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澳街道

鎖定
南澳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24]  ,地處深圳市東部大鵬半島最南端,三面環海,東臨大亞灣,西臨大鵬灣,南接太平洋,與中國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島最短距離僅2海里,北與大鵬街道接壤,離深圳市區60多千米。 [1]  南澳是深圳面積最大的街道 [2]  ,陸地面積115.06平方千米 [1]  ,海域面積200平方千米, [3]  擁有全市四分之一的海岸線。 [2]  截至2019年末,南澳街道總人口2萬餘人,其中户籍人口8647餘人。 [26]  截至2021年10月,南澳街道下轄9個社區。 [4] 
南澳街道是深圳的一個客家漁港風情小鎮, [5]  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態區域,山林面積9533.33公頃,森林覆蓋率88%以上;轄區內七娘山海拔869米,是是深圳市第二高峯,也是重要的旅遊觀光區。西涌海灘長5.1千米,是大鵬半島最長、沙質最好的沙灘,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入選“廣東省最美十大海岸”。 [1] 
2017年,南澳街道爭取扶持資金1477.5萬元。穩步推動城市更新項目實施。 [1] 
中文名
南澳街道
外文名
Nan’ao Sub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深圳市龍崗區 [24] 
地理位置
大鵬半島最南端
面    積
115.06 km²
下轄地區
9個社區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編碼
518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 萬(2017年)
著名景點
西涌
七娘山
車牌代碼
粵B

南澳街道歷史沿革

南澳街道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居住,並留下畲嚇和西涌口古村落遺址。
明洪武初年(1368—1398年),在今南澳西涌口修築“老大鵬所城”和海防墩台。
據《寶安縣誌》記載,清康熙元年(1662年)至三年(1664年),朝廷曾兩度下達“遷界令”,共內遷80裏,勒令立界,界外房屋盡夷,空無一人。時新安縣縮小三分之二,人口大減,南澳荒為疏僻之地。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清廷宣佈廢止“遷界令”,南澳地域重得開發。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始有南澳村,無圩。
民國元年(1912年),南澳隸屬新安縣(1914年複稱寶安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東江地區抗日民主政府——惠陽縣第二區臨時行政委員會,南澳屬之。
1949年10月,南澳地區屬惠陽縣第四區之大鵬鄉。
1951年11月,第四區析出第七區,南澳隨大鵬鄉屬之。
1958年10月,成立大鵬公社,南澳屬之。同年11月,南澳隨大鵬公社劃歸寶安縣。
1983年7月,改公社為區,南澳隸屬大鵬區。
1986年10月,撤區建鎮,大鵬區分為大鵬鎮和南澳鎮。
1993年1月,寶安撤縣分設寶安、龍崗二區,南澳鎮隸屬龍崗區 [3] 
2004年,寶安、龍崗兩區撤鎮設街,南澳街道辦仍屬龍崗區管轄。 [6] 
2011年12月30日,大鵬新區成立,南澳街道隸屬大鵬新區。 [7] 

南澳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大鵬街道下轄9個社區 [4]  ,街道辦事處駐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沙路6號。
南澳街道下轄社區
南澳社區
南漁社區
東漁社區
東山社區
南隆社區
水頭沙社區
新大社區
西涌社區
東湧社區
/

南澳街道地理環境

南澳街道位置境域

南澳街道
南澳街道(2張)
南澳街道,地處深圳市東部大鵬半島最南端,三面環海,地理座標為東經114°28‘—114°37’、北緯22°26‘—22°34’之間。東臨大亞灣,西臨大鵬灣,南接太平洋,與中國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島最短距離僅2海里,北與大鵬街道接壤,離深圳市區60多千米。街道陸地面積115.06平方千米, [1]  海域面積200平方千米。 [3]  [8] 

