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心理學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環境心理學》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保羅·貝爾(Paul A.Bell) 、托馬斯·格林 (THomas C.Greene)、傑弗瑞·費希爾 (Jeffiey D.Fisher)。
中文名
環境心理學
別    名
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
作    者
保羅·貝爾(Paul A.Bell) / 托馬斯·格林 (THomas C.Greene) / 傑弗瑞·費希爾 (Jeffiey D.Fisher)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0102085 [1] 
研    究
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係
領    域
社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學科介紹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係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這裏所説的環境雖然也包括社會環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環境,包括噪音、擁擠、空氣質量、温度、建築設計個人空間等等。
環境心理學是從工程心理學或工效學發展而來的。工程心理學是研究人與工作、人與工具之間的關係,把這種關係推而廣之,即成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環境心理學之所以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應用研究領域,是因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環境中的人的行為,而從系統論的觀點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統一的,二者都對行為發生重要影響。雖然有關環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們的重視,但環境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還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事情。
噪音是許多學科所研究的課題,也是環境心理學的主要課題,主要研究噪音與心理和行為的關係問題。從心理學觀點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聲音。對噪音的體驗往往因人而異,有些聲音被某些人體驗為音樂,卻被另外一些人體驗為噪音。研究表明,與強噪音有關的生理喚起會干擾工作,但是人們也能很快適應不致引起身體損害的噪音,一旦適應了,噪音就不再幹擾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響的一個因素,如果人們認為噪音是他們所能控制的,那麼噪音對其工作的破壞性影響就較小;反之,就較大。
人們習慣於噪音工作條件,並不意味着噪音對他們不起作用了。適應於噪音的兒童可能會喪失某些辨別聲音的能力,從而導致閲讀能力受損。適應於噪音環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狹窄,對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後的較長時間內仍對認識功能發生不良影響,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響更明顯。
從心理學角度看,擁擠與密度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擁擠是主觀體驗,密度則是指一定空間內的客觀人數。密度大並非總是不愉快的,而擁擠卻總是令人不快的。
社會心理學家對擁擠提出各種解釋。感覺超負荷理論認為,人們處於過多刺激下會體驗到感覺超負荷,人的感覺負荷量有個別差異;密度-強化理論認為,高密度可強化社會行為,不管行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觀眾觀看幽默電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數多;失控理論認為,高密度使人感到對其行為失去控制,從而引起擁擠感。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處於同樣密度條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對環境加以控制,則他的擁擠感會下降。一般説來,擁擠不一定造成消極結果,這與一系列其他條件有關。社會心理學家還研究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學校、監獄等種種擁擠帶來的影響和社會問題。建築結構和佈局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響外來訪問的人。不同的住房設計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誼模式。高層公寓式建築和四合院佈局產生了不同的人際關係,這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國外關於居住距離對於友誼模式的影響已有過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頻率高,容易建立友誼。
房間內部的安排和佈置也影響人們的知覺和行為。顏色可使人產生冷暖的感覺,傢俱安排可使人產生開闊或擠壓的感覺。傢俱的安排也影響人際交往。社會心理學家把傢俱安排區分為兩類:一類稱為親社會空間,一類稱為遠社會空間。在前者的情況下,傢俱成行排列,如車站,因為在那裏人們不希望進行親密交往;在後者的情況下,傢俱成組安排,如家庭,因為在那裏人們都希望進行親密交往。
個人空間指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自己身體與他人身體保持的距離。1959年霍爾把人際交往的距離劃分為4種:親呢距離,0~0.5米,如愛人之間的距離;個人距離,0.5~1.2米,如朋友之間的距離;社會距離,1.2~3.5米,如開會時人們之間的距離;公眾距離,3.5~7.5米,如講演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人們雖然通常並不明確意識到這一點,但在行為上卻往往遵循這些不成文的規則。破壞這些規則,往往引起反感。
空氣污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其心理後果卻剛剛引起重視。1979年羅頓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條件下,空氣污染可引起消極心情和侵犯行為
一些研究表明,温度與暴力行為有關,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為增加。但是當温度達到一定點時再升高則不導致暴力行為而導致嗜睡。温度也與人際吸引有關,在高温室內的被試者比在常温室內的被試者易於對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評價。

