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基坦的埃莉諾

鎖定
阿基坦的埃莉諾,阿基坦女公爵,法王路易七世的王后(1137年—1152年在位),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后(1154年—1189年在位),英王太后(1189年—1204年在位)。英王理查一世約翰一世的母親。歐洲中世紀最有財富和權力的女人之一。歷盡風浪的埃莉諾在1204年4月去世,留下大片領土和鉅額財富。
中文名
阿基坦的埃莉諾
外文名
Eleanor of Aquitaine
出生日期
1121年/1124年3月4日
逝世日期
1204年4月
出生地
阿基坦公國,普瓦捷
信    仰
天主教

阿基坦的埃莉諾家世與教育

埃莉諾出生年份尚不確定:據其家譜記載,埃莉諾在1137年春時13歲,這也為埃莉諾可能最晚於1124年出生的説法提供了最佳證據。另一方面,一些編年史提到,一些阿基坦貴族在1136年埃莉諾14歲生日時向她宣誓效忠。這一點,加上埃莉諾去世時的確切年齡是83歲,使埃莉諾於1122年出生的可能性更大。幾乎可以肯定她的父母於1121年結婚。她的出生地可能是普瓦捷波爾多洛蒂瑟河畔尼約勒,當埃莉諾6歲或8歲時,她的母親和弟弟在洛蒂瑟河畔尼約勒去世。埃莉諾是阿基坦公爵紀堯姆十世的三個孩子之一,也是最年長的一個。紀堯姆十世的光彩奪目的阿基坦宮廷在十二世紀初的歐洲極負盛名,他的妻子沙泰勒羅的阿埃諾爾(Aénor de Châtellerault)是沙泰勒羅子爵埃莫里一世和布沙爾呂勒的當熱勒斯的女兒,當熱勒斯不僅是紀堯姆九世的長期情婦也是埃莉諾的外祖母。她父母的婚姻是由當熱勒斯和紀堯姆九世安排的。據説,埃莉諾的名字來自於她母親的名字阿埃諾爾,但在她之前,另一位名叫埃莉諾的著名女性是諾曼底的埃莉諾,她是征服者威廉的姑母,比阿基坦的埃莉諾早出現了一個世紀。 [1]  [2] 
據各方面記述,埃莉諾的父親讓她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3]  埃莉諾學了算術、星座和歷史。她還學習了諸如家務管理之類的家事技能和包括刺繡、斜針繡、縫紉、紡紗和編織在內的針法藝術。埃莉諾在交際、舞蹈、遊戲(例如西洋雙陸棋西洋跳棋國際象棋)、唱歌和彈豎琴方面得到了培養。 [1]  儘管她的母語是普瓦特萬方言(Poitevin dialect),但她學會了讀和説拉丁語。她精通音樂和文學,在騎馬、鷹獵和打獵方面接受了訓練。 [4] 
埃莉諾外向、活潑、聰穎且意志堅強。當其4歲的弟弟紀堯姆·艾格雷和他們的母親於1130年春在阿基坦大西洋沿岸的特爾芒城堡去世後,埃莉諾成了她父親的領地的推定繼承人。阿基坦公國是法國最大且最富有的省份,其面積幾乎是現代法國的三分之一。埃莉諾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普瓦圖度過。弟弟去世後,埃莉諾的合法兄弟姐妹只剩下她的妹妹彼得羅妮拉。埃莉諾同父異母的兄弟喬斯林得到了紀堯姆十世的承認,但紀堯姆僅承認他是自己的兒子,而非他的繼承人。有人認為埃莉諾還有另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紀堯姆,但這種説法不足為信。後來,在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執政的頭四年,埃莉諾的兄弟姐妹加入了她的宮廷。 [5] 