南澳街道地形地貌

南澳鎮中心 南澳鎮中心
南澳街道地貌為海濱低山丘陵,海岸線長65千米,佔全市四分之一、大鵬新區海岸線總長度的50%;沿岸屬山地海岸類型,附近有沙缸嚇灣、桔釣沙灣、大水坑灣、西涌灣、大鹿灣、洋籌灣、南澳(月亮)灣、盆子灣等14個海灣;榕樹角、海柴角、穿鼻巖角、水頭角等16個岬角;新大島、白巖島、賴氏洲、牛奶排、怪巖島、火燒排等6個海島和礁島。 [3]  [8]  近海水質動態保持國家Ⅰ類標準。 [25] 
七娘山位於該鎮中部,其主峯海拔869米,是深圳第二高山。主峯周圍集中分佈着一些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形成低矮丘陵,丘陵之間又分佈着一些小盆地。 [3]  [8] 

南澳街道植被

南澳街道山間生長着低地常綠季雨林、山地常綠闊葉林、溝谷雨林、竹林、灌叢、草叢、人工植被羣落和紅樹林羣落。2003年,山林面積共14.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5%。為“廣東省森林小鎮”。 [3]  [25] 

南澳街道氣候

南澳街道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分乾濕兩季:乾季短,濕季長,氣候垂直變化差異大。 [3]  年最高氣温34℃,最低氣温1.4℃,年均氣温22℃;相對濕度為80%,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平均雨日140天,無霜期355天。空氣質量指數優良,PM2.5指數常年保持全市最優。 [25] 

南澳街道水文

南澳街道的河流屬雨水補給型山區河流,水量隨着氣候乾濕季節變化而變化;河道短而陡,水流急,中上游多形成跌水瀑布;流向呈放射狀向四周散開,形成向東北流向的新大河流域、向南流向的東湧河流域、西涌河流域和向北流向的楊梅坑河流域等幾個較大的流域。全鎮有大小山塘水庫12處,其中規模較大的楓木浪水庫,容量達475萬立方米。 [3] 

南澳街道自然資源

南澳街道轄區海域是深圳海產品主產區,盛產鮑魚、海膽、響螺、龍蝦、貝、蟹、各類海藻等。 [8]  南澳街道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珍稀瀕危植物66種,陸生野生動物222種。 [25] 

南澳街道人口

截至2019年末,南澳街道總人口2萬餘人,其中户籍人口8647餘人。 [26] 

南澳街道經濟

南澳街道綜述

南澳建鎮前是自給自足的經濟,種植業以糧食生產為主,漁業以海產品捕撈為主,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自1993年起,鎮黨委、政府利用鎮域內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旅遊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廣優良品種,實現傳統農業向創匯農業轉變;利用海產資源,引進資金和技術,發展優質名貴海產養殖;招商引資,發展工業企業。 [3] 
2017年,南澳街道爭取扶持資金1477.5萬元。穩步推動城市更新項目實施。 [1] 

南澳街道第一產業

自1992年起,南澳鎮積極實施科學種養和管理,推廣優良品種,擴大活雞、生豬養殖和果樹、蔬菜種植規模,逐步實現由零星分散型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農業轉變,由粗放型農業向集約化農業轉變,由單一型傳統農業向多元化創匯型農業轉變。 [3]  [8] 
2000年2月,南澳鎮利用“同富裕工程”資金,採取股份合作制形式啓動東湧、西涌、東農、南漁四個鮑魚場建設,總計投入資金1437萬元。 [3]  [8] 
2004年,南澳鎮海洋水產養殖總面積8100畝,是1993年3.2倍;海洋水產品總產量4400噸,是1993年1.8倍;產值4108萬元,是1993年1.7倍。 [3]  [8] 

南澳街道第二產業

1987年,南澳開始興建第一工業區,發展現代工業。 [8] 
2004年,南澳鎮的工業總產值為3.58億元,比1993年增長35.1倍,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也提高46.8個百分點。 [8] 

