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延平區

(福建省南平市轄區)

鎖定
延平區,隸屬福建省南平市。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介於北緯26°15'~26°52',東經117°50'~118°40'之間,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常年雨量充沛,總面積2652.84平方千米。 [6]  截至2022年10月,延平區轄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 [11]  區政府駐紫雲街道濱江中路461號。2023年,延平區常住人口44.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4.51%。 [22] 
延平區已有1800多年曆史,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始建,時稱南平,寓意“南疆平定”,歷史上曾稱延平、劍津、劍浦等。1994年9月,撤銷南平地區設立地級南平市,縣級南平市改為延平區。境內有國家4A級景區“溪源峽谷”,有被譽為“福建廬山”、“避暑勝地”的省級風景區茫蕩山,還有九峯山明翠閣、雙石塔、茶洋宋窯遺址、古道三千八百坎、石佛山等名勝古蹟。延平區古代教育鼎盛時期,英才輩出,有北宋元豐五年(1083年)狀元黃裳延平四賢曾先後在此創建書院,講學傳道,使延平區有“東南鄒魯”、“理學名邦”的美稱。 [6] 
2022年,延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23億元,比上年增長2.5%。 [9] 
中文名
延平區
外文名
Yanpi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507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福建省南平市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中部偏北
面    積
2652.84 km² [6] 
下轄地區
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紫雲街道
電話區號
0599
郵政編碼
353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4.3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茫蕩山
溪源峽谷
火車站
延平站延平西站延平東站
車牌代碼
閩H
地區生產總值
455.23 億元(2022年)
方    言
閩北語南平官話閩東語
現任領導
葉文平(區長)

延平區歷史沿革

延平區清朝以前

唐虞時期,此地為揚州轄治。
三代(夏商周)時期,隸屬於七閩地。
秦代,屬閩中郡
漢代,初隸閩越國,後屬侯官地。高帝五年(前202年),以無諸有功,封為閩越王,境域屬閩越東冶縣。漢建元年間(前140—前135年),閩越數與東甌相攻。元封元年(前110年)詔徙其民於江淮之間,逃亡而未被遷徙者,自立冶縣。後朝廷設置侯官都尉屬會稽南部,南平屬其管轄。建安元年(196年),孫策賀齊韓晏,領會稽南部都尉,受商升降,分侯官北鄉置南平縣。
三國時期,南平縣為東吳轄地,隸屬建安郡
太元四年(379年),改南平縣為延平縣。
南北朝時期,縣境為南朝所轄。南朝宋泰始年間(465—471年),廢延平縣,複名南平縣。歷經宋、齊、梁、陳,南平縣均屬建安郡
隋代,南平縣仍屬建安郡。
武德三年(620年),置延平軍,轄南平等縣。
五代閩開平同光年間(907—926年),改延平軍為延平鎮。閩同光三年至天成元年(925—926年),改延平鎮為永平鎮。後晉天福八年(943年),易永平鎮為龍津縣。開運二年(945年),又將龍津縣改為劍浦縣,隸屬劍州。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劍州為南劍州,以別於蜀之劍州,劍浦縣隸屬南劍州。
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劍州為延平路,同年改劍浦縣為南平縣。南平縣隸屬延平路。
洪武二年(1369年),改延平路為延平府。南平縣隸屬延平府。
清軍入關後迅速南進,至順治三年(1646年)佔領南平全境。清代沿襲明制,南平縣仍屬延平府管轄。 [10] 

延平區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廳,福建省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南平縣屬北路道,為道所在地。
民國三年(1914年),北路道改名建安道,南平縣屬建安道,道址仍在南平。
民國十四年(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
民國十六至二十一年(1927—1932年),南平縣由省府直轄
民國二十二(1933年)11月20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於福州發動“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2月11日,將福建省劃分為四省兩個特別市,南平縣隸屬延建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垮台。同年7月,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將全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南平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駐南平。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至1949年,全省行政督察區及其管轄縣份幾經變動,但南平縣均屬第二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均駐南平。 [10] 

