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文歌

鎖定
經文歌(motet),是一種聲樂或聲樂—器樂體裁,起源於13世紀,與牧歌(世俗音樂)同為此時流行的音樂 [1] 
經文歌是以宗教經文為歌詞,用復調音樂的對位法寫成,旋律必須配合歌詞,並有着嚴格的作曲形式,有四聲部到六聲部等多聲部樂曲 [1] 
(概述圖人物:菲利普·德·維特里)
中文名
經文歌
外文名
motet
代表人物
弗朗科·德·科洛尼亞、菲利普·德·維特里
代表作品
維特里的《Ivrea》集、拉索的經文歌集《Magnum opus musicum》

經文歌早期發展

經文歌一詞的法文是motet,來自mot一詞,釋義為“詞”。經文歌的拉丁文為motetus,以及motellus、motecta等,英文為motet,意大利文為motetto,德文為motette [2] 
經文歌的起源於中世紀的附加段(Trop)和克勞蘇拉(clausula)有關。9世紀至11世紀的附加段是指插在聖詠或彌撒的進台經、獻祭經、聖餐經和榮耀經中的附加詞曲。歌詞有韻文也有散文,主要用於解釋或補充聖事內容。而廣義的“附加段”則是指在原有的宗教經文詞曲中添加的新詞。克勞蘇拉原來是讚美歌之前的多聲的結束句,只哼曲調,沒有歌詞。12世紀末在克勞蘇拉的不唱歌詞的上方聲部中添加歌詞(起初為拉丁文,以後為法文)。添加的歌詞的聲部起初成為duplum(第二聲部),如果聲部總數超過兩個的話,第三和第四聲部分別稱為trip倫和quadruplum。Dumplum以後稱為motetus,並進而轉指整首作品。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了13世紀的經文歌體裁 [2] 

經文歌發展歷程

經文歌古藝術時代經文歌

13世紀最重要的體裁是經文歌。古藝術時代(13世紀)經文歌的代表是佩羅蒂努斯、弗朗克·德·科洛尼亞和彼特羅·德·拉·克魯塞 [2] 
佩羅金 佩羅金
佩羅蒂努斯又名佩羅金,為法國作曲家,巴黎聖母院派的代表,活躍於1180年至1210年間,他的主要功績是發展了萊奧尼努斯的成就,但他的音樂節奏更為複雜化,其特點是上面的幾個聲部按節奏模式(Modes)來構築,與下面聲部形成對比 [2] 
弗朗科·德·科洛尼亞(活躍於1250-80年),是德國音樂理論家,給予歐洲音樂理論的發展以很大影響。他是有量樂譜的改革者,所著論文集《有量歌曲藝術》,概括了古藝術時代的成就,並已意識到六種節奏模式已不能適應創作的需要。弗朗科經文歌的特點是:第三聲部的歌詞多而密集,第二聲部的氣息則較為疏鬆,從第三聲部依次向下至低聲部形成了自密而疏的節奏格式 [2] 
彼特羅·德·克魯塞(Petrus de Cruce)人稱彼埃爾·德·拉·克魯瓦,也是13世紀的作曲家,活躍於約1270年至1300年間。彼特羅經文歌的特點是:第三聲部的時值更短,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已無法用某一種節奏模式來歸納。並且為了讓演唱第三聲部的人能更清晰地唱出時值短小的很多音,整個經文歌的速度不得不適當放慢。Semibreve一詞在現代記譜法中意為全音符,但在13世紀時是指最短的音符,一個短音符(breve)常分成二至九個小音符 [2] 

經文歌戲謔經文歌

與古藝術時代經文歌發展同步的還有戲謔經文歌,也是13世紀所流行的,這是教堂旋律和世俗歌曲相結合的結果。例如在關於貪酒者的三聲部的經文歌中,定旋律聲部是模進的有量旋律,而上面兩個聲部則交織着兩首吸血歌曲的旋律 [2] 

經文歌等節奏型經文歌

維特里 維特里
等節奏型(isorhythm)一詞來源於希臘文的兩個詞,意為相等的、相同的以及規律性、勻稱性。等節奏型經文歌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菲利普·德·維特里,他既是作曲家,又是音樂理論家、哲學家和詩人,也是新藝術時期音樂-詩歌藝術的奠基人和思想家之一 [2] 
維特里的經文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古藝術向新藝術轉變的階段相吻合,代表作為“In nova fert”。第二個階段相當於早期等節奏型結構的階段,代表作為“Adesto”、“Quoniam secta”,第三個階段展示了他“古典”形式的節奏型經文歌,這一階段的經文歌創作於14世紀20至40年代,它們集中在《Ivrea》集中 [2] 
等節奏型經文歌的作曲家還有約翰內斯·奇科尼亞,這是一位最早的尼德蘭作曲家之一,主要工作在列日以及意大利。他廣泛運用各種模仿技術,革新了經文歌體裁(如出現了自由創作的定旋律) [2] 

經文歌15世紀經文歌

經文歌在15世紀漸漸發展成音樂和歌詞的統一體。帶有自由定律的結構可以在迪費(約1400至1474年),鄧斯泰布爾的作品中遇到。在奧克岡和若斯坎(Josquin,約1440年至1521年)的經文歌中可以看到意大利勞達讚歌、弗羅托拉的影響。若斯坎的經文歌寫有50多首,接近伊薩克、彼埃爾·德·拉·克魯瓦、布律梅爾的作品。在這一時期廷克托里(Tinctoris,約1435年或1445年至約1511年)首次將經文歌確定為介於彌撒與歌曲之間的特殊的音樂體裁 [2] 