南澳街道第三產業

南澳鎮依山傍海,峯奇石異,灘平水秀,旅遊資源豐富。鎮內有各類島嶼、礁石、海蝕崖、洞,如“仙人石”、“穿鼻崖”、觀海石、黑石等;有極具開發價值的海濱沙灘,如水頭沙、桔釣沙、西涌海灘等;有奇特的山海景觀,如七娘山。1994年春節,深圳市委、市政府領導厲有為、李子彬等到南澳慰問、視察時指出:“南澳要大力發展旅遊業,為百姓造福。” [3] 
2004年,南澳鎮遊客共105萬人次,比2002年翻一番;旅遊服務行業收入8600萬元,同比增長10.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億元,同比增長25.6%。 [3] 

南澳街道交通

南澳街道北連內陸,三面環海,是南中國海國際貨物輸出大港—鹽田港的必經航線。舊日南澳只有靠窄狹的梅沙公路、葵南公路及葵鵬公路出入,自鹽壩高速公路、雷公山隧道及迭福山隧道建成後,由深圳市區前往南澳約四十分鐘,昔日為一小時多。公路北經過大鵬、葵涌、坪山而連接惠鹽高速公路及深汕公路;西經大鵬、葵涌、小梅沙、鹽田、沙頭角等可直達深圳市區。 [8] 

南澳街道社會事業

南澳街道教育事業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月,南澳羣眾在媽坑旁邊辦起“南澳私塾”。該校僅有學生40餘人、教師1人。新中國成立初期, “南澳私塾”遷至今南澳中學所在地,並正式更名為南澳中心小學。20世紀60年代起,政府先在新大、東山、東湧、西涌等處建立村小,又在楊梅坑、高嶺、俄公等邊遠村寨辦起教學點。這些村小、教學點佈局分散,校舍簡陋,設備缺乏,規模小,學生少,特別是教學點,均以複式班形式進行教學。 [3] 
2003年,南澳鎮黨委、政府再次擴大教育投入,加強學校硬件建設,改善校園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南澳中學與中心小學均跨入市一級學校行列。全鎮有1所中學、2所小學和1所幼兒園,共有教學班41個、在校(園)學生1608人、教職工143人,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開設水產、種植、旅遊、計算機等職業培訓班,形成了學前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的鎮級教育體系,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 [3] 

南澳街道醫療事業

南澳建鎮前只有一個設備簡陋的醫療站和一傢俬人診所。1987年,南澳鎮衞生院正式成立。1989年,鎮政府投入300萬元擴建鎮衞生院。1993年,又投資150萬元新建衞生院宿舍樓。1994年,鎮衞生院升格為南澳人民醫院。
2004年,佔地5313.7平方米的南澳人民醫院共有衞生技術人員97人,其中有副高級以上職稱12人、中級職稱19人、初級職稱65人;具有編制牀位90張,實際開放牀位56張;下設3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 [8-9] 

南澳街道文化事業

2019年,南澳街道成功舉辦第十三屆中國杯帆船賽、新年馬拉松賽、第19屆南澳龍舟邀請賽,“舞草龍”、東山漁歌等非物質文化活動進一步挖掘,南澳文化品牌內涵進一步豐富。 [2] 

南澳街道社會保障

2019年,南澳街道開展“送温情、暖民心”入户走訪活動,全年慰問853人次;紮實推進“醫養結合”“長者飯堂”“居家養老”“社區愛心服務點”等系列民生幫扶亮點項目。 [2] 

南澳街道人居環境

2019年,南澳街道全市首條生態廊道“排牙山——七娘山”節點生態恢復工程主體完工;老虎頭廢棄石場、上企沙舊村邊坡等隱患整治與植被修復工程完成,半天雲片區等復綠達2.5萬平方米;南澳“廣東省森林小鎮”通過年度複評,新大社區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市重點工程東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楊梅坑示範段接近完工;投資1.8億元的新大河流域整治工程進展順利;投資1億元的東湧濕地園項目動工;“正本清源”工程完成投資9700萬元,基本實現轄區水污染治理全覆蓋;9個入海排污口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南澳近海海水保持I類水質標準。市容環境進步明顯。風球山文化浮雕、同富路街區景觀、長沙頭街心花園等工程基本完成。 [2] 

