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坐,讀zuò,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坐字最早形態出現在甲骨文中 [2]  。本義是指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後引申為就坐、留守、座位,因……而定罪、因為等。 [3]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5] 
中文名
拼    音
zuò
部    首
五    筆
wwff(86)wwfd(98)
倉    頡
oog
鄭    碼
odob
字    級
一級字(編號:0797)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一個;上聲二十哿 [4]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7
筆順編號
3434121
四角號碼
88104
UniCode
CJK
統一碼
基本區 U+5750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注音字母
ㄗㄨㄛ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甲骨文的“坐”,就是人在席上跪跽的形狀。金文將席子改為“土”,又增一人形。演變為人們在荒郊野外時,坐在土塊或台階上休息的情景,又擴展為在室內憑几而坐。 [2]  字形3為省體,像一人跪坐之形,繁為字形8、9一系,訛變為字形10;字形1為訛體,二個人訛作二厶。字形1也分兩系發展:一系從二厶,如字形4、5,一系從口,如字形6、7,是隸變的不同寫法,最終均發展為現在使用的楷體“坐” [3]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坐,是會意字。表示兩個人對坐在土上的意義。 [6]  本義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即坐下。由坐,引申為席位、座位,後寫作“座”;又由“座”引申為座位上的人;由指座位上的人引伸為法庭辯訟叫做坐;由法庭辯訟引伸為由……而獲罪,定罪;由指座位上的人引申主持、掌管;由主持、掌管引伸為守、留守;由守、留守引伸為居住;由留守引伸為放置;由放置反向引伸為移動;由移動引伸為搭、乘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uò
動詞
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着地,臀部壓在腳跟上;現代在椅、凳出現後,凡將臀部置於椅、凳以支持身體的重量者皆為坐
sit
像二人對坐土形。——林義光《文源
退而坐,取屨。——《禮記·玉藻
坐下;坐着;坐在地上
就坐,就任,主持,掌管
be seated
二子在幄,坐射犬於外,既食而後食之。——《左傳
就打止靈霄寶殿,教他龍牀坐不成。——《西遊記
坐膺;坐辦坐館
定罪,由……而獲罪
be punished
使與邾大夫坐。——《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注:“訟曲直也。”
遣郭威招誘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謀叛坐之,並其部屬四百餘口盡殺之,不留一個。——《新編五代史平話
妄坐;坐大辟;坐假;反坐;連坐坐法坐死
因…犯罪,觸犯法律
commit a crime
又坐賊殺不辜、鞠獄故不以實、擅斥除騎士乏軍興數罪。——《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居留,停留
stay
父子坐旅中,惝恍累日,因留過歲。——清·歸莊《黃孝子傳》
守,防守
guard
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左傳·桓公十二年》
省外各府州縣,皆有坐省家丁。——徐珂《清稗類鈔
槍炮發射時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槍炮向後移動
recoil

後坐力
建築物由於基礎不穩固而下沉
sink

房屋下坐
置放。放在或擺在指定的位置上
put
水壺裏又添了些冷水,坐在火上。——《老殘遊記》第二十一回
大砂鍋裏的飯,因坐在湯罐口上,還是熱騰騰的。——《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坐墊;坐鐘
乘,搭(交通工具)
travel by

坐車;坐船;坐撬;坐飛機;坐火車

古稱法庭辯訟叫做坐

王叔之宰,與伯輿之大夫瑕禽坐獄於王庭,士匄聽之。——《左傳·襄公十年》

名詞
坐兒,坐位。後來寫作“座”
seat
坐中數千人。——《樂府詩集·陌上桑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滿坐兒;坐上客
一次連續坐着的時間
sitting

坐一天
(房屋等)背對着的方向


量詞
也作“座”

眼見京師難保,豈不完了明朝一坐江山也!——清·孔尚任《桃花扇·誓師》
走到左邊的一坐墳前,放下了籃子。——魯迅《吶喊·藥》

連詞
因為;由於
because
停車坐愛楓林晚。——唐·杜牧《山行》
但坐觀羅敷。——《樂府詩集·陌上桑》
坐此解職;坐是;坐懷
副詞
表示自然而然的,相當於“自”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
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唐·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

甚;殊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顔老。——唐·李白《長幹行》
坐慚空自老,江海未還身。——唐·韓愈《和席二十八韻》

空;徒然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南朝·梁·江淹《望荊山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唐·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
[5]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但卧切
止也。從土,從畱省。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 [8] 

説文解字注

止也。止,下基也。引申為住止。凡言坐落、坐罪是也。引申為席地而坐。《小雅》“不遑啓處”傳曰:“啓、跪。處,居也。”古謂跪為啓,謂坐為凥,為處。凥俗作居,引申謂凡止箸為坐。
從畱省,從土,會意。徂卧切,十七部。
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釋從土之意。從土不必土,猶畱從田不必田。皆謂所止也。故曰同意。
古文𡋲。今古文行而小篆廢矣。止必非一人,故從二人。《左傳》:“針莊子為坐。”凡坐獄訟必兩造也。 [9]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卧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屍。
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為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注: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針莊子為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注:正座也。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注皆同。惟《轉註古音》坐注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雲: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卧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
本作𡋲。《説文》:從土,從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10] 

玉篇

疾果、疾卧二切。《公羊傳》曰:食必坐二子於其側,幸曰坐。《説文》作垔,止也。 [14] 
古籍釋義影印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左至右: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左至右: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坐”字書寫演示 “坐”字書寫演示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zʰ
王力系統
dz
uai
董同龢系統
dzʰ
周法高系統
dz
李方桂系統
dz
uarx
兩漢
東漢




a


a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dzʰ
擬音/王力系統

dz
擬音/董同龢系統

dzʰ
擬音/周法高系統

dz
擬音/李方桂系統

dz
擬音/陳新雄系統

dzʰ
[11-12]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合口呼
全濁
徂果切/徂卧切
dzʰuɑ
去聲

合口呼
全濁
徂卧切/藏果切
dzʰuɑ
集韻

上聲

合口呼
全濁
粗果切
dzuɑ

去聲

合口呼
全濁
徂卧切
dzuɑ
韻略


上聲





徂果切



去聲





徂卧切

增韻


上聲





徂果切



去聲





徂卧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歌戈



全清

tsuɔ
中州音韻


去聲
歌戈





臧佐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濁
徂果切
dz‘uo

去聲


全濁
徂卧切
dz‘uo
分韻撮要

陽去






[12-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1-03-04]
  • 2.    唐漢,傅強.百讀不厭的經典故事 圖解漢字的故事 彩插珍藏版[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01:92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遼寧: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185-1186
  • 4.    水平韻部 二十一個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3-04]
  • 5.    坐的解釋|坐的意思|漢典“坐”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3-04]
  • 6.    徐建中著.漢字國學 漢字裏的生活常識[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6.11:124-125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04:454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75
  • 9.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2746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57
  • 11.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3-05]
  • 12.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3-05]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1-03-05]
  • 14.    王平,劉元春,李建廷編著. 《宋本玉篇》標點整理本 附分類檢索[M]. 上海:上海書店, 2017.06: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