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二事件

鎖定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試圖徹底解決西北問題。東北軍內部在營救張學良的問題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導致“二二事件”的爆發。1937年2月2日,東北軍少壯派孫銘九應德田苗劍秋等人借抗日同志會的名義槍殺了元老派、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六十七軍副官處少將副官長宋學禮,同時還處死了“西北剿總”參謀長徐方、交通處處長蔣斌,史稱“二二事件”。少壯派此舉直接導致了東北軍分裂,西北“三位一體”也隨之解體。事件的爆發使東北軍不得不接受陝甘善後乙案,東調安徽,最終被全部拆散,盡遭瓦解。這對東北軍來講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失敗,但對第二次國共合作以及全國性抗日局面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1-2] 
中文名
二二事件
別    名
二二慘殺事件
發生時間
1937年2月2日
發生地點
西安
主要參與人
苗劍秋、孫銘九應德田
結果及影響
王以哲被殺,東北軍四分五裂

二二事件事件背景

二二事件扣押張學良

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南京,標誌着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西安事變的最終結束。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於在西安事變的談判中張學良楊虎城以及中共獲得的僅僅是蔣介石的口頭承諾,並無多大效力。東北軍西北軍最擔心的莫過於來自南京方面的報復,中共則認為“今後的問題是蔣介石是否能不折不扣的實行諾言。”
蔣介石返回南京後,張學良即遭扣押。12月3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組織高等軍法審判,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十年,剝奪公民權五年。此後,中央軍大舉西進,加劇了西北局勢的動盪。
1937年1月1日,蔣介石決定以“政治為主,軍事為從之方略”,徹底解決西北問題。蔣介石一方面意欲藉助扣押張學良引起的東北軍分裂之機,拆散東北軍西北軍、中共之間的“三位一體”軍事同盟;另一方面以軍事威脅為手段,派中央軍大舉西進,逼迫西安方面就範。1月4日,國民黨軍集結十個師以上的兵力集中推進至潼關華陰華縣地區,並築壘佈陣。 [2] 

二二事件善後方案的出台

1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通過了“陝甘善後方案”,“以顧祝同為西安行營主任,綜理陝甘青寧軍事及西北國防準備事宜;以王樹常為駐甘綏靖主任,楊虎城為西安綏靖主任,在行營指導下擔任陝西綏靖事宜。楊虎城于學忠撤職留任,帶罪圖功。並指定駐地區分”。蔣介石意圖使東北軍西北軍分散駐防,以中央軍作為牽制來達到拆散“三位一體”軍事同盟的目的。
維繫東北軍穩定與凝聚力的關鍵在於東北軍對張學良的忠誠度與張學良的個人威望,因而中共和楊虎城一致要求張學良返回陝西蔣介石卻無意讓張學良回陝。由於張學良被扣留不歸,東北軍的穩定便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1月7日,張學良致信蔣介石,提出陝甘善後的兩種方案:甲案:匪剿一、調東北軍全部駐開封洛陽或平漢線上,整理訓練,擔任國防工程,由良負責調出及整理。二、楊虎城出洋考察養病半年,不開缺,以孫蔚如代理......乙案:匪不剿一、調楊虎城到甘陝以何雪竹或劉經扶為西北行營主任......二、調東北軍駐豫鄂一帶整理訓練,擔任國防,由王樹常負責,由良幫助整理完畢,良願去讀書......”
同日,蔣介石提出張案的修正案:“甲案:一、東北軍全部調駐甘肅。二、第十七路軍各部仍駐陝西原防,歸綏靖主任楊虎城指揮,該路得酌留若干部隊在西安,以便行使綏靖主任之職權......三、自潼關寶雞沿鐵路各縣,歸中央軍駐紮......乙案:一、東北軍全部調往豫鄂兩省,可令由西荊公路集中南陽、襄樊、信陽一帶。二、以王樹常(或由漢另保一人)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三、調于學忠任綏靖主任,統帥在鄂豫皖之東北軍。四、調楊虎城為甘肅省政府主席,仍兼任十七路軍總指揮,第十七路軍全部調駐甘肅。”蔣介石提案的目的還是通過駐地劃分,以中央軍作為牽制,實現分化三方的目的。
1月9日,蔣介石派王化一、吳翰燾攜帶甲乙兩案到西安,要求西安方面擇其中一種執行。1月10日,蔣介石致電楊虎城,明確告知張學良已無法返回陝西。張學良不論自身的結局如何,終究希望通過抗日使東北軍回東北。 [2] 

二二事件各方態度

1月15日,周恩來楊虎城商量,建議“楊虎城和于學忠通電就職,派人去奉化見蔣,堅決拒絕乙案,對甲案可基本接受,但需中央軍全部出甘肅,西安留東北軍、西北軍各一部......要求准許張學良回陝”。1月16日,楊虎城于學忠發表通電,表示擁護中央,願意接受辭職,並希望張學良返回陝西主持一切。
1月19日蔣介石覆電表示“釋放張學良為不可能之要求,若必孤行到底,此後不獨西北問題非中所置喙,即漢卿今後行止若何,亦非中之所願過問。”1月21日,東北軍西北軍召開軍政會議,作出接收甲案的決定。1月22日,蔣介石決意由顧祝同負責陝甘善後的全部事宜,由顧祝同負責與西安方面舉行談判。
1月26日,楊虎城與于學忠等人決定派李志剛與顧在潼關談判,“並擬定與顧談判的三項要求:(一)部隊撤退展期兩週;(二)張學良回部隊講話,部隊即移動;(三)五屆三中全會前給張學良名義,並使之出席三中全會。”在隨後的談判中,顧祝同明確拒絕了這一提議。 [2] 

二二事件事件過程

二二事件渭南會議

1月29日,東北軍少壯派提議在渭南召開集團長以上軍官參加的軍事會議,決定和戰問題。何柱國等人認為一旦戰爭失利,張學良自然不可能回來,東北軍同樣有被覆滅的危險,要求主和。少壯派應德田等人認為為營救張學良,不惜與南京打一仗。在東北軍少壯派的鼓動下,一致贊成應德田的主張。王以哲何柱國認為渭南會議的主戰決議是少壯派鼓動起來的,因而拒不執行。于學忠是張學良離陝時指定的東北軍的最高負責人,王以哲希望由於學忠來下最後的決議。1月30日,于學忠由蘭州飛往西安,拜訪生病在家的王以哲,最終接受了王以哲主和的建議。 [2] 

二二事件王宅會議

東北軍內部關於和戰的爭論愈演愈烈,於1月31日在王以哲家中開會,決定最終的和戰問題。楊虎城于學忠何柱國周恩來等人作為代表出席。于學忠堅決主和,並要求與顧祝同談判撤軍。王以哲楊虎城同意了于學忠的意見。會議作出主和的提議,使得少壯派大受刺激。
1月31日上午,于學忠向東北軍傳達了撤兵的決定。2月1日,于學忠、楊虎城派李志剛到潼關與顧祝同談判,並命令前線指揮官立即撤退警戒部隊,以便中央軍能夠如期進駐西安 [2] 

二二事件矛盾激化

1月31日于學忠撤兵命令下達以後,東北軍少壯派苗劍秋應德田等人一致反對撤兵,並堅決要求張學良回陝,認為何柱國王以哲不同意張學良回陝是有意向南京方面妥協,並要求除掉二人。2月1日晚,西安街道上打出了“鋤奸”的標語,應德田孫銘九等人擬定了捕殺計劃。2月2日,孫銘九派人到王以哲家中將其殺害。何柱國于學忠躲進楊虎城公館,得以倖免。