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傳瑛

鎖定
周傳瑛(1912年6月30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根榮,江蘇蘇州人,崑劇演員,工小 [2] 
周傳瑛因其表演藝術和對崑劇事業的重大貢獻,成為建國後昆劇界的傑出代表人物之一。
本    名
周傳瑛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蘇州甫橋西街
出生日期
1912年6月30日
逝世日期
1988年2月16日
星    座
巨蟹座
代表作品
崑劇生涯六十年
職    業
演員
別    名
根榮

周傳瑛人物經歷

周傳瑛 周傳瑛
他曾被評為1955年度浙江省先進工作者與全國先進工作者。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浙江省文聯常務委員,終年77歲。所述《崑劇生涯六十年》,1988年7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誕辰:1912年,農曆壬子年。逝世:1988年2月16日,農曆丁卯年十二月廿九日。

周傳瑛戲劇入門

1921年9月初,他正在雙塔小學讀初小二年級時,受先入崑劇傳習所的胞兄周根生(傳錚)影響,輟學入所習藝。初習旦角,因喉嚨不好,而改行學打小鑼。傳習所老師規定學小鑼者必須跟着“踏戲”。傳瑛也就得天獨厚,接觸的戲較多,再加上他的勤奮好學,一邊學打小鑼,一邊在角落裏跟着老師學唱唸,學身段動作,就這樣額外學會了不少戲。事隔一年餘,有一次老師為師兄們排《花蕩》,由沈斌泉教張飛,沈月泉周瑜。傳瑛也和往常一樣,邊學打小鑼,邊在後面暗暗學習周瑜的唱唸與一招一式,被沈月泉回頭看見,就將傳瑛調入自己桌台,正式改學小生行。 [1] 

周傳瑛藝術經歷

周傳瑛家庭背景

周傳瑛 周傳瑛
五六歲時即常隨父親出入茶館書場,從小受到“説噱彈唱”評彈藝術的薰陶,逐漸養成嗜愛聽書的習慣,數十年不變,每次返回老家蘇州,總要抽空去書場聽幾回書。他常説:“聽書對我成為一個崑曲演員大有幫助。”1921年8月底,他正在定慧寺巷雙塔小學讀二年級時,受到先入崑劇傳習所的胞兄周根生(後主工白麪,藝名為傳錚)的影響,也輟學前往該所習藝。崑劇傳習所位於蘇州桃花塢西大營門五畝園,是由蘇州名曲家張紫東貝晉眉徐鏡清等發起集民間資力創辦而成的一個新型科班。聘請了原姑蘇全福班名角多人擔任教師;另設有國文課,學習《古文觀止》、四聲、音韻等,以提高學員的文化基礎。規定學習三年,“幫演”二年,五年滿師。傳瑛入所後,初習旦角,曾學過《慈悲願·胖姑》中的胖姑,《邯鄲夢·仙圓》中的韓湘子藍采和,《浣紗記·打圍》中的宮女,《琵琶記·請郎、花燭》中的牛小姐等角色。但他自幼喉嚨不好,嗓音乾澀,到傳習所後仍毫無起色。當時,按傳習所規定,入學後,經“試學”半年期滿,學不出來的一律退回。照理傳聯亦屬退學之列,但考慮到他學習用功,門門功課跟得上,又很聽話,退回去也覺得可惜,因此,決定將他留下學打小鑼,有個一技之長,今後也可參加昆班“場面”(今稱樂隊)餬口。