南澳街道歷史文化

南澳街道綜述

南澳街道是漢族客家人和福佬人聚居的地方,民風淳樸,傳統文化底藴豐厚,保留了較多的民間習俗。 [3]  [8] 

南澳街道地名由來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就有南澳村,因其三面環海,海水藍綠,且西部是可供船隻停泊的海灣,故稱“藍澳”;又因其地處大鵬半島南端,取諧音易名“南澳”。 [3]  [8] 

南澳街道文化遺產

南澳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省級非遺
疍民過年習俗(舞草龍)

南澳街道方言

南澳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主要是客家方言。 [9] 

南澳街道華僑之鄉

南澳街道是有名的僑鄉之一,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有5900多人。 [1]  旅居海外的僑胞支持家鄉的建設,香港大鵬同鄉會、大鵬育英總社、紐約崇正會等華僑組織捐資支持南澳的文化教育衞生事業,截至2005年,海外華人華僑共計為南澳捐資達850多萬元。

南澳街道文物古蹟

  • 高嶺古村
高嶺古村 高嶺古村
高嶺古村位於南澳七娘山北側東風嶺海拔200米的嶺背山上 [10]  ,是大鵬半島歷史價值村落中初始風貌保存最為完好的村落。古村佔地3萬平方米,建於明末清初,背山面海,隱於茂林秀竹之間。1992年全村遷到山下,從此荒廢。 [10]  古村中保存原貌較好的老屋約40棟,大多建於清末民初,保留着原始客家民居的古樸之風。石板堅實的三盛橋,把守村道的舊碉樓,西洋風格的小學校,深圳最早的自來水系統,古風猶存的客家民居,完好樸實的周氏祠堂,構成了400年高嶺古村的歷史標籤。
  • 鶴藪古村
鶴藪古村 鶴藪古村
鶴藪古村位於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西涌社區,它南臨西涌海灘,北靠七娘山。古村距離西涌海灘僅有900餘米的距離,古老的門樓仍保留至今,當年出海歸來的漁民們,就是從海邊的沙灘上,經過門樓回到家中。 [11]  鶴藪古村還留存着客家人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古村文化,藪(sou)字有人或物聚集地方之意,鶴藪就是白鶴聚集的地方。古村房屋是典型的嶺南建築風格,整個村莊規劃整齊,格局清晰,青石小巷四通八達。 [11] 
  • 半天雲村
半天雲村 半天雲村
半天雲村坐落在深圳南澳拋狗嶺(海拔426米)半山腰上123米的地方,被譽為深圳海拔最高的古村落。半天雲村是一個很小又清淨的村落,村裏房子不多,青磚構造,石板小路,如世外桃源。半天雲村所在的山,叫半天雲山,依山傍海,雲霧繚繞,半山半水半天雲,因此得名。
2006年11月28日被廣東省旅遊局主辦的“尋找廣東最美的鄉村”中評為廣東最美的自然生態村落之一。
  • 天后古廟
天后古廟位於南澳街道北部東山海灣東漁村東側,建於清嘉慶九年(1804年),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古廟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它南依七娘山,北臨東山漁港,幾塊磐石立於前後,數株榕樹長於左右,環境幽靜,風景秀麗。整個建築古樸穩重,莊嚴典雅。廟內供有媽祖神像,是當地漁民祈福求安、朝拜許願的處所。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當地漁民都要舉行為期五天的“天后誕”盛大慶典。 [3] 

