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呱嗒

鎖定
關於呱嗒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説法,一種説法是,因呱嗒形似藝人説快板的道具“呱嗒板”而得名;另一種説法是,取名叫呱嗒是因為將其吃在嘴裏,會發出“呱嗒”的聲音;還有一種可能是,在製作呱嗒的時候,製作工人把麪糰製作成呱嗒型時,擀麪杖與麪糰在案板上結合,會發出“呱嗒呱嗒”的擬聲聲音,尤其是製作完畢最後一下的響聲最大,也最為清脆,顧名曰“呱嗒”。
中文名
呱嗒
外文名
gua da
別    名
呱噠
主要原料
麪粉,雞蛋
是否含防腐劑
主要營養成分
澱粉,蛋白質
適宜人羣
老少皆宜

呱嗒別名

呱嗒 呱嗒
呱嗒(gua da) 呱嗒:又做"呱噠".

呱嗒釋義

1. 一種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的傳統名吃,麪食。
2.象聲詞. 例:地凍硬了,走起來呱嗒\呱嗒地響.
3.(方言)諷刺,挖苦. 例:呱嗒人.
4.(方言)因不高興而板起臉. 例:呱嗒着臉,半天不説一句話. [1] 
5.(方言)説話太多(含貶義). 例:亂呱嗒一陣. [1] 

呱嗒民俗文化背景

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眾多呱嗒中,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它遍佈於聊城城裏的大街小巷。每逢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大多有設攤者供應,發展較好的,都有了自己的門面,打起了自己的招牌。呱嗒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技術精巧,味道鮮美。其餡料有肉餡、雞蛋餡兒、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包制時,先用燙麪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製,卷以配好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可口,加之有餡有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胃口自由選擇肉餡或蛋餡,備受普通百姓的歡迎。如果把呱嗒和地道的聊城胡辣湯相配更是美上加美
關於呱嗒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説法,一種説法是,因呱嗒形似藝人説快板的道具“呱嗒板”而得名;另一種説法是,取名叫呱嗒是因為將其吃在嘴裏,會發出“呱嗒”的聲音;還有一種可能是,在製作呱嗒的時候,製作工人把麪糰製作成呱嗒型時,擀麪杖與麪糰在案板上結合,會發出“呱嗒呱嗒”的擬聲聲音,尤其是製作完畢最後一下的響聲最大,也最為清脆,顧名曰“呱嗒”。

呱嗒呱嗒的製作

傳統呱嗒
材料:麪粉500克,大葱250克,精鹽15克,花椒粉2.5克,淨豬板油150克,花生油50克。
1.根據季節的不同,和麪時燙麪與死麪的比例也不同。冬季用燙麪四成,死麪六成(和死麪時要用温水);春秋季用燙麪三成,死麪七成;夏季燙麪二成,死麪八成。把燙麪與死麪摻在一起揉軟,餳20分鐘左右即可使用。
2.大葱與淨豬板油(100克)剁在一起,製成葱油泥。和好的麪糰揉成長條,擀成長片,抹上葱油泥、精鹽、花椒粉,捲成卷,兩端捏嚴,擀壓成長方形。
煎呱嗒 煎呱嗒
3.平鏊燒熱,把所餘淨豬板油切成塊,放在鏊子上,使之化後浸潤鏊子,把餅放在上面烙,反覆烙4次,待兩面呈黃色並挺身後,再放在叉子上送到鏊子下面烤,烤時要向餅上刷花生油4次,烤至熟呈金黃色時即成。食時切成2份。
肉"呱嗒"
豬肉(200克)剁成肉餡,加醬油15克,薑末15克,與葱油泥混合成餡。製作方法同上,烤制時間稍長。
雞蛋"呱嗒"
用雞蛋3個,磕入碗內攪勻,灌入已烙好尚未烤的"呱嗒"中,要灌滿,灌均勻,以捏好口不露出蛋汁為宜。烤熟後取出。
製作要領
1.麪糰要揉勻餳透,冬季餳制時間略長,夏季略短; 2.烤制時受熱要均勻,以免外焦裏不熟。
參考資料
  • 1.    呱嗒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