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海龜

鎖定
綠海龜是龜鱉目海龜科綠海龜屬爬行動物,又稱海龜。 [8]  吻部短圓,上顎前端不呈鈎曲;下顎略向上鈎曲,顎緣具強鋸齒,咀嚼面有一由短的尖齒突連接而成的中嵴;頭背具對稱大鱗片,前額鱗1對;背甲呈心形;腹甲平坦;四肢槳狀,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具1爪,雄性前肢的爪強大而彎曲成鈎狀;尾短,雄性尾長。 [9]  壽命可達100年以上。 [10] 
綠海龜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温水水域,在中國分佈於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台灣等地沿海。 [11]  以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以及海藻等為食物。每年4—7月份為其繁殖旺季,但產卵時期持續很長,甚至可以一直延續到12月份。每次產卵90—160枚,卵白色,球形。雌海龜一年可產卵數次。 [12]  一般在繁殖季節離水上岸,雌龜將卵產在掘於沙灘的洞穴中。 [13] 
據調查,綠海龜是中國有分佈的龜類中出現頻率最高、分佈最廣的海龜,但數量下降明顯。人為捕食、產卵地被破壞、漁網誤捕致死和海水污染是導致其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1]  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14]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15]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瀕危(EN)物種。 [16] 
2024年3月3日,我國珍稀瀕危物種數量實現穩中有升,綠海龜已人工繁育幼龜1萬多隻。
中文名
綠海龜
拉丁學名
Chelonia mydas
別    名
海龜
黑龜
石龜
外文名
Green Turtl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龜鱉目
海龜科
海龜屬
綠海龜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潛頸龜亞目
亞    綱
無孔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瀕危(EN)、CITESⅠ級保護動物、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綠海龜形態特徵

綠海龜
綠海龜(16張)
綠海龜是體型最大的硬殼海龜之一。因其身上的脂肪為綠色而得名。它的身體龐大,體長80-150釐米,體重65-136千克。最大的背甲長可達153釐米,體重250千克。外被扁圓形的甲殼,只有頭和四肢露在殼外,頭部略呈三角形,前額長有鱗片,僅一對,為暗褐色;縮頭時會被卡住,因此無法把頭完全縮進殼裏。兩頰黃色,頸部深灰色。 [1] 
吻部短圓,上顎前端不呈鈎曲,其角質的內表面有兩條垂直的角嵴;下顎略向上鈎曲,顎緣具強鋸齒,咀嚼面有一由短的尖齒突連接而成的中嵴。頭背具對稱大鱗片,前額鱗1對。背甲呈心形,盾片平鋪鑲嵌排列;頸盾短而寬,與相鄰緣盾並列;椎盾5枚,第一枚呈扇形,第二至第四枚呈六邊形,第五枚呈梯形;肋盾4對,第一對肋盾不與頸盾相接;每側有緣盾11枚。腹甲平坦,前、後緣圓弧形,前部有1枚三角形的間喉盾,其它各盾片均沿腹中線整齊對稱緊密排列;腹盾縫>肛盾縫>胸盾縫>肱盾縫>喉間盾。每側有4枚下緣盾;腋,胯部各具若干枚小盾片。四肢槳狀,覆以大鱗;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具1爪,雄性前肢的爪強大而彎曲成鈎狀。尾短,雄性尾長達310毫米,為其甲長的1/3。 [2] 
頭及四肢棕褐色。背腹扁平,茶褐色或暗綠色,上有黃斑,盾片鑲嵌排列,具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紋,色澤調和而美麗。中央有椎盾5枚,左右各有棕黑色、略有斑駁花紋的盾板4片,周圍每側還有緣盾7枚。腹甲呈黃色。四肢特化成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划水游泳。前肢淺褐色,邊緣黃白色,後肢比前肢顏色略深。內側指趾各有一爪,前肢的爪大而彎曲,呈鈎狀。雄性尾較長,相當於其體長的二分之一。雌性尾較短。尾部的脊骨經鹽酸處理後,可以隱約看出生長年輪。 [2] 
剛孵化的幼龜,背甲棕黑色,具3稜,脊稜明顯,其色較淺,側稜較弱。腹甲黃白色,兩腹側各具一條明顯的縱稜;臍孔位於腹盾和股盾間縫的中央部。 [2] 
綠海龜外部結構圖 綠海龜外部結構圖

綠海龜棲息環境

終生棲息水中。而海龜在海中的分佈與水深有密切關係,大多集中於0-50米深的水域。根據研究發現,海龜於海域中的分佈主要是在靠近洋流邊緣且接近岸邊的水域,於洋流主軸中的並不多。另外海龜本身的攝食習性、產卵活動亦會影響海龜的分佈。海水的温度及深度也是影響的環境因子,海龜會選擇靠近岸側,水温較高,水深較淺的大陸棚海域,且此處的食物亦較充足。 [3] 

