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冬不拉

鎖定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中亞地區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新疆哈薩克族中尤其流行。
冬不拉是一種彈奏類樂器,體型相對較少,但是冬不拉的音域相對較廣,能夠彈出3、4、5、6、8度合音。冬不拉作為哈薩克民族最為流行的一種絃樂器,不僅能夠滿足彈唱的需求,而且冬不拉還能夠滿足獨奏以及合奏等多種音樂演奏的需求。冬不拉的種類繁多,分別有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絃十三品以及二絃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絃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二絃十品的低音冬不拉。 [5]  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桑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
冬不拉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徵,反映着中國歷史的不斷髮展,以及哈薩克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可以説早期的冬不拉是各個部落之間表達情感的重要紐帶;在當代,冬不拉則是維繫中華民族文化的紐帶。 [6] 
中文名
冬不拉
外文名
Dombra(英語);Домбыра(哈薩克語);Домбра́(俄語)
別    名
東不拉
別    名
東布拉
屬    性
彈撥樂器、民族樂器
流行地區
東北亞、北亞、中亞
產生時間
公元3世紀前

冬不拉歷史淵源

冬不拉”是哈薩克語,“冬”代表樂器的聲音;“不拉、布拉”是定弦的意思。但也有人認為:“冬”是粗糙的木刻;“不拉、布拉”系張弦之意。“冬不拉”即指一種挖空了的木箱上張有弦的器物。關於冬不拉的起源有很多美麗的傳説,但尚無確切文字記載。從近幾年相關學者的研究來看,冬不拉這一樂器的由來已久。據《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中記載:“早在公元3世紀,冬不拉就已在哈薩克族先民中流傳了”。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的壁畫《吹笛和彈東布拉的伎樂人》(118洞)中,可以看到冬不拉在古代演奏時的風貌。哈薩克著名學者穆哈買德∙愛布納賽爾∙法拉布(870—950年)也認為冬不拉這一樂器“……來源於哈薩克族,這是確信無疑的”。根據這位學者的相關手稿,也能證明哈薩克的樂器——冬不拉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6] 
冬不拉的歷史悠久早在於《史記》和《漢書》中便有對於“烏孫”的記載。據中國音樂專家以及歷史學家推測,這裏所説的“烏孫”便是冬不拉。在時代發展的長河中,冬不拉早在公元三世紀就已經在哈薩克族開始流傳。 [5] 
冬不拉在歷史的不斷髮展之下,也在不斷的進步,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哈薩克民族音樂家們對冬不拉進行了改造,不僅將冬不拉的琴絃換成了鋼絲琴絃,而且冬不拉的品位也在不斷的增加,使得冬不拉的延音更加綿長、音域更加寬廣。 [5] 

冬不拉種類

冬不拉的種類繁多。早期的冬不拉在民間有過三絃和四弦冬不拉,現在絕大多數都是雙弦冬不拉。根據材質的不同,冬不拉又可以分為松木冬不拉、楊樹冬不拉、骨質冬不拉等幾種。從外形上看,分為阿拜冬不拉和江布勒冬不拉。阿拜冬不拉是以哈薩克著名詩人、哲學家、教育家阿拜命名,音箱是接近三角形。江布勒冬不拉是以哈薩克民間阿肯江布勒命名,音箱是橢圓形。這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冬不拉的弦一般用羊腸製作,現在已用尼龍纏鋼絲絃代替了羊腸弦,並增加和使用了銅質的琴絃。改革後的冬不拉,在原基礎上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個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個琴品,最近出現了調21個琴品的冬不拉,根據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長短、所繃琴絃和纏品味數目多少以及伸縮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將其定名為五種不同類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最高音冬不拉,稱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稱為“魯裏瑪”;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稱為“冬不拉”;2弦17品的次中音冬不拉,稱為“巴茲”,2弦10品的低音冬不拉,稱為“庫拉孜巴茲”。此外,還因哈薩克族歷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習俗的差異,在民間還存在其他各種形制的冬不拉,據不完全統計其品種大約有十幾種。 [4] 

