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冷水灘區

鎖定
冷水灘區,隸屬湖南省永州市,是永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位於湖南省西南部,居湘江上游,東鄰祁陽市,西接東安縣,南界零陵區,北連祁東縣。地處越城嶺餘脈,零祁丘崗盆地的北部。總面積1218平方公里 [5]  。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截至2016年,轄9個鄉鎮、9個街道。截至2023年末,冷水灘區全區户籍人口55.49萬人,共19.44萬户。 [9] 
冷水灘形成較早,前人涉足較多,留下不少名勝古蹟。主要有:“瀟湘驛”,“磯唐叟釣”,文昌閣。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
2023年,冷水灘區地區生產總值GDP424.92億元,同比增長3.3%。 [9] 
中文名
冷水灘區
外文名
Lengshuitan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4311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永州市
地理位置
中國中南部
面    積
1218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街道11個鎮1個鄉
政府駐地
梧桐街道梧桐路579號
電話區號
0746
郵政編碼
425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5.49 萬(2023年户籍人口) [9] 
著名景點
濱江廣場
李達故居
瀟湘公園
機    場
永州零陵機場
火車站
永州站永州東站
車牌代碼
湘M
地區生產總值
424.92 億元(2023年)
方    言
湘語零陵話

冷水灘區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冷水灘屬楚國南境。
,冷水灘屬零陵縣,歸長沙郡管轄。
西漢初,改長沙郡為長沙國,冷水灘屬長沙國。元朔五年(前124年),建立泉陵侯國,冷水灘屬泉陵侯國。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國屬零陵郡,冷水灘隨屬之。西漢未王莽建立新朝,改零陵郡為九嶷郡,冷水灘屬九嶷郡。
東漢,改泉陵侯國為泉陵縣,隸屬零陵郡,冷水灘屬泉陵縣。
三國,泉陵縣先歸蜀,後歸吳,隸屬零陵郡,冷水灘隨屬之。
兩晉,西晉秦始元年(265年)冷水灘屬荊州零陵郡所轄之泉陵縣,永嘉元年(307年)冷水灘屬湘州零陵郡所轄之泉陵縣。東晉承之。
南北朝,冷水灘屬南朝地域。劉宋時改零陵郡為零陵內史,齊、梁、陳時複稱零陵郡,均下轄泉陵縣,冷水灘屬泉陵縣。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零陵郡為永州總管府,改泉陵縣為零陵縣,大業三年(607年),永州總管府複稱零陵郡,冷水灘先後屬永州總管府、零陵郡所轄之零陵縣。
唐朝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冷水灘一直屬零陵縣所轄區域。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組建永州專區。
1950年5月,永州專區改稱零陵專區,冷水灘屬零陵專區零陵縣所轄。
1952年,衡陽、零陵、郴州3個專區合併,設立湘南行政公署,冷水灘屬湘南行署零陵縣所轄。
1954年,撤銷湘南行署,改設衡陽、郴州兩個專區,冷水灘屬衡陽專區零陵縣所轄。
1960年2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批准設立冷水灘市,由零陵縣管轄。
196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冷水灘市由衡陽專署管轄。
196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冷水灘市,其行政區域仍劃歸零陵縣管轄。
1969年2月,經零陵地區革命委員會同意,建立零陵地區冷水灘鎮(縣級),為地區直鎮。
1969年12月,撤銷,其行政區域仍迴歸零陵縣。
198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零陵縣,恢復冷水灘市。
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零陵地區,設立地級永州市,撤銷縣級冷水灘市,設立永州市冷水灘區,並於1996年3月18日正式掛牌。

冷水灘區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冷水灘區轄9個鄉鎮、9個街道:梅灣街道菱角山街道肖家園街道楊家橋街道梧桐街道鳳凰街道珊瑚街道曲河街道嵐角山街道花橋街鎮普利橋鎮牛角壩鎮高溪市鎮黃陽司鎮上嶺橋鎮伊塘鎮蔡市鎮楊村甸鄉。區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冷水灘區梧桐路579號。

