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孃家

(傳統習俗)

鎖定
回孃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孃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1]  [6]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
這一天出嫁的女兒回孃家探訪乃至小住。因為女兒在出嫁後,在婆家要操持家務,伺候公婆,還有應付各種妯娌、姑嫂關係,甚是辛苦,所以孃家會趕在節慶時接女兒回家來住幾天,名為探親,實則休息。卻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姑娘對鄉親的切切的思念。
中文名
回孃家
別    名
“歸寧”
“三朝回門”
性    質
習俗
內    容
帶着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準    備
一大袋的餅乾、糖果
節日時間
每年正月初二、初三

回孃家歷史淵源

相傳,大年初二回孃家這一習俗起源於明太祖朱元璋。話説這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第一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們都回婆家過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仗着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母一道過大年。
而歷來對子女管教極嚴的馬皇后勸説安慶公主:“你已為人妻,要孝敬公婆、體貼丈夫。他們多麼想與剛過門的新媳婦熱熱鬧鬧地過個團圓年啊!”母后見女兒不吭氣,又開導她説,“你仗着是皇帝的女兒不回婆家,他們雖然説不出什麼來,但他們心裏會高興嗎?若要公道,打個顛倒,將來你當婆婆後,你的兒媳是公主,過大年她不與你們團圓,你會高興嗎?”好説歹説,安慶公主總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正在宮院裏放鞭炮,忽見安慶公主與駙馬都尉歐陽倫來給他們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裏才把你打發走,今天一早你們又來了,便問公主:“你給公婆拜過年了嗎?”安慶公主嘻嘻一笑,頭搖得像撥浪鼓。朱元璋大怒:“我當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麼大年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朱元璋説着回書房寫了一副對聯遞給女兒,讓他們回去琢磨,接着便將他們攆了出去。安慶公主回去打開一看對聯是:“羊跪乳,媳敬婆。橫批:天經地義。”後來這件事就被傳開了,朱元璋讓安慶公主初二進宮拜年被人們廣為流傳。後世的人們也就把這一天定為了女兒回孃家探親的習俗,慢慢的一直流傳。 [5] 

回孃家習俗

大年初一,老百姓們相互拜完年,大年初二就要開始回家走親戚了,這就是正月初二回孃家。在過去,每年的正月初二,凡是出嫁的女兒就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這一習俗在中國民間被稱為“回孃家”,也被稱作“走孃家”,又因為孃家人要迎接女婿,所以這一天也被稱作“姑爺節”、“迎婿日”。
這回孃家的孩子在回家時要攜帶禮品,禮品有送給父母的,通常會有一大袋糖果,或者是餅乾,由母親分送給鄰里鄉親,圖的是過年的喜慶和熱鬧。
過去在民間,人們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孃家給吃窮,只有在正月初二以後才能回孃家。在台灣有這樣的民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門擔擔。”意思是説有父母的女兒,在正月初二以後,孃家人必然會接回去團圓,只有無父無母的女兒,沒有親人想念,孃家也就不派人來接了。還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説的:“正月初二路上看,盡是小生和小旦”,説的就是大年初二這一天,滿大街都是提着禮物,準備隨妻子回孃家的男子。 [5] 

回孃家江蘇

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出嫁的女兒會帶着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女兒回孃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孃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3] 

回孃家浙江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拜年,夫婿、兒女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也有地方叫作“姑爺節”。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女兒回孃家時要攜帶禮品,回孃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麪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麪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大年初二回孃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敍敍舊、話話家常。 [4] 