環境心理學誕生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在中西心理學田野研究站的最後幾年,即20世紀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環境心理學這一確定的研究領域開始出現了,許多心理學家逐漸習慣把自己認同為環境心理學家。普羅夏斯基(1987)觀察到,在這一時期有許多因素促使心理學分化出環境心理學。例如,對於越來越迫切的社會問題如人權問題、環境問題及婦女運動,研究者轉向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決這些困擾社會的問題,遺憾的是這些嘗試的效果並不明顯。一貫依賴於人為創設的實驗室研究的社會心理學家,對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的一系列複雜、令人迷惑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社會變化帶來的強大壓力,要求放寬嚴格的傳統實驗方法。環境心理學這一新領域則更折衷,與理論的聯繫不很嚴格,而且更具有跨學科的特點。這些都為環境心理學的出現作好了準備,結果,第一批環境心理學家結合社會心理學和靈活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 當今,環境心理學中社會心理學的痕跡仍很明顯,因為許多環境心理學家都受過社會心理學的訓練。然而,這種“聯姻”也造成了一些麻煩。傳統上,社會心理學依賴於由理論構建的實驗和接近科學的假設檢驗方法。普羅夏斯基(1976)曾多次聲明,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最終會被證明是環境心理學家的巨大財富。社會心理學對環境心理學的影響無疑很大,但我們相信,當一批在某些領域(發展心理學、藝術、建築、社會學)受過訓練的環境-行為研究者成長起來時,這種影響將會減弱。 毋庸置疑,環境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出現,應歸功於20世紀40年代末巴克等人對自然定居點中居民行為的生態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霍爾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對個體使用空間的研究,以及20世紀60年代城市規劃師林奇(K.Lynch)對城市表象和環境認知的研究。在這些研究基礎上,加上當時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減少等現實困境,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的對人類的生態環境產生了特別的興趣,心理學家也更加重視環境對個體心理、行為的影響,紛紛研究與環境心理學有關的課題。1961年和1966年在美國猶他大學舉行了最初的兩次環境心理學會議,1968年建立了代表美國研究潮流的環境——行為學術組織:環境設計研究學會(EDRA),這個學會每年都舉行年會。同年,紐約市大學建立了第一個環境心理學博士點,兩年後,伊特爾森(W.Ittelson)和普羅夏斯基等人合編的《環境心理學》正式出版,同年,代表歐洲研究潮流的“國際建築心理學會”在英國金斯頓(Kingston)成立。1971年,美國建築學會費城分會等團體組織了“為人的行為而設計”討論會。1975年有了第一個環境心理學的博士。第一批環境心理學的雜誌也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創刊的,最著名的《環境和行為》雜誌創辦於1969年。因此,一般認為作為心理學一個分支的環境心理學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

環境心理學發展

環境心理學前歷史時期

(1960 年以前 )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在19 世紀末,雖然實驗心理學仍處在一個未成熟的階段,但是一些學術帶頭人像費希納和馮特就已經開始強調物理刺激在認知研究中的重要性。與此向時,在社會學研究方面也有相似的情況,出現了很多涉及居住在倫敦的窮人的惡劣生活環境的研究。之後,芝加哥大學人類工效學研究院做的有關城市生活的一些研究表明,社會一自然變量在解釋與居住質量方面相關的問題時有着重要的意義。自然因素 ( 如氣候、温度、海拔高度或者上地面積等 ) 的影響是經典的研究對象,德國的海爾帕赫 (w . Hellpach) 在其 20 世紀前十年間所做的開拓性研究中就涉及到了這些內容。完形學派的發展通過用整體概念來解釋行為的思考方式使得情況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完形學派的兩個追隨者——佈雷斯威克 (Egon Brunswik) 和勒温——在這—領域的發展中扮演了起決定性作用的角色。扣雷斯威克在 1943 年提出了環境心理學這一術語,並且在其“佈雷斯威克透鏡”模型中強調了在構建對環境的知覺中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作用。勒温強調了人們為能在“生命空間”自由走動,而擁有的對外部環境的內部描述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對巴克 (Barker) 的影響,使其在尋找建立環境心理學的起源時,有一個值得仔細思考的原型。
20 世紀30 年代,在芝加哥西部電子的霍桑工作組開展了一項在心理學界非常著名的經典研究。這項研究考察廠燈光及其他環境佈置方面對人們行為產生的影響。儘管當時研究結果主要是研究勞動與組織心理學的專家們感興趣的焦點,但在後來的研究中又引起了與環境佈置有關的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興趣。比如,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的重建時期就開展了許多以問卷為研究手段的研究。這些研究成功地影響了應如何構建房屋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光源的法定標準。
20 世紀 40 年代末及 20 世紀 50 年代,許多為環境心理學的發展建立框架工作的學者們紛紛湧現出來。 1947 年,巴克和萊特(Wright) 成立了中西部心理領域研究站,由此產生下環境心理學的另一個別稱叫生態心理學。與此同時,托爾曼有關認知地圖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一點在城鎮規劃者歐斯蒙 (H . Osmond) 做的有關如何通過擺放傢俱,來增進或減少同住在一間屋子裏的兩名被試之間的交互影響作用的研究上作中便可體現出來。在這一時期,霍爾 (E. T. Hall) 出版了他的書——《沉默的語言》 (The Salient Language) ,書中描述了在不同文化中,空間是如何被利用的。索默爾 (R . Sommer) 將其研究構思定位在“人際空間”上。在歐洲,李 (Terence Lee) 在劍橋大學的《城郊研究》上發表了他的博士淪文。這些研究都處在是或不是環境心理學的十字路口上,因為他們都是在下面將介紹的時期中,引導環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走向更強的奠基之作。