南澳街道民俗

  • 疍民過年習俗(舞草龍)
舞草龍 舞草龍
南澳舞草龍活動在清朝時已經很盛行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舞草龍”又稱“舞火龍”,是南澳漁民極具特色的過年風俗。每年年初二都要舉行舞草龍活動。舞草龍主要分為“扎龍”“舞龍”和“送龍”三個部分。草龍是用山上劍草捆紮而成。經精選的舞龍好手,先把草龍身上的香點燃,草龍便變成了火龍。舞龍開始,一條長長的火龍向着漁民村進發。由龍珠在前引導,火龍在舞動中逶迤前進。火龍所到之處,家家點燃紅燭,奉上生果、水酒,燃放爆竹和紙寶。此時,整個漁村一片歡騰。最後舞草龍隊伍來到海邊,舉行“化龍”儀式。先舉龍向西北方拜三拜,然後把龍頭放上,龍尾放下,堆在一起。接着燒紙寶蠟燭及龍衣,最後點燃草龍,並燃放爆竹。 [12] 
  • 南澳客家歲時風俗
南澳客家歲時風俗是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民俗文化,南澳客家人的歲時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及地方性神明和雜神的崇拜。主要歲時節日及風俗有春節、立春、元宵節、驚蟄、春社、清明、端午、入伏、食新、七月七、中元節、中秋、重陽節、十月半、小年夜等。 [18] 
  • 南澳當地飲食習俗
南澳當地飲食習俗,南澳人口常三餐,多為早食粥,中午晚上食乾飯。家常便菜,醃菜幹、蘿蔔乾常年不斷,配以時令蔬菜,番瓤最為普遍。還有豆腐乳、豆醬等。大米飯除做飯、粥外,還可以做粉幹,缽羔之類,還有糯米做的餈粑,大禾米做的米果,其味有甜、鹹、澀之別。每逢喜慶之口,用於敬神、銅客、饋贈親友均宜。肉類食品、燒大塊、白斬雞最為有名,是宴席中主菜。幹蒸豬肉是平時傳統菜餚。還有就是海上的漁獲,也是不可少的菜餚。 [19] 
  • 南澳漁民娶親禮俗
南澳漁民娶親禮俗 南澳漁民娶親禮俗
自古以來南澳漁民成親有其獨特禮儀。首先是訂婚。漁民男青年到了結婚年齡經人介紹對象後,便向女方送訂金,拿到女方生辰八字後放在船上的神台,燒三柱香三天內沒有打爛過碗碟,訂婚就算成功。接着是籌辦婚禮。先向女家過大禮。迎親是禮俗的高潮。接新娘上船後,新郎、新娘焚香點燭拜大海,跪拜父母,新娘唱離家歌,陪嫁船上的姐妹唱送嫁歌。最後在男家船上設宴兩天。南澳漁民娶親禮俗是南澳漁民長期在海上生活形成的獨特風俗,有一定歷史研究價值。 [13] 
  • 賽龍舟
南澳賽龍舟的習俗,自古流行,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沒有中斷。所以,南澳被稱為龍舟之鄉。每到端午節,南澳羣眾總是自發舉行龍舟比賽,藉此表達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仰和懷念,並且祈求風調雨順、魚蝦滿倉。 [3] 
2000年5月,南澳龍舟隊代表深圳市赴江蘇無錫參加全國第十屆“屈原杯”龍舟邀請賽,獲得男子組直道競速500米第2名和1000米第5名,並被授予國家A級龍舟隊證書,取得參加“第四屆世界盃龍舟錦標賽”的資格。同年,以賽龍舟為素材改編而成的舞蹈《千帆競發》參加龍崗區文藝匯演,獲得演出金獎。2002年,南澳鎮成功承辦龍崗區第四屆龍舟賽,南澳龍舟隊取得第1名。 [3] 
  • 傳統服飾
大鵬涼帽 大鵬涼帽
大鵬涼帽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主要流行於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所城及其所在的大鵬街道。 [23]  大鵬半島婦女所戴的傳統涼帽。大鵬半島的婦女有常年戴涼帽的習俗。涼帽是用竹篾條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篾編織成圓圈,中間穿孔,竹篾周圍用布條縫掛。其他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黑布條縫掛,而大鵬婦女的涼帽用藍士林布條,所以戴起來也顯得更秀氣、更嫵媚。
這種戴涼帽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説,過去內地婦女要嚴守“婦德”“婦容”,不能拋頭露面,但南遷之後客家婦女為生存所迫,要跟男人一樣出門幹活,上山打柴,下田插秧,趕場趕好,親戚出入,為了“遮羞”,便戴上這種涼帽。同時,戴涼帽既輕便又可以防太陽輻射而涼爽,因此世代相傳,一直流行至今。 [14] 