阿基坦的埃莉諾繼承公爵領地

1137年,紀堯姆十世帶着女兒們離開普瓦捷波爾多。一到波爾多,紀堯姆十世就把女兒們交給波多爾大主教照顧,大主教是紀堯姆十世的封臣之一。隨後,紀堯姆十世與其他朝覲者一道前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然而,他卻在那年的耶穌受難節(4月9日)去世。12至15歲的埃莉諾隨即成為阿基坦女公爵,從而成了歐洲最為搶手的女繼承人。紀堯姆十世在去世當天口述了遺囑,他在遺囑中把領地遺贈給埃莉諾,並指定由法國國王路易六世擔任埃莉諾的監護人。紀堯姆十世請求路易六世要照看好土地和埃莉諾,併為她物色一位合適的丈夫。不過,在物色到丈夫之前,路易六世擁有埃莉諾領地的合法權利。紀堯姆十世還堅決要求,在路易六世得到消息之前,他的同伴不得將其死訊向任何外人泄漏。這些人從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聖雅各出發,儘可能快地穿過比利牛斯山脈去波爾多去通知大主教,然後全速趕往巴黎,將此事告知路易六世。 [3] 
當時,路易六世得了一場痢疾,也病得很重,而且看起來不太可能痊癒。但瀕臨死亡的路易六世依舊頭腦清醒。如今,國王的最具實力的封臣之一阿基坦公爵紀堯姆十世去世了,使法國有望吞併最值得擁有的阿基坦公國。路易六世在悲痛不已的阿基坦信使面前擺出一副嚴肅且莊重的樣子,當信使們離開後,就歡呼雀躍起來。 [6]  路易六世沒有擔任埃莉諾的監護人,而是決定將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諾許配給他17歲的繼承人路易王子,將阿基坦置於法國國王的控制下,由此可以大大提高法國及其執政家族卡佩家族的權利和聲望。幾個小時之內,國王就安排路易王子與埃莉諾結婚,婚禮由修道院院長蘇傑負責。路易王子被500名騎士護送至波爾多,其中包括修道院院長蘇傑、香檳伯爵西奧博爾德二世和拉爾夫伯爵。 [6] 

阿基坦的埃莉諾第一段婚姻

阿基坦的埃莉諾加冕

1137年7月25日,埃莉諾和路易在波爾多主教座堂結婚,婚禮由波爾多大主教主持。婚後,這對夫婦立即被任命為阿基坦公爵和女公爵。不過在埃莉諾的長子成為法國國王和阿基坦公爵之前,這塊土地將一直獨立於法國。因此,她的私有財產直到下一代才被法國兼併。埃莉諾將一個石英花瓶作為結婚禮物送給路易,隨後,路易又把這個花瓶轉贈給聖但尼教堂。這個花瓶也是當前唯一一個與埃莉諾有關係的還存在於世的物品。當路易從信使處得知父親於8月1日因痢疾去世時,他正和埃莉諾在各省巡視。路易與埃莉諾在同年聖誕節這天加冕為法國國王和王后。 [3]  [6] 
埃莉諾在一本正經的北方人中不受歡迎,屢遭教會長老的批評,尤其是克萊爾沃的伯納德和修道院院長蘇傑,他們認為她的行為有失體統。國王卻很快地迷上了王后,縱然埃莉諾的行為舉止讓他困惑和煩惱。因為埃莉諾的緣故,路易七世投入大量資金,將簡陋的巴黎城島宮(Cité Palace)整修得更加舒適。 [6] 

