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

鎖定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北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在東京開封)鑄造的青銅樂器,藏於開封市博物館 [2] 
“大晟夷則”編鐘系北宋“大晟樂府”之樂器。編鐘通高超過27釐米,口徑約18釐米×15釐米,厚0.7釐米,重6.05千克。 [2-3]  整體為青銅質地.屬橢圓簡式形打擊樂器。編鐘上部有雙夔交接旋鈕,夔龍首部飾粟粒紋,龍身飾回紋;舞部、徵部周廓以及篆帶飾多層的蟠螭紋;乳枚作螺旋式式半球休; 隧部以蟠虺紋組成的翼型圖案。編鐘徵部正面的中間部位有陰刻篆書“大晟”二字,背部中間部位有陰刻篆書“夷則”二字。 [2] 
“大晟夷則”編鐘銅質精純、造型古樸、紋飾生動,為國家一級文物。 [2] 
中文名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 [1]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1] 
所屬年代
北宋 [1] 
類    別
銅器 [1]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文物歷史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 [1]
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冬,應天府崇福院掘地,掘出六枚古鐘。因應天府在春秋時期是宋國的故地(今河南商丘南),六枚古鐘上又有“宋公成”三字銘文,又因古鐘正好出土於宋太祖起家的睢陽(今商丘),所以宋廷認為古鐘是“於受命之邦出為太平之符者”,是祥瑞之兆。於是宋徽宗便召集工匠,選取精銅,仿照出土的“宋公成”鍾式樣,精心鑄造了十二套編鐘。 [1-2]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開始製造大晟鍾。大晟鍾共鑄造12編,每編28只,其中正聲12、中聲12、清聲4,共計336件。當年八月,宋徽宗頒詔,賜新樂名大晟,“置府建宮”。“大晟樂府”應運而生,添置大量職官管理國家樂政。宋徽宗還親自撰寫《大晟樂記》,誇耀自己治內修外的“至德”。 [2]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開始演習大晟樂 [2]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因金兵南侵,“罷大晟府”,大晟雅樂結束其使命。 [2]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發生靖康之變。金人掠徽、欽二帝北遷,汴京文物重器同時遭劫,這批文物重器包括“大晟樂器”,被劫走的大晟鍾分散在燕京、上京兩地。另有部分湮沒於汴京地下。 [2] 
皇統元年(1141年),金熙宗加尊號,開始將宋樂用於禮儀祭祀活動,有司以鍾、磬刻“晟”字者犯金太宗完顏晟諱,用黃紙封之。 [2] 
正隆三年(1158年)十一月,海陵王於汴京“營建南京宮室”,在北宋景靈宮故址修建太廟時,“掘其下,得編鐘十三、編磬八,皆刻‘大晟’字”。開封市博物館所藏的這件原款“大晟夷則”編鐘,應是靖康二年(1127年)劫餘而湮沒地下者。 [2] 
“大晟”銘文 “大晟”銘文
大定十四年(1174年),太常始議:“歷代之樂,各自為名,今郊廟社稷所用宋樂器犯廟諱,宜皆颳去, 更為制名”。於是金世宗命禮部學士院太常寺撰名,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大和”。因而金軍掠走的大晟鐘被刮磨去“大晟”款,改刻為“大和”款。由此得知現存世“大和”款的編鐘,應屬於金代中期朝廷用於郊廟社稷的樂器。而其保存的宋代“大晟”原款的,有部分是運存上京的,也有中原出土的。 [2] 
1973年,“大晟夷則”銅編鐘在鄭州開封市博物館收購。 [2] 
1990年6月,“大晟夷則”銅編鐘由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耿寶昌杜廼松張永昌等專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5]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文物特徵

