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垓,漢語二級字 [5]  ,讀作垓(gāi),本義指八極之內的廣大土地。 [1]  [4] 
中文名
拼    音
gāi
部    首
字    碼
U+5793
五    筆
FYNW
倉    頡
GYVO
注    音
ㄍㄞˉ
總筆畫
9畫
結    構
左右
外文名
octapole land

字源演變

見紐、之部;見紐、咍韻、古哀切。 [2] 
形聲字。從土,亥聲。字形2為石門頌之“垓”字,“土”旁加點,“亥”旁筆勢也有不同,是隸書的變寫。“垓”的本義是兼備八極之地。《説文》:“垓,兼垓八極地也。”漢揚雄《大鴻盧箴》:“蕩蕩唐虞,經通垓極。”從八極之地引申為界限、邊際,用作數詞則指萬京(一萬億億),極言其多。通“荄”,草根。《論衡·自然》:“霈然而雨,物之莖葉根垓,莫不洽濡。”又通“陔”,台階的級次。《史記·封禪書》:“祠壇放薄忌太一罈,壇三垓。” [2] 

古籍釋義

【醜集中】【土字部】垓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該。《説文》兼垓八極地也。引《春秋國語》:天子居九垓之田。《司馬相如·封禪書》上暢九垓。
又數名。《風俗通》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
又界也,守也。《揚雄箴》重限累垓,以防暴卒。
又《集韻》居諧切,音皆。級也,重也。《史記·封禪書》大乙壇三垓。《北齊大禘歌》三垓上列,四陛旁升。
又地名。《史記·項羽紀》漢王圍項羽於垓下。《注》垓,堤名,在沛縣。一曰聚邑名。正義,垓是高岡,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故曰垓。
又葉居之切,音基。《郭璞·遊仙詩》嫦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 [3] 

詳細釋義

〈名〉
(1) ()
(2) 同本義 [octapole land]
垓,兼該八極地也。――《説文》。字亦作畡。
天子居九垓之田。――《國語·周語
設於無垓坫之宇。――《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
上暢九垓,下坼八埏(yán八方極遠之地)。――《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道出一原,通九門,散六衢,設於無垓坫之宇――《淮南子·俶真》
(3) 又如:垓埏(天地的邊際);垓坫(邊際);垓極(荒遠之處)
(4) 域;界限 [domain;limit]
重垠累垓。――揚雄衞尉箴
(5) 數詞。古代數目名 10^20
數術記遺》稱:“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三等者,謂上、中、下也。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從億至載,終於大衍。”
京垓年歲之中,每每員輿(指地球)正不知幾移幾換而成此最後之奇。――[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6) 又如:京垓(舊説億億為兆,兆兆為京,京京為垓。指億萬年悠長歲月);垓垓(形容雜草叢生的樣子);垓垓攘攘(極多而紛亂)
(7) 戰地,陣地 [battlefield;front]
天羅地網漫山布,齊舉刀兵大會垓。――《西遊記
(8) 通“陔”。台階,級層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up to a house]
史記·孝武本紀》:“令祠官寬舒等具泰一祠壇,壇放薄忌泰一罈,壇三垓。”
三垓上列,四陛旁升。――《北齊書·祭祀志》
量詞
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
一垓是10的20次方(一萬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