冷水灘區地理環境

冷水灘區位置境域

冷水灘區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介於北緯26°15′~26°49′,東經111°28′~111°47′之間,東鄰祁陽市,西接東安縣,南界零陵區,北連祁東縣。東西寬30千米,南北長61.5千米,總面積1218平方公里 [5] 

冷水灘區地質地貌

冷水灘區地處越城嶺餘脈,零祁丘崗盆地的北部,四明山下,北、東、西三面高,中、南部較低平。境內以楊村甸鄉的騰雲嶺為最高峯,海拔1052米,最低是竹山橋鎮的哲洲灘,海拔80.3米,最大高差971.7米。冷水灘區和南邊的芝山、西邊的東安、東邊的祁陽共同構成一個較大的山間盆地。盆地分成東、西、南、中部分;東祁陽,西東安,南芝山,冷水灘居中。
區境北端是四明山,南邊為紫金山,東西兩面以及中間的廣大地區則是微波起伏的平原崗地。湘江以北,從四明山的騰雲嶺到哲洲灘,平均坡降為2.9%。
區境地貌特點以崗地、平原為主,山地、丘陵、水域兼有。據1992年《冷水灘市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統計,山地、丘陵、崗地、平原、水域組合的比例為0.7:1.9:3.3:3.2:0.9。全區地貌類型齊全,有利於農、林、牧、副、漁綜合佈局開發和養殖。
冷水灘區內的地質構造比較古老、複雜,經歷了早、中、晚和中生界構造運動,形成了不同時代的不同地層和構造體系。地層除志留系、中三迭統、上侏羅統和第三系缺失外,其他均有出露。整個地勢近似背北朝南的“畚箕形”,地貌以崗地、平原為主,山地、丘陵、水域兼有。

冷水灘區土壤

冷水灘區成土母質母巖多樣,以石灰岩、砂岩為主。土壤類型多樣,分8個土類,16個亞類,47個土屬,150個土種,以紅壤、水稻土面積最大。由於地理運動的影響,其成土母質以石灰岩、砂岩為主,第四紀紅色粘土、河流沖積物次之,板頁岩、紫色砂頁岩較少。發育的土壤有水稻土、紅壤、山地黃壤、山地草甸土、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紫色土、潮土等。海拔700米以上的為山地黃壤。

冷水灘區氣候

冷水灘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資源豐富,四季分明,光熱充足,春夏多雨,雨量豐沛,夏秋多早,冬冷期短,暑熱期長。風向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冬季以偏北風為主,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全區水熱分佈差異大,天氣氣候複雜多變,洪澇、乾旱、暴雨、大風、冰雹、雷電、低温冷害和冰凍、高温熱害、連綿陰雨等氣象災害及其誘發的氣象衍生災害如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較為頻繁,給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冷水灘區政治

區委書記:秦志軍 [1]  [8] 

冷水灘區自然資源

冷水灘區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底,冷水灘區境內有國土面積1217.13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積48.66萬畝,其中水田42.21萬畝,水澆地0.015萬畝,旱地6.4萬畝。 [2] 

冷水灘區水資源

冷水灘區境內水資源由地表水、地下水組成,水資源總量為13.268億立方米,年平均水力資源理論藴藏量19.23萬千瓦。

冷水灘區礦產資源

冷水灘區境內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5種,基本或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種,能源礦產以煤礦為主,黑色金屬礦產主要為錳、鐵,但品位不高,開發價值不大。礦產品資源有100多種,主要有錳、煤、高嶺土、陶土、硅土、鋁土、硫磺、白雲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煙煤儲量100多萬噸,錳礦石儲量250萬噸,高嶺土儲量4900萬噸。