環境心理學形成時期

(1960--1980)
在這一時期,環境心理學得到鞏固並在心理學領域中被看作是有其自身地位的一門先進的學科。在現實社會及社會科學中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件,特別是在美國,這些事件作為整體共同推動了環境心理學的發展。由此,意識到在眾多的社會羣體中盛行着各種社會問題,導致人們討厭都市生活而嚮往鄉村生活。在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關聯性危機”促進了實驗室外的研究,並且導致了現場研究的發展,這就讓更接近現實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走到了前沿。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很容易看到,美國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有以下幾個主要的里程碑事件: (a)1961 年在猶他州第—次召開了關於“建築心理學及精神病學國際研討會”; (b) 出版了一期由凱茲 (Kates) 和伍爾威爾(Wohlwill) 主編的《社會問題雜誌》的專題論文專刊; (c)1968 年在北卡羅菜納州舉行了第—次環境設計研究協會 (EDRA) 會議; (d)1969 年,題為《環境與行為》的第一本以環境心理學為主題的科學雜誌創刊; (e)1970 年,由普洛桑斯蓋 (Proshansky) 、愛特森 (Ittelson) 和瑞文林(Rivlin) 編寫的第一部著作《環境心理學:人與他的自然環境》出版。 1963 年,英國心理學會主辦了各種各樣有關這一主題的座談會。在這一階段,正如當時被人們稱呼的那樣,環境心理學更多的是關於建造環境或建築方面的心理學而不是像現 在所説的環境心理學。
這個時期的一個里程碑研究,是緊隨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的P — I(Pruitt —Igoe) 工程發展的失敗而產生的。當 1971 年楊賽(Yancey) 的一篇有爭議的文章發表在美國心理學會論壇上時,瑞維特 (Rainwater) 出版廠 1966 年的一些主要發現。 P — I工程是在 1955 年到 1956 年間開展的—項大型公共房屋建造工程,此工程計劃共建造43 幢 11 層高的大樓。這—發展計劃是專門為改善居住在市區三層小樓中的大約2500 户貧困家庭的住房條件而設計的。這一開發工程的建築獲得了一個公共住宅羣設計獎,但是
,荒謬的是,不久這一開發工程宣告不適宜居住,並必須完全放棄這一計劃。問題不是出在其結構方面的缺陷上,而是出在居民開始表現出來的行為上。居住者們故意損壞建築的程度之巨人是這次計劃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調查這次計劃失敗原因的研究最後顯示,引起如此多的破壞行為的原因是在提出這些建築設計的當初,就缺乏對空間的社會控制。然而,對社會控制所需要達到的層次早在他們先前的住處就已經顯現出來了。隨便提一句,有關破壞行動背後的行為與動機方面的研究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深的層次 (Levy~Leboyer , 1984) 。
在這一工作的基礎之上,許多研究顯示出公共住宅居民們存有的大量害怕犯罪行為的經歷可直接歸咎於建築上的設計。相反地,猶太人區和貧民窟這些看起來以隨便方式發展起來的,沒有任何衞生標準或最小程度舒適感的地方,卻以他們自己的空間佈局功效提供了一個緊湊編織的社會網絡發展體系,並給其中的住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這種表現出城市和建築發展特色的社會凝聚力促進了對社會控制的理解。許多研究表明,公共建築羣的居民產生的害怕情緒和危險體驗是與他們鄰區的一個寬闊社會網絡的存在成反比的。
根據索默爾 (1997) 的觀點,直到 1973 年,環境心理學這個術語才得以固定 F 來並且包含了其他一些術語如建築心理學、人 ― 環境關係和生態心理學。 20 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會創建了以“人口與環境心理學”為名稱的第 34 個分會。 1973 年,英國的,薩里大學開始把環境心理學作為其研究生的課程。