南澳街道特產美食

大鵬新區海洋水產品十分豐富。長期以來,漁民將捕撈得的海產品一部分趁鮮出售,一部分自行加工,醃製成便於貯藏和運輸的海味乾貨,臨街擺賣。水頭海鮮街、南澳海鮮街都是吃特色海鮮的好去處。南澳海味街專賣海味乾貨,是深圳漁港最具特色的旅遊購物之處,也是深圳、香港、珠三角所需海味乾貨主要供應地之一。 [20] 
南澳紅蝦仔
南澳紅蝦仔是野生海蝦,是大鵬半島周邊特有的海產,南澳最常見。紅蝦仔肉質細嫩,味道甜美,近年來越來越受食客喜愛。南澳花蟹——又名梭子蟹、槍蟹。其頭、胸甲呈菱形,十分寬,兩側帶長刺。蟹呈暗紫色,有青、白色雲斑。背有三個疣狀突起,一個在胃區,兩個在心區。螯足長大,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槳。善游泳,常羣棲淺海海底,可大量捕得。 [20] 
南澳海膽粽
南澳海膽粽是大鵬新區南澳街道美食,南澳海膽粽製作技藝只在半天雲村及其所在周邊地區流傳,並且每年只在端午節前,由民間家庭手工製作,以手傳口授的方式傳承,因而具有明顯的民間手工技藝特徵、民俗文化特徵及地域特徵。 [21] 
南澳紫菜
南澳紫菜是南澳三寶之一,產於東湧、西涌、東山等海岸險要處的石頭或石崖上,又叫海紫菜,是一種海藻類植物。南澳出產的野生紫菜菜片薄嫩,味道鮮甜可口,光澤紫黑透明,所含蛋白質、碘、磷、鈣等營養物質甚為豐富。 [22] 

南澳街道風景名勝

南澳是著名旅遊島和户外運動勝地,中國杯帆船賽、大鵬新年馬拉松賽等馳名海內外。擁有東西涌、水頭沙、桔釣沙等優質天然沙灘27處,佔深圳市一半。東西涌海岸線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線”。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面積約46平方千米,擁有獨特火山遺蹟和海岸地貌景觀。主峯七娘山海拔869米,是深圳第二高峯。南澳文化底藴深厚,古村落及文物資源豐富,半天雲、西貢、高嶺、鵝公等聞名遐邇,鶴藪古村有近800年曆史。客家和疍家文化特色鮮明,擁有省級非遺“舞草龍”“南澳漁民娶親”,市級非遺產東山漁歌、南澳海膽粽製作技藝,區級非遺東漁村天后祭。 [25] 

南澳街道西涌沙灘

西涌沙灘位於西涌灣,深圳最大的沙灘和海濱浴場,是大鵬半島作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代表性海濱風景區。西涌沙灘長3.3千米,有高12~15米的沙壩,1.57平方千米的瀉湖,及兩個漲落潮通道。西涌灣寬約3千米,三面環山,平坦腹地達3.5平方千米,是深圳海濱旅遊點中海灘最大,腹地最廣的一個,屬世界級景觀地之—。西涌灣內有“情人島”也叫“賴氏洲島”。西涌海濱浴場沙灘平緩、海水清澈、沙質潔白。 [15] 

南澳街道西涌天文台

西涌天文台 西涌天文台
西涌灣東端山頂上建有西涌天文台,於2010年落成,是集天文觀測、氣象觀測、海洋觀測、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基地。總佔地面積近3 萬平方米,由上山道路和山上建築兩部分組成。 [16] 

