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前330年

鎖定
周顯王三十九年,魯景公十四年,齊威王二十七年,趙肅侯二十年,魏惠王後五年,韓宣惠王三, 秦惠文君八年,楚威王十年,宋剔成君四十年,衞嗣君五年,燕易王三年,越王無彊十三年,中山成公二十年。
中文名
公元前330年
時    代
周顯王三十九年
戰    爭
秦惠文王伐魏 
中國大事記
孟子到任國

目錄

公元前330年大事記

公元前330年,辛卯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惠王后元五年,此時是中國的戰國時期,以下是本年發生的大事。
公元前330年 - 冬季
公元前330年冬,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滅亡阿契美尼德王朝後,開始向中亞地區進軍。亞歷山大先取希爾卡尼亞,當地郡守降,繼取阿里安那,當地郡守亦降。當亞歷山大繼續東進時因聞阿里安那將反叛,便回師,平定阿里安那叛亂,後又取德蘭吉亞那。
亞洲
1、秦惠文王八年,大良造公孫衍(犀首)破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擒龍賈,魏獻河西地於秦。2、有關屈原史事:居樂平裏
屈原自幼嗜書成癖,讀書多而雜,“石洞讀書”與“巴山野老授經”當在這一年的前後。
2、孟子到任國,拜訪季任。孟子在鄒,與屋廬子、曹交問答。
3、公元前330年前後,巴國遷都閬中,直到國亡。
歐洲
1、公元前330年,安提帕特(Antipatros,約前397~前319)征討斯巴達,維護馬其頓對希臘的統治。
安提帕特:馬其頓王國大臣。亞歷山大東征時,委以“監國”(攝政)重任。
2、公元前330年 希臘航海家馬西利亞(今馬塞)的比特阿斯達到不列顛,他繞過不列顛後又到圖萊(今挪威或設得蘭羣島)和日德蘭半島。他通過測量,用緯度的變化確定地極高度的變化。他是歷史上最先報道日爾曼人(即“哥特人”)的人
3、公元前330年冬,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滅亡阿契美尼德王朝後,開始向中亞地區進軍。亞歷山大先取希爾卡尼亞,當地郡守降,繼取阿里安那,當地郡守亦降。當亞歷山大繼續東進時因聞阿里安那將反叛,便回師,平定阿里安那叛亂,後又取德蘭吉亞那。,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兵敗被殺,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三世的馬其頓大軍攻入波斯帝國都城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國正式滅亡。

公元前330年戰爭

1.秦惠文王伐魏
秦國經商鞅變法後,國勢強盛,遂謀求向外擴張。對於秦國來説最首要的事,是收復過去被魏國攻取的領土,佔據黃河天險。秦孝公二十二年(前三四0),商鞅見魏國新遭馬陵之敗,國力大損,認為伐魏的時機已到,便向秦孝公獻伐魏之策,即被採納。兩年後,秦孝公去世,太子以十七歲之身即位為君,首要之務是鞏固自己的地位;而舊貴族又向商鞅反功復仇,使新法受到考驗;義渠部族此時已較為強盛,曾擊敗秦軍,堪為後顧之憂,秦的伐魏計劃遂被暫時擱置。秦惠文王五年(前三三三),秦惠文王任用魏陰晉人公孫衍大良造,已考慮到對魏國用兵;兩年後,義渠內亂,秦派兵平定,解除了後顧之憂,於是再度伐魏。秦惠文王八年、魏惠王後元五年(前三三0),秦國分南北兩路向魏國大舉進攻,北路由大良造公孫衍統率,直攻魏國雕陰(今陝西甘泉南),擊敗有四萬五千人之眾的魏軍,俘獲主將龍賈,攻克雕陰。南路則包圍曲沃(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焦(今三門峽市西)。魏國迫於軍事壓力,獻河西之地向秦國求和。秦不僅未減緩攻勢,反而於次年乘勢渡過黃河,攻佔魏國的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西);曲沃和焦也被攻克。
2.秦魏會於應
秦國接連兩年攻魏,侵佔大片土地。秦惠文王八年、魏惠王后元五年(前三三0),張儀放秦為客卿大良造公孫衍離秦,導致秦國的策略發生變化,於是秦國停止向魏國進攻,秦惠文王與魏惠王在應(今河南寶豐南)相會,謀求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