冬不拉造型

據相關文獻記載,民間傳統的冬不拉根據其音箱外形分為兩種:一種形似方銑,以哈薩克民間詩人(阿肯)江布爾命名為“江布爾冬不拉”;一種形似馬勺,以哈薩克近代大詩人(阿肯)阿拜命名為“阿拜冬不拉”,這兩種冬不拉多見於民間。
冬不拉的裝飾手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彩繪(手繪)裝飾,即直接在打磨好的木胎上進行彩繪潤色。所用的裝飾紋樣以角形紋樣(鹿角、羊角、牛角,等)、植物紋樣(生命樹、春芽)和抽象的幾何紋樣為主,這與哈薩克人早期對植物、動物的崇拜,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濃厚的宗教文化是分不開的。藝人在裝飾冬不拉的過程中,將紋樣進行簡略,使其單純化,因為簡略和單純的紋樣能夠充分地體現出物體的形態。在彩繪施色過程中,器物所用顏色基本是藝人的主觀想象,也有顧客的特定要求。顏色大多選用黑色或明度、飽和度偏低的紅色、桔色等,形成古樸的視覺感受。 [6] 

冬不拉製作工藝

冬不拉的製作工藝基本可分為選材、量尺、加工、裝飾、上漆、調音六個程序。
選擇材料
材料是器物的基礎,是造型與工藝的第一要素。“無論怎麼樣,製作器物必須根據材料來進行......適宜的材料,使器物在最初構思時,即已經初具雛形......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適宜的材料才具備優良的功能,沒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產生健全的工藝”[8]。因此,藝人非常重視對材料的選擇。據筆者調研,製作冬不拉所用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多用新疆本地的松木、榆木、核桃木、紅柳木、樺木、桑木等,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材料。如琴箱(音箱、共鳴箱)多選用松木(結實、防腐性強、紋理直、成品光滑、美觀)、核桃木(結實、木材中油性少、彈奏時聲音清脆、響亮)、榆木(堅硬、結實、紋理較清晰、有觀賞性);面板多用松木(挑選無疤痕、紋路好的整塊精品松木;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將松木埋到沙子裏一年半後使用,這樣可以將松木中的水分吸收,使木板表面光滑);琴桿多用松木(紋理直、不易變形)、紅木(高端);琴頭、琴軸一般用松木、榆木、樺木(堅韌、結實、耐磨);琴絃在以前多用風乾的羊腸,後多用尼龍繩、塑料材質的絲線(耐用、結實、彈性好);琴碼多用楊木製成。
量尺裁切
材料選好後,依據冬不拉各部分的大小進行量尺並裁切。以下數據是筆者調研時藝人所提供。冬不拉在解放前全長50cm、80cm、90cm不等,解放後,全長約90—100cm。首先,將選好的琴箱木材用機器(圓盤鋸、車牀或手工鋸子)裁出約50cm長,7cm寬,0.2-0.3cm厚的方形木板,木板數量為7、9、11、12、24塊,一般多見7塊。其次,將琴桿所用木材裁出約48-50cm長,上寬約2-2.2cm,下寬約3—4cm的長方條。然後,將選好的面板木材裁出約40cm長,24cm寬(面板尺寸根據琴箱大小而定),0.3cm厚方形木板。最後分別裁出長約7-8cm,寬約4cm,厚約1cm的琴頭、長約2.5cm的橋型琴碼以及3.5cm長、3.5cm寬、1cm厚的琴尾(最下面捆琴絃稍的部位)。上述尺寸是藝人常用尺寸,如果客户有特殊需要,數據也會隨之改變。
加工工藝
加工程序是整個工藝流程的核心,是將各部分進行整合並完成造型的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常用工具有:電鋸、手工鋸、刨木器、模具(可不用)、砂紙、刀具、膠水、圓形自制烤爐架或弧面製作器、繩子、釘子(可不用),等。