延平區現代

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解放南平城。同年6月5日成立南平縣人民民主政府,9月易名人民政府。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南平縣隸屬第二專員公署管轄。
1955年10月,縣人民政府改稱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南平縣行政轄區內分設南平市(轄區為市區及近郊)和南平縣(轄區為郊區鄉鎮)。市府、縣府同設在市區,均屬南平專員公署管轄,專署駐地亦在市區。
1958年11日縣、市合併,撤銷南平縣,縣行政區劃歸南平市。
1967年元月,造反派奪權,市人委癱瘓,解放軍駐延部隊奉命介入。
1968年9月,成立市革命委員會,行使市人委職權,隸屬地區革委會。
1971年,專員公署遷往建陽,南平市屬建陽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80年11月,撤銷市革委會,恢復市人民政府,隸屬地區行政公署
1988年底,地區行政公署遷回南平。
1989年1月1日,掛牌辦公,複名南平地區行政公署,南平市屬南平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95年,撤南平地區設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2014年5月2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南平市行政區劃調整,同意南平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南平市延平區八一路439號遷至南平市建陽區南林大街36號。
2015年3月18日,南平市建陽區成立。
2018年,南平市啓動行政中心搬遷,南平市政府駐地遷移至建陽區。 [2]  [10] 

延平區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延平區轄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南山鎮大橫鎮王台鎮太平鎮塔前鎮茫蕩鎮洋後鎮爐下鎮巨口鄉赤門鄉 [11]  區政府駐紫雲街道濱江中路461號。

延平區地理環境

延平區位置境域

延平區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介於北緯26°15′~26°51′,東經117°50′~118°40′之間。寧德市古田縣、福州市閩清縣,南接三明市尤溪縣沙縣區,西倚順昌縣,北接建甌市。全境東西長約81千米,南北寬約69千米,總面積2652.84平方千米。 [6] 

延平區地形地貌

延平區地處閩中谷地的最低處,地形地貌受構造運動的影響強烈、構造地貌特徵明顯表現為丘陵山地,,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佈廣,河谷地形呈峽谷或“V”、“U”狀鑲嵌該市各地,山間盆谷地沿河交替分佈,山地切割明顯,高差懸殊,以斷裂為主的斷塊山,山峯陡峭,斷層崖、斷裂谷等斷層地貌分佈廣。武夷山脈鷲峯山脈戴雲山脈會集於此。北部是武夷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南端,東北部是鷲峯山脈西南坡,南部為玳瑁山脈北坡,西部為丘陵地帶。四周峯巒環繞,丘陵蜿蜒,唯有閩江河流侵蝕下切所形成的河谷,留下一條通往福建東南沿海的天然通道。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峯40餘座,金鳳山為全區最高峯。 [6] 

延平區氣候

延平區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常年雨量充沛,光照豐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氣候温濕,温度起伏大、天氣變化快,常常出現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汛期雨量集中,暴雨次數多,常造成洪澇災害;夏季炎熱多雷雨,但由於日照強,氣温高,蒸發快,降水分佈不均勻,常常出現伏旱;秋冬季乾燥,少雨。 [6] 

延平區水文

延平區河流由於受地質構造和巖性不同控制的影響,延平區河流受到長期外引力的作用,河網呈格子狀,河谷盆地似狹長串珠狀,主要特點是源短流急、水量充沛、年內洪枯變化大、峽谷險灘多、含沙量少。流經境內的閩江干流地依地勢自西北向東南流出境外。地表受構造影響,切割強烈,因而水系十分發達,河流交錯突出,除“一江三溪”(閩江、建溪、富屯溪、沙溪)以外,流經延平區境內的閩江分支流還有武步溪、吉溪、高州溪、斜溪、新嶺溪、西芹溪、照溪、王台溪。延平區境內河流年徑流量達97億方立方米,長度達5千米以上的有87條(總長1574千米),其中10千米以上的有30條(總長974千米)。 [6] 

延平區自然資源

延平區礦產資源

延平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頗具開發潛力,發現有特大型鈮鉭礦牀,中型錫礦牀(鈮鑽礦牀伴生礦),水泥用灰炭礦牀,全省規模最大的透輝石礦,還有重晶石硅灰石高嶺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長石、大理石、白螢石、花崗岩雲母蛇紋石、輝綠石、磷礦、錫鐵礦、磁鐵礦鉛鋅礦,優質花崗石、優質礦泉水等30餘種礦產。其中,“青雲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崗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6] 

延平區生物資源

延平區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閩”之稱,2005年底,全區森林面積282.6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6%,森林蓄積量為1794.3萬立方米。以綠色金庫聞名於世,是中國南方三大杉木產區之一。王台安槽下速生豐產林創下單位積材世界紀錄,周恩來總理簽署的國務院嘉獎令譽之為“綠色金庫”。區內有竹林54.88萬畝,其中毛竹林50.84萬畝,中小徑竹4.04萬畝。區內除盛產杉、松、竹外,還有近百種名貴珍稀樹木,其中南方紅豆杉、柳杉建柏閩楠銀杏等15種樹種,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保護樹種。境內茫蕩山自然保護區喬木品種比整個歐洲大陸的喬木總數還多。區內森林中其它物種資源豐富,已發現的蕨類植物有33科57屬100種;裸子植物10科23屬62種;被子植物148科622屬1264種,經濟植物中有果樹68種,茶葉7種,其它品種19個,藥用植物資源隸屬102科80餘種。 [6] 