綠海龜生活習性

綠海龜為大型洄游性海龜,會在固定的區域覓食,並在另一處產卵。以海藻為主食,偶爾也吃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或魚類。常在長滿海藻的淺海域攝食,幼龜偏肉食性,長大後變為雜食,是海龜裏唯一攝食較多海藻的種類,也是唯一會上岸曬太陽的種類。
綠海龜是用肺來進行呼吸的,但胸部不能活動,是一種吞氣式的呼吸方式,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將頭伸出海面來呼吸。但也可以比較長時間地在水下生活,因為它還有一種具特異呼吸功能的肛囊,即直腸兩側的一對薄囊,在肛囊袋的壁上密佈着許多微血管。當綠海龜在海中棲息時,能有節奏地收縮着肛門周圍的肌肉,使海水在肛門、直腸和肛囊間進出,此時微細血管內的紅細胞即可從海水中攝取氧氣,不必把頭伸出水面進行呼吸了。夜晚綠海龜就躺浮在海面上睡覺,暫時停止肛囊的呼吸作用,而改用肺來呼吸。
綠海龜廣泛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約南北緯度20℃等温線之間的海域,並在水温逾25℃的沙灘上產卵。由於它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米。綠海龜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 [1] 

綠海龜分佈範圍

綠海龜世界

原產地:安哥拉、安圭拉島、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共和國、巴巴多斯島、伯利茲、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羣島、哥倫比亞、科摩羅、庫克羣島、哥斯達黎加、古巴、塞浦路斯、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埃及、赤道幾內亞(比奧科島)、厄立特里亞、斐濟、法屬圭亞那、法屬玻利尼西亞、格林納達、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共和國、圭亞那、海地、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牙買加、日本、肯尼亞、基里巴斯、科威特、馬達加斯加島、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羣島、馬提尼克島、毛利塔尼亞、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莫桑比克、緬甸、荷屬安的列斯羣島、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尼加拉瓜、紐埃島、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基斯坦、帕勞羣島、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多黎各、阿森松、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島、聖盧西亞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所羅門羣島、索馬里、斯里蘭卡、蘇里南、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托克勞羣島、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圖瓦盧、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瓦努阿圖、委內瑞拉、越南、維爾京羣島、也門。 [4] 
可能滅絕:以色列;區域性滅絕:開曼羣島、毛里求斯。重新迴歸:百慕大。 [4] 
綠海龜分佈圖 綠海龜分佈圖

綠海龜中國

綠海龜在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的沿海地帶都有分佈,尤以南海為多,但產卵場所只有福建西部和廣東東部的沿岸和島嶼。 [1] 

綠海龜繁殖方式

綠海龜時間

在南中國海附近海域,綠海龜的交配期約為每年3、4月間,而產卵季則約為每年5月至10月之間,以7、8月為產卵的高峯期。綠海龜由於生性膽怯,所以常產卵於人煙罕至的沙灘上,當海龜的棲息地受的破壞或開發做其他的用途時,它也會放棄這塊棲息地,重新找尋新的居所。 [3] 

綠海龜交配

成熟的綠海龜常年遨遊于海洋之中,可是一到繁殖季節,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產卵季前,公龜和母龜會從其覓食棲地迴游到出生的地點,在海岸、海島的周圍水域中或陸地上交配。此時雄性和雌性活動頻繁,相互追逐,選擇配偶。雄性用前肢爪鈎住雌性的背甲,將其交接器插入雌性的泄殖腔中,交配的時間可達3-4個小時之久。常可見數頭公龜爭相與一頭母龜交配,母龜在交配後,會將各公龜的精子儲存起來,等到卵子成熟,再分批受精,因此母龜在一個產卵季中,會有多次上岸產卵的行為。一旦交配期結束,公龜即自行返回覓食海域。但並非每年都進行交配產卵,研究顯示,平均約隔2到9年才會進行迴游,交配,產卵間隔的長短會受到環境因素如氣候、食物、温度等之影響,母龜的生理狀況也會影響到自身的生殖週期;因此,每年上岸產卵的母龜數量變化很大,並無一定的週期性。 [3] 