阿基坦的埃莉諾衝突

儘管路易七世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但他與教皇英諾森二世之間很快就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衝突。1141年,布爾日大主教一職出缺,布爾日大教堂的詠禱司鐸團立即推選出一名合適的候選人——皮埃爾·德·拉沙特(Pierre de la Chatre),教皇也迅速為他舉行了祝聖儀式。但路易七世否決了這個決定,並推舉他的大臣卡杜克為大主教候選人。相應地,為了對抗新主教,路易七世閂上了布爾日大教堂的大門。 [1]  説來也巧,回想起阿基坦公爵紀堯姆十世曾試圖將英諾森二世的支持者們逐出普瓦圖,用忠於他自己的神父取代他們,教皇便把此事歸咎於埃莉諾。怒不可遏的路易七世對着聖骨發誓,只要他還活着,皮埃爾就別想進布爾日大教堂。於是,羅馬天主教對路易七世的領地下達了禁行聖事令,皮埃爾得到了香檳伯爵西奧博爾德二世的庇護。 [1] 
在埃莉諾的敦促下,路易七世允許韋爾芒杜瓦伯爵拉烏爾一世與埃萊奧諾爾(西奧博爾德二世的妹妹)離婚,和彼得羅妮拉(埃莉諾的妹妹)結婚。這導致路易七世和西奧博爾德二世兵戎相見。西奧博爾德二世在布爾日問題上站在教皇一邊,這也得罪了路易七世。戰爭持續了兩年(1142年—1144年),最後,香檳被王家軍隊佔領。路易七世親自參與了對維特里城的襲擊和焚燒。在教堂內避難的一千多人被燒死。路易七世對這項滔天罪行深感震驚,渴望結束這場戰爭。他試圖與西奧博爾德二世和解,以換取他在解除對拉烏爾一世和彼得羅妮拉的禁行聖事令方面的支持。為了獲得足夠長的時間休養生息,拉烏爾一世和彼得羅妮拉禁令得以解除,但當拉烏爾一世拒絕與彼得羅妮拉斷絕關係時,禁令又被恢復,導致香檳再次被路易七世蹂躪。 [1] 
1144年6月,路易七世和埃莉諾參觀了新建的聖但尼大教堂。埃莉諾在此地與克萊爾沃的伯納德會面,要求他利用他對教皇的影響力恢復拉烏爾一世和彼得羅妮拉的教籍,作為交換條件,路易七世將會在香檳問題上作出讓步,並且承認皮埃爾·德·拉沙特為布爾日大主教。伯納德對埃莉諾的態度感到驚愕,他責罵埃莉諾毫無悔意並且還插手國家事務。此時,埃莉諾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乖乖地為她的行為辯解,聲稱自己因沒有孩子而感到痛苦。伯納德語氣更加親切地回覆道:“我的孩子,尋求那些能帶來和平的東西。不要煽動國王與教會對抗,並敦促他採取一項更為妥善的行動方針。如果你答應的話,作為回報,我保證祈求仁慈的主賜予你後代。”幾周之內,法國恢復了和平:西奧博爾德二世拿回了自己的領地,皮埃爾·德·拉沙特也被任命為布日爾大主教。1145年4月,埃莉諾如願生下女兒瑪麗。 [1] 

阿基坦的埃莉諾十字軍東征

路易七世路易六世的次子,很小就被送到了修道院,作為未來的大主教來培養,因此路易七世對基督格外虔誠,信仰忠貞聖潔,有一股子宗教狂熱。因為兄長早逝,他不得不重回宮廷。作為一個專業而虔誠的宗教人士,就在第一個孩子出生的那年聖誕,路易七世宣佈他要發起一次聖戰,去巴勒斯坦拯救淪陷在異教徒中的基督徒。埃莉諾想親身參與這樣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她與其它的王后不同,她擁有自己的阿基坦騎士團,她是他們的最高統帥。從策劃之時起,指揮權就分裂了。經歷長途跋涉的十字軍很快就來到了目的地,在這裏,埃莉諾對安條克公國的共治公爵——普瓦捷的雷蒙看上了眼。這個男人頭髮金紅,體格強壯,既英俊又有趣,適合做情人,埃莉諾出軌了。當路易七世狂熱地堅持要直達耶路撒冷的時候,雷蒙德卻提出應該先行收復被穆斯林奪取的埃德薩。
路易七世對妻子與雷蒙德之間的曖昧關係有所察覺,在埃莉諾偏行己意,決定留在情人身邊,而不是跟隨丈夫去耶路撒冷之時。路易七世既想堅持自己的見解,又敏感地意識到自己的妻子有姦情,於是他行動了:在埃莉諾和雷蒙德幽會時,路易七世帶走了她,為之感到羞恥。導致了原本分裂的十字軍行動失敗,大局失控。埃莉諾反而宣佈不願繼續這段與路易七世的婚姻了。大吃一驚的教宗不得不親自出馬挽回國王的夫妻關係,設計讓路易七世和埃莉諾再次同房。普瓦捷的雷蒙德在與穆斯林的戰鬥中喪生,他的頭顱也被當作戰利品送進了哈里發的王宮。埃莉諾生下了她與路易七世的第二個孩子:阿利克斯公主。