環境心理學進展發展時期

(1980—2000)
20 世紀 80 年代及 90 年代,環境心理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定期的綜述性文章大約每四年編入記載了這一領域內的最要發現的《心理學年鑑》。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20 世紀 80 年代發生了三個關鍵事件。 1981 年,《環境心理學雜誌》在英國出版,它與《環境與行為雜誌》一起,成為這一研究領域的兩種權威學術研究期刊。另一個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事件是《人類行為與環境:理論和研究進展》這套系列叢書出版,在 1987 年的後期,又有另一套題為《環境、行為與設計心理學》的叢書出版。第三個重大事件是由斯陶克(Stokols) 和奧曼(Altman) 主編的《環境心理學手冊》在 1987 年面世。
從那—時刻起,環境心理學可能已被看作為一個固定的研究領域,一個被世界上許多所大學共同研究的學術主題,一門有着自己或多或少在實踐中運用它的人所一起認同的表達方式的科學。
在 20 世紀末,“綠色”問題和生態學已經成為最引入注意的主題 (Pol , 1993) 。當環境心理學出現並在這一新的研究方向上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時,西方社會的中產階級開始非常關注這些出現的社會運動。心理—環境研究將其焦點集中在了調查人們對環境的價值觀和態度以及分析這些價值觀和態度與保護環境行為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上。所謂的“新環境範式”就反映出一種與保持和環境相聯繫的新信念和價值觀。一個經常可以得到的調查結果就是,人羣中對環境關注程度得分高的人並末表現出相應的重複利用或節能行為。對這一矛盾結果的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對環境價值觀的理解存在多個不同的維度:一方面,是自我本位的或以人類為中心的傾向;另一方面,是以生態為中心的傾向。這兩種傾向都肯定了環境的重大價值,但兩者的動機不同:前一種肯定環境的價值是因為環境對人類的貢獻及它滿足了人類的需要;後者肯定環境的價值則是站在一個超越的角度上,而不是很功利主義地看它的價值。