南澳街道東湧

東湧 東湧
東湧沙灘長630米,沙灘地勢平坦,沙白水碧,水質清澈。在東湧海灘沙壩後面是瀉湖,面積18公頃,水深2米。瀉湖近岸淺灘分佈有近4公頃的紅樹林,是大鵬新區面積最大的紅樹林羣落。該紅樹林是各種生物的繁衍棲息地,有很多的候鳥都來這裏過冬,翠鳥、白鷺、斑鳩等等種類繁多,整個紅樹林鳥翔魚躍,一片生意盎然。據粗略估計,棲息在東湧沙灘的白鷺約600只。 [15] 

南澳街道楊梅坑

東山(楊梅坑)片區,亦稱南澳北部海岸景區,是指南澳半島北部大亞灣與七娘山之間的海岸區域,其範圍自東山珍珠島、楊梅坑,延伸至鹿嘴山莊;海岸線總長為16.5千米,面積約6.5平方千米。其海岸為沙灘、巖灘和巖岸,有桔釣沙、長沙頭、鹿嘴等較大的優質沙灘。是深圳東部黃金海岸的主要組成部分,2014年接待遊客達150萬人次。 [17] 
  • 楊梅坑
楊梅坑
楊梅坑(3張)
楊梅坑海岸區是南澳南的主要遊客集散地之一,是大鵬民宿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楊梅坑沙灘(長沙頭),近1000 米,坡度平緩,風浪較小,是南澳較安全的海濱浴場之一。在沙灘和近海有大量礁石景觀,附近海域水下有大片珊瑚礁分佈。 [17] 
  • 桔釣沙
桔釣沙位於南澳北部海岸中部,沙灘長400米,海濱腹地面積約有30公頃, 三面環山。桔釣沙避風性較好,坡度小,沙質較細,是南澳風浪最小、最安全的海濱浴場。 [17] 
  • 鹿嘴
鹿嘴包括鹿嘴灣、鹿嘴山莊和高山角。是鹿嘴河入海口,沙灘沙壩長約100米,瀉湖面積為4.5公頃,分佈有小片紅樹林。最東端的高山角是南澳伸入海中最遠的海角。高山角的巖岸與褶曲構造、絕壁和海蝕洞,是海蝕地貌景觀富集區。鹿咀山莊在高山角和過店之間的山坳中,依山面海而建,是深圳最東面的山海度假勝地。 [17] 

南澳街道南澳月亮灣

南澳月亮灣是天然的避風塘和國家級漁港,呈月牙型而得名,港灣裏停泊着各種漁船、快艇,點點魚排井然有序,成為今日南澳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裏的海鮮在深圳最為有名,在南澳街頭的餐館裏,鮑魚、海膽等海鮮都可吃到。品海鮮之餘,還可以快艇遊覽附近小島。
南澳月亮灣

南澳街道南澳非遺館

南澳非遺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是新區首家街道級“非遺”館,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館藏有實物、圖片、模型等多種形式的“非遺”文化展品,並通過聲、光、電等技術,直觀生動地呈現南澳客家和疍家人民風俗、禮俗場景。 [27] 

南澳街道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2013年12月26日,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開園,完成了公園全部一期工程的五大類35項建設工程和地質類展品收集工作,地質博物館、七娘山登山道等主要遊覽設施建成並向公眾開放。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2張)
2005年9月,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成立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公園概念為大鵬半島地理區域,地質遺蹟保護範圍達150平方千米。公園專屬管理範圍是南澳七娘山及其外圍部分區域,佔地50.87平方千米,海岸線長67.8千米。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有典型的古火山地層巖相剖面外,還有火山穹丘、火山錐、古火山口、火山柱(針)等古火山遺蹟,以及石泡流紋岩、旋渦狀流紋岩等火山岩石,是我國東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動演化階段重要的地質遺蹟。公園範圍內的海岸地貌類型齊全,海積地貌有沙灘、沙堤、瀉湖;海蝕地貌包括有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柱等。園內植物資源豐富,約有植物1105種,常見植物和珍稀瀕危植物約153種,其中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0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6種。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