阿基坦的埃莉諾離異

路易七世對埃莉諾的第二次懷孕抱着很大的期望,因為他們之間的夫妻關係早已經名存實亡。就在阿利克斯降生的同一年,亨利成為諾曼底公爵,第二年,他又成為了安茹伯爵,毋庸置疑地成為歐洲最有實力的貴族之一。作為法王的封臣,亨利二世有義務去晉見路易七世。
1152年,路易七世向教廷申請撤銷自己與埃莉諾之間的婚姻關係。同年3月21日,教會不得不接受上訴,以“近親結婚”的理由宣佈他們的婚姻不合法,終止了這段王室婚姻。這一年,埃莉諾三十歲,她隨即踏上了返回自己封國的路途。幾乎所有的貴族都垂涎這位法國前王后。
埃莉諾遭遇綁架,後脱身回到阿基坦。在自己的宮廷裏,埃莉諾開始着手選擇下一個男人。亨利進入她的視線,他年青、英俊,已經是一位公爵,埃莉諾立即寫了一封信寄給亨利,建議他儘快來阿基坦和自己舉行婚禮。

阿基坦的埃莉諾第二段婚姻

亨利非常清楚迎娶埃莉諾意味着什麼,在她那龐大的嫁妝面前,十多歲的年齡差根本不是問題,更何況在這個家庭裏,妻子比丈夫大是正常的事,亨利的母親就比父親年長11歲之多。因此,亨利在收到信的第一時間便做出了令埃莉諾滿意的答覆。為了不驚動太多人,亨利按照埃莉諾的要求前往阿基坦。1152年5月18日,諾曼底公爵亨利與大他12歲的埃莉諾秘密結婚。此時,距埃莉諾與路易七世離婚僅僅過去了六週時間。
路易七世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他失去了阿基坦,將它拱手送給了自己的對手。路易七世決定向亨利宣戰,他的盟友就是曾經打算綁架埃莉諾結婚的青年貴族之一布盧瓦伯爵蒂博特五世。而這場戰事以新婚夫婦大獲全勝告終。
僅僅過了一年,再婚後的埃莉諾就在1153年8月17日生下了長子威廉。雖然這個孩子在三歲時夭折,但埃莉諾此後卻一連生下了四子三女。和埃莉諾離婚並丟掉阿基坦的路易七世成了整個歐洲的笑柄。路易七世在1154年8月再婚了,新娘是卡斯蒂利亞的康斯坦薩。1160年10月4日,22歲的康斯坦薩死於難產。她生了兩個女兒。
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斯蒂芬去世,按照先前的約定,王位傳給亨利。12月19日,加冕典禮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亨利二世使埃莉諾重新得到王后的地位。他當上英格蘭國王,同時還擁有阿基坦。在埃莉諾的支持下,亨利二世四出征伐兼併,他和埃莉諾名下擁有的領地兵力比路易七世多了兩倍。前妻的日子過得如此有滋有味,自己卻每況愈下,路易七世只有不停地向上帝祈禱,希望終有報仇雪恨之日。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總是會有的。不過在那之前,路易七世還得等上個十幾年。而在這十幾年裏,亨利二世和埃莉諾似乎都沒有想到在自己的背後,路易七世一直像匹狼似的,無時無刻不瞪着綠幽幽的眼睛等待撲上來撕咬的機會。在此期間,路易七世唯一的安慰,就是他的第三任王后終於生了一個男性繼承人,菲利普,未來亨利二世和他的兒子們都要在這個菲利普手裏吃虧。
