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息繭房

鎖定
信息繭房是指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由於信息技術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間和任何領域的巨量知識,一些人還可能進一步逃避社會中的種種矛盾,成為與世隔絕的孤立者。在社羣內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時,社羣之間的溝通並不見得一定會比信息匱乏的時代更加順暢和有效。
中文名
信息繭房
外文名
Information Cocoons
定    義
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桎梏自己的生活
提出者
桑斯坦
出    處
信息烏托邦

信息繭房含義

“信息繭房”概念的提出不乏歷史淵源。早在19世紀,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就已發現,民主社會天然地易於促成個人主義的形成,並將隨着身份平等的擴大而擴散。在桑斯坦看來,網絡信息時代在帶來更多資訊和選擇,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實也藴藏着對民主的破壞。從網絡繭房的個人表徵方面觀察,可以發現,網絡繭房以“個人日報”的形式彰顯。
桑斯坦指出,在互聯網的出現之初,麻省理工學院的傳媒與科技專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就預言了"the Daily Me"(我的日報)——一個完全個人化的報紙的出現。在the Daily Me上,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挑選他喜歡的主題和看法。對於社會普通公眾中的某些人而言,是一個真正的機會,也是風險,有時會給商業和民主帶來不幸的結果。
桑斯坦在其著作《網絡共和國》開篇生動地描述了“個人日報(dailyme)”現象。在互聯網時代,伴隨網絡技術的發達和網絡信息的劇增,我們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隨意選擇我們關注的話題,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報紙和雜誌,每個人都擁有為自己量身定製一份個人日報(dailyme)的可能。這種“個人日報”式的信息選擇行為會導致網絡繭房的形成。當個人長期禁錮在自己所建構的信息繭房中,久而久之,個人生活呈現一種定式化、程序化。長期處於過度的自主選擇,沉浸在個人日報的滿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觸機會,不知不覺間為自己製造了一個信息繭房。
桑斯坦解釋説,生活在“信息繭房”裏,公眾就不可能考慮周全,因為他們自身的先入之見將逐漸根深蒂固。一些國家就由於這個原因走向災難。對於生活在信息繭房的領導人和其他人而言,這是一個温暖、友好的地方。但是,重大的錯誤就是舒適的代價。對於私人和公共機構而言,繭房可能變成公眾一種可怕的夢魘
在桑斯坦看來,網絡的廣泛使用,讓每個人都能獲得自己所喜歡的信息。假如説一個社會也是如此的話,各個社會羣體便會分裂。這樣的一種思想偏狹將會帶來各種誤會和偏見。正是因為消息是免費獲取的,所以在無數的新聞面前,公眾必須做出取捨。假如每個人都只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自己喜歡看的消息,那麼,每個人的世界陽景都只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世界本來應該擁有的樣子。
的確,新科技讓公眾能置身於許多他們過去很難找到的信息中,其中包括了新話題和新觀點。例如公眾想找各種不同癌症及其新療法,你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如果公眾想知道不同汽車的危險發生可能性,藉由一個快速搜索他就得到一堆資料。如果公眾想了解某個國家,關於它的政治、風俗到氣候,最好的百科全書也比不上網絡檢索來得管用。新的傳播技術有利於公眾接觸更多意見和話題,但是,許多街談巷議的談論,特別在網絡上其主題往往更為侷限。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網站,大部分與相同看法的網站鏈接,很少與持反對看法的網站有交流。
桑斯坦認為,新的傳播技術並不會使公眾缺乏好奇心或街談巷議者從此消失。相反,公眾越來越好奇,對街談巷議的需求也持續升高。網絡化雖帶來更多資訊選擇,看似更加自由,但在“個人本位”的理念下,勢必藴藏着對自由的潛在破壞。當個人忽略公共媒體而對觀點和話題進行自我設限時,這樣的機制其實存在着許多危機,愈來愈多的人只聽到他們自己的迴音,這樣的情形比分裂來得更糟糕。當然,桑斯坦也認為,隨着每個人獲得廣泛分散的他人所擁有的信息,而且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使積累知識的發展更快、更便捷,人類要擺脱居住在信息繭房所帶來的夢魘,可以通過集體的產品——由公眾自由參與信息發佈與維護的維基等載體形式,自由、積極地向社會貢獻自己的信息,使社會廣泛而複雜的信息得以聚合,使信息真實全面、準確客觀,既影響私人行為也影響公共行為。

信息繭房危害

信息繭房網絡羣體的極化

網絡下聚集的羣體,是由分化而類聚的,表現出羣體內同質、羣際異質的特性。網絡信息繭房一旦生成,羣體內成員與外部世界交流就會大幅減少,羣體成員擁有相近似的觀點和看法,羣體內同質的特徵越顯著,羣體經過時間的累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點,羣體間異質的特徵越明顯。德國學者伊麗莎白·諾埃爾-諾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人們越沉默,那麼其他的人就越是認為某種特定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在網絡輿論中,人們看到贊同某種觀點的人多,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不斷強化這種觀點並促使其向更大範圍擴散,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促成了羣體內部的同質。比如喜好某個觀點的網站,他們鏈接的也是有相同或相似觀點的網站,極少出現觀點相反或者不相關的網站,該網站將有類似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強化了網站自身的特點,堅定了羣體成員的觀點。
長期生活在信息繭房之中,容易使人產生盲目自信、心胸狹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維方式必然會將自己的偏見認為是真理,從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觀點侵入,特別當獲得“同盟”的認同後演化為極端思想。這種極端思想集中體現在看待事物時的觀念表達上,更有甚者,當其個人訴求無法得到滿足或者事態未成按成預想發展,便會在個人生活中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例如殺人與自殺等。這樣一種偏執的思維認識所直接導致的就是一種極端行為的顯現。