綠海龜產卵

成熟母綠海龜多半在人煙罕至的沙灘上產卵。它們對棲息地的忠誠度很高,在認定棲息地之後,無論離開多遠,絕大部分綠海龜會回到原來的棲地進行繁衍。但是,如果產卵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或改變時,如:多次嘗試後仍然無法順利掘洞、上岸屢次受到嚴重干擾或有阻礙物擋隔而無法上岸,都會使綠海龜被迫放棄原先的產卵沙灘,重新找尋更適合的繁殖地域。
雌性多於夜晚在坡度小,沙質鬆散均勻,便於爬行和挖掘的海岸登陸,直至高潮線以上的灌木林邊緣,用後肢挖掘一個坑口為20×20釐米、深50釐米的洞穴產卵。產下的卵為數十個到百餘個不等,卵的直徑為41-43毫米,白色,形狀很像乒乓球,卵殼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破損。隨卵還排出粘液,形成保護層,對於防止水分蒸發,保證胚胎正常發育都有重要作用。綠海龜產卵的時期在各地區均有不同,每頭母龜一季會上岸產下1到9窩卵,平均約為4窩卵。 [3] 

綠海龜孵化

在經過了50天左右的孵化期後,小綠海龜就會破殼而出。孵化中的稚龜包覆在柔軟且具有韌性的蛋殼中,上面有許多不定型的蛋孔,是與外界交換氣體和吸收孵化期間所需水分的重要結構,因此,稚龜孵化狀況會受到卵窩位置與沙灘降雨量的影響。和多數其他爬蟲類動物相似,綠海龜的性別取決於龜卵孵化期第3至5周(即孵化期的中段,稱為性別決定期)的沙温。
研究資料顯示,綠海龜的中樞温度(即卵窩產生50%雄性與50%雌性時的温度;Pivotal temperature)雖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通常介於28.0-30.3℃之間,當性別決定期温度高於中樞温度時,孵化出的均為雌龜,當温度低於中樞温度時,孵化出的均為雄龜,而介於中樞温度間的沙温,則會孵化出性別比例接近的稚龜。 [3] 

綠海龜產温

綠海龜在水温達25℃時,才會上岸產卵。因此,在中國台灣,每年的3、4月時綠海龜會洄游到產卵地附近進行交配,在端午節前後,也就是國曆5、6月時,綠海龜開始上岸產卵,直到7、8月上岸產卵量達到高峯。綠海龜習性非常温和,即不攻擊人、也無牙傷人,相反的,綠海龜都在在無人、無光時才上岸產卵。上岸的綠海龜會爬至草堆中挖個大洞,將身體隱入洞中,讓天敵不易發。之後,綠海龜必須花上2小時,以後鰭挖出產卵洞,再花莫約15分鐘產出百來個卵,此時產卵的母龜會呈現半昏迷狀態。產完卵後,會以後鰭播沙將產卵洞蓋起,再繼續以前鰭將播土覆蓋整個大洞。根據台灣綠海龜的研究,平均每一隻龜可以產出3到5窩卵。 [3] 

綠海龜稚龜

沙中的卵大約過50天后會孵出小龜,小龜孵化前,上覆的沙土會產生洞狀下陷,表示不久後綠海龜就會孵化。綠海龜都在清晨三四點時爬出,綠海龜的孵化率約為6成,孵出的稚龜成堆往向外跑,頗為壯觀。剛孵出的綠海龜,背皮還未硬化,從沙灘到下海的6、7天內,會有許多動物吃它,全球只有一種鳥類以龜為食,在台灣並沒有這種鳥。在台灣,幼龜的天敵主要是臭青公蛇、赤背松柏根蛇、沙蟹。下海後,小龜還要躲避肉食魚類的掠食。綠海龜需要花25年以上才能發育成熟,成熟後的成龜會再回遊至出生地附近產卵。然而,海龜的存活率很低,每孵化的1000只稚龜中,只有一隻能成熟。
剛孵出的稚龜,背甲直線長約四到五釐米之間,差不多是成人的掌心長度。背甲主要是黑色,腹部背甲邊緣和鰭緣是白色。同一窩的小綠海龜多半會在同一時間內爬出卵窩(稱為脱出),脱殼而出的稚龜,約需3到7天的時間才能爬出卵窩。避敵天性使然,稚龜通常會在夏天夜晚沙温較低時,才會爬出地面,向着較為明亮的大海匍匐前行。在到達海邊時,便藉着向浪性,順着海浪的聲音,衝進浪花裏,奮力向外海游出。可以不停向外游上24小時,以減少被天敵捕食的機會。
在稚龜回到大海再到長大成為二三十釐米的幼龜之間,因沒有人在近海或海邊看過它們,過往科技不夠發達時,並不能真正找到它們生活地點,所以都用“迷失的歲月”來形容這段人類看不見的幼年期生活史。隨着航海及海洋探測的技術大為進步,有證據顯示,稚龜似乎在躲藏在大洋上漂流的馬尾藻團之下,過着以浮游生物為食的浮游性生活。但仍無法確定稚龜是怎樣到達馬尾藻團;也許是順着近岸洋流飄遊抵達,至今仍無法有很確切地瞭解小龜成長經過。 [3] 