亨利二世是一個很強勢的男人。儘管他娶了一個相當強悍的女人,但他並不怕她,埃莉諾對他也相當地寬容。亨利二世雖然與埃莉諾結了婚,但在整個婚姻存續期間,他的風流韻事就沒有少過,情婦的身份從貴族小姐到妓女無所不有,在婚生子女不斷出生的同時,他的私生子也一個接着一個地出世,其中還有好幾個是由埃莉諾撫養的,着實令人嘖嘖稱奇。埃莉諾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1166年12月24日,聖誕節來臨之際,已超過40歲高齡的埃莉諾生下了她和亨利二世的第八個孩子:未來的“失地王”約翰。約翰也是埃莉諾與亨利二世的最後一個孩子。他的父母早在他出生之前,關係就開始疏遠,到1167年的時候,埃莉諾更是長期住在自己的領地,國王夫婦在事實上分居了。埃莉諾雖然與丈夫分居,但她不僅僅是英國王后,她還是阿基坦女公爵,她可以毫不介意地離開英國那個濕冷的宮廷,返回歐洲大陸上那座專屬於她自己的宮廷,那座宮廷裏有隻效忠於她的英俊騎士、美貌侍女,當然也少不了音樂詩歌和層出不窮的風流韻事,她在那裏過得更加逍遙自在,對於丈夫和情婦們的事兒,她實在沒有多大興趣。
埃莉諾並不都是一個人在普瓦捷的宮廷裏消磨時光的,她的兒子理查和傑弗裏都跟在她的身邊,理查就是未來的“獅心王”,他的母親很疼愛他,決定讓他繼承自己的阿基坦公國。而隨後發生的亨利二世與幾個兒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最終引爆了國王夫婦多年感情危機的火藥桶。1173年,兄弟三人(小亨利、理查、傑弗裏)聯合起來,在路易七世和埃莉諾的支持下發動了叛亂,打算從亨利二世手裏奪權。1173年3月,父子羣毆隆重開幕。埃莉諾當然不會樂意只呆在自己的宮廷裏看熱鬧,她決定前往巴黎,加入兒子們與丈夫對抗的偉大事業中去。
然而埃莉諾沒能與兒子們勝利會師,她在半路上被亨利二世逮住,第二年7月又被運回了英國開始了她長達十五年的軟禁生涯。在十五年的時間裏,亨利二世並沒有在物質生活上虧待埃莉諾,不過兒子們也沒辦法與母親取得聯繫,亨利二世總是不斷地變換軟禁埃莉諾的地點。
亨利以慫恿兒子反叛為由請求教皇允許他與埃莉諾離婚,未獲同意。法國新國王菲利普二世也加入了他們的陣營,這場戰爭在筋疲力盡的亨利於1189年去世後告終。

阿基坦的埃莉諾孀居生活

15年後,當她的愛子理查從城堡中救出母親時,埃莉諾已經70歲了。在900年前的歐洲,這已經是不可想象的高壽了,可是她才剛剛開始人生中的第二段傳奇。成為王太后的埃莉諾安排了理查一世的婚事。在以後的十餘年,埃莉諾實際上成了英國的統治者。當理查進行十字軍東征時,母親幫他籌餉募兵,並負責國內事務。1192年理查被奧地利公爵俘虜,埃莉諾又寫信給教皇和其它歐洲統治者,千方百計營救理查,信末的署名都是“上帝憤怒了,埃莉諾,英國王后”。最後終於籌到15萬金馬克,73歲高齡的她帶着這筆鉅款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穿過危機四伏的歐洲,贖回了理查。不幸的是復仇心切的理查不久就死在戰場上,在對於幾個兒子,埃莉諾似乎特別偏愛理查一世。在理查被囚時,她的幼子約翰企圖取代理查為英格蘭國王,也是埃莉諾領導眾貴族抵制,挫敗了約翰的陰謀。然而理查不幸身故後,埃莉諾卻選擇了約翰,而極力排斥其孫亞瑟。亞瑟為了獲得英格蘭國王寶座,並瞭解到叔叔約翰背後最大的支持者,便是他的祖母,於是決心突襲埃莉諾缺乏重兵保護的居所,普瓦捷。然而,幸運女神似乎並不眷顧亞瑟,亞瑟突襲不成,反而被約翰所襲成了階下囚(1202年),不久之後(1203年)便在約翰的城堡中人間蒸發,傳説他是慘遭約翰的毒手,但約翰矢口否認。傑弗瑞一系對約翰的王位威脅解除了。
面臨卡佩王朝的步步進逼,精力充沛的埃莉諾開始思索使兩家族和解之道,於是她不惜以80餘歲的高齡,翻越比利牛斯山,將其中一個外孫女許配給法蘭西的太子。這次的婚配似乎算得上是成功的,雖然約翰喪失了西北法蘭西的封邑,卻還能保住了阿基坦公國,而且此後英法的衝突,也暫時緩和了下來。