周傳瑛小生全才

崑曲伴奏樂器中,除笛、鼓以外,小鑼也是件很重要而技巧頗高的樂器。打小鑼者,對每齣戲的劇情、出場人物的表演必須熟悉,然後才能隨着演員身段動作的變化,打出不同的聲音、節奏,以烘托劇情,增強藝術效果。同時,按舊時昆班慣例,打小鑼者還得兼半個“檢場”,何時要撤下桌椅,何時要配音響(如:運用樂器模擬各種聲音,或學雞叫、貓叫、狗叫口技等),何時要甩墊子(供演員下跪時應用)等等,均要心中有數。因此,傳習所老師規定,學打小鑼者必須跟着“踏戲”(按:舊時昆班排戲的行話)。這樣,傳瑛也就得天獨厚,接觸的戲較多,再加上他的勤奮好學,一邊學打小鑼,一邊看,一邊在角落裏也跟着老師學唱、學白口、學身段動作,就這樣,額外學會了不少戲。事隔一年餘,有次,老師為師兄弟排《花蕩》,由沈斌泉教張飛,沈月泉周瑜。周瑜屬小生行中翎子生家門。出場後有一組難度較大的身段、動作,又要要翎子功。傳理也和往常一樣,邊學打小鑼,邊在後面暗暗學習周瑜的唱唸與一招一式,卻不料被沈月泉老師猛回頭撞見,盯着他看了幾眼,隨即與其弟沈斌泉交談了幾句,就將傳瑛調入自己桌台(按:崑曲教唱時“拍曲”的台子稱“桌台”),正式改學小生行。沈月泉有“小生全才”之稱,為姑蘇全福班後期重要台柱。
傳瑛改學小生後,文化老師傅子衡老先生也十分高興,見他嗓子不行,特自己花錢買了“鐵笛丸”(按:這種藥丸較貴,當時要九枚銅元一粒),天天在小爐子上煎了給他吃了一個冬天,嗓音才有所好轉。1925年11月26日起,傳習所組織全體學生赴滬“幫演”(即實習性公演)階段,沈月泉等老師亦隨往上海,不辭辛勞地繼續為學生們授戲。起初學員們在笑舞台、徐園交叉演出;繼而進入“新世界”遊樂場日夜公演,學員們在緊張演出之餘,利用上午向老師學戲,以豐富上演劇目,適應日、夜演出需要。這時,老師們的授戲方法,已從原上大課為主改為面對面個別教授。當時,小生中最出挑的顧傳,學戲極為用功,經常清晨提前起身,主動請沈月泉老師教戲。周傳瑛因年齡小,體質差,常常因演戲累得第二天早晨爬不起身,而沈月泉對這位後來接納的學生,亦非常愛護、關心,總要將他從睡夢中喚醒後才一起説戲、教戲。由於這時他們已有了一定的舞台演出基礎,有些唱做很重的小生本工戲,月泉老師也樂於傳授了。如:《牡丹亭·拾畫、叫畫》《紅梨記·亭會、三錯》《長生殿·迎像、哭像》《綵樓記·拾柴、潑粥》《金不換·守歲、侍酒》《驚鴻記·吟詩、脱靴》等,即是在這一時期學到手的。此外,傳理還向蘇、滬名曲家貝晉眉、徐凌雲學了《茶敍》與《梳妝》《擲戟》等戲,使他大大開闊了眼界,藝術上不斷提高,受到行家與觀眾的喜愛。

周傳瑛憾事

傳瑛於1927年12月出師後轉入“新樂府”昆班,成為該班的主要演員之一。他自幼僅讀了二年書,後在傳習所文化老師的悉心教學下,文化水平雖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面對崑曲腳本中不少冷僻的生字,深奧的曲文、典故,往往仍然茫無所知,只能靠“死背硬記”,這對理解曲意、演好劇中人物帶來一定的侷限性。1930年傳瑛隨班正在“大世界”遊樂場演出時,有緣與著名學者張宗祥先生相識,向他習文,這是其進一步提高文化素養的關鍵一着。傳聯和另外四名師兄弟每天清晨從馬浪路尚賢坊宿舍,步行約四十分鐘,八點之前趕到新問路大通路培德里張宗樣寓所,上兩個小時課,選定一本講歷史典故的啓蒙讀物《幼學瓊林》為課本,並請崑曲愛好者許月旦作助教,連續上課數月,收穫甚多。後來周傳斑在舞台上所以具有精深的藝術造詣,並擅長講戲、編戲、排戲,撰寫文稿,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與藝術修養,亦得益於此。其時,隨着“傳”字輩演員的聲譽日隆,在包銀及演出待遇上與個別人的差別過大,而導致戲班內部矛盾逐漸激化,終於1931年6月2日在蘇州中央大戲院演完最後一場戲後,“新樂府”宣告解散。爾後,傳瑛與另十位師兄弟共同發起、自籌資金購置衣箱,組成“仙霓社”昆班,並於同年10月1日起首演於上海,又一炮打響。這時紅極一時的首席名小生顧傳已棄伶就學,傳瑛遂獨當一面,除某些大冠生戲受嗓音、身材條件的限制,由原老生改唱冠生的趙傳思扮演外,小冠生、巾生、繃子生、鞋皮生等各個家門的小生主戲,基本上均由其承擔。1934年傳瑛隨班在上海大千世界遊樂場獻藝時,卻無意中丟失了一副自備的“活翎子”。周傳瑛對失去這對“活翎子”,始終十分痛惜,以後再也沒有得到過這樣的好翎子,成為他終生的一大憾事。