冷水灘區植物資源

冷水灘區境內主要是以喬、灌木為主的天然或人工植物羣落,分7大類,其中喬、灌木84科、230屬、669種。有林地6萬公頃,森林蓄積量達180萬立方米;可開發荒地6.2萬公頃,林果資源達120多種,主要有杉、松、柑桔、桃、李、橙等。

冷水灘區動物資源

冷水灘區境內動物種類繁多,有野生脊椎動物3類39科73種。有水產資源80餘種,可養水面6000多公頃,以青、草、鰱、鱅、鯿、鯽、鯉、甲等魚為主,稀有珍貴魚種有竹魚、回沙魚等。

冷水灘區人口

2023年末,全區户籍人口55.49萬人,共19.44萬户,其中:男性人口28.66萬人,女性人口26.83萬人。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7.2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7.36萬人,農村人口19.91萬人,城鎮化率為65.23%,比上年末提高0.78個百分點。全區人口出生率5.2‰,死亡率為6.12‰,自然增長率為-0.92‰。 [9] 
冷水灘區以漢族為主,各少數民族散居於漢族之中,少數民族種類及人口數量呈增加趨勢。全區共有38個少數民族,如佤族畲族土族傣族等。

冷水灘區經濟

冷水灘區綜述

冷水灘河西景觀 冷水灘河西景觀
2023年,冷水灘區全區完成GDP424.92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49.42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產業完成116億元,同比增長-2.5%;第三產業完成259.5億元,同比增長5.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73990元,同比增長3.9%。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6:27.3:61.1。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7%、-21.4%、107.7%,分別拉動全區GDP增長0.45個、-0.71個、3.56個百分點。 [9] 
2016年,冷水灘區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0年的15.4:38.6:46.0調整到2016年的14.5:36.9:48.6,其中第一產業下降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1.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2.6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9%、36.3%和57.8%,分別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5、3.4和5.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5%,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2.5%;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56.2%,消費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43.6%,進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0.2%。2016年,冷水灘區財政總收入完成14.57億元,同口徑增長15.4%。公共財政收入9.68億元,增長9.2%;上劃中央税收3.58億元,增長38.1%;上劃省級税收1.31億元,增長12.7%;一般預算支出29.12億元,增長13.5%。全面小康建設總體實現程度為94.2%,提高1.9個百分點。經濟發展實現程度達92.5%,提升3.8個百分點;人民生活實現程度達94.5%,提升1.7個百分點;社會發展實現程度達100%,提升0.1個百分點;民主法治實現程度達85.9%,下降2.8個百分點;生態文明實現程度達99.1%,提升0.8個百分點。
2016年,冷水灘區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264.85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城鎮投資完成221.41億元,增長19.7%,農村非農户完成投資27.77億元,增長13.8%,房地產開發完成15.67億元,同比增長-4.8%。按經濟類型分:國有投資36.09億元,下降3.3%;非國有投資228.76億元,增長21.4%,其中民間投資218.76億元,增長26.9%;按產業分:一產業投資完成5.83億元,增長139.2%;二產業投資完成158.16億元,增長7.7%;三產業完成投資100.86億元,增長31.8%,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為2.2:59.7:38.1。按投資方向分:工業投資158.16億元,增長19.5%,其中技改投資147.7億元,增長31.1%;基礎設施投資42.73億元,增長468.2%;產業投資120.06億元,佔本年全部完成投資額的45.3%,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36.68億元,增長6.7%;民生投資27.96億元,增長145.4%。
2016年,冷水灘區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433個,完成投資額264.85億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的項目416個,過億元項目73個,已竣工投產項目171個。重點工程項目183個,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投資158.92億元。 [2] 
2019年,冷水灘區地方生產總值GDP 335.11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74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89.28億元,同比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211.09億元,同比增長8.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61425元,同比增長7.5%。
2019年,冷水灘區區屬財政總收入完成19.17億元,同口徑增長0.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01億元,同比增長1.3%;上劃中央税收5.13億元,同比下降10.4%;上劃省級税收2.02億元,同比增長31.6%;一般預算支出42.02億元,同比增長14.5%。