環境心理學認知

人類只有在與環境適當地互動時才能生存。必須學習認清在環境中,所遭遇之不同物體的價值及其方位。這些物體(例如:掠食者、同伴、食物、遮蔽處和危險)分佈在不同的地點,所以必須具有認知和身體的技能才可以穿梭在這些地方,以避免或接近這些物體。根據研究指出,由過去的經驗中建構出環境的影像,然後又喚起和檢驗這些影像以計劃眼前。這些計劃不只協助我們在環境中移動,而且深深地影響我們在環境中的情感經驗,以及離開之後所能回想起的訊息。簡言之,成功地預期下一步的能力,在演化史上來説是生存的重要關鍵。而這種能力完全依賴正確地貯存有關於物理環境之訊息的能力,空間記憶使我們得以生活在超乎目 前感官所及的世界中。也有學者指出,在環境中找路是一種相當複雜的活動。它涉及了計劃、決策和訊息處理,這些都倚賴瞭解和操弄環境的心智能力。這種能力通常被稱為空間認知能力。
伊特森(lttelson)指出,個人是知覺系統的一部份,在知覺歷程中有時很難將個人與環境分離,而且知覺是由個人在環境中所做的事所決定。知覺也是速度和正確性兩者之間彼消我長的交易。知覺歷程是環境行為的核心,因為它是所有環境訊息的來源。環境可刺激感官,提供個人多於其所能有效處理的訊息。知覺與感覺不同,它可説是個人之過濾歷程的結果。然而,它們都是知覺歷程中所欲達到的目標。心理的知覺表徵系統有助於軟化這種必要的交易,也就是在透視點或概略的感覺訊息改變時仍能辨認可能的物體。例如,假設你正開車經過一座農場,則任何在遠處移動的大型深色物體都可能很快被辨認為牛、或豬,因為這些刺激是在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因而在這種情形下,辨認速度通常不會干擾其正確性。這種歷程被研究模式辨認的認知心理學家稱為由上而下處理,有時也稱為概念所啓動的處理。在由上而下處理時,辨認歷程是由對特定環境中可能發現之物體的預期所驅使。如果只需考慮某一小羣體的刺激,則可有效地縮小搜尋符合輸入模式之項目的範圍。由上而下處理使我們在接收到感覺訊息之便可尋找屬於農場中的特定知覺,如:馬、牛、羊。雖然由上而下處理通常可加速知覺歷程,但如果遇到不可能的刺激時,也會使之延緩。例如:在穀倉旁的章魚就比牛更容易被誤認或是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辨認,因為我們原本具備環境認知,所以會對某種環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生態產生懷疑的態度與想法。
環境認知對於個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它是有機生命體得以在各地通行的基礎,許多動物都已演進至在環境中探路的機制。例如:綠海龜能從巴西橫越一千多哩的海洋,游到南大西洋的一個小島上產卵;候鳥在旅行中常用到各種線索,例如太陽、環境的位置,而正確飛行至目的地;鮭魚也可以利用氣味和水温等線索作為穿越海洋的指引。這些例子都是有機生命體具有環境認知與探路的本能,才能做到的。
多數研究者同意人們具備有認知圖的能力,環境訊息被保留在大腦的記憶中,記憶會隨着時間不斷的修正。關於認知圖(cognitivemaps)研究指出,當我們首次體會出一新環境時,便會形成大略的記憶,成為我們的地理環境之經驗。人們對大環境的認知圖來源有:由地圖而來的空間知識、個人經驗和其它不同來源的訊息。我們的認知圖包括空間和語文/命題式兩種訊息例如,我住的房子,以及高度等其它特性,還有我們賦予地圖上各位置的名稱。地理位置通常以距離和方向加以描述,但有學者指出:美國東北部和加州市區的人常用行進時間來表示距離。也有學者發現,人們在為別人指引方向常將距離、方向和估計的行進時間混在一起,這一點支持了行進時間在某些人的認知中相當重要。人們在繪製其認知圖的時候,常會特別描述最熟悉的地方之大小和細節,並且將它們置於圖中央。
環境心理學家凱文林指出,都市的認知圖有五個特點:道路、邊緣、交點、地標及區域。道路是地點間的路徑,如鄉鎮街道、高速公路等。邊緣是邊界或是界線,如海岸線。交點是幾條道路聚集之處,如捷運站。地標是具有核心功能或共同利益的特定標物,如新光三越大樓。區域為具有某種的特殊意涵的地區,如商業區、工業區等。認知圖有多種不同的研究方式,有些研究者要求受測者畫出其居住城市或鄰近地區的簡圖;另外有些人則要求受試者辨認環境中的地標或其它地點的圖片,這些技術各有其弱點,因為它們會受到個人的繪圖能力、接觸地圖的經驗以及對其他試驗程序之熟悉度所影響。儘管如此,這些方法卻可找出我們在建立認知圖時所犯的錯誤。
假設,建築物的認知圖可能會隨着經驗而自動地發展出來,但研究指出並不一定如此。莫瑟學者的研究集中於一幢令人混淆、不易識別的五層樓的醫院。他比較出曾記誦建築物樓板規劃圖的受試者和在醫院中工作兩年的護校學生之認知圖能力之差異。雖然護士可以在醫院中找到路,但卻未能形成有效的認知圖。另一組受試者在認知圖的幾個客觀指標上都優於護士,此研究指出:在複雜環境中,俯圖的心理表徵並不會自動地發展出來,而且它對於在環境中正確地找路並不是必要的。
認知圖是環境的心理表徵,探路則是人們實際上在環境中通行的過程,由帕西尼學者將探路描述為需要利用貯藏的環境訊息以進行的一系列問題解決作業。在探路時,人必須決定路徑、運輸方法和其它為完成旅程所必需的事項。有關探路的研究仍屬初期,的研究方法由計算機模型到要求人們在實物大小的迷陣中找路。即使如此,我們也很清楚人們在學習路徑時所使用的策略很有彈性。大多數人偏好利用地標,當地標位於十字路口或其它選擇點時則特別有效。有關探路的研究有希望應用在現實環境中,使得人們所使用的環境更令人感到舒適。它能使佈景旅行或經由幻燈片所呈現的仿真旅遊更為有效,在人們接觸新環境之前提初步的認知圖,使得他們更熟悉新環境而不致感到威脅。環境的預先勘查已被用來協助幼兒園小朋友適應學校、老兵適應新的護理之家,以及幫助老人找出到購物中心的路。用在娛樂方面的三度空間圖可以使腳踏車騎士和獵人以預習在野外活動時須穿過的地帶。
認知圖不僅幫助人們熟悉周圍環境,也可幫助我們尋找快捷方式和環境資源。因為這是大腦的認知架構,所以也會受到個人喜惡的作用,而對於環境認知能力有所不同。例如:你我只記得自己喜歡去的地點路線圖,卻不記得不喜歡或是很少去的地方。這是因為認知圖的能力,不但會因為好惡而具有彈性與經驗而變化,當我們希望探索環境中的路徑時,此環境訊息就能輕易的輸入我們的大腦中,成為該區域的認知圖能力,經由大腦組織的整合,使我們能更瞭解到環境的狀況及認知。