回孃家廣東

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的風俗就是“回孃家”。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大年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子偕同丈夫以及子女們帶着禮物回到孃家後,要先向祖父母及父母拜年,再給他們奉上“拜年利事”,而這些長輩也要“派利事”給女兒帶回來的孫子。如果家中有弟妹,當然有要“派利事”。所以每年正月初二,孃家充滿一片喜氣與熱鬧。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要在孃家吃午飯,然後又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按照舊習俗,原來大年初二也有不少講究,比如:1、忌回門禮為單。回孃家拜年的女兒必須與夫婿同行,回門時不能空手,且帶給孃家的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2、忌午睡。白天不可午睡,否則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裏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2] 
梅州地區,年初二起,婦人“轉外家”(回孃家),探望父母、兄弟。凡在上一年新婚的,夫妻同到岳父母家拜見岳父母及長輩,稱為“新姑丈上門”。 到了第二年以後都要一直延續下去。
潮汕地區,潮俗新媳婦回孃家叫“返厝”,古稱“歸寧”,連續三次,故有“頭返厝”(婚後三天)、“二返厝”(婚後十二天)、“三返厝”(婚後滿月)之説。頭返厝有三日回的,也有十二日回或滿月回的。頭返厝一般不能在孃家過夜,吃過午飯後至孃家炊煙之前就得返回。二返厝可住一兩天(潮安一地二返厝也不能過夜)。三返厝可住十天半月,只要與夫家商量好就行。頭二次返厝,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由新娘的兄弟來帶回。第三次返厝,通常由新娘自己己回或由新郎相伴回。新郎第一次拜謁岳父母,要備帶三性大禮。岳父母要讓女婿“食甜卵(雞蛋)”,並設酒席款待。女婿用完餐後當日回程,留妻子住孃家,按約定日子接新娘回去或由新娘的兄弟送回。不過,禮俗大多簡化。新郎親迎新娘過門後,即刻偕同新娘“返厝”,然後再出門兜一下後,再到新城“二返厝”,婚後回孃家就一切如常了。
“食甜卵”之俗源於一個美麗故事:昔時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經媒人説合,出嫁張生。幾年未育,婆婆聽知女兒夫妻意見分歧,長期分居,實非生理問題,為盼望早日抱得外孫,設法請女婿到家來,煮甜卵敬之。告知女婿甜卵是甜蜜圓滿,家能甜蜜圓滿則興,夫妻甜蜜圓滿則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婿悟,從此夫妻相敬如賓。翌年得子,婿歡天喜地到岳家報喜。自此,後人以煮甜卵敬新女婿,歷代便沿襲下來。

回孃家山西

初二日,山西大多數地區開始走親戚。晉北和晉中多在初二回孃家晉南多在初三。民諺有“正月初二路上看,盡是小生和小旦”,這正同如今正月初二上午滿街巷攜夫牽兒回孃家的城鄉景觀相映成趣。大同一帶則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習俗。晉南的新絳,初二是孃家去看望出嫁的閨女的日子,去時抬着食籮,擔上食盒。一籮油食,一籮饃,禮品很重,尤其第一年,花樣齊全,相當排場,一般是讓外人欣賞、讚揚的。婆家取禮極輕,如果沒有公婆就不取油餅,有則取。油餅表示敬老。回禮一般也是回饃,故有民諺道“河東人情薄,總是饃換饃”。
山西萬榮農村視初二為鬼節,民國《萬榮縣志》載:“二日,新喪之家,親戚鹹來燒紙,女家特送錁串懸門首,鄰里皆送錁紙,名曰‘首節’。”有的人家因不忍攪擾對新喪親人的思念之情而停止拜年:“二日午前,新喪家門前插紙幡,曰‘過二節’。鄉黨俱送紙錁,己制止。是日,不拜節。”今萬榮縣人初二仍不出門拜節而在家祭祀。晉中祁縣也有出嫁女子初二祭去世父母之習,故不能在這天回孃家拜年。初三是看舅的日子,甥男甥女或單獨去,或和父母一同去舅家看望姥姥和舅父母。

回孃家河南

河南一帶,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閨女回孃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孃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恐媳婦回孃家舉家不團圓。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孃家,正月十六回孃家。以便照顧到婚姻雙方的團圓喜慶。鹿邑縣有“正月十六請(閨女),二月二送,一輩子不生病”的俗語。

回孃家山東

山東的風俗是初二回孃家。按照傳統習俗大年初二女兒回孃家是一件很鄭重的事。女兒女婿要提前備下糕點、水果、煙酒等幾樣拿得出手的禮品。孃家要擺兩三桌豐盛的宴席款待女婿,每桌都是八個碟子四個碗。

回孃家陝西

陝北一帶有六月六回孃家的習俗,傳説是為了聯絡姻親間的感情,屆時孃家要請閨女、女婿回門團聚。河南也有此俗,不過,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聯繫的。俗謠雲:“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要是閨女不把娘來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回孃家赤峯

赤峯有這樣的習俗,出嫁的閨女回孃家,婚後第三天(算上結婚那天)回門(不過夜,當天返回),同丈夫一起回,要帶禮品。住家(住孃家,一般帶孩子,不帶丈夫,丈夫可以送到孃家)要避開幾個重要的日子:過年那天(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八月十五等。人們的解釋不免有迷信的,但主要是為了限制不讓住得時間太長,住時間太長,一是誤婆家的事,二是誤孃家的事,已出嫁的閨女是客人了,不免要認真對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