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鵬涼帽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鎖定
大鵬涼帽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主要流行於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所城及其所在的大鵬街道。 [1] 
中文名
大鵬涼帽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流行地區
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所城及其所在的大鵬街道

大鵬涼帽傳統手工製作技藝歷史淵源

涼帽 涼帽
涼帽起源於北宋時期惠州一帶。清朝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有云:“東坡謫惠州,攜朝雲隨侍,暇輒令其藝圃蒔花,故制此笠,惠州、嘉應婦女羣相效之。”大鵬涼帽最初編制很簡單。大家去山上砍來竹子,破成竹片,編成圓盤狀的竹笠,穿上繩子就成了。但這裏海風大,竹笠常被吹掉。人們又在竹笠中心編一個5寸左右的圓孔,戴在頭頂就穩定了。隨着時間推移,人們又在竹笠邊緣用竹片做一個外圈,還用五寸寬的藍布做成帽簾沿着帽檐圍成一圈以遮擋陽光,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製作工藝不斷成熟,形成了最終的大鵬涼帽傳統制作技藝。心靈手巧的姑娘們還在涼帽上編出各種圖案,用絲線編織精美的絲織帶、或用彩色毛線編起來做帽帶,在涼帽上刷上紅漆。把大鵬涼帽做成了人見人愛、精美實用的工藝品。 [1] 
大鵬所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明代衞所制度實行軍士屯田制度,“三分守城,七分屯軍食糧”(清嘉慶《新安縣誌》卷三十二)衞所“軍士”實行世襲制,其家屬另立軍籍,是為軍户,全家遷至指定的衞所,世代為軍。據史料記載,大鵬所城的軍士最多時達一千多名,加上家屬,總人口約三千人。大鵬所城屯田面積達上萬畝。軍士每年大部分時間在田間勞作,軍人家屬更是以農耕為主業。大鵬半島氣候炎熱,涼帽為常年必備的勞動保護用品。 [1] 

大鵬涼帽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傳承價值

大鵬涼帽不用任何機械,完全以手工編制而成。製作涼帽的竹子要用篾刀剖成像紙一樣薄的篾條,每一條都要保持一樣的寬度、厚度,編制時要做到既緊密又平整,編織不同的圖案和用絲線編織帽帶,都須遵循一定的口訣,技術難度非常大。其材料選擇、形制、顏色搭配及其產生的歷史背景等,具有濃厚的地域和軍營屯田文化特徵。不僅有實用價值、商業價值,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