製作時,首先將裁好的琴箱木板進行打磨,將乾淨的木板放置在自制的圓形烤爐架或者弧面製作器上加熱,並快速壓成適當的弧形,達到理想且具美感的弧度為準。然而,“正是這些似圓非圓、似橢非橢、光滑溜手、隨和可人的弧度,給觸覺和視覺的享受不僅是愜意而已,它的深層中是一種“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詩一樣的情趣”。由此可見,藝人在製作時每走一步、每下一刀,都無不體現出藝術上的考慮。正因如此,才能製作出受大眾喜愛的器物。而這種效果的取得,自然離不開藝人長期實踐過程中經驗的反覆積累。其後,將7—24塊(根據琴箱大小進行數量的選擇)壓好並用刨子刨好的弧面板拼湊在一起並粘合插進琴尾小槽中,上面用一小鐵釘在腰部。將整合好的琴箱放在模具上,並用繩子(輪胎內部的線繩)將其固定,並檢查弧面是否平整、腰部是否垂直。調整好後,放在通風乾燥處,待膠幹後解掉緊拉繩。為了更好的使琴箱每塊板子粘合緊密,可以做加固處理。找較薄的布,將其剪成長約20—30cm、寬約2—3cm的布條,用乳膠或者麪糊將布條貼在琴箱內部的接縫處,放在通風乾燥處待幹,然後將琴箱內部刷清漆(防潮)待幹即可。這道用布條加固工序,是藝人多年進行冬不拉修復時所總結的經驗,體現了藝人制作過程中對器物實用性方面的思考。
琴箱製作好後,將事先裁切好的面板與琴箱進行粘貼,待其晾乾後再用刀具將四周多餘部分去除,並用砂紙將面板邊緣打磨光滑。完成以上工序後,將準備好的琴桿一端鋸成尖角,放在腰部前,用筆在腰部正面畫線,把多餘部分鋸掉,使兩者對接(此工序也可用中國傳統榫卯結構將其嚴密扣合),並用乳膠固定。琴頭和琴桿的接法一樣,接好後將琴軸進行安裝並掛在通風乾燥處待幹。其後將待乾的琴身進行修整(可將琴桿背後刨成圓形,人在使用時比較舒適;琴頭兩邊刨成弧形,增加美感)並打磨(一定順着木頭的紋理進行打磨),直至琴身光滑無任何打磨痕跡即可。成型打磨光滑後,用稀釋好的清漆塗抹琴身(保持木材原有的自然色)。待幹後,修復並進行再次打磨,直到表面平滑為止。
裝飾手法
此工序是增加器物的美感,也是突出體現民族特色的關鍵。筆者調研中發現,冬不拉的裝飾手法有鑲嵌、彩繪、粘貼、噴漆四種方式,裝飾部位多在琴桿面板、琴箱面板、腰部(琴桿與琴箱交接處)等處。
鑲嵌裝飾是用切碎的獸骨、骨角片或將其磨成粉末狀鑲嵌在器物表面。藝人以冬不拉木本色為基調,用刀在琴桿面板處刻出小槽(寬度自定),槽內滴上膠水,將切碎的動物骨角片或骨頭磨成粉末(牛、羊、駱駝等)放入槽內,待幹後進行打磨直至光滑。
彩繪裝飾是用顏料在打磨好的器物上進行彩畫裝飾。藝人在琴體表面使用顏料漆進行圖案的繪製,顏色大多使用黑色與明度、飽和度偏低的紅色、桔色、藍色等進行搭配。這種手法以其簡單、自由、主觀、隨意等特點成為目前主要的裝飾方式。
粘貼裝飾是將紙剪成理想中的圖案直接粘貼於器物之上。藝人選擇較薄的深色紙張,根據理想中的圖案進行裁剪,將得到的圖案用稀乳膠粘貼在打磨好的胎體上。待幹後用濕毛巾擦去圖案以外的餘膠,使其整潔和鮮豔。
噴漆裝飾是將1毫米左右的厚紙雕刻或裁剪成自己所需圖案,壓在需要裝飾的位置,然後直接噴上所要色彩的油漆即可。
主體裝飾完畢後,藝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客人的要求進行局部點、線、面的裝飾,如琴體邊沿畫黑色或棕色的線條,讓琴體形態清晰明瞭,隨意中充滿秩序感。
上漆晾乾
上漆是“冬不拉”製作工藝中最後的一道工序,最好選用全透明的清漆。刷一次待幹後再刷一次,兩次清漆刷好後放在通風乾燥處,等待徹底乾燥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漆是胚體的保護層,不但使彩繪持久,而且使器物耐用。(注:製作過程中,每一道工序完成後,必須將胚體放在通風乾燥處待幹,等待徹底乾燥後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這是製作優良“冬不拉”成功的關鍵)
裝弦調音
上琴絃、安琴碼、定音調音。首先將琴絃綁在琴軸上,琴絃一般是2或3根,然後在調音的過程中將琴碼和品位(8—13)的位置進行確定,最後通過反覆調試,完成“冬不拉”的整個製作。 [6] 

