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禎

(明朝開國將領、海國公)

鎖定
吳禎(1328年-1379年),初名國寶,字幹臣,定遠(今安徽定遠)人, [32]  江國公吳良之弟, [33]  明初開國名將。 [34] 
吳禎早年跟從朱元璋南下攻克滁州、和州及集慶等地。由帳前都先鋒累遷為天興翼副元帥。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夏,以千人助兄吳良守江陰,屢敗張士誠軍,授英武衞親軍指揮使。後隨徐達平湖州,破平江,晉大都督府僉事。繼而任徵南副將軍從湯和徵浙東割據勢力方國珍。降方國珍後,與湯和、廖永忠自海道攻取福州,進佔延平(今福建南平),擒元平章陳友定。 [32] 
明洪武三年(1370年),奉太祖朱元璋命為靖海將軍,練軍海上。同年冬,封靖海侯。不久坐事謫為定遼衞指揮使。明洪武七年(1374年),東南海上倭寇來犯,吳禎充總兵官率江陰四衞水師出海征剿,自此常往來海道總理軍務御倭。 [32]  明洪武十一年,吳禎奉詔出定遼,得了重疾,於是回到京師。 [33]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吳禎病逝。 [32] 
別    名
吳國寶,吳幹臣 [1]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定遠(今安徽定遠)
出生日期
1328年
逝世日期
1379年
主要成就
參與平定江南、征剿倭寇
本    名
吳禎
官    職
大都督府僉事、吳王左相
爵    位
靖海侯→海國公(追封)
諡    號
襄毅(後被剝奪)

吳禎人物生平

吳禎早年經歷

吳禎早年便以勇略聞名,至正十二年(1352年)與兄長吳良一同到濠州(今安徽鳳陽)投奔朱元璋,併為帳前先鋒,常潛入敵境刺探消息。 [2]  他先後隨軍奪取滁州(今安徽滁州)、和州(今安徽和縣)、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集慶(今江蘇南京)、鎮江(今江蘇鎮江)、廣德(今安徽廣德)、常州(今江蘇常州)、宣城(今安徽宣城)、江陰(今江蘇江陰),屢立戰功。 [3] 

吳禎從平東南

至正十七年(1357年),吳禎隨常遇春奪取池州(今安徽池州),率水軍攻破北門,並擊敗來援的百餘艘戰艦。朱元璋遂擢升吳禎為天興翼副元帥,讓他率千人協助吳良守江陰,抵禦張士誠的東吳政權。此後,吳禎多次擊敗東吳軍隊,破其水寨,生擒吳將朱定,被授為英武衞親軍指揮使。 [4]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吳禎又隨大將軍徐達攻打湖州(今浙江湖州)。他率領奇兵從舊館(今浙江吳興東)出擊,大敗東吳軍,後留守湖州。同年,吳禎參與平江之戰,攻破葑門、胥門,奪取平江(今江蘇蘇州)。東吳政權滅亡後,朱元璋進拜吳禎為大都督府僉事。 [5] 
吳元年(1367年),吳禎被拜為徵南副將軍,隨湯和征討方國珍。他順潮進入曹娥江,搗毀敵軍水壩,打通水道,出其不意的直抵軍廄。方國珍被迫逃亡海上。吳禎入海追擊,在盤嶼與方國珍展開會戰,從申時一直打到戌時,繳獲其全部戰船、士卒、輜重,逼降方國珍。後來,吳禎又從海路進取福州(今福建福州),圍困西、南、水部三座城門,最終一戰破城。 [6] 

吳禎累功封侯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為明太祖。吳禎進破延平(今福建南平),俘獲陳友定,平定福建沿海一帶。他回軍昌國(今浙江定海)時,又剿平劫掠蘭秀山的海寇,因功兼任率府副使。不久,明太祖任命吳禎為吳王左相兼大都督府僉事 [7]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在雞籠山(在今南京)設立功臣廟,祭祀二十一位開國功臣,“死者塑其像,生者虛其位”。吳禎與兄長吳良都位列其中。 [8]  後來,大將軍徐達平定陝西,命吳禎與副將軍馮勝一同駐守慶陽(今甘肅慶陽)。 [9] 
洪武三年(1370年),吳禎討平沂州答山賊,被任命為靖海將軍,並奉命在沿海練兵。 [10]  同年十一月,明太祖大封功臣。吳禎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靖海侯,食實祿一千五百石,獲賜鐵券,子孫世襲。 [11-12]  後來,明太祖解除吳禎的大都督府僉事之職,讓他專職擔任王相。 [13] 

