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計算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慕課)

鎖定
大學計算機課程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慕課,於2018年12月29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授課教師為孫健敏、楊沛、張晶、田彩麗、宋榮傑、成寶國、霍迎秋、李茵。據2022年2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5次。 [1-2] 
大學計算機課程共九講,計算機與信息社會、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基礎、多媒體基礎、文檔處理、數據處理、PPT製作、計算機新技術等內容。 [2] 
中文名
大學計算機
外文名
COLLEGE COMPUTER
類    別
慕課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首開時間
2018年12月29日
授課教師
孫健敏、楊沛、張晶、田彩麗、宋榮傑、成寶國、霍迎秋、李茵
建設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大學計算機課程性質

大學計算機課程背景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成為人們解決問題重要手段,應用信息技術是21世紀社會人們具備的技能,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成為21世紀大學生的選擇。 [2] 

大學計算機課程定位

大學計算機課程是面向大學生開設的公共基礎課,也是專業人才培養知識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計算思維能力,在專業學習、應用和工作中具有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2] 

大學計算機適應專業

大學計算機課程適合非信息類專業學習。 [2] 

大學計算機課程簡介

大學計算機課程共九講,第一講介紹信息社會與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表示等內容;第二講講述微型計算機、計算機工作原理、微型計算機等知識;第三講介紹文檔處理等內容;第四講講述PPT的設計思維等知識;第五講介紹學習計算機網絡的緣由等內容;第六講講述圖表繪製等知識;第七講介紹SQLServer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內容;第八講講述多媒體基礎知識等知識;第九講介紹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雲計算技術等內容。 [2] 

大學計算機課程大綱

第一講 計算機與信息社會
1.1 信息社會與信息技術
1.2 計算機與計算思維
1.3 計算機信息表示
1.4 計算機的未來版圖
實驗教學視頻——信息檢索
第一講單元測驗
第二講 計算機系統
2.1 計算工具與計算機
2.2 計算機工作原理
2.3 操作系統
2.4 微型計算機
第二講單元測驗
第三講 文檔之美
3.1 初識文檔處理
3.2 發現文檔之美
3.3 又快又好生成完美文檔的秘訣
實驗教學視頻——文檔處理相關細節(16個操作視頻)
實驗一 文檔處理
第三講單元測驗
第四講 讓Point更Power
4.1 PPT的設計思維
4.2 PPT的美化
實驗二 PPT製作
第四講單元測驗
第五講 計算機網絡
5.1 為什麼要學習計算機網絡?
5.2 認識計算機網絡
5.3 理解計算機網絡
5.4 生活中離不開的網絡-互聯網
實驗指導——實驗四 TCP/IP協議配置認識與資源共享設置
第五講單元測驗
第六講 數據處理之道
6.1 誰説Excel只是表格?
6.2 作為表格,Excel可不簡單
6.3 Excel的“降龍十八掌”——函數
6.4 會説話的數據——圖表繪製
6.5 玩轉數據分析
實驗教學視頻——數據處理
實驗三 Excel數據處理應用
第六講單元測驗
第七講 數據庫基礎
7.1 認識數據庫
7.2 數據模型
7.3 關係型數據庫
7.4 SQLServer數據庫管理系統
7.5 數據完整性約束
7.6 SQL數據查詢
7.7 視圖
實驗教學視頻——數據庫操作
第七講單元測驗
第八講 多媒體基礎
8.1 多媒體基礎知識
8.2 音頻技術基礎
8.3 數字圖像基礎
8.4 多媒體數據壓縮
第八講單元測驗
第九講 認識計算機新技術
9.1 雲計算技術
9.2 大數據技術
9.3 人工智能技術
9.4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
9.5 區塊鏈技術
第九講單元測驗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2] 

大學計算機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老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12月29日-2019年04月15日
孫健敏、楊沛、張晶、田彩麗、宋榮傑、成寶國、霍迎秋
3-5小時每週
7055
第2次開課
2019年05月06日-2019年07月14日
4480
第3次開課
2019年09月02日-2019年11月30日
孫健敏、楊沛、張晶、田彩麗、宋榮傑、成寶國、霍迎秋、李茵
4204
第4次開課
2020年02月10日-2021年02月24日
孫健敏、楊沛、張晶、田彩麗、宋榮傑、成寶國、霍迎秋
13210
第5次開課
2021年03月15日-2021年08月31日
孫健敏
5771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1-2] 

大學計算機課程特色

大學計算機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兼顧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前沿知識,採用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方式。該課程理論教學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實施,實驗教學採用實驗案例結合實驗指導、操作視頻等方式實施,通過在線答疑解決實驗中存在問題。 [2] 

大學計算機教學目標

知識層面
幫助學生認識信息技術及信息處理過程,理解計算機組成及工作原理、計算機網絡構成、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數據管理與處理的基本理論、多媒體信息處理理論等。達到對計算機及相關信息技術基本理論和原理理解,為應用信息技術應用奠定理論基礎。
能力層面
通過實驗內容與目標、實驗思路和方法、實驗操作步驟為依託,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計算機應用以及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拓展案例及應用,培養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為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奠定能力基礎。
素養層面
培養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對計算機問題求解做出明確判斷,形成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提高計算思維意識和素養。 [2] 

大學計算機學習預備

  •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7版)》
龔沛曾、楊志強
2017年7月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指導》
主編:孫健敏、陳勇
副主編:楊沛、張晶
2014年8月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2] 

大學計算機教師簡介

孫健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講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等。 [10] 
楊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技術,承擔大學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 [3] 
張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系統,承擔技能訓練、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 [4] 
田彩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承擔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等課程教學工作。 [5] 
宋榮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承擔大學程序設計、大學信息技術等課程教學工作。 [6] 
成寶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主講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基礎、Web技術與應用等。 [9] 
霍迎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高級實驗師,從事計算機網絡、網絡安全的實驗教學工作。 [7] 
李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從事人工智能、模式識別和數據挖掘方面的研究工作。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