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鎖定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11月,這標誌着北大第一次確定了書法藝術學科,把書法藝術引入其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當中。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由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文懷沙沈鵬歐陽中石等先生任顧問,金開誠教授擔任所長,王嶽川教授擔任副所長 [9]  。北大書法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在海內外招收書法學碩士研究生和書法學博士研究生。北大書法所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對外學術和藝術交流,舉辦書法藝術論壇和海內外書法交流展覽;在日本、韓國、美國舉辦高校師生書法交流展;出版書法藝術教材和刊物;開設了北大書法藝術網站。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程鬱綴王嶽川 [8]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現任所長:高譯(教授) [1] 
中文名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成立時間
2003年11月
歷任顧問
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等
名譽所長
程鬱綴、王嶽川 [8] 
現任所長
時勝勳 [1]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機構簡介

北大廣博的文化資源、思想資源注入當代書法藝術領域,對當代書法發展,其意義重大。 [2] 
在北大雄厚師資力量的基礎上,北大書法所聘請了沈鵬歐陽中石、李學勤、劉正成、曾來德等學者、書法家為客座教授,聘請文懷沙、周汝昌、馮其庸、程大利、葛兆光等學者、藝術家,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以及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美國等著名的藝術家、學者授課和指導研究生的藝術創作活動。
2004年秋招收了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生課程班研究生66人。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發展歷程

北京大學的書法藝術傳統深厚,可謂淵源有自,名家輩出。李志敏沈尹默被合稱為“北大書法史兩巨匠”。 [3]  縱觀北大百廿歷史,真正以書法聞名於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是沈尹默,改革開放新時代是李志敏 [4] 
1917年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大力提倡美育,先後成立了書法研究會(會長沈尹默)和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揭開了北大書畫史的序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燕園書畫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應運而生。作為引碑入草的開創者、會長李志敏率諸書友、畫友乘時崛起,承先啓後,再造輝煌。在1986年暑假的北大常委擴大會上通過了大力宣揚“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字學風的決定,從此,大飯廳外就有了書法家、法律系李志敏教授所書的這八個蒼勁的草書大字,《北京大學校刊》報頭旁白上也刊登了此八個字,成為北大人人都要努力遵行的學風,不少人甚至以為這就是北大“校訓”。 [5]  20年來,人材與成果雙豐收,贏得東風又一枝。 [6] 
北大百年,書法實踐和理論建設上有着輝煌的歷史。北大書法藝術教育必將繼承北大的藝術教育傳統,從而具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強調書法藝術的學術性、文化性,顯示其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北大“兼容幷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將“文化書法”作為辦學宗旨,必將極大地推動北大書法藝術教育與研究,為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做其應有的貢獻。
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畢業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畢業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2003年11月8日,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接續了五四時期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書法文化理念。六年來,北大書法藝術研究所依託北京大學深厚歷史積澱和雄厚文化資源, 致力於拓展“文化書法”的理論內涵,不斷進行書法文化實踐,注重東方話語的跨文化國際眼光,倡導在“走近經典”、“走進魏晉”的過程中堅持以“守正創新”再創新的書法經典。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從文化書法、大學書法、國際書法等角度促進東方書法文化參與當代文化進程,強調書法的文化性、生態性和精神性,致力於人類精神生活的和諧和完善。東方書法文化的推進,不僅將進一步提升東方文化形象和內在精神,同時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時候,以其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義。
六年來,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全體師生,通過艱苦努力,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通過招收兩屆書法研究生約130人,辦《北大書法》、出版學術著作《北京大學書法所“文化書法”研究教學叢書》7本,出版《北大學術書法研究生書法精品集》20本、召開國際書法會議和舉辦國際書法展近八次。
北大書法所迄今為止已經招收了兩屆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此次展出書法作品100餘幅,均從第二屆書法研究生班的學員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其中有些作品已多次赴海內外展出,代表了北大在書法藝術領域探索的新成果;同時展出的還包括原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同志、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張海先生等題贈給北大書法所的重要作品。本次展覽的作品均收入《北京大學第二屆書法研究生班作品集》,並於2009年4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
北京大學書法所碩士生(書法學方向)培養方案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培養方案

在全球化時代運用多種前沿理論和考古新發現,重新闡釋中國書法的歷史發源和現代性問題,力求使通論和專論相結合,思潮研究和個案研究相結合,展示中國書法的文化魅力和審美精神,揭示書法的藝術規律和文化底藴。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培養目標

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品行端正,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具有較好的整體素質和較強的創新能力,系統掌握美術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並具有本專業方向的專門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方法,會使用電腦,掌握至少一門外國語,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從事科學研究及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可在高等院校、藝術研究機構、博物館、新聞出版、國家文化藝術管理部門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等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並可進一步攻讀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學制三年