周傳瑛貢獻

1937年下半年,傳瑛隨班在上海福安公司遊樂場演出時,“八一三”戰火燒燬了仙霓社的全副衣箱,使該社被迫輟演,處於“名存實亡”地境地。翌年9月,他與部分師兄弟又重新集合,租借了行頭,斷斷續續地演出於上海東方第一書場、仙樂大戲院等處,終因門庭冷落、觀眾稀少,難以維持,於1942年 2月正式宣告散班。在此前後,傳聯一度充當曲師,手挾笛子,上門或至曲社為曲友們“拍曲”、“踏戲”,以維持生計。1943年經師兄王傳湘引薦,搭入朱國樑創建的國風蘇劇團。翌年起,跟隨這個連自己在內僅有七名演員、一個“獨腳場面”(指全班只有一名樂師,要同時操作五件樂器)、幾件破舊行頭的窮戲班(人稱“叫化班”、“討飯班”),浪跡江湖,輾轉演出於蘇南、浙北一帶的農村、集鎮,拖兒帶女,過着窮困潦倒的生活。因該團人手太少,周傳瑛除主演小生外,還兼演老生或其他角色;並承擔編戲、排戲,經常深夜伏身坐在全團僅有的那隻裝破舊行頭的小木箱旁,點燃蠟燭頭,執筆將崑曲老本改成較通俗易懂的蘇、昆混唱的腳本,或編寫出新戲大綱,第二天講戲,安排演員上台。他與師兄王傳泄以及朱國樑、龔祥甫、張豔雲、張風雲、張潤(原名張風霞)等原蘇灘名藝人的長期合作過程中,互教互學,取長補短,使彼此成為既能唱蘇劇又能唱崑曲的全才。從而使“國風蘇劇團”逐漸成為一個以演出蘇劇為主,也兼演或夾唱少量崑曲的民間小劇團。例如:他們演出蘇劇整本戲時,往往夾幾折昆,或在同一折戲裏,夾幾段昆;演摺子戲專場時,一般為兩折昆,兩折蘇。以致在碩果僅存的昆班——仙霓社散班多年後,姑蘇正宗南昆一脈,仍能依附於蘇劇,存話於江南戲曲舞台而薪傳不息,傳柬為此嘔心瀝血,貢獻頗大。

周傳瑛藝術指導

周傳瑛 周傳瑛
自1951年起,在其長期擔任時已先後易名為 “國風蘇崑劇團”、“國風昆蘇劇團”副團長、團長,及其後改組而成的國營“浙江省崑蘇劇團”、“浙江崑劇團”團長期間,仍兼任主要演員和教師,對崑劇藝術推陳出新,在編劇、導演、音樂、唱腔和表演藝術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藝術指導。他執導並主演的崑劇《長生殿》,被列為1954年紀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國清代著名劇作家洪昇逝世二百五十週年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尤其是1956年4月,他率領浙江省崑蘇劇團晉京演出其參與改編、導演、主演的崑劇改編本《十五貫》,轟動首都,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人民日報》特發表專題社論,其影響很快波及全國,成為“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典範。其中傳瑛有着不可磨滅的功績。
1988年2月16日病逝於杭州,終年七十六週歲。

周傳瑛藝術特色

周傳瑛簡介

周傳瑛 周傳瑛
周傳瑛工小生,主巾生鞋皮生翎子生、小冠生。扮相儒雅俊秀,風度翩翩,雖嗓音欠佳,然吐字清晰,唱唸抑揚頓挫,韻味醇厚,表演細膩,善於運用眼神、身段、舞姿塑造各類舞台形象;尤其是扇子、褶子、翎子功紮實,有“三子唯傳瑛”之説。