延平區水資源

延平區水資源豐富,水電理論藴藏量居福建省首位。境內72條支流縱橫交織。境內建有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水口電站、30萬千瓦的沙溪口電站。區級電廠、電站已建成105座,總裝機容量17.78萬千瓦,年總髮電量6.65億千瓦時,全部與省電網聯網,電力供應十分充裕。 [6] 

延平區人口

2019年末户籍總人口49.76萬人。常住人口47.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38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為68.9%。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2.2‰,死亡率為6.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延平區常住人口為454605人。 [7]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常住人口44.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75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1%,比上年末提高0.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2316人,出生率為5.17‰;死亡人口3562人,死亡率為7.95‰;自然增長率為-2.78‰。年末户籍總人口48.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5.4萬人,鄉村人口23.4萬人。 [9] 
2023年,延平區常住人口44.3萬人,比上年減少0.5萬人,佔南平比重為16.84%。常住人口出生率為4.89‰,死亡率為8.0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4.51%,比上年提高1.41個百分點,位居全南平第2位,比南平市高出12.23個百分點。 [22] 

延平區經濟

延平區綜述

2022年,延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23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62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165.40億元,增長1.4%;第三產業增加值249.21億元,增長2.5%。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8.9%、36.3%、54.8%。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13萬元,比上年增長3.2%。 [9] 
2022年,延平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82億元,同口徑增長5.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2億元,同口徑增長16.3%。般公共預算支出27.15億元,增長15.2%。 [9] 
2022年,延平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94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65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4元,增長7.1%。 [9] 
2022年,延平區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866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6726元,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445元,增長5.7%。 [9] 

延平區第一產業

2022年,延平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7.46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農業產值21.97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28.4%,增長3.3%;林業產值13.03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16.8%,增長7.2%;牧業產值35.20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45.4%,增長9.7%;漁業產值1.98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2.6%,增長3.9%;服務業產值5.27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6.8%,增長5.3%。 [9] 
2022年,延平區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4.81萬畝,與上年持平。其中,稻穀播種面積11.98萬畝,與上年持平。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52萬畝,比上年增加0.52萬畝。其中,蔬菜播種面積13.66萬畝,比上年增加0.46萬畝;煙草播種面積0.73萬畝,比上年增加0.21萬畝;油料播種面積0.51萬畝,比上年減少0.02萬畝。 [9] 
2022年,延平區糧食總產量5.90萬噸,比上年增加0.03萬噸,增長0.5%。其中,秋糧產量5.50萬噸,增長0.3%;稻穀產量5.17萬噸,與上年持平。茶葉產量443噸,增長44.3%;水果產量1.73萬噸,增長14.9%;蔬菜產量20.88萬噸,增長4.2%;煙葉產量0.19萬噸,增長40%。 [9] 
2022年,延平區肉蛋奶總產量12.1萬噸,比上年增長17.9%。肉類總產量7.26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76萬噸,增長2.3%;主要禽肉產量1.34萬噸,增長4.5%。年末生豬存欄48.2萬頭,下降5.3%;生豬出欄69.71萬頭,增長3.9%;主要家禽出欄983萬隻,增長4.1%;兔出欄17.54萬頭,增長3.5%。主要禽蛋產量1.96萬噸,增長14.4%。牛奶產量10.14萬噸,增長18.6%。 [9] 
2022年,延平區水產品產量1.04萬噸,比上年增長3.2%。淡水養殖產品產量0.76萬噸,增長2.3%。其中,池塘產量0.34萬噸,增長1.8%;水庫產量0.35萬噸,增長3.2%。 [9] 

延平區第二產業

2022年,延平區全部工業增加值65.78億元,比上年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其中,園區增長1.6%,區本級增長0.4%。分三大門類看,全區無採礦業;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8%,增長1.0%;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9.4%。 [9] 
2022年,延平區規模以上工業的23個行業大類中有9個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金屬製品業增長45.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8.5%,紡織業增長37.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增長29.8%,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5.2%。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全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3.8%。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6%。 [9] 
2022年,延平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82億元,比上年下降18.2%,其中: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5.8億元,下降2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5.8%,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10.8億元,增長1.0%;税金總額5.84億元,下降3.5%;虧損企業虧損面為29.9%,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6億元。 [9] 
2022年,延平區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4.17億元,增長4.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2.28萬平方米,下降3.04%,其中:新開工面積46.85萬平方米,增長3.61%;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1.99萬平方米,下降71.26%。 [9] 