吳禎統軍海上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命吳禎出鎮登州(今山東蓬萊),統率數萬水軍,督理海運,為遼東運送糧餉。 [14-15]  他不但管理有方,使得遼東軍餉從未缺乏,還修整城池、訓練士卒,盡收遼東未附之地,招降北元平章高家奴。後來,吳禎因事被貶為定遼衞指揮使,不久又被召還。 [16] 
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聽聞沿海有倭寇入侵,遂任命吳禎為總兵官,讓他與都督僉事於顯一同剿倭。吳禎總領江陰四衞水軍,出海追捕倭寇,一直追到琉球附近海面,繳獲倭寇兵船,獻俘京師。此後數年,吳禎常常往來於海上,總理軍務,沿海地區再無倭寇。 [17] 

吳禎病逝京師

洪武十一年(1378年),吳禎出鎮定遼(今遼寧遼陽),但不久便因得病返回京師。 [18] 
洪武十二年(1379年),吳禎病逝,終年五十二歲。明太祖輟朝二日,追贈他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海國公,賜諡襄毅,賜藏鐘山之陰,肖像功臣廟。 [19-20]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吳禎被追定為胡惟庸逆黨,靖海侯爵位被廢除。 [21] 

吳禎主要成就

吳禎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參與了平定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的戰爭,在朱元璋欽定的開國功臣中位列第二十。他精通海戰,曾督理海運,率軍遠赴琉球一帶,剿滅倭寇。 [22-24] 

吳禎人物評價

劉崧:公以驍勇之才,際興王之會,鍾英淮甸,立勳遼海,致位公侯而不矜不伐,盡瘁所事,真古之名將哉。 [25] 
吳伯宗:古今豪傑之士,際風雲之會,攀龍附鳳,竭忠勤、樹勳烈以名世者多矣。未有如公兄弟,同遇聖朝,同立大勳,同膺高爵,輝映赫奕若斯之盛者也。 [25] 
張廷玉:諸將當草昧之際,上觀天命,委心明主,戰勝攻取,克建殊勳,皆一時之智勇也。及海內寧謐,乃名隸黨籍,或追論,或身坐,鮮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錫固足酬功,而礪帶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22] 

吳禎家庭成員

兄長:吳良,封江陰侯,追封江國公。 [1] 
兒子:吳忠,襲封靖海侯,因胡惟庸案除爵。 [21] 

吳禎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22] 

吳禎藝術形象

明代小説《英烈傳》中,吳禎善使兩把八尺餘長的長劍,與吳良、鄧愈、湯和、郭英郭興最早投奔明太祖,曾保太祖赴興隆會,挫敗孫德崖的陰謀。 [26-27]  最終在督海運時感風寒而死。 [28] 