周傳瑛角色

能戲極多,飾演《雷峯塔·斷橋》中許仙、《佔花魁·湖樓、受吐》中秦鍾、《桂花亭》中唐伯虎、《牡丹亭·驚夢》中柳夢梅、《西樓記·樓會、拆書》中於叔夜、《西廂記·跳牆、着棋》中張君瑞、《紅梨記。亭會、三錯》中趙汝舟、《繡襦記·賣興、當巾》中鄭元和、《金不換·守歲、侍酒》中姚英、《綵樓記·拾柴、潑粥》中呂蒙正、《白兔記·出獵、回獵》中咬臍郎、《鐵冠圖·對刀、步戰》中李洪基、《白羅衫·井遇、看狀》中徐繼祖、《長生殿·定情、賜盒、鵲橋、密誓、驚變、埋玉》中唐明皇等各類角色均很拿手;尤在《玉簪記·琴挑、偷詩》中飾演的潘必正,能寓風情於文雅之中,不失書生本色,其身段、台步、水袖功夫之飄逸美妙,堪稱獨步。建國後,他在《十五貫》中主演改由老生應行的況鍾(按崑劇傳統分行,此角例由老外扮演),又吸收、融化了某些巾生的身段動作,表演更為出色。出場後,雖嗓音微帶沙啞,但蒼勁有力,身段凝重,台步瀟灑,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為民請命、剛毅正直、機智幹練、又具有書卷氣的清官形象而飲譽海內外。京劇藝術大師、“麒派”創始人周信芳在主演京劇移植、改編本《十五貫》時,特向傳瑛學習了此戲。

周傳瑛獲獎記錄

1954年10月,榮獲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獎狀獎;1957年和1959年分別榮獲浙江省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員一等獎、榮譽獎;1981年11月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等在蘇州聯合舉辦崑劇傳習所成立六十週年紀念活動,及翌年5月的“兩省一市崑劇會演”大會上,又先後榮獲紀念匠與榮譽獎狀。1986年10月,獲中國崑劇研究會頒發的表彰信與獎勵。
被評為1955年度浙江省先進工作者與全國先進工作者,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政協浙江省委員會常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浙江省文聯常務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及浙江分會副主席、名譽主席等職,著有《崑劇生涯六十年》一書,1988年7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周傳瑛個人影響

周傳瑛心願

周傳瑛 周傳瑛
他一生最大的心願是將祖國民族文化瑰寶——崑劇藝術一代一代“傳”下去。即使在“文革”中遭受打擊迫害之時,他心中仍然默默想着:“不作崑曲的敗家子,要讓崑曲傳萬代。”數十年間,他身體力行,孜孜不倦地為扶植崑劇新人作出了表率。他向學生授戲時,既嚴格認真,重視傳統規範,又不固步自封,且力求有所創新。平時又能處處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有時雙腳和腰部不能動彈,仍執意不肯休息,忍痛堅持在排練場傳授,使學生們深受教育。他的得意學生名小生汪世瑜深有感觸地説:“向周老師學戲,真是幸福……他是一心撲在崑曲事業上,用他的心血在澆灌這片蘭圃,為我們攀登藝術高峯,鋪上了一層一層的階梯。”如今,傳瑛親自參與培育的浙江“世”、“盛”、“秀”字輩三代演員已先後成為活躍於昆壇的中堅力量。上海、江蘇的中、青年崑劇演員中,受到其教誨者也甚眾。1986年1月,傳瑛應聘擔任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雖與概述身患癌症,仍擔負昆指委主辦的“崑劇培訓班”班主任,參與制訂培訓計劃,並帶病向學員傳授了《拾柴》《亭會》等拿手戲,為崑劇事業作出了最後的奉獻。

周傳瑛教授步驟

在其教戲的具體步驟上,總是先不厭其煩地向學生講解劇本的故事情節,人物經歷與性格特點,唱詞含意,典故來歷,穿戴樣式等,繼而介紹當年傳習所老師是怎樣教的,師兄們又是如何演的,使學員們在腦海中先有個初步的舞台形象;接着,再教唱唸,一字一句,一腔一板,依據角色情感的發展變化,運腔的輕、重、快、慢,音量的強弱處理等方面,均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然後才進入動作表演的施教,要求學生先一招一式地學下來,即使對角色的一個造型、一個眼神、一個步伐都不輕易放過,一遍一遍地講解、示範,直到學生體現得比較滿意為止,持戲全部教完,進一步細加工後,再放手發動學生們深入體驗劇中人物的內在感情,自己構思、修改、創新,即使將原排練的全部推翻也可。然後,再演給傳瑛老師過目,他認為改得合理的,即欣然接受;如遇一些設想雖然較好,但還不盡美,則總是滿腔熱情地幫助其完善。他這樣的做法,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又能集思廣益,使演出質量得到逐步提高。

周傳瑛獲得獎勵

自50年代始,周傳瑛在歷次戲曲會演等藝術活動中,曾獲得過各種獎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