環境心理學研究

20世紀70年代以前,環境心理學的研究還是個空白。70年代以後,針對環境問題的心理學研究大量出現,同時相關學術雜誌、組織和人員也陸續發展起來,環境心理學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應該承認,以往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較集中在個體和人際間的分析,考察關於環境的認知和態度,對環境的客觀物理特性進行測量和操作。總體上關於環境問題的心理學研究仍然滯後。
以往環境心理學研究隱含了一個理論預設,即個體與環境相分離,堅持人類中心主義的指導思想。這與西方認識論長期堅持主客二分,價值取向上又崇尚人的理性,認為人凌駕於自然之上有一定關係。當今環境心理學研究急切需要貫徹人和自然是和諧統一體的理論思維與價值取向。在這方面,東方思想特別是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思想有着較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另外,環境心理學需要克服技術至上的思想傾向,改變在環境問題解決中自然科學“萬能論”的片面觀點。環境問題不單單是一個技術問題,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工程學、物理學和化學等領域中尋求解決途徑。社會科學對解決環境問題同樣肩負重大責任。心理學家應該勇於挑戰這一現狀,充分挖掘心理學在環境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上的潛在作用,在環境、經濟和社會意義上提高心理學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理論建構上,環境心理學需要改變基本理論薄弱的現狀,從學科形象的模糊轉向學科形象的清晰。環境心理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提出了一些理論模式,並應用到環境問題的分析上,但是與其他心理學分支,如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比較起來,環境心理學卻“相形見絀”,相關理論的系統化和整合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往環境心理學缺少對構成環境退化基本原因的社會和組織行為進行系統地理論概括,沒有樹立有力的學科形象,妨礙了自身進一步發展。有心理學家認為,目 前的環境心理學研究還稱不上庫恩意義上的“範式”,拉卡託斯意 義上的“研究綱領”。
當今社會的深刻變化,如全球環境的急劇退化、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廣泛滲透、社會階層流動和分化、人口老齡化及性別比例失衡等給環境心理學提出了時代要求,既給環境心理學提供了研究的問題和空間,又刺激環境心理學進行理論建構。理論建構的重點在於對人與環境的互動進行理論化。但需要避免以往那樣只是簡單地從其他心理學分支借用甚至套用現成的理論模式。
在環境心理學進行理論建構的時候,無法迴避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一是目 前整個心理學的發展都存在理論建構上的不足。二是環境心理學自身多學科或者説跨學科的特性,使得其建立宏觀的理論較為困難,需要心理學家作出長期的努力。
方法論原則上,環境心理學需要改變基本概念和方法滯後的現狀,探索進行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創新,重視組織、社區和文化意義上的跨學科開放性研究,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以往環境心理學研究沒有充分體現跨學科研究的特點,沒有充分發揮多學科研究的優勢。環境心理學不應該單純看作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更需要看作是關於環境和行為的跨學科研究領域。許多環境問題本質上是行為的、社會的和文化的問題,它們分佈層次包括個人、家庭、商業公司、工業和政府部門等。不同國家、文化、社區的環境心理學研究,在方法論原則上必然受制於不同的政治、經濟、地理、文化和民俗等影響,需要吸納與整合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倫理學、建築學、信息科學、城市規劃和設計學等學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論觀點。
當代環境心理學研究不僅在個體水平,更應該在區域性社會組織和文化水平上考慮人與環境的互動,在更開闊的視野上辨別和澄清研究環境問題的心理學問題、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創造多學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隊”。應該意識到,解決區域性、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單單心理學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環境心理學家應該廣泛開展國際間、多學科間的研究,為環境政策的制訂提供理論支持。