冬不拉演奏方法

演奏冬不拉,將琴斜置於懷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彈撥。左手按弦時,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食指和拇指撥絃,其餘三指少用,有時也使用撥片彈奏。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內弦作和絃襯托,有時也相反,還經常用內外弦同時彈奏旋律。
街頭演奏冬不拉的婦女 街頭演奏冬不拉的婦女

冬不拉音量音域

音域範圍寬廣,適合彈奏一些節奏快速、奔放的曲子。冬不拉音量並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運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羣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指法有一彈一挑、兩彈兩挑、兩彈一挑、一彈兩挑、連奏、撥奏等,還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內弦配和音)。彈奏冬不拉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種變化。尤宜於表現快速樂曲。
冬不拉的音域範圍(五線譜) 冬不拉的音域範圍(五線譜)
冬不拉彈唱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於自彈自唱,也可用於獨奏或樂器合奏,表現力非常豐富。而且它輕便,易於攜帶,適合於草原上遷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們的喜愛。
哈薩克族的音樂工作者對冬不拉進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鋼絲絃,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製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絃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絃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冬不拉主要樂曲

流傳在民間的冬不拉樂曲達200多首,其中以馬為題材的樂曲最多。其次為描寫狩獵生活、歌頌美麗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樂曲。中國解放後出現的較優秀的獨奏曲有《高潮》《熱愛祖國》《延安頌》《伊犁河的波浪》等,協奏曲有《美麗的巴爾魯克山》近代有《我的冬不拉》《白色的小島》《故鄉》《姑娘的温柔》等。國外也有很多比較著名的冬不拉樂曲,如《白天鵝》、《漂亮的鳥兒》(Beautiful Kushtar)、《阿達依》(Aday)等等,也有許多作品被做成專輯流傳下來。近年來亦有許多名人將這些樂曲演繹到世界各地。 [1] 
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在中國綜藝節目上彈奏冬不拉 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在中國綜藝節目上彈奏冬不拉

冬不拉傳承保護

冬不拉傳承價值

冬不拉以其自身的娛樂文化功能以及體現出來的草原遊牧文化魅力,成為哈薩克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從某種意義上説,人制造了冬不拉,並使其成為哈薩克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器物之一,而它也成為哈薩克人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族羣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藝文化以及審美文化的表徵。 [6] 
冬不拉作為新疆音樂的素材之一,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例如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主要藉此來體現人與人的情感寄託,反映現實生活。 [2] 

冬不拉傳承狀況

冬不拉藝術歷經歷史的積澱,主要由彈唱音樂、樂曲、民間舞蹈音樂、演奏方法與技巧、樂器與製作工藝五大部分組成。然而,隨着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種流行文化風靡草原,使民族文化中的冬不拉藝術受到猛烈衝擊,一些傳統曲目和製作工藝已處在失傳邊緣。
由於這種藝術形式長期以來一直在民間流傳,因而未能得到系統的整理和保護。經過兩年多的準備,中國於2009年正式啓動了哈薩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冬不拉藝術”保護項目,使這種古老的音韻能夠和鐵爾麥一樣繼續流傳。 [3] 