“大晟夷則”編鐘結構圖 “大晟夷則”編鐘結構圖
開封市博物館珍藏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全器保存完整,但鏽蝕嚴重,內腔無音梁設置和調音痕跡,且鈕部作為裝飾的戲珠雙龍略向“大晟”面傾斜。通高27.2釐米,鈕高5.6釐米,中長21.6釐米,舞廣10.5釐米、舞修14.0釐米,銑長21.6釐米、間17.8釐米,鼓間14.5釐米。 [3] 
鐘口(於) 鐘口(於) [4]
鍾腔為略向外侈的扁圓筒式,內壁平展無突起音脊,平舞、平口(於),銑稜下部內斂,橫截面呈合瓦狀橢圓形,縱截面為下底略寬於上底且腰部略微外突的等腰梯形。鈕部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下底封口、植於舞面的“幾”字形框狀方鈕,方鈕上另外附有起懸鐘作用的長方形鐵環;另一部分則是作為裝飾的透雕扁體戲珠雙龍。其中,裝飾部分的對首雙龍呈曲體卷尾狀,其造型精悍矯健,動感強烈。它們的首部通過所戲之珠連在一起,瘦腮、長吻、杏眼、立耳,以點狀粟粒紋、幾何形龍鱗紋修飾相關部位。作橫S形捲曲的龍體,直接以其腹部與鐘體舞部相連。頸部近首處,有飄逸向後並與向上隆起的龍體相連之後、再向前捲起的須鬣;龍體背部,有曲捲向前的背鰭。龍體頸部和依附其上的須鬣,均飾有不規則的方形龍鱗紋;腹部用線條刻畫出龍翼;尾部則裝飾以多重三角形、圓形、不等邊四邊形等幾何紋。與龍體明顯有別的龍腿、龍足,各自部位特徵分明,分別以粟粒紋和不規則的幾何紋予以裝飾。依附於龍體的尾巴,由粗到細;其上端根部在作九十度轉折之後,再垂直向下,然後又作三百六十度轉折,使下端根部呈捲曲向上、且端面與龍首相向的狀態;其表面飾有不規則幾何形龍鱗紋。 [3] 
鐘體的舞部平展,沿其邊緣有一圈凸起的素面邊框。邊框之內,以鈕為中軸線,將舞部分成兩個區域,每個區域對稱裝飾有三組紋飾。每組紋飾均由一個個正方形單位圖案,橫向反覆排列而成。每個單位圖案,均包括呈逆行倒影狀的兩個龍首和起填充作用的捲雲紋。圖案中的龍首,與鈕部二龍戲珠透雕裝飾中的龍首風格,十分一致。 [3] 
“夷則”銘文 “夷則”銘文 [5]
鐘體的兩銑斜直,近口部處微斂。銑部邊緣以及扁筒狀鍾腔與舞部相接之處,也各有一道凸起的素面邊框。邊框之內,飾有與舞部圖案相同的紋飾。再往內,則是以繩紋裝飾的突起線及其劃分而成的鉦間、篆間及枚區。其中,鐘體兩面的鉦間均為素面,並分別篆刻器名“大晟”和律名“夷則”;篆間也裝飾有一組與舞部圖案相同的紋飾;枚為順時針螺旋包狀,按三個一組分佈在每一單位區域內,每面計六組、十八個。鼓部紋飾有兩種,除左右側鼓上方,各裝飾一段與篆間圖案相同的紋飾之外,正鼓部另外還裝飾有與之圖案風格相同,但構圖方式有異的紋飾。正鼓部紋飾呈左右對稱狀,分別以從中心線到邊緣而作向上、向下、向外、向外、再向上的五個龍首為主題,再填充以捲雲紋、鳥羽紋,共同組成翼形獸面圖案。 [3]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文物價值

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最發達的時期是唐代。但是自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國力逐漸衰敗,再經五代十國的分裂戰亂,音樂活動也變得支離破碎,甚至宮廷的樂器、樂工也“十不存一”。宋朝建立後,自然要制禮作樂。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宋徽宗趙佶命文武百官重製新樂,建立“樂器製造所”和製作樂器的“鑄瀉務”。在鑄造“大晟樂器”時,除了因“大晟府製造所“和“鑄瀉務”是中央官工廣,只求鑄造質量好,不計成本高低之外,更重要的是當時十分發達的古銅器的蒐集、研究,形成了專門研究古青銅器的學科。宋徽宗也以皇帝的成權,極力蒐集上古青銅器。大晟鍾以出土的周代樂鍾為標本,選用最好的材質鑄造而成,所以它造型古樸、紋飾精美,敲之音純清脆。 [2] 
大晟編鐘每套鐘的基準音高都是黃鐘宮(相當於現代樂理的C音 [4]  )。大晟鍾作為標準音律定音,統一了音高,實現了全國“音同高”,即保證一首樂曲能夠不走樣地在另一個地方演奏。“大晟鍾”作為律器,也就是當代所説的“較音器”, 其意義是和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意義是一樣的。 [2] 
當前發現的大晟鍾是一鍾一音。它們的外表、個頭看上去相差無幾,但重量是有差別的。大晟鐘的重量是隨律名,由低到高的順序呈遞增趨勢。另外,大晟鍾鐘體的內壁是十分平展的,不像先秦時期的編鐘是利用內壁銼磨的凸凹狀脊槽來起到調整音高的作用。大晟鍾是通過磨研正鼓部壁的厚薄來調節音高的,這是大晟鍾特有的調音方法,體現了宋代科學家、音樂家在研究、製造、使用大晟編鐘的時代認知與所達到的高超水平。 [2] 
截至2023年,366件北宋大晟編鐘僅存36件流散保存於海內外,包括北京、上海、遼寧、河北、河南、陝西、湖北、山東、台灣等地市的文博部門,以及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鳳毛麟角,十分珍貴。 [2] 
開封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大晟夷則”編鐘仍保持着當年的實際音高,經專家測音為#sol。這對宋代黃鐘標準音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義,對中國古代音樂史學的研究和音樂教育的研究均起着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研究北宋宮廷音樂樂制的寶貴的實物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