冷水灘區第一產業

濂溪故里樓田風光 濂溪故里樓田風光
2023年,冷水灘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88.26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農業總產值42.97億元,同比增長4.2%;林業總產值5.45億元,同比增長8.5%;牧業總產值28.6億元,同比增長1.5%;漁業總產值6.34億元,同比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4.9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2.07億元,同比增長3.8%。
2023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0.284千公頃,同比增長0.02%,其中,夏糧面積0.685千公頃,同比增長0.15%;早稻面積15.867千公頃,同比增長-0.01%;秋糧面積33.732千公頃,同比增長0.04%。秋糧面積中,中稻及一季晚稻面積11.479千公頃,同比增長-0.85%;雙季晚稻面積15.586千公頃,同比增長-0.96%。全年糧食產量32.25萬噸,同比增長1.7%。其中,夏糧產量0.28萬噸,同比增長0.8%;早稻產量9.73萬噸,同比增長0.74%;秋糧產量22.23萬噸,同比增長2.14%。
2023年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7.47萬噸,同比增長-0.13%,其中,豬肉產量6.21萬噸,同比增長1.97%;牛肉產量0.19萬噸,同比增長18.75%;羊肉產量0.13萬噸,同比增長18.18%。年末生豬存欄54.31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69萬頭,同比增長-4.87%;牛存欄3.66萬頭,同比增長27.53%;羊存欄6.02萬隻,同比增長-3.83%;家禽存籠518.66萬羽,同比增長41.34%。全年生豬出欄84.6萬頭,同比增長1.69%;牛出欄1.61萬頭,同比增長20.15%;羊出欄7.66萬隻,同比增長8.96%;家禽出籠652.36萬羽,同比增長-13.21%。禽蛋產量1.05萬噸,同比增長69.35%;水產品產量1.47萬噸,同比增長6.81%。
2023年全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8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3.6萬畝。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51公頃。共開工各類水利工程85處,投入資金4270萬元,勞動工4.4萬個,完成土石17.85萬立方米,完成河道治理1個項目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6平方公里。
2023年全年機械總動力達77.1萬千瓦,其中,柴油發動機動力63.5萬千瓦,汽油發動機動力0.29萬千瓦,電動機動力13.2 萬千瓦。耕整機13279台,總動力達5.6萬千瓦;聯合收割機931台,總動力達2.45萬千瓦;農作物機械化率達62.3%。 [9] 

冷水灘區第二產業

2023年,冷水灘區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3%,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全區工業用電量4495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7.9%。
2023年,冷水灘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47.6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區屬規模工業總產值99.4億元,同比增長-29.8%。年內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2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1.1億元。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4億元,同比增長-16.3%;醫藥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8億元,同比增長-9.0%;計算機信息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億元,同比增長-19.0%;專用設備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5億元,同比增長-8.2%;汽車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6億元,同比增長-31.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億元,同比增長-6.4%。
2023年,冷水灘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售率達95.1%,主營業務收入達226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利潤總額5億元,同比增長-15.1%。 [9] 