環境心理學目的

環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勞動者以積極的情緒、熟練的技術掌握和改進操作方法,防止生產事故的發生,提高工作效率;在人—機信息傳遞中,遵循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避免單調、緊張、焦慮等環境不適反應。開展環境心理學研究的現實意義十分明顯,社會的需要正是它在近 年內蓬勃發展的主要動力。

環境心理學對策

環境污染和地球資源枯竭是未來十年中最迫切的問題。環境心理家正在研究可以改變破壞環境行為的方法。到目前為止發現,似乎只靠教育是沒有用的,提示只在有限的情況下能夠發揮效果,以加強他的基礎的行為塑造比較成功,但在實施時可能很昂貴又難以執行。
僅在於對環境美觀問題的瞭解而已,例如:亂丟垃圾和惡意破壞。污染和資源管理的問題更加複雜,因為它牽涉到其它的經濟和社會因素。雖然如此,空氣和水污染以及資源枯竭的問題正嚴重地威脅着人類和地球的健康,必須儘快地處理。抑制空氣污染的努力集中於汽車排氣和工業廢料所造成的都市空氣污染。有關能源問題的研究集中於個人的行為,例如回收和節約能源。
許多的環境已經非常明顯,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如垃圾和惡意破壞所造成的美觀問題。在都市中蔓延發展的人口構成一幅毀滅的景象,自然環境也加緊腳步的被破壞。老舊市區的敗壞毀掉所有的美感。垃圾和惡意破壞所造成的景觀污染是可避免的問題,但政府相關單位雖關心這方面的問題,但卻沒有規劃完善的政策與制度去解決問題。在美國建國之後的最初幾百年,土地管理的目的只是為了要促進公有土地的開發。國家公園到公元一九一六年才成立,而且在廿世紀末期才通過以保護和節約為目的之法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緊張是當代棘手的問題,土地利用和資源開發的問題超過審美性。例如,大量的砍伐樹木不只會破壞景觀,而且會毀損土壤、污染水資源,導致全世界的温室效應氣候。
一氧化碳是汽車排氣的主要成份,它與注意力及學習能力的降低有關。其它因為一氧化碳而受損的能力包括時間判斷、反應時間、手的靈巧度和警覺性。噪音是現代許多國家的問題,也是都市居民經常抱怨的問題。根據估計,每年約有三十萬以上的美國人因為噪音而遭受聽力損失,企業和小區調查也顯示,長期暴露於噪音之下,生理及心理都會有不良量的影響。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氟氯碳化物所造成臭氧層的破壞。CFCs是冷氣和冰箱的冷媒和噴霧器的推進劑,它們也用於工業上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的製造。當CFCs擴散到大氣中,並且接觸紫外線輻射後,會加速臭氧分解為氧。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在公元一九八八年的報告顯示,全世界臭氧層的消減率大約是5%。臭氧層被破壞的情形,最終會導致皮膚和眼睛的癌症、白內障、免疫系統障礙、煙霧以及農作物和水生植物的損害,擴及的範圍相當的大。臭氧層破裂也造成温室效應。温室效應會因為大量使用石油,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而更加惡化,二氧化碳不只會捕捉熱能,也造成全世界温度上升。目 前所知南北兩極冰帽區的融化速度已經到達令人警覺的地步,如果温室效應持續,則地球的氣候將會大幅度地改變,海岸會被洪水淹沒,而且出現廣大的沙漠。
行為技術意指影響人類社會行為重要之科學、藝術、技能或工藝等。行為技術之目的與環境的關聯在於增加環境保護的行為,例如回收、清理垃圾和節約能源,並且減少環境破壞的行為。依據學者研究指出這種技術又可分為三類:環境教育、提醒和強化技術。環境教育和提醒的使用通常是所謂的事前預防策略,因為它們用於相關行為發生之前,其目的是促進或防止行為的發生。事後策略為強化為結果,使目標行為導致愉快或不愉快事件而言。一般而言,研究結果顯示事後策略更有效,而環境教育是效果最差的,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研究與探討的問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