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嗷嗷

鎖定
主要分為形容詞象聲詞
形容詞: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過程中,具有一種性情激動,粗獷豪放的語言表情。
象聲詞:原形容動物的叫聲,聲音洪亮,後用此形容説話聲音大。
網絡語言:在社交網絡中,也包含“豪爽地同意或者接受”的意思。
中文名
嗷嗷
讀    音
áo áo
詞    性
形容詞,語氣詞,象聲詞
東北方言
(嗷嗷)你叫喚啥。

嗷嗷詞語簡介

有時也用來形容説話聲音大,例如:這女人一説話就嗷嗷的。
象聲詞,例如:嗷嗷的叫,嗷嗷待哺(哀鳴聲)。
有時候其意義同於“非常”,比如説衣服嗷嗷的貴,就是指衣服價格很貴。
也被用作網絡語言:在社交網絡中,也包含“豪爽地同意或者接受”的意思。類似於“哦”、“好噠”、“嗯嗯”等用法。

嗷嗷出處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三:“天啓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平遼總兵毛文龍塘報言,見今各兵已兩月乏糧,嗷嗷待哺,乞賜兵餉接濟。登萊巡撫袁可立具疏為請,且言各島守凍淮兵已報,開洋、三山島未發之眾亦已陸續登舟,總兵沈有容統率精鋭於三月十二日出海,舳艫相接,奴酋膽寒。但恐糧糈匱乏,兵難用命。”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於是焚書坑儒,遊巡無度,築‘萬里長城’以拒胡,百姓嗷嗷,不得卿生。”

嗷嗷引證詳解

  1. 哀鳴聲;哀號《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嗸嗸。” 陸德明 釋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注:“嗸,同嗷。嗷嗷,雁哀鳴聲。”唐杜甫《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詩:“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殘花不共一日看,東風送哭聲嗷嗷。”清趙翼《二麥將收連旬大雨感賦》詩:“米價經年節節高,茅檐待哺正嗷嗷。”《當代》1981年第4期:“老太婆把頭擱在兒子肩頭,突然嗷嗷大哭起來。”
  2. 叫呼聲;叫喊《楚辭·九嘆·惜賢》:“聲嗷嗷以寂寥兮,顧僕伕之憔悴。” 王逸 注:“嗷嗷,呼聲也。”管樺小英雄雨來》:“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吼叫:‘槍斃的有!槍斃的有!’”
  3. 眾口愁怨賈誼過秦論》:“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嗸嗸,新主之資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作“嗷嗷”。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小人道長,則 檮杌 比肩,頌聲所以不作,怨嗟所以嗷嗷也。”《資治通鑑·晉穆帝昇平元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懷異志。” 胡三省 注:“嗷嗷,眾口愁聲。”
  4. 形容眾聲喧雜《漢書·劉向傳》:“無罪無辜,讒口嗸嗸。” 顏師古 注:“嗸嗸,眾聲也。”三國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梁啓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並行》:“夫惟萬目睽睽以具瞻政府,萬口嗷嗷以交謫政府,然後政府之職庶克舉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