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計算機

(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大學計算機》是由肖朝暉、張建勳、洪雄等編著,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實用規劃教材。該教材適合作為大學本科、專科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培訓教材。 [1] 
全書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與信息社會、計算機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操作系統基礎(Windows 7)、辦公軟件(Office 2010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演示文稿軟件)、計算思維基礎及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網絡安全技術以及高級計算機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和物聯網技術)。 [1] 
書    名
大學計算機
作    者
肖朝暉
張建勳
洪雄等
類    別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實用規劃教材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9月1日
頁    數
442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2405498
字    數
716千字
CIP核字號
2015137396

大學計算機成書過程

大學計算機修訂情況

該教材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中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和大綱編寫而成。 [1] 
該教材由肖朝暉(重慶理工大學)、張建勳、洪雄、紀鋼、曾慶森、陳媛、李婭等編寫。 [2] 

大學計算機出版工作

2015年9月1日,該教材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3] 
出版社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責任校對
責任印製
付弘宇、薛陽
常雪影
李建莊
宋林 [4] 

大學計算機內容簡介

該教材共9章。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介紹了計算機的發展、硬件及軟件基礎知識、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第2章操作系統及其應用: 介紹了操作系統的分類及發展,並介紹Windows7系統;第3章常用辦公軟件: 介紹了辦公軟件Office2010;第4章計算思維基礎及程序設計語言:介紹了計算思維的理論和基本程序設計思想;第5章數據庫技術:以SQL為重點講述數據庫的基礎知識;第6章計算機網絡技術: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功能、分類及模型;第7章網絡安全技術: 介紹了網絡安全的相關技術及概念;第8章多媒體技術基礎: 介紹了多媒體的相關技術和應用及相應軟件;第9章高級計算機技術: 介紹了計算機熱門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移動互聯技術。 [2] 

