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勃艮第樂派

鎖定
指15世紀為勃艮第的公爵們進行音樂創作的一批宮廷作曲家。在善良的菲利普的統治時期(1419~1467),藝術事業欣欣向榮,出現了兩位傑出的作曲家紀堯姆·迪費和吉勒·班舒瓦(?1400~1460)。他們的作品有法語歌謠、彌撒曲、讚歌等。勃艮第樂派音樂創作受到了約翰·鄧斯特布爾等英國作曲家的影響,勃艮第樂派的作曲家吸收了英國,意大利音樂的因素與法國復調音樂傳統結合,創造出一種自然、柔和、明亮的音樂。
中文名
勃艮第樂派
外文名
BurgundianSchool
時    期
14世紀後半葉
分    類
藝術

勃艮第樂派簡介

14世紀後半葉到15世紀初,勃艮第公爵們趁着英法百年戰爭之機,通過政治聯姻和外交途徑,佔據了大片領土,包括現荷蘭比利時、法國東北部、盧森堡,加上他們原來的封邑,即法國中部偏東的中世紀勃艮第公爵領地和伯爵領地,他們事實上作為獨立的君主統治着這整片地方直到1477年。15世紀大多數北方作曲家都來自這一片地區,其中許多人與勃艮第宮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音樂史上將這個作曲家羣體稱為勃艮第樂派(BurgundianSchool)或者勃艮第作曲家(Burgundiancomposers)。

勃艮第樂派樂派背景

在具體介紹勃艮第樂派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點15世紀30、40年代開始的歐洲音樂風格的重要轉變,而對這一轉變起着重要影響的,首先是一些來自英國的作曲家。
《鄧斯塔布爾:經文》 《鄧斯塔布爾:經文》
英國音樂從中世紀開始就與歐洲大陸的音樂(特別以法國音樂為代表)有明顯的不同,它較少理論的約束,與民間音樂保持着自然的聯繫,傾向大調性(與調式體系相反)、主調風格(與法國經文歌的旋律線條獨立、各聲部歌詞不同、和聲不協和相反),其最為顯著的特徵是習慣於自由地運用三度、六度音程,產生出和諧豐滿的音響。這一點對於後來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理論和實踐影響重大。因為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最重要的差別之一就是協和音與不完全協和音的問題。中世紀理論家在判斷協和音程的時候更看重數字和理性,而非聲音本身。他們認為協和音程只是那些可以用簡單的數字比率表示的音程:八度音程、五度音程及四度音程。但是廷克托里(JohannesTinctoris)和其他文藝復興理論家卻反對這種反實踐的傳統觀點,相反,他們強調三度音程的“甜美”,認為大三度音程和小三度音都應該被看成協和音程。而最初將這種實踐運用於嚴肅的宗教音樂創作的正是來自英國的作曲家們。
15世紀的英國發展出了一種即興性質的復調音樂手法,即從英國的迪斯康特演化而來的法伯頓(faburden)。它是在一個寫出的素歌聲部基礎上,在演唱時即興附加上兩個聲部的復調音樂手法,一個是在下方與素歌聲部平行三度間或點綴有五度的聲部,另一個是在上方與素歌聲部平行四度的聲部。約在1430年代以後,歐洲大陸也形成了一種與英國的法伯頓類似的音樂技巧——福布爾東(fauxbourdon)。這個詞的意思是假低音,意指其低聲部並非是素歌定旋律而是一個附屬的對位聲部。在這種寫作手法中,高聲部是加以裝飾的素歌,低聲部與高聲部構成以平行六度為主的進行,間或出現八度,每一個樂句總是結束在八度上。演唱時在兩個事先寫出的聲部中間即興加入第三聲部,在高聲部下方四度進行。福布爾東的平行聲部雖然有些刻板。但是它的類似於主調的織體,六度—三度為主的和聲音響,對推動歐洲音樂風格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勃艮第樂派代表人物