應修學分38學分,必修課24個學分。其中政治5學分,英語4學分,專業必修課15學分,專業選修課14學分。每個研究生的課程選擇需徵得導師同意。補修本專業本科課程,經導師批准,可計為選修課,但學分減1,即本科生的3學分課程計為2學分。每學期(第2-5學期)聽講座2-4次。專業必修課以70分為及格。另有教學實習(不計學分)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主要課程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3 金開誠
書法藝術專題(選講) 3 金開誠
中國書法文化研究 3 王嶽川
書法美學 3 王嶽川 高 譯
中國古代書法理論 3 盧永璘
海外中國書法研究 3 王嶽川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招生導師

金開誠教授 王嶽川教授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課程內容提要

課程編號:
開課學期:2004年一學期
周學時/總學時:3
學分:3
課程名稱: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英文名稱: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utline
教學方式:講授(金開誠教授)
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形態;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魅力和生命力;
教材:自編講義
參考書:
課程編號:
開課學期:2005年一學期
周學時/總學時:3
學分:3
課程名稱:書法藝術專題
英文名稱:Special topics in Art of Calligraphy
教學方式:講授(金開誠教授)
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分析所謂的“漢字象形論”
書法藝術的形式
書法藝術的內容
中國書法與文化的內在關係
教材:自編教材
參考書:
課程編號:
開課學期:2004年二學期
周學時/總學時:3
學分:3
課程名稱:中國書法文化研究
英文名稱:Cultural Stud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教學方式:講授 (王嶽川教授)
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本課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書法藝術源流論、書法文化美學論、書法文化對話論。中國書法的文化研究。主要通過對中國書法與文化的關係,中國書法的文化魅力的討論,弄清 中國書法藝術基本源流和內容、書法文化美學精神和審美魅力,以及全球化中中國書法文化輸出等問題。《中國書法文化》一課注重在新世紀的文化語境中,以中國書法與西方藝術進行“差異性”、“多元性”對話,達到多元互補、和而不同,在“闡釋文化中國”中力求減低“文化誤讀”。
教材:王嶽川著《中國書法文化精神》,韓國漢城新星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金開誠、王嶽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課程編號:
開課學期:2005年二學期
周學時/總學時:3
學分:3
課程名稱:書法美學
英文名稱:Calligraphy Aesthetics
教學方式:講授(王嶽川教授、高譯副教授)
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本課程主要從書法美學的本質,書法美學的美感,書法美學的藝術特徵,書法美學的當代意義等方面入手,分析傳統書法美學、現代書法美學、和後現代書法美學的斷裂與聯繫,從而從深層次上把握書法藝術的審美本質。
教材:金開誠、王嶽川著《書法藝術美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5年版。
參考書:
葉秀山著《書法美學引論》,北京,寶文堂書店,1987
金學智著《中國書法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課程編號:
開課學期:2004年一學期
周學時/總學時:
學分:
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書法理論
英文名稱:Chinese Ancient Calligraphy Theories
教學方式:講授(盧永璘教授)
考試方式: 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中國傳統的書法理論資料豐富而又駁雜。本課程擬擷取其中的精華內容進行解析,上自漢代,下迄晚清,釐為六章,章若干節。力求闡明各時代重要書法論著的理論特點,以及它們之間承傳嬗變的大致經絡;並適當聯繫中國傳統文學理論和現當代書界、文壇現象,作對比性、反思性的探究。
教材:自編講義
課程編號:
開課學期:200 一學期 周學時/總學時:3
學分:3
課程名稱:海外中國書法研究
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碩士生(書法學方向)
英文名稱:Oversea Studi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教學方式:講授(王嶽川教授)
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西方對中國書法的研究
東方各國對書法的研究
中國書法文化與海外華人書法
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國當代書法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書法前景
中國形象與中國書法文化
發現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
教材:自編教材
參考書:
王嶽川著 《中國書法文化精神》,韓國漢城2002年版。
王嶽川著《發現東方》,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北大書法藝術研究所機構設置
顧問: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文懷沙、沈鵬、歐陽中石、蘇立文、張海
所長:金開誠
名譽所長:程鬱綴 [8] 王嶽川 [1] 
現任所長:高譯(教授) [1]  [7] 
北大教授:金開誠、陳玉龍、楊辛、程鬱綴、王嶽川、盧永璘、高譯(教授) [1] 
客座研究員:覃志剛、李學勤、劉正成、曾來德、張旭光、曹寶麟、王家新、徐寒、鄒濤、葉欣、胡秋萍、劉墨、樽本樹村、高木聖雨、西島慎一、權昌倫、李敦興、金炳基、李鍾淑
辦公室主任:牛耕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