延平區第三產業

2022年,延平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52億元,增長6.3%;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1.59億元,比上年增長6.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97億元,增長2.7%;金融業增加值46.97億元,增長2.7%;房地產業增加值16.69億元,下降3.0%;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54.63億元,下降0.3%;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64.50億元,增長2.1%。 [9] 
2022年,延平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6家,完成營業收入58.55億元,增長7.9%。其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13家,完成營業收入21.51億元,增長6.4%。 [9] 
2022年,延平區商品房新開工面積0.3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8.76%;商品房竣工面積27.02萬平方米,下降8.87%;商品房銷售面積50.13萬平方米,增長0.1%;商品房銷售額30.45億元,下降3.73%;商品房待售面積10.86萬平方米,增長13.3%。 [9] 
2022年,延平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59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7.85億元,增長5.2%;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6.74億元,增長2.8%。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下降14.6%,服裝、鞋帽、針織品類下降27.9%,五金、電料類下降15.0%,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9%,日用品類增長74.7%,汽車類增長22.5%。全年限額以上商品網上零售額6.05億元,比上年增長58.3%。全年批發業銷售額2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19.1%;零售業銷售額196.87億元,增長5.1%;住宿業營業額5.74億元,增長11.7%;餐飲業營業額25.16億元,增長4.1%。 [9] 
2022年,延平區接待中外遊客763.9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8.39億元。 [9]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723.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584.65億元,增長4.4%。 [9] 

延平區交通運輸

延平區交通便利,境內鐵路有合福高鐵、鷹廈線、外福線和橫南線南北貫通,高鐵到福州僅需半小時。境內公路有205國道、316國道、京福高速、浦南高速、延順高速,縱橫交匯,距武夷山機場180千米,汽車行至省城福州僅需2個小時;下轄所有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公路。水路貨運碼頭是福建小噸位最大的內河港碼頭,500噸級輪船可沿閩江而下直達沿海口岸,擁有年吞吐量12萬噸的集裝箱中轉站。 [6]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公路通車總里程2159千米。其中,高級和次高級公路1978千米,中級公路181千米。 [9]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郵政局、所31個,郵路總長度3839千米,比上年減少27.4%,投遞線路2219千米,減少9.6%。全年郵政業務總收入1.05億元,比上年增長26.4%。郵儲45.30億元,增長9.1%;完成平常函件5.79萬件,給據函件6.87萬件,包件205.52萬件,特快專遞4.03萬件。 [9] 

延平區社會事業

延平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共有普通高中招生2662人,比上年減少42人,在校生7797人,增加285人,畢業生2164人,減少96人;初中招生5552人,減少307人,在校生17671人,減少62人,畢業生5625人,減少509人;普通小學招生5214人,減少9人,在校生31876人,減少96人,畢業生5265人,減少30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3423人,減少1078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46人,增加3人。 [9] 

延平區科學技術

2022年,延平區專利授權量624件,比上年增加80件,其中發明專利11件,減少31件;實用新型516件,增加100件,外觀設計97件,增加11件。 [9] 

延平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有文化藝術事業機構22個,其中,基層文化站21個,文化館1個,從業人員53人;電影事業機構1個,放映隊14個,放映場次2939場。 [9] 

延平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28個。其中,醫院4個、衞生院15個,社區衞生機構6個,衞生監督所1個,疾控中心2個。年末轄區醫療衞生單位擁有病牀3292張。其中,醫院擁有2974張,衞生院313張。擁有衞生技術人員3445人。其中,醫院擁有2678人,衞生院擁有406人,社區衞生機構擁有197人,衞生監督所擁有11人,疾控中心擁有153人。全年嬰兒死亡率3.29‰,孕產婦死亡率為0‰。 [9] 

延平區體育事業

2019年,延平區在南平市少兒錦標賽足球、籃球、舉重、排球、田徑11個大項的比賽中,區代表隊獲得團體6個第一、5個第二、5個第三的好成績。 [1] 

延平區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延平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9.85萬人,其中企業職工6.9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5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10.1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3.19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5.44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1.38萬人。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6.96萬人。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居民8079人,其中,城鎮1836人,農村624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8421人。 [9] 