大學計算機教材目錄

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1.1計算機的基本概念
1.1.1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歷史
1.1.2計算機的分類
1.1.3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1.1.4計算機的主要用途
1.1.5未來計算機的發展
1.2計算機系統
1.2.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2.2計算機硬件的組成
1.2.3計算機軟件的組成
1.3信息編碼
1.3.1進位數值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3.2數在計算機的編碼形式
1.3.3字符編碼
1.4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4.1微型計算機硬件的主要概念
1.4.2常用外部設備
1.4.3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習題
第2章操作系統及其應用
2.1操作系統概述
2.1.1操作系統的定義
2.1.2操作系統的功能
2.1.3操作系統的分類
2.1.4MSDOS操作系統
2.2Windows的基本知識
2.3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2.3.1Windows 7的桌面
2.3.2中文輸入
2.3.3用户管理
2.3.4剪貼板
2.3.5快捷方式
2.3.6幫助系統
2.4Windows 7資源管理器
2.4.1文件與文件夾的基本概念
2.4.2管理文件和文件夾
2.5Windows 7系統環境的設置
2.5.1顯示屬性設置
2.5.2輸入法的設置
2.5.3硬件的添加和管理
2.5.4添加或刪除程序
2.5.5其他設置
2.6Windows 7附件中的常用工具和系統工具
2.6.1“常用工具”的使用
2.6.2“系統工具”的使用
2.7移動操作系統
2.7.1iOS
2.7.2Android
2.7.3Windows Phone
習題
第3章常用辦公軟件
3.1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
3.1.1辦公軟件包的安裝、啓動與退出
3.1.2Word文檔的基本操作
3.1.3Word文檔編輯
3.1.4設置文檔格式
3.1.5製作圖文混排的文檔
3.1.6表格與圖表
3.1.7其他功能
3.2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10
3.2.1認識Excel 2010
3.2.2Excel 2010表格的基本操作
3.2.3Excel 2010的格式設置
3.2.4圖表製作與處理
3.2.5公式與函數
3.2.6管理數據列表
3.3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 2010
3.3.1認識PowerPoint 2010
3.3.2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3.3演示文稿的放映與打印
第4章計算思維基礎及程序設計語言
4.1問題求解
4.1.1一般問題的解決過程
4.1.2計算機求解問題的過程
4.2算法設計
4.2.1算法定義與特徵
4.2.2算法設計原則和過程
4.2.3算法的描述方法
4.3算法策略
4.3.1枚舉法
4.3.2歸納法
4.3.3遞歸與分治法
4.3.4回溯法
4.4基本算法
4.4.1基礎算法
4.4.2排序
4.4.3查找
4.5程序設計語言分類
4.5.1機器語言
4.5.2彙編語言
4.5.3高級語言
4.6程序設計方法
4.6.1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4.6.2面向對象程序的設計方法
4.7程序結構
4.7.1順序結構
4.7.2條件結構
4.7.3循環結構
4.8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要素
4.8.1常量和變量
4.8.2數據類型
4.8.3函數與表達式
4.8.4程序與註釋
習題
第5章數據庫技術
5.1數據庫技術概述
5.1.1數據庫技術產生背景及其發展
5.1.2基本概念
5.1.3數據庫管理技術的發展階段
5.1.4數據模型
5.2SQL概述
5.3SQL的數據定義功能
5.3.1建立表結構
5.3.2刪除表
5.3.3修改表結構
5.4SQL的數據修改功能
5.4.1插入記錄
5.4.2刪除記錄
5.4.3更新記錄
5.5SQL的數據查詢
5.5.1基本查詢
5.5.2帶特殊運算符的條件查詢
5.5.3簡單的計算查詢
5.5.4分組統計查詢與篩選
5.5.5排序查詢
5.5.6查詢結果輸出
5.5.7多表查詢
5.5.8嵌套查詢
5.5.9輸出合併
5.6查詢設計器
5.6.1查詢設計器
5.6.2建立查詢示例
5.6.3查詢文件的操作
5.6.4修改查詢文件
5.6.5定向輸出查詢文件
5.6.6查詢的基本技巧
5.6.7多表查詢
習題
第6章計算機網絡技術
6.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發展
6.1.1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展
6.1.2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6.1.3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6.2網絡的功能與分類
6.2.1計算機網絡功能
6.2.2計算機網絡分類
6.3網絡的拓撲結構
6.3.1星型拓撲
6.3.2總線型拓撲
6.3.3環型拓撲
6.3.4樹狀拓撲
6.3.5混合型拓撲
6.3.6網狀拓撲
6.3.7蜂窩狀拓撲
6.3.8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
6.3.9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6.4OSI參考模型
6.4.1OSI模型結構
6.4.2OSI模型各層功能
6.4.3模型中的數據傳輸
6.5TCP/IP參考模型
6.5.1TCP/IP模型結構
6.5.2TCP/IP模型各層功能
6.5.3OSI與TCP/IP比較
6.5.4TCP/IP的主要協議
6.6局域網互聯設備
6.6.1網卡
6.6.2調制解調器
6.6.3中繼器
6.6.4集線器
6.6.5網橋
6.6.6交換機
6.6.7路由器
6.6.8網關
6.7Internet的域名地址
6.7.1域名結構
6.7.2域名解析
小結
習題
第7章網絡安全技術
7.1網絡安全概念與任務
7.1.1網絡安全的概念
7.1.2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
7.1.3網絡安全組件
7.2加密技術與身份認證技術
7.2.1密碼學的基本概念
7.2.2傳統密碼體制
7.2.3公鑰密碼體制
7.2.4認證和數字簽名
7.2.5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
7.3網絡病毒及其防範技術
7.3.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和特徵
7.3.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7.3.3計算機病毒的防範技術
7.3.4特洛伊木馬
7.4黑客及其防範技術
7.4.1黑客的概念
7.4.2黑客常用的攻擊方法
7.4.3黑客的防範措施
7.5防火牆技術
7.5.1防火牆的概述
7.5.2防火牆的功能
7.5.3防火牆的分類
7.6入侵檢測技術
7.6.1入侵檢測的定義和分類
7.6.2入侵檢測的步驟
7.6.3入侵檢測系統Snort
7.7網絡管理基礎
7.7.1網絡管理功能
7.7.2網絡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
7.7.3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小結
習題
第8章多媒體技術基礎
8.1概述
8.1.1多媒體技術的社會需求
8.1.2多媒體的技術背景
8.2多媒體技術的發展
8.3基本概念
8.3.1什麼是多媒體
8.3.2媒體類型
8.3.3基本特徵
8.4多媒體軟件
8.4.1素材製作軟件
8.4.2多媒體平台軟件
8.5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領域
8.5.1教育領域
8.5.2過程模擬領域
8.5.3商業廣告
8.5.4影視娛樂業
8.5.5旅遊業
8.5.6國際互聯網
8.6多媒體產品及其製作過程
8.6.1多媒體產品的特點
8.6.2多媒體產品的基本模式
8.6.3多媒體產品的製作過程
8.7多媒體創意設計
8.7.1創意設計的作用
8.7.2創意設計的具體體現
8.7.3創意設計的實施
8.8多媒體產品的版權問題
8.8.1注意的問題
8.8.2盜版問題
8.9多媒體個人計算機
8.9.1多媒體關鍵技術
8.9.2什麼是MPC
8.9.3MPC的硬件標準
8.10計算機圖形圖像的概念與原理
8.10.1計算機圖形圖像的顏色
8.10.2圖像文件格式
8.10.3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
8.10.4Photoshop
8.11多媒體動畫及製作技術
8.11.1動畫的基本原理
8.11.2計算機動畫的分類
8.11.3動畫素材的常見格式
8.11.4使用Flash創建二維動畫
8.12音頻技術
8.12.1聲波
8.12.2頻率範圍
8.12.3音量
8.12.4音頻信號的數字化
8.12.5數字音頻技術與格式
8.13音頻處理軟件
習題
第9章高級計算機技術
9.1雲計算的概念及分類
9.1.1雲計算的由來
9.1.2雲計算定義
9.1.3雲計算的分類
9.1.4雲計算的優點
9.1.5雲計算的主要應用領域
9.2大數據及其處理技術
9.2.1大數據的概念
9.2.2大數據的特徵
9.2.3大數據的關鍵技術
9.3移動互聯網及其應用
9.3.1移動互聯網的概念及特點
9.3.2移動互聯網的應用
9.4物聯網技術與應用
9.4.1物聯網的概述
9.4.2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9.4.3物聯網的應用與發展
習題
參考文獻
(注: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5] 

大學計算機教學資源

該教材有配套教材——《大學計算機實驗指導》。 [6] 
書名
書號
出版社
出版時間
作者
《大學計算機實驗指導》
9787302404507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09.01
肖朝暉、曾慶森等 [6] 

大學計算機教材特色

該教材根據“夯實基礎、面向應用、培養創新”的指導思想,加強了教材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創新性,旨在提高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併為學生學習後續課程打下基礎。 [1] 
該教材既講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又涵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同時突出計算機的實際應用和操作。在每章的後面均有習題。 [2] 

大學計算機作者簡介

肖朝暉,工學碩士,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專注於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研究。 [7] 
張建勳,1971年3月生,博士,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圖像處理與分析、實時計算機圖形學、體繪製等方面的研究。 [8] 
洪雄,男,1975年12月2日生,重慶萬州人,碩士,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主研方向為科學計算可視化、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