冷水灘區第三產業

2023年,冷水灘區建築業增加值23.5億元,同比增長13.8%,建築業總產值58.97億元,同比增長16.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4.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5.3%,其中,新開工面積21.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3.8%。房屋峻工面積51.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4.7%。
2023年,冷水灘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76億元,同比增長2.6%。分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191.17億元,同比增長18.7%;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7.59億元,同比增長-76.8%。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分行業大類看,批發業零售額0.54億元,同比增長36.4%;零售業零售額88.54億元,同比1.2%;住宿業零售額1.01億元,同比增長15.8%;餐飲業零售額2.35億元,同比增長57.8%。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2%,日用品類同比增長0.7%,中西藥品類同比增長-39.4%,飲料、煙酒類同比增長23.6%,傢俱類同比增長28.9%,汽車類同比增長14.2%。
2023年,冷水灘區外貿進出口企業達到41家,進出口突破5000萬元以上企業6家。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4.07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13.42億元人民幣,進口0.65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178萬美元,承接產業轉移項目39個,實際引進內資80億元,同比增長8.1%。
2023年,冷水灘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1億元,同比增長12.5%。旅客週轉量52.1萬人公里,同比增長-6.0%。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2386.255公里,其中,國道18.042公里,省道82.619公里,縣道228.743公里,鄉道319.474公里,村道1737.377公里。
2023年,冷水灘區郵政業務總量5452萬元,同比增長-2.5%。截至年底,互聯網寬帶用户25.42萬户;固定電話用户5.14萬户;移動電話100.21萬户。
2023年,駐冷水灘區各家銀行機構年末存款餘額749.9億元,比年初增加67.76億元,同比增長9.63%。年末各項貸款餘額743.6億元,比年初增加71.39億元,同比增長10.23%。全年全區保費收入30.25億元,同比增長4.0%。
2023年,冷水灘區共接待遊客593.39萬人次,同比增長52.6%,旅遊總收入53.77億元,同比增長54.4% [9] 

冷水灘區社會事業

冷水灘區科學技術

截至2023年底,冷水灘區全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有74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2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77.7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1.81億元。全年專利授權量311件,其中,發明專利42件,實用新型專利159件,外觀設計專利110件。 [9] 

冷水灘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底,冷水灘區有普通小學37所(不含小學教學點),在校學生60439人,專任教師3491人;普通初中37所,在校學生33277人,專任教師2328人;普通高中10所,在校學生13253人,專任教師951人;中等職業中專10所,在校學生12693人;在校園幼兒22790人。本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畢業生升學率100%;普通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8%。全年發放國家助學金576.55萬元。 [9] 

冷水灘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底,冷水灘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18個鄉鎮文化站。全年免費送戲下鄉50場,舉辦文化藝術培訓224期,培訓學員9664餘人,組織開展老年合唱團免費培訓4800人次。年末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496.461千冊,圖書館累計接待讀者86.1331萬餘人次,外借圖書39.2701萬餘冊次。 [9] 

冷水灘區體育事業

截至2023年底,冷水灘區共開展羣體活動26次。參與健身6萬人次, 參與率10.3%,新建健身路徑32條。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户外活動等協會9家。全年獲省級運動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3枚。全區有體育場館4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137.3萬平方米,人均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2.37平方米。 [9] 

冷水灘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底,冷水灘區有衞生機構454個(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32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415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7個。全區衞生機構擁有牀位總數8099張,比去年多331牀,每千人擁有牀位14張,其中,醫院牀位數6776張,基層醫療單位牀位數963張,專業公共衞生機構牀位數360張。全區有衞生技術人員740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665人,註冊護士3787人。 [9] 

冷水灘區社會保障

2023年,冷水灘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79元,同比增長4.3%,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908元,同比增長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51元,同比增長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344元,同比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85元,同比增長5.3%,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140元,同比增長6.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23.7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6.86%。
2023年,冷水灘區新增就業人數597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711人。截至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1.35萬人,同比增長0.7%;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45萬人,同比增長6.6%,其中,在職職工6.89萬人,離退休人員1.5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1.04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9.77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2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職工人數3.19萬人(僅冷水灘區職工),與去年基本持平;工傷保險參保職工人數5.26萬人,同比增長0.1%;失業保險參保職工人數3.34萬人,同比增長6.4%,全年領取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282人次。 [9] 

冷水灘區環境保護

2023年,冷水灘區城鎮污水處理量8856萬噸,處理率為98.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3.87%;空氣優良質量天數343天,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94%;地表水達到Ⅲ類或優於Ⅲ類水體比例為100%。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447公頃,義務植樹175.8萬株;年末森林面積54900公頃,森林蓄積量183.4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6.01%。 [9] 

