夏年號
政    權
西夏
君    主
西夏仁宗李仁孝
起止時間
1140年-1144年

大慶概括

按《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宋紀一百二十二·紹興十年》記載:是月(正月),夏改元大慶。 [2]  可知大慶改元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而《西夏紀·卷二十四·紹興十四年》引《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記載:星見坤宮,五十餘日而滅。佔其分野在夏國,羣臣上言:“彗星者除舊佈新之象,宜改元應之。”遂以大慶五年為人慶元年。 [3]  可知大慶結束於紹興十四年(1144年)。
又《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傳第二百四十五·外國二·夏國下》則記載為:十年,夏改元大慶。 [4]  ......十三年,夏改元人慶。 [5]  則大慶開始於1140年,結束於1143年。

大慶在位君主簡介

李仁孝 李仁孝
李仁孝(1124年-1193年),李乾順長子,諡號聖德皇帝,廟號仁宗大德五年(1139年),乾順死,仁孝即位。遣還西夏招討使王樞及俘人百九十。大慶四年(1143年),各州縣普遍建立學校皇宮中立小學,親為訓導。又建立太學,親自行釋奠禮弟子員給賞賜。尊孔子文宣帝,策舉人,始立唱名法。置翰林學士院,以焦景顏等為學士實錄,設通濟監鑄錢幣。用任得敬國相,後以謀篡位被誅。年七十而卒。在位五十五年。

大慶紀年

年號紀年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大慶元年
1140年
大慶二年
大慶三年
大慶四年
1143年
大慶五年
1144年

大慶同期政權年號

紹興(1131年-1162年):宋高宗趙構的年號
廣運(1140年-1147年):後理段正嚴的年號
天眷1138年-1140年):金熙宗完顏亶的年號
康國1134年-1143年):西遼德宗耶律大石的年號
紹明(1138年十月-1140年二月):李朝—李英宗李天祚的年號
大定(1140年二月-1162年):李朝—李英宗李天祚的年號
保延1135年四月-1141年七月):日本崇德天皇的年號
皇統(1141年-1149年):金熙宗完顏亶的年號
羅平(1141年六月):南宋時期王法恩的年號
永治(1141年七月-1142年四月):日本崇德天皇近衞天皇的年號
康治(1142年四月-1144年二月):日本近衞天皇的年號
鹹清(1144年-1150年):西遼感天后蕭塔不煙的年號
天養(1144年二月-1145年七月):日本近衞天皇的年號

大慶大事記

大慶二年(1141年)
正月,金夏開榷場貿易。
大慶三年(1142年)
三月,夏國地震。
參考資料
  • 1.    李崇智.中國曆代年號考.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83
  • 2.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宋紀一百二十二·紹興十年》:是月,夏改元大慶。
  • 3.    《西夏紀·卷二十四·紹興十四年》:星見坤宮,五十餘日而滅。佔其分野在夏國,羣臣上言:“彗星者除舊佈新之象,宜改元應之。”遂以大慶五年為人慶元年。(《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
  • 4.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傳第二百四十五·外國二·夏國下》:十年,夏改元大慶。
  • 5.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傳第二百四十五·外國二·夏國下》:十三年,夏改元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