延平區歷史文化

延平區風俗民情

  • 樟湖遊蛇燈
樟湖遊蛇燈
樟湖遊蛇燈(2張)
樟湖遊蛇燈活動可追源到閩越時期。蛇燈由蛇頭、蛇身、蛇尾三部分組成。蛇頭和蛇尾是用竹篾紮成一個框架,再用彩紙裱糊裝飾,內為空心,外邊畫着鱗甲。蛇頭高約2.5米,張嘴吐須,口銜寶珠,雙眼有神,似蛇非蛇,似龍非龍,龍蛇合一。蛇身是由一節節長約兩米、寬約20公分的燈板連成組成。板上置三個梯形式斗燈罩,內燃紅燭,燈罩左右兩邊貼有剪紙圖案、花卉魚鳥,寫有“國泰民安、福祿壽喜、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吉祥語。燈板下裝有軸承,可以拖着行進。遊蛇燈民俗活動在每年正月的上元燈節期間舉行,從正月初六到廿一歷時16天,其間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遊蛇燈最為熱鬧。農曆廿一深夜,遊燈結束,村民將“蛇頭”“蛇尾”送進蛇王廟焚化,祈祝蛇王昇天。 [19] 
  • 筠竹燭橋燈
燭橋燈會是筠竹村一年中最熱鬧的民俗活動,不僅寄託着人們祈求吉祥平安、人壽年豐、驅邪滅災的美好願望,而且還兼有聯絡鄉親、互訪互幫的重要作用。燭橋燈是用竹篾扎的骨架作燈罩,糊上透光紙,將燈固定在丈餘長、咫尺寬的木板上製作而成,使用時燈罩內點上蠟燭,板與板相串,連接成“橋”,遠遠看就像一座燈的橋,故稱燭橋燈,其活動每年在元宵夜舉行,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因為筠竹村在海拔千米的茫蕩山上,每年元宵遊燈時,幾百名壯漢裸胸上陣,那燭橋燈從三千八百坎山上下來,全城都能看見。 [20] 

延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級別
批次
非物質文化遺產
省級
第一批
峽陽戰勝鼓 [18] 
省級
第一批
南詞戲 [15] 
省級
第一批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 [13] 
省級
第四批
十番音樂 [14] 
市級
第二批
王台太平鼓 [17] 
市級
第四批
西芹坂山村大腔戲坐唱 [16] 

延平區風景名勝

  • 溪源峽谷
溪源峽谷
溪源峽谷(3張)
溪源峽谷位於茫蕩山風景名勝區東南部,距城區3.3千米,峽谷長12千米,面積390公頃(5850畝),主要由中巖瀑布、十里峽谷、鳳冠巖、逸龍橋、卧龍橋、溪源庵、蕭公洞等景點組成。瀑布羣景區在溪源頭,由中巖、北斗兩條姐妹瀑組成。瀑水源自依朝原始森林經朦瞳洋和高坪飛泄而下,總落差900米,豐水期形成形狀各異的108疊瀑布,其中單級落差30米以上的有10級,主瀑156米,瀑寬可達40米,被譽為“華東第一瀑布羣”。 [12] 
  • 石佛山
石佛山
石佛山(1張)
石佛山位於茫蕩山風景區北部,距離福建省南平市城區5千米,面積552公頃(8280畝),有2路公交車南針廠開往景區。傳説晉代延平人衍客在此結伴煉丹成仙,峽谷巖壁上巍然屹立一尊高約15米的渾然天成的石佛,故名石佛山。主要由拜佛台、桫欏谷、瀑布羣等景點組成。石佛山氣候温和濕潤,森林覆蓋率達93.6%,樹種97科、285屬678種,植物品種超過1300多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名錄的就有20多種,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刺桫欏、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銀杏、鍾萼木、傘花木以及三級保護植物沉水樟等。山上有黑熊、岩羊、雲豹、蘇門羚、白鷳等珍稀動物和多種飛鳥,已鑑定的昆蟲共45科315種。 [12] 
  • 三千八百坎
三千八百坎
三千八百坎(3張)
三千八百坎景區位於茫蕩山風景區中部,距城區5千米,面積372公頃(5580畝),以三千八百坎古道、古堡為特色景點。閩贛古道三千八百坎,為國家一級景點。因昔日從坎腳至坎頂要登三千八百坎而得名,是中國現存較好的古道之一,拍過同名電視劇,並以“三千八百坎,坎坎出黃金”傳説於世。後經屢次重修,現為五千五百餘級,每級都用一至二塊石板鋪砌而成。 [12] 

延平區榮譽稱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延平區在其中。 [3] 
2020年6月2日,延平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4] 
2021年6月21日,延平區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5] 
2021年9月8日,延平區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8] 
2023年10月,被命名為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