冬不拉民間傳説

傳説一:老牧民阿肯
很久以前,哈薩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過着寧靜的遊牧生活。結果森林裏有一隻兇惡的瞎熊,經常跑出來傷害牧人和牲畜,使人們不得安寧,國王派去了幾批獵人都被瞎熊傷害了。
在民間亦有比人還高的冬不拉 在民間亦有比人還高的冬不拉
國王的兒子名叫“冬不拉”,他請求父王讓他去打敗瞎熊,由於父王不答應,冬不拉私自帶着弓箭、捕獸夾去找瞎熊,並與瞎熊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搏鬥,殺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犧牲。當牧民們找到王子的屍體時,都泣不成聲,誰也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國王。
這時有個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來,自告奮勇地去見國王。國王問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麼?”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樹説:“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國王生氣地説:“明天它如果不告訴我,我就殺了你!”聰明阿肯在牧民們的幫助下,砍下大樹的一個支杈,連夜製作成一把精美的樂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聲歌頌王子的壯舉,傾訴對王子的崇敬和懷念。
琴聲中有陣陣松濤,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鳴,也有草原人民悲傷的啜泣,國王聽着琴聲,悲痛萬分,是松木製成的樂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訴了國王。琴聲一會兒雄渾激昂,一會兒低迴婉轉,一會兒音韻鏗鏘,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從此,哈薩克人有了自己的樂器,為紀念王子,人們以“冬不拉”來命名樂器的名字,而彈唱冬不拉的民間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傳説二:人民心靈的夥伴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人心愛的樂器,它的來歷,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傳説,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個殘暴的可汗。與他一樣兇狠殘暴的兒子,在為他籌辦50大壽前的一次狩獵中失蹤,可汗命令王宮裏的奴僕必須在三天內找到他,誰帶來不好的消息,誰將會受到嘴裏灌滿鼎沸鋁水的懲罰。
一個年輕的騎手在一棵胡杉旁發現了可汗兒子的屍體。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聰明的老牧人,請他幫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終於想出了辦法:只要不用嘴説,就可以逃脱殘酷的懲罰。只見他從房前的樹上據下兩塊最好的薄木板,宰殺了自己的馬,抽出馬腿上兩條長筋。
老人將薄板和長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樂器。帶領尋找可汗兒子的僕役們縱馬直奔王宮。來到王宮,可汗坐在他的寶座上,在宮殿的中央擺着一口裝滿鼎沸鋁水的鍋。“你給我帶來了王子的消息嗎?”可汗衝着老人兇殘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趕製的樂器對着可汗彈起來。
悽美的樂聲如實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可汗聽完暴跳如雷,要處罰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鎮定的告訴可汗,發出聲音的是我手裏的冬不拉,如果要處罰就處罰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處罰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積憤。
老人的歌使僕役們個個抬起了頭,宮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隨着老人一起高唱。歌聲像火山爆發,可汗頓時失去了往日的威嚴,他被憤怒的歌聲嚇得癱瘓了,從高高的王位上摔下來,摔進那鼎沸的鋁鍋裏。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從此以後,草原上便流行開了哈薩克人民心靈的夥伴——冬不拉。
傳説三:會唱歌的樹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民族樂器。關於它的產生,在哈薩克人生活的地區,流傳着一個美麗的民間故事。