綠海龜亞成龜

小綠海龜成長至背甲直線長二三十釐米之後,才結束其浮游性的生活,此時稱為亞成龜,它們會在近岸的淺水區域,選擇有海草或大型藻類豐盛的棲地定居,以海中植物為主食的底棲性生活。而這類的區域多與珊瑚礁重疊分佈,因此在珊瑚礁區常可見到綠海龜的蹤影。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固定居住在一個攝食棲地,也可能在不同的年齡中,遷移到不同的棲地去居住。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都會在成熟之後,回到原來的出生地去繁衍下一代。綠海龜成熟的體長都在八九十釐米以上。 [3] 

綠海龜種羣現狀

對海龜影響最大的是漁撈活動,為拖網漁業。大型拖網業,在網底層加上鉛條航行,除了人類愛吃的高經濟價值漁種一網打盡之外,連棲息海底的蝦蟹、海中洄游的海龜都無一倖免。漁業活動混獲的情形,已經大量過度浪費海洋資源,許多生物死於非命,台灣的綠海龜同樣也受此威脅。
綠海龜的成龜因體型碩大、背及腹甲堅硬且游泳速度迅速,因此,除了人類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主要的天敵。雖然曾經有成龜失去一隻鰭狀肢或是鰭肢的末端有被噬咬的傷痕,但這種類似被鯊魚或其他兇猛的動物如鱷魚等攻擊的狀況並不多見。但小綠海龜的天敵卻是非常多,在陸地有各種沙灘上的動物,如:家畜、沙蟹、浣熊、紅螞蟻、蛇、猛禽等都會對小龜進行攻擊,在海中則有各種肉食性的魚類如:鯊魚、旗魚等。由於缺乏足夠的防禦的能力、小海龜的背殼還不夠堅硬、跑(遊)的又不夠快,因此很容易成為這些天敵的美食,小綠海龜在第一年的死亡率很高,研究資料估計,小於千分之一的小綠海龜能夠長大為成龜。
在人為干擾方面,產卵棲地的破壞包括騷擾產卵母龜、不當挖掘龜卵、捕捉小海龜及不當的建設開發、挖取沙灘沙石移作他用、岸上燈光設置。騷擾產卵母綠海龜包括刻意的捕抓與無意的探訪干擾,尤其以不知情遊客的沙灘活動居多,因此海龜生態教育與生態旅遊對保育綠海龜非常重要。過多的干擾會使母龜無法產卵,並可能永遠放棄該產卵棲地;而不當挖掘龜卵、捕捉小綠海龜更是直接減少新生小龜數量,以上三因素都會使產卵棲地的綠海龜族羣數量減少。
不當的建設開發、挖取沙灘沙石移作他用會使得沙灘變成礫灘,甚至消失。如此一來,母龜不但無處產卵,小海龜脱殼出後也會因爬不過礫石而曬死沙灘上。另外,岸上燈光設置,沙灘附近的路燈及或建築物所發出的強光,會干擾憑藉趨光性尋找海洋的稚龜,而找不到下海的路,過程中慘遭天敵的毒手或是曝屍道路上。
另外海洋的污染也會使得海龜感染疾病,殘留的釣魚線也可能纏繞海龜四肢或頭頸造成海龜的斷肢甚至死亡。以上這些人為的破壞,都嚴重降低海龜族羣的存活率。 [3] 
2022年8月,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駐島監測員何既白在保護區中鐵墩嶼海域發現並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海龜。 [7] 
2024年3月3日,從國家林草局瞭解到,經過多年保護,我國珍稀瀕危物種數量實現穩中有升,綠海龜已人工繁育幼龜1萬多隻。 [17-18] 

綠海龜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4]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4]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6] 

綠海龜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4] 

綠海龜性別鑑定

  1. 組織形態學,綠海龜性腺切片分皮層和髓質兩部分,卵巢的皮層較厚、基質中有大小不一的未成熟卵細胞,髓質中空腔較少;睾丸的皮層較薄,髓質中空腔較多,呈現出顯著的被基質包圍的髓質索。
  2. 性激素測定,當雌二醇與睾酮含量之比E2∶T<1.5時,孵出的稚龜為雄性(♂);當E2∶T>1.5時,為雌性(♀)。
  3. 綠海龜性別決定的臨界温度在29.4-29.5℃之間,此時孵出雌龜的性比約為1:1。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