經文歌16世紀經文歌

16世紀意大利的經文歌既有威尼斯樂派合唱音樂風格特點,又和羅馬樂派的傳統一脈相承;因為帕萊斯特里納的古多聲合唱曲曾在羅馬風行一時。威尼斯樂派的代表作曲家有阿德利昂·維拉爾特和G.加布裏埃利(Giovanni Garbrieli,約1558年至1612年)。羅馬樂派的代表作曲家有路德維希·森夫爾(Lndwig Senfl,約1486年至1542/43年)、拉索(Roland de Lasso,1532年至1594年)。拉索的復調藝術的典範之一是其經文歌集《Magnum opus musicum》(1604年) [2] 
托馬斯·塔利斯 托馬斯·塔利斯
在英國,經文歌是在托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約1505年至1585年)、威廉·伯德(William Byrd,1543年或1544年-1623年)等的創作中得到發展 [2] 

經文歌17世紀以後的經文歌

17世紀的經文歌失去了體裁的穩定性。有時經文歌作為特別的“風格”來解釋,如帶有“古老的”、帶有“帕萊斯特里納風格”等。這時產生了大量的“混合物”:多合唱的經文歌—協奏曲,發展了威尼斯樂派的傳統,“單聲部歌唱的”、“獨唱的”或不大的、帶有通奏低音的經文歌—協奏曲,具有維亞達納“古教堂協奏曲”的精神。此外還有經文歌-詠歎調、經文歌-插曲、經文歌-對話曲等,反映出經文歌與清唱劇和音樂—舞台體裁的相互影響 [2] 
巴赫 巴赫
這些看似相互牴觸的傾向表現在蒙特威爾第、呂利、拉莫、珀塞爾、亨德爾的創作中,並綜合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六首經文歌中,晚期巴洛克的理論家們將經文歌與賦格等同起來。經文歌漸漸地接近合唱或獨唱的康塔塔 [2] 
18世紀下半葉,海頓、莫扎特等都作有經文歌。19世紀的經文歌作者有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布魯克納、古諾、聖-桑等人。從20世紀開始,現代作曲家對經文歌重新發生興趣,代表作曲家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利蓋蒂等 [2] 

經文歌主要分類

時期
名稱
説明
13世紀
弗朗科、彼特羅經文歌
13世紀經文歌的代表。
13世紀
戲謔經文歌
教堂旋律和世俗歌曲的結合。
13世紀
歌曲型經文歌
在許多情況下二聲部經文歌接近於帶器樂伴奏的歌曲。
13至14世紀
等節奏型經文歌
經文歌在此後發展中的類型。
以上主要分類參考資料來源 [2] 

經文歌主要特點

13世紀典型的經文歌是三聲部,上聲部附加的歌詞開始還是拉丁文的,與宗教有關,往往是解釋聖詠旋律聲部歌詞的意義。後來一些經文歌上方兩個聲部歌詞方言化,出現了法文經文歌,這就形成了經文歌特有的“復歌詞”現象,即聖詠旋律聲部的拉丁歌詞與上方兩個聲部的法語歌詞混在一起,在通常情況下上方兩聲部歌詞內容也不一樣。由於加入方言歌詞,經文歌內容漸漸世俗化,有談情説愛的、逗樂取笑的等等。顯然這樣的經文歌的內容與內容與禮儀非常不協調,不可能再用於禮拜,因此這些經文歌從禮拜活動中分離出去,在世俗社會流傳開來 [3] 

經文歌代表人物

時期
代表作曲家
主要貢獻
13世紀
佩羅蒂努斯
音樂節奏更為複雜化,上聲部與下聲部形成對比。
弗朗科·德·科洛尼亞
第三聲部的歌詞多而密集,第二聲部的氣息則較為疏鬆,從第三聲部依次向下至低聲部形成了自密而疏的節奏格式。
彼特羅·德·克魯塞
第三聲部的時值更短,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菲利普·德·維特里
作有《Ivrea》集。
15世紀
若斯坎
經文歌寫有50多首。
廷克托里
第一次將經文歌確定為介於彌撒與歌曲之間的特殊的音樂體裁。
16世紀
拉索
作有經文歌集《Magnum opus musicum》。
托馬斯·塔利斯
經文歌在其創作中得到發展。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在其創作中得到發展。

約瑟夫·海頓
作有經文歌。

莫扎特
作有經文歌。

門德爾松
作有經文歌

斯特拉文斯基
對經文歌重新產生興趣。

利蓋蒂
對經文歌重新產生興趣。
以上代表人物參考資料來源 [2] 

經文歌相關評價

經文歌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理性的作曲意識的發展,13、14世紀它成為復調音樂新技術的實驗地,人們在經文歌上進行新的寫作探索,許多新的作曲家屬,如等節奏、聲部交換、分解旋律(hocket),以及模仿技術在經文歌寫作中得到廣泛運用 [3]  (於潤洋《西方音樂通史》評)
參考資料
  • 1.    房思釗.合唱指揮的基礎與實踐[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114.
  • 2.    錢亦平、王丹丹著.西方音樂體裁及形式的演進[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12):118-136.
  • 3.    於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