勃艮第樂派主要有三大代表人物:法國的紀堯姆·迪費,法國的吉爾·班舒瓦 [1] 
紀堯姆·迪費
紀堯姆·迪費 紀堯姆·迪費
在福布爾東的發展過程中,紀堯姆·迪費(Guillanme Dufay,約1400—1474)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的降臨節聖歌《慷慨的羣星造物主》就是不斷在素歌與三聲部復調音樂之間轉換,在復調部分,兩個上方聲部稍微華麗地演唱原素歌旋律。
迪費是勃艮第樂派最重要的音樂大師。他大約在1400年左右出生在佛萊芒和瓦洛尼亞的邊界地區。1409—1414年間,他是貢佈雷教堂唱詩班的歌童。他的青年時代是在意大利度過的,先後在比薩和裏米尼的馬拉泰斯塔宮廷、羅馬教皇唱詩班、佛羅倫薩和博羅尼亞等地的唱詩班服務。1445年他回到貢佈雷,他的音樂才華逐漸為當地的貴族所賞識,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就曾經是他音樂上的學生。1474年,迪費在貢佈雷去世。他的近200首作品主要以來自意大利的手抄本方式流傳:包括經文歌、彌撒曲、聖母讚歌、法語尚松(以迴旋歌為主)以及拉丁文歌曲等等。
吉爾·班舒瓦
紀繞姆·迪費 紀繞姆·迪費
勃艮第樂派另一位音樂大師吉爾·班舒瓦(Gilles Binchois,約1400—1460)則主要以法語尚松的創作知名於世。班舒瓦生於蒙斯一個富有的家庭。1423年,他離開蒙斯去到里爾居住,此後他曾在巴黎為被囚禁的薩福克伯爵服務。1427年,他參加了勃艮第宮廷合唱團。1453年從第戎的勃艮第宮廷退休,去往斯瓦格尼斯的聖文森教堂做了主管。1460年在那裏去世。
班舒瓦尚松創作在同時代的作曲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旋律。他的尚松旋律非常迷人,充滿了憂傷的情調,富有感染力;同時又很簡潔,沒有複雜的節奏;和聲方面則時常浮現三和絃的輪廓。他對於尚松歌詞的選擇十分講究,許多歌詞都是別人創作的,這一點也打破了以往世俗音樂創作多是由作曲家自己寫歌詞的慣例。

勃艮第樂派主要成就

勃艮第樂派的一個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大型宗教音樂體裁——彌撒曲的創作上。迪費雖然不是五樂章定旋律彌撒曲的創始者,但他通過自己的創作真正確立起了定旋律彌撒曲的體裁風格。他為這種體裁確定了四聲部織體的復調合唱方式。在他後期創作的彌撒曲中,固定聲部已不再像中世紀傳統習慣那樣總是在最低聲部,而是改在次低聲部出現。他的四個聲部自下而上已固定為:低聲部、固定聲部、高對應聲部、旋律聲部或最高聲部。在這樣的織體中,固定聲部中的定旋律已退居內聲部,音響上更難辨認,但它仍然是統一彌撒曲五個樂章的主要因素。這個從格里高利聖詠或者某首世俗歌曲中選出的主題(迪費是最早將世俗旋律作為彌撒曲的定旋律的作曲家)會被當作全曲的共同基礎,像主導動機一樣,將彌撒曲的各個部分聯繫起來,從而使樂曲的整體風格保持一致。
勃艮第樂派的另一個重要成就是在世俗歌曲——法語尚松的創作上。尚松(Chanson)是14至16世紀為法語的世俗詩歌譜寫的復調歌曲的總稱,是帶伴奏的歌曲,一般是三聲部織體,高聲部為人聲,下面兩聲部為器樂。Chanson字面上就是指歌曲、歌謠、小調的意思,從勃艮第樂派開始起,它成為代表法國世俗音樂的重要體裁。迪費的尚松是他保持傳統風格最多的一種體裁,他主要選取回旋歌而不是維勒萊和敍事歌來譜曲,他的尚松的歌詞大部分是愛情詩,那些失意的情詩也是中世紀騎士文化衰落以後映射出的最後一點餘輝。

勃艮第樂派後代影響

聖母彌撒 聖母彌撒
勃艮第樂派的音樂風格,標誌着音樂史從中世紀晚期向文藝復興時代的過渡。1477年,南錫之戰勃艮第公國敗於法蘭西王國,此後勃艮第公爵的繼承人瑪麗嫁給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這樣勃艮第公國的絕大部分土地形式上歸於了奧地利王室,而原屬勃艮第的皮卡底(Pacardi)地區則歸於法國。這一年是紀堯姆·迪費死後的第三年,也意味着音樂史上勃艮第時代的結束。此後活躍於歐洲音樂舞台的一大批作曲家,構成了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音樂流派,這就是法蘭克—佛萊芒樂派。

勃艮第樂派作品錄音

《奧爾德霍爾藏稿》 《奧爾德霍爾藏稿》
勃艮第樂派以及鄧斯泰布爾等英國作曲家的作品錄音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早期音樂團體TheHilliardEnsemble在EMI/Virgin錄有多張《奧爾德霍爾藏稿》(OldHallManuscript,又譯《老廳手抄本》,14世紀末15世紀初的英國音樂主要收集在這部手抄本中)、鄧斯泰布爾、迪費的作品集。來自奧地利的音樂學家、古樂指揮家、豎笛演奏家ReneClemencic和他的團體Artenova也錄有鄧斯泰布爾、迪費等的聖樂作品。世俗尚松方面則有以GillesBinchois的名字命名的合唱(奏)團錄製的迪費、班舒瓦的尚松集。而這些,也只是多張相關錄音中的一部分而已。
參考資料
  • 1.    柯琳.《西方音樂史簡明教程》: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第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