信息繭房社會粘性的喪失

社會粘性正是由經驗、知識和任務的分享而來的,人們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記憶和關心,需要由經驗分享而構建的共同聯盟。人類從原始社會起就處於羣居的狀態,羣居能夠保證更多資源的優化和羣體的生存發展,這是經歷了無數個時代驗證的。伴隨網絡的發達,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交流機會逐漸減少,人在網絡上選擇信息的自由度隨之加大,很容易自制信息繭房,脱離整個社會的發展,這些都大大減少了經驗的分享。當每個個體之間、羣體之間缺乏粘性,離散成單一的力量,這無疑極大地弱化了羣體的功能。
人們需要由經驗分享而構建的具有粘性的同盟。當人們發現同胞正處於危難時,能夠予以援助。在中國四川汶川北川發生八級強地震時,在舟曲泥石流時,作為同胞的中國人民在第一時間團結在一起救援災區。而缺乏粘性的社會國家間只關心各國內部的政治經濟利益,缺乏粘性的人之間往往彼此漠不關心。

信息繭房校園預防

構建系統的高校公共網絡平台引導機制
在防止網絡繭房的對策方面,桑斯坦把希望寄託在政府監管上。通過政府積極的監管,讓各類信息能夠更均勻地傳播,讓受眾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有用信息,有效的規避不良思想的傳播,促使人們瞭解到社會的更多真實情況,對減輕極化和片面思想有很大的作用。對於一些極端破壞性網站、極端思想人士的信息傳播,政府要發揮監管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需要研究的問題應該是政府如何管制。將這一思想運用於高校公共網絡平台,則意味着高校方面要積極承擔起網絡監管的責任。高校必須要對校園網的網絡平台進行規範,密切關注校園網絡平台的輿論走向,有效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和極端偏激信息,通過積極有效的監管,實現校園網絡的信息安全化、文明化。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求高校在對校園輿論的敏感度上有新的標準,即對一般性的言論不要過度的干涉,允許有不同意見的聲音存在。如果高校在管理中把握不好尺度,對校園網絡輿論妄加干涉,甚至自己製造輿論導向,這無疑是在製作一間更大的信息繭房,這將非常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反感。
建構健康的高校公共網絡輿論平台
大力發展高校公共網絡輿論平台,鼓勵民眾在公共論壇中發佈各類信息,發表各種觀點、主張,交流經驗和知識,是破除網絡信息繭房的有效方法。通過設置校園公共論壇,加大校園網絡中信息的全面性,使信息的傳播更均勻,在技術上儘量不使用簡單粗暴的篩選功能,讓廣大高校學生自己參與創作一份“大家的日報”,目的就是使廣大的高校學生獲得全面的信息,建立認知和分析事物所應有的宏觀視角,培養大學生科學的知識結構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頻繁使用校園公共論壇,組織一系列公共活動,主動的創造共同的體驗,讓不同的小羣體逐漸融合,甚至需要與其他學校、社會進行一些互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形成廣範的認知體系。允許學生參與校園公共論壇中信息的編輯,這樣強大的功能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如果運用得當,大學生就能夠獲得最廣泛的信息資源。
積極監督高校公共網絡平台
隨着校園網絡論壇的迅猛發展,高校廣大師生有了空前的話語權,他們可以較為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感受。但畢竟網絡論壇中法律道德的約束較弱,如果師生缺乏自律,就會導致某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被散佈或者某種不良情緒被宣泄,因此需要對高校公共網絡平台的信息進行監管。但是由於網絡論壇的快捷性、雙向互動性、問題發現的滯後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網絡論壇輿論監管上的困難。應該在校園網絡這一平台下,要鼓勵使用網絡的各方人員積極投身於校園公共網絡平台的監督之中。廣大師生以及使用網絡的相關校內人員必須樹立主人翁意識,將相關網絡信息的維護看作是自身的天職,用實際行為去守護大家在網絡上共同的“精神家園”,用負責任的態度在網絡上發表意見,發佈相關信息。只有做到了全校人員的全面參與,才能夠真正實現校園網絡環境的淨化,使得大學生在接受網絡信息時能夠更宏觀更理性,能夠在全面掌握相關信息之後才慎重做出自己的判斷。

信息繭房嚴厲打擊

2022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管理技術局局長於永河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答南都記者問時表示,將嚴厲打擊算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整改算法不合理應用帶來的“信息繭房”“算法歧視”“大數據殺熟”等影響網民生產生活的問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