吳禎墓葬紀念

吳禎墓 吳禎墓
吳禎墓位於江蘇南京市鐘山北麓,在今南京電影機械廠內,是現存並能確定墓主的五座開國功臣墓之一,現存石馬、石羊、石虎、武士各一對。1952年因建設電影機械廠,墓前神道石刻按原排列秩序被遷移至吳良墓左側。1983年發掘清理,出土金、銀、玉器等隨葬品,並出土墓誌1合。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9-31] 
參考資料
  • 1.    《明史·吳禎傳》:吳禎,江國襄烈公良弟也。初名國寶,賜名禎。
  • 2.    《明史·吳良傳》:與弟禎俱以勇略聞。從太祖起濠梁,併為帳前先鋒。良能沒水偵探,禎每易服為間諜。
  • 3.    《明史·吳禎傳》:與良俱從克滁、和,渡江克採石,從定集慶。下鎮江、廣德、常州、宣城、江陰,皆有功。
  • 4.    《明史·吳禎傳》:又從常遇春自銅陵取池州,以舟師毀其北門,入城。敵艦百餘至,復大敗之,遂克池州。積功,由帳前都先鋒累遷為天興翼副元帥。以千人助良守江陰,數敗吳兵,破士誠水寨,擒其驍將朱定。授英武衞親軍指揮使。
  • 5.    《明史·吳禎傳》:從大將軍徐達帥馬步舟師取湖州,勒奇兵出舊館,大捷。湖州平,遂戍之。從圍平江,破葑、胥二門,進僉大都督府事,撫平江。
  • 6.    《明史·吳禎傳》:尋副徵南將軍湯和討方國珍,乘潮入曹娥江,毀壩通道,出不意直抵軍廄。國珍亡入海。追及之盤嶼,合戰,自申至戌,敗之,盡獲其戰艦士卒輜重,國珍降。復自海道進取福州,圍其西、南、水部三門,一鼓克之。
  • 7.    《明史·吳禎傳》:洪武元年,進兵破延平,擒陳友定。閩海悉平。還次昌國。會海寇劫蘭秀山,剿平之。兼率府副使。尋為吳王左相兼僉大都督府事。
  • 8.    《明太祖實錄:卷四十三》:(洪武二年)六月丙寅,功臣廟成。命論次諸功臣之功,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次李文忠,次鄧愈,次湯和,次沐英,次胡大海,次馮國用,次趙德勝,次耿再成,次華高,次丁德興,次俞通海,次張德勝,次吳良,次吳禎,次曹良臣,次康茂才,次吳復,次茅成,次孫興祖,凡二十有一人。於是命死者塑其像於廟祀之,仍虛生者之位。
  • 9.    《明史·吳禎傳》:二年,大將軍平陝西還,禎與副將軍馮勝駐慶陽。
  • 10.    《明史·吳禎傳》:三年討平沂州答山賊。命為靖海將軍,練軍海上。
  • 11.    《明史·吳禎傳》:其冬,封靖海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 12.    《海國襄毅吳公神道碑銘》:三年庚戌,朝廷定功行賞,進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吳相府左相、靖海侯,食祿一千五百石,賜以鐵劵,使子孫世襲焉。
  • 13.    《明史·吳禎傳》:與秦、晉二王傅金朝興、汪興祖並專傅王,解都督府事。
  • 14.    《明史·吳禎傳》:仇成戍遼陽,命禎總舟師數萬,由登州餉之。
  • 15.    《明史·太祖紀》:(五年春正月)靖海侯吳禎督海運,餉遼東。
  • 16.    《明史·吳禎傳》:海道險遠,經理有方,兵食無乏。完城練卒,盡收遼海未附之地,降平章高家奴等。坐事謫定遼衞指揮使,尋召還。
  • 17.    《明史·吳禎傳》:七年,海上有警,復充總兵官,同都督僉事於顯總江陰四衞舟師出捕倭。至琉球大洋,獲其兵船,獻俘京師。自是常往來海道,總理軍務數年,海上無寇。
  • 18.    《明史·吳禎傳》:十一年,奉詔出定遼,得疾,輿還京師。
  • 19.    《明史·吳禎傳》:十二年卒。追封海國公,諡襄毅,與良俱肖像功臣廟。
  • 20.    《海國襄毅吳公神道碑銘》:明年己未五月疾革,以其月二十有六日薨。訃聞,上為之震悼,輟朝二日。詔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追封海國公,諡襄毅,仍賜窆鐘山之陰。……公生以天厯戊辰六月二十一日,塟以薨之閏月十三日,享年五十有二。
  • 21.    《明史·吳禎傳》: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論禎胡惟庸黨,爵除。
  • 22.    明史:列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26]
  • 23.    明史:功臣世表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26]
  • 24.    明史紀事本末:卷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26]
  • 25.    明名臣琬琰錄:卷五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5-12-26]
  • 26.    英烈傳:第七回 販烏梅風留龍駕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26]
  • 27.    英烈傳:第十一回 興隆會吳禎保駕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26]
  • 28.    英烈傳:第七十八回 皇帝廟祭祀先皇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26]
  • 29.    太子東陵和明孝陵周圍的功臣墓  .江蘇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12-26]
  • 30.    明朝名將吳良吳禎墓 將修遊覽通道  .南京日報[引用日期2015-12-26]
  • 31.    定遠三和集鎮:古老而富饒的英雄土地  .定遠縣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15-12-26]
  • 32.    李德義,於汝波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編.中國將師名錄,五代至清代卷[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02.第582頁
  • 33.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06]
  • 34.    南京一樓盤將墓地作賣點 明朝功臣墓出現在小區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3-10-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