據説古時候,哈薩克汗(國王)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已到成婚年齡。可汗的一位大臣對公主有意,向汗提出求婚,汗同意了。但由於年齡懸殊,公主不同意,但又不好向父汗講。公主的丫環非常聰明,為公主出主意道:“你對大汗講,誰要找到會唱歌的樹,你就嫁給誰。”汗最終接受了女兒的意見,張榜告示全國,三個月為限。那位大臣雖對此心有不滿,但又不能公開反對。
冬不拉 冬不拉
一個月過去了,竟沒有人敢揭告示。一天,一個年輕的獵人路過城下,見人頭攢動,議論紛紛,便上前仔細閲讀了告示的內容,心想:既然有會唱歌的樹,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它。他上前毅然揭下了告示。
獵人被衞兵帶到汗的宮殿。公主在簾後看到獵人年輕英俊,頓生愛慕之情。公主向父汗提出要和獵人見面的要求,大臣想從中阻攔,卻又説不出正當理由。公主和獵人終於在後花園見了面。公主給獵人贈送一枚戒指作為定情物,獵人發誓一定要找到會唱歌的樹,娶公主為妻。
年輕的獵人走遍了深山老林,卻沒有找到會唱歌的樹。眼看期限要到了,獵人既着急又難過。這天晚上,獵人做了一個夢,雪山老人告訴他:“遇到了困難,應向百姓求教。”獵人急忙趕下山。哈薩克牧民知道他是揭黃榜的青年,都把他看做是心目中的英雄,紛紛前來看望。當得知期限將到,都為他着急。為了鼓勵獵人儘快找到會唱歌的樹,牧民們就殺羊款待他。殺羊人順手將羊腸子搭在身旁的樹上。沒想到這羊腸子給獵人帶來了希望。
宴會結束後,獵人越發鬱悶和惆悵,便在樹林裏散步。忽然,一種從來沒聽到過的聲音傳到了他的耳中。舉目看去,只見幾條被陽光曬乾、緊繃在樹幹上的羊腸子,在微風中顫動併發出聲響。他用手指輕輕撥動了幾下,竟發出十分美妙的聲音。獵人頓悟: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會唱歌的樹麼?
年輕的獵人把樹幹鋸下來,砍削成便於攜帶的長瓢形,再將幾條風乾的羊腸子固定好,製成了一把嶄新的樂器。這把樂器,哈薩克人後來叫它冬不拉,意思是會唱歌的樹。
最小的冬不拉可以放在手上 最小的冬不拉可以放在手上
獵人懷抱會唱歌的樹,將對公主的無限思念編成歌詞,叮叮咚咚地連彈帶唱起來。這美妙而動聽的琴聲,如綹綹遊絲,穿過樹林,飄向草原。牧民們都跑來聆聽演奏。大家都被這天籟般的琴聲所陶醉,也為獵人找到了會唱歌的樹而高興,紛紛表示願同獵人一起進京祝賀公主圓了夢。
在京城,大臣單獨接見了年輕的獵人。他對獵人的成功十分嫉妒,就花言巧語將會唱歌的樹騙到手,興沖沖地去見汗。汗讓大臣彈唱,他卻慌了手腳。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彈奏。
公主聽説大臣找到了會唱歌的樹,不禁暗自叫苦。丫環説:“大臣從未離開過京城一步,怎麼會是他找的?若是他找的,為什麼又不會彈奏?”公主聽了覺得有理,便讓丫環出宮尋找那個真正找到會唱歌的樹的人。老百姓都説是年輕的獵人。公主知道後萬分喜悦。
冬不拉 冬不拉
大臣見一計未成,又生一計,下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將獵人逮捕入獄。
公主乘大臣不在的時候,在獄中見到了年輕的獵人。獵人因失去了會唱歌的樹,感到十分慚愧。公主撫摸着獵人手上的戒指,鼓勵他一定要奪回會唱歌的樹。
大臣為了把會唱歌的樹據為己有,威逼獵人教他彈唱的方法。獵人説,沒有會唱歌的樹,我拿什麼教你呢?大臣想想也對,就拿來會唱歌的樹,把它交給了年輕的獵人。
年輕的獵人懷抱重新到手的會唱歌的樹,想起自己尋找它的艱辛和公主對自己的深情厚誼,聲情並茂地邊彈邊唱起來。這時公主趕了來,聽了這仙樂般的情深意長的琴聲和歌聲,眼淚禁不住撲簌簌地滾下腮來。
大臣見狀惱羞成怒,竟下令要將獵人斬首。可是武士們聽了這感人的琴聲不禁冒死抗命,反將獵人護送出了監獄。
年輕的獵人和美麗的公主終於獲得了自由和愛情。他們一個彈着會唱歌的樹———冬不拉,一個唱着心中的歌,雙雙離開京城,向茫茫大草原走去。

冬不拉與熱瓦普區別

由來不同:
熱瓦普維吾爾族和塔吉克族彈絃樂器。流傳在塔吉克族的叫拉布卜。十四至十五世紀已出現。清代列入四部樂。
熱瓦普 熱瓦普
冬不拉,哈薩克族彈絃樂器,是新疆地區彈唱音樂的重要伴奏樂器。
組成結構不同:
熱瓦普音箱半球形,木質,蒙以蟒皮,張五根金屬弦,多個音品(改革的熱瓦普音品可多至二十六個)。
冬不拉的音箱為木質的,有扁平和瓢形兩種,琴桿上有九個纏皮線的品位,張兩根弦。解放後,冬不拉經過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鋼絲絃,音域得到擴大的同時增大了音量。製成高低不同的冬不拉、二絃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絃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高、中音冬不拉的音色明亮、清脆、技巧靈活。
演奏方式不同:
熱瓦普的音色響亮,多用於合奏與伴奏,亦可作為獨奏樂器使用。獨奏樂曲為木卡姆或民歌的曲調,現已有不少新的獨奏作品出現。
作為新疆地區彈唱音樂的重要伴奏樂器,冬不拉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較小,一般用於自彈自唱、獨奏與合奏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