冷水灘區交通運輸

2016年,冷水灘區貨物週轉量32855.4萬噸公里。其中公路貨物週轉量32205萬噸公里,水運貨物週轉量639.1萬噸公里,鐵路貨物週轉量11.3萬噸公里,航空貨物週轉量0.078萬噸公里;全區旅客週轉量48926.2萬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週轉量48636萬人公里,水運旅客週轉量35.7萬人公里,鐵路客運週轉量248.7萬人公里,航空客運轉量5.78萬人公里。行政村客運(公交)班線通達率99.5% [2] 
冷水灘區高速鐵路正式運營,永州機場開通北京、上海、海口、深圳等6條航線,祁冷公路、二廣高速、衡棗高速等5條跨境幹線建成通車,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基本形成。共有兩條鐵路:洛湛鐵路湘桂鐵路,分別連接南北和東西的交通,並在區內交匯。境內S217、二廣高速、泉南高速貫區而過。
永州火車站 永州火車站
2019年末,冷水灘區公路旅客客運量267.15萬人次,旅客週轉量45325.33萬人公里,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不含城市道路)2305.267公里,其中:國道18.042公里,省道163.558公里,縣道228.502公里,鄉道312.542公里,村道1582.623公里。

冷水灘區風景名勝

瀟湘驛 瀟湘驛
冷水灘形成較早,前人涉足較多,留下一些名勝古蹟。主要有張飛井、瀟湘鎮-老埠頭、老街、農校校區、曲河大橋、李達故居、瀟湘驛、磯唐叟釣、文昌閣等人文景觀。
“瀟湘驛”,位於境南瀟湘二水匯合處,古人駐足歇息之地,如今尚有石牛、石馬、石刻等遺蹟可尋;“磯唐叟釣”,位於境北黃陽司渡口,前朝文人楊成齋在此留有石刻;文昌閣,建於明嘉慶年間,濱臨市區河西,凌崖聳立,高50餘米。
冷水灘區境北四明山壁,傳聞是舜帝南巡憩息之地;西側焦山飛石林立;南側五指山形似五指;市區內湘江中的宋家洲,四面環水,猶如長沙“橘子洲頭”,是天然的水上公園。正在興建宋家洲電站和宋家洲樂園、西區公園、南區遊園等人文景觀。特別是宋家洲電站建成後,將增添市區內朔湘江二十公里的“瀟湘攬勝”風景線。

冷水灘區地方特產

舜皇山土豬
舜皇山土豬,湖南省永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舜皇山土豬原名東安豬,在湖南省永州市北五縣(零祁盆地內)有着悠久的養殖歷史,獨特的地理、氣候、水文、土壤環境以及生產工藝造就了產品獨特的品質,在湖南省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的聲譽。舜皇山土豬特徵明顯,中間白,獅子頭,短嘴巴,蝴蝶耳、牛眼睛。
2012年12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舜皇山土豬”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3] 
永州山蒼子油
永州山蒼子油,湖南省永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明朝弘治年間,永州就開始了人工大面積種植山蒼子,已經歷了近五百年的歷史歲月,民間仍將山蒼子的根、莖、葉、和果入藥,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永州山蒼子具有粒圓、氣味濃厚、富油質、出油率高等特點,永州山蒼子油以成份適中、香味純正而廣受消費者歡迎。
2010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永州山蒼子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4] 

冷水灘區著名人物

趙金龍
何紹基
懷素
周敦頤
陳遘
黃蓋
蔣琬
伍人寰
陳珂
劉翠玲
宋甲武
李治燕
黃紹棠
蔣志堅
歐陽芳
唐建坤

冷水灘區榮譽稱號

2018年7月11日,冷水灘區入選2017年湖南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區。 [2] 
2019年11月,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6] 
2021年11月25日,入選2021年擬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地區公示名單。 [7] 
2023年1月,入選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範縣(市、區、旗)。 [10] 
2023年11月,被命名為“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