阿基坦的埃莉諾家庭成員

阿基坦的埃莉諾父母

父親:阿基坦公爵紀堯姆十世。
母親:沙泰勒羅的阿埃諾爾。

阿基坦的埃莉諾第一段婚姻

第一任丈夫: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1136年結婚,有兩女:
  • 瑪麗(1145年—1198年),1164年與香檳伯爵亨利一世結婚,有後代
  • 阿利克斯(1151年—1198年9月11日),1164年與布盧瓦伯爵蒂博五世結婚,有後代

阿基坦的埃莉諾第二段婚姻

第二任丈夫: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1152年結婚,有五子三女: [1] 
  • 威廉九世(1153年8月17日—1156年),普瓦捷伯爵,三歲夭折
  • 亨利(幼王)(1155年2月28日—1183年6月11日),英格蘭王國王儲,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攝政王(死在亨利二世之前)。與法蘭西的瑪格麗特路易七世與第二任妻子卡斯蒂利亞的康斯坦薩的女兒)結婚,無倖存後代
  • 瑪蒂爾達(1156年6月—1189年6月/7月),1168年與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結婚,有後代
  • 理查一世(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英格蘭國王。1191年與納瓦拉的貝倫加麗亞結婚,無後代
  • 傑弗裏二世(1158年9月23日—1186年8月19日),又作若弗魯瓦二世,布列塔尼公爵。1181年與布列塔尼女公爵康斯坦絲結婚,有後代
  • 埃莉諾(1162年10月13日—1214年10月31日),1176年與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結婚,有後代
  • (1165年—1199年9月4日),1177年與西西里國王古列爾莫二世結婚,無後代;1196年與圖盧茲伯爵雷蒙德六世結婚,有後代
  • 約翰一世(1166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9日),英格蘭國王。1189年與格洛斯特女公爵伊莎貝拉結婚,1199年離婚,無後代;1200年與昂古萊姆女伯爵伊莎貝拉結婚,有後代
參考資料
  • 1.    Meade, Marion (1977). Eleanor of Aquitaine: A Biography. Hawthorn. ISBN 978-0-8015-2231-4.; Eleanor of Aquitaine: A Biography
  • 2.    Turner, Ralph V. (2009). Eleanor of Aquitaine: Queen of France, Queen of Engla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5989-9
  • 3.    Weir, Alison (1999). Eleanor of Aquitaine: A Life.; Eleanor of Aquitaine: A Life (2008 edition) at Google Books
  • 4.    Horton, Ros; Simmons, Sally (2007). Women Who Changed the World. Quercus. ISBN 978-1-84724-026-2
  • 5.    Chadwick, Elizabeth (24 March 2013). "Eleanor of Aquitaine and the Brother Who Never Was". The History Girls
  • 6.    Swabey, Fiona (2004). Eleanor of Aquitaine, Courtly Love, and the Troubadours. Greenwood. ISBN 978-0-313-3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