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郎國

鎖定
夜郎國,是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時期楚襄王討伐夜郎,終於東漢永初元年(107年)夜郎蠻夷舉土內屬。 [6]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派唐蒙出使夜郎, [9]  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漢滅南越後,夜郎才遣使入朝,併入牂牁郡 [11]  漢成帝和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王句町漏卧等族爭鬥,被漢朝牂牁太守陳立所殺,夜郎餘部便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失敗後牂牁郡遷徙至中南半島,史稱“夜郎南遷”。
東漢永初元年(107年),南遷後的夜郎蠻夷舉土內屬, [2]  東漢因此開拓領土1840裏。 [6] 
中文名
夜郎國
別    名
夜郎蠻夷
時間範圍
約 公元前 298年 至 107年
建立時代
秦漢時期
民族組成
少數民族
相關俗語
夜郎自大

夜郎國歷史

夏商時,夜郎屬百濮地,《國語·鄭語》雲:“楚鼢冒始啓濮”,又《史記正義》載: "濮在楚西南"。
西漢以前,夜郎國名無文獻可考。

夜郎國國名問世

戰國時期諸侯國發布 戰國時期諸侯國發布
夜郎之名第一次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東晉·常瓊《華陽國志·南中志》)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

夜郎國通使西漢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上書説夜郎國有精兵十萬,足以幫助大漢制服南越,於是請求開通夜郎道,設置官吏。漢武帝答應了他,於是拜唐蒙為朗中將,率領千人,從巴蜀地區的筰關進入,謁見夜郎侯多同。唐蒙給了夜郎侯非常豐厚的賞賜,恩威並施,約定在夜郎國設置官吏,讓他的兒子擔任長官。夜郎旁邊的小邑都垂涎西漢的繒帛(絲綢),認為通往西漢的道路艱險,最終也得不到,所以舊聽從唐蒙的話了。唐蒙回京報告,漢武帝便在夜郎旁邊的小邑設立犍為郡,派巴蜀兵治道,從僰道通往牂牁江 [1]  [9]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期間,滇王問漢使:“漢與我誰大?”後來漢使途經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同樣問題。《史記》解釋道,這是因為道路不同,他們不知道漢的廣大。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漢平定南越,便在南夷設立牂柯郡。夜郎侯最初依附南越,至此南越已被誅滅,夜郎便遣使入朝,漢武帝便封夜郎侯為夜郎王。 [11] 

夜郎國叛漢南遷

詳見:夜郎南遷
西漢晚期,有部分夜郎人向南遷徙到達中南半島南部。 [5] 
漢成帝和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王興因與句町漏卧等族爭鬥,被漢朝牂柯太守陳立所殺,於是興的岳父翁指與興的兒子邪務收整餘兵,脅迫周邊22邑反叛西漢王朝,於是到了冬天,陳立上奏招募諸夷,與都尉、長史分兵攻打翁指翁指佔據崖洞為堡壘,陳立派奇兵斷絕其食道,用反間計誘惑他的部眾。當時天大旱,陳立又截斷他們的水源,最終翁指的部眾一同斬殺翁指,帶着翁指的頭出來投降,西夷得以平定。 [10] 
此後,便有部分夜郎人南遷中南半島,成為《後漢書》中提到的“九真徼外夜郎蠻夷”。 [2] 

夜郎國併入東漢

東漢時期夜郎蠻夷大致範圍 東漢時期夜郎蠻夷大致範圍
東漢永初元年(107年),“九真徼外夜郎蠻夷舉土內屬,開境千八百四十里”。 [6]  漢代九真郡位於今越南清化、義安和寧平一帶, [2]  據《後漢書》記載,當時的夜郎國東接交阯郡,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 [7] 
東南亞發現的夜郎可樂文化因素分佈圖 東南亞發現的夜郎可樂文化因素分佈圖 [8]
夜郎屬於可樂文化 [3]  2008-2009年在柬埔寨東南部發掘的波赫墓地,其中有套頭葬、覆面葬現象,墓葬年代在東漢時期, [5]  屬於典型的可樂文化的葬俗,説明可樂文化人羣當時曾遷徙至中南半島的南部。這一葬俗也出現在越南北部,以銅筩覆面下葬。這些特殊的葬俗,可能都與夜郎南遷有關。 [4] 

夜郎國朝代

《成語 夜郎自大》王建峯 繪製 《成語 夜郎自大》王建峯 繪製
根據彝族的傳説可知,夜郎國曆經武米夜郎、洛舉夜郎、撒罵夜郎、金竹夜郎4個朝代。

夜郎國武米夜郎

武米歷史時期又分為夜郎、採默、多同、興和蘇阿納4個歷史階段。夜郎時期,夜郎國只是一個較強大的奴隸制君長國。從國王採默即位開始,以夜郎為首,四周的小國建立起了聯盟,並與周朝建立了聯繫。採默夜郎統治的聯盟有5個成員國;多同夜郎統治的聯盟有6個成員國;興夜郎統治的聯盟有10個成員國,其中有7個歸其直接統治;蘇阿納夜郎統治的聯盟有9個成員國;

夜郎國洛舉夜郎

蘇阿納之後,夜郎盟長轉移到佐洛舉部落,是為洛舉夜郎。洛舉夜郎曾經統治了10個方國

夜郎國撒罵夜郎

洛舉夜郎在首領佐洛舉死後就斷了香火,來自於武部分支的撒罵繼任盟主,建立撒罵夜郎。撒罵夜郎曾經非常強大,但頻繁的戰爭消耗了這個王朝的實力。

夜郎國金竹夜郎

撒罵夜郎統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舍磨部逐漸強大起來,首領金竹於是掌握了夜郎的軍政大權,成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
金竹夜郎統治時期是夜郎國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也可能是夜郎國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後一代國王不明智地惹怒了漢王朝,引來了國破家亡的大禍。夜郎國大致存在於世300多年,遭滅國於西漢末期。

夜郎國制度

夜郎奴隸制聯盟有濃厚的軍事性。為了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各聯盟國在夜郎國的指揮下作戰;戰事結束或夜郎國實力衰減時,一些盟國就可能脱離出去,各自為政。
當時那裏的戰爭非常頻繁,其中有關夜郎的戰爭最多。夜郎的最高統治集團由君、臣、師和匠組成。師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負責講解道理、規矩,記載歷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則按照規矩發號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領兵征戰,匠則專管理經濟事務,領導生產、建設。
由此可見,夜郎有一整套嚴密的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制度。

夜郎國軼事

夜郎自大”這句成語典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説的是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期間,滇王問漢使:“漢與我誰大?”後來漢使途經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同樣問題。因而世人便以此喻指狂妄無知、自負自大的人。
百科x混知:圖解夜郎自大 百科x混知:圖解夜郎自大

夜郎國爭議

從史料記載來看,夜郎並不是一個彈丸小國,在夜郎故地中,古夜郎國的“首邑”即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説法,大體有三種。
  • 貴州長順縣廣順鎮説
夜郎水寨浮雕——竹王出生 夜郎水寨浮雕——竹王出生
據《後漢書》記載“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溪,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長夷狄,以竹為氏。”這是來自民間的傳説,生動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國經過。夜郎在西漢後期逐漸建立政權。而“竹崇拜”則成為夜郎的一種標誌。“貴州長順縣廣順鎮” 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説法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廣順鎮,坐落在天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當地人代代相傳説,夜郎國時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在這裏。當地老百姓稱那裏的古城池為夜郎王府、竹王府等。“竹”字與“夜郎”的同時存在,也證明了夜郎國“竹崇拜”的猜測。在那裏仍可看到殘牆斷壁舊址。古城池面積為2平方公里,有4個出口,內有兩道城牆,用土石築成。近代,人們在郎山西側山下墾荒時,還曾挖出金劍、方印、青銅匙等多種文物,也挖出過多處古夜郎的墳墓。
  • 湖南沅陵説
2000年5月,考古學家在湖南懷化沅陵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巨型墓葬羣,其年代在戰國至漢代之間。專家推斷,墓主可能就是夜郎王。而沅陵有很長一段時間為夜郎古國文明中心。 他們提出了自己的依據,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於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被貶為朗州(今常德),期間作《楚望賦》雲:“武陵(西漢初年幼黔中郡改名)故郢(楚都,代指楚國)之裔邑,夜郎諸夷雜居。”指的是古黔中境內為夜郎各族雜居之地。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聞王昌齡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裏的夜郎指的是今日沅陵。這首詩被收入明代萬曆年間的《辰州府志》和《沅陵縣志》。《唐人七絕詩釋》一書為這首詩註解時特別説明:“此夜郎在今湖南省沅陵縣。”因沅陵戰國時為夜郎都城(中心),故梁天監十年(公元511年)“闢沅陵縣置夜郎縣”(《沅陵縣誌》)。
  • 貴州畢節赫章可樂説
在最近發現、整理、翻譯、出版的《夜郎史傳》等彝文文獻中,古夜郎的中心被指為可樂。建國後,考古學家還在可樂發現了大量的戰國、西漢、東漢文物。可樂,彝文古籍稱為“柯洛倮姆”,意為“中央大城”,史志記做“柯樂”。據彝文古文獻記載,兩漢時期,與貴州可樂齊名、能稱“倮姆”的.可樂地區的建制沿革,前人缺乏考訂,但將歷史的發掘與文獻對照研究推斷,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很可能是屬於夜郎國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也説明可樂在貴州古代歷史上曾經佔有重要地位。
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約300年。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羣的考古發掘,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開了輝煌的一角。 在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志》中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西南夷在歷史上泛指雲貴高原的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
據負責可樂墓葬考古發掘的貴州省博物館研究員梁太鶴介紹,自1958年在赫章縣可樂民族鄉發現第一批出土文物以來,考古部門先後進行了9次發掘,但再次引起國家和考古界關注的還是2000年的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及歷年調查有幾方面值得重視,一是可樂墓葬分佈面大,涉及範圍達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時期的墓葬疊壓在一起,為省內考古罕見;三是延續的時代長。戰國、西漢、東漢時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現;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藴豐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獨特的夜郎民族文化。 “可樂”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屬性,榮獲200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可樂遺址·古墓羣,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以史書記載及考古成果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後,夜郎國在貴州已成為不爭的史實,但夜郎國的都邑究竟在哪裏?梁太鶴説,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可樂“西南夷””墓羣的發掘,對探究古夜郎族屬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可樂,彝文古籍稱為“柯洛倮姆”,意為“中央大城”,史志記作“柯樂”。當地人説,彝族最先進入可樂,他們將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墳”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們,哪裏想到他們撿回家去砌豬圈、蓋茅廁的磚瓦,竟是秦磚漢瓦。
據彝文古文獻記載,當時與貴州可樂齊名、能稱“倮姆”的。貴州考古專家宋世坤研究員分析,將歷史的發掘與文獻對照研究推斷,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可樂地區很可能是屬於夜郎國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宋世坤説,可樂地處滇、黔邊界,交通發達。據文獻記載,這裏曾是進入貴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 貴州何處是夜郎
梁太鶴説,從可樂“西南夷”墓羣看,只能説明可樂當時的繁榮,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處,疆域有多大,發掘才剛剛開始。除了可樂遺址外,在周邊地區發掘的遺址中,還陸續出土一批夜郎時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有着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由於經費、人才緊缺等問題,使古夜郎文化的發掘、研究進展遲緩。 貴州考古和歷史文化研究學家們因此殷切呼籲,希望各級政府進一步重視對夜郎歷史文化發掘的力度。
夜郎國的皇宮在遵義縣高坪鎮的一個山上,此山奇特,四周是懸崖深水環繞,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往山上,山上很平,而且有相傳夜郎皇帝修造的皇宮,水牢,懲治犯人的滑山刑場,被中原發兵攻打時攻破的半面圍牆(養馬,養雞鴨等家禽的大場圍牆有部分還在,是籬笆牆),繡花樓等遺址,所有遺址的原貌除了木頭建築沒有遺存,其他都很完整。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一百一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18]
  • 2.    論古代中國西南與東南亞的聯繫 ——以考古發現的青銅器為中心  .中國歷史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5-19]
  • 3.    探尋2000多年前貴州的模樣 ——用鏡頭揭示赫章縣可樂夜郎文化的神秘面紗  .當代先鋒網[引用日期2023-05-19]
  • 4.    講座回顧|楊勇:中國與東南亞的古代文化交流及聯繫——從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考古發現談起  .中國考古網[引用日期2023-05-28]
  • 5.    觀於四裔:漢唐邊疆與民族考古——歷史考古青年沙龍(成都)第九期紀要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3-05-28]
  • 6.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永初元年,九真徼外夜郎蠻夷舉土內屬,開境千八百四十里。”
  • 7.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有夜郎國,東接交阯,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各立君長。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
  • 8.    楊勇.可樂文化因素在中南半島的發現及初步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13:76-77
  • 9.    《史記·七十列傳·西南夷列傳》:“建元六年……蒙乃上書説上曰:“南越王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裏,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也。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竊聞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誠以漢之彊,巴蜀之饒,通夜郎道,為置吏,易甚。”上許之。乃拜蒙為郎中將,將千人,食重萬餘人,從巴蜀筰關入,遂見夜郎侯多同。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夜郎旁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為漢道險,終不能有也,乃且聽蒙約。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
  • 10.    《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二》:“孝成皇帝上之上河平二年(甲午,公元前二七年)夜郎王興、句町王禹、漏卧侯俞更舉兵相攻。牂柯太守請發兵誅興等。議者以為道遠不可擊,乃遣太中大夫蜀郡張匡持節和解。興等不從命,刻木象漢吏,立道旁,射之。……立至牂柯,諭告夜郎王興,興不從命;立請誅之,未報。乃從吏數十人出行縣,至興國且同亭,召興。興將數千人往至亭,從邑君數十人入見立。立數責,因斷頭。邑君曰:“將軍誅無狀,為民除害,願出曉士眾!”以興頭示之,皆釋兵降。句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勞吏士。立還歸郡。興妻父翁指,與子邪務收餘兵,迫脅旁二十二邑反。至冬,立奏募諸夷,與都尉、長史分將攻翁指等。翁指據厄為壘,立使奇兵絕其饟道,縱反間以誘其眾。都尉萬年曰:“兵久不決,費不可共。”引兵獨進。敗走,趨立營。立怒,叱戲下令格之。都尉復還戰,立救之。時天大旱,立攻絕其水道。蠻夷共斬翁指,持首出降,西夷遂平。 ”
  • 11.    《史記·七十列傳·西南夷列傳》:“及元狩元年……天子乃令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餘輩。歲餘,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天子注意焉。及至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乃發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之。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頭蘭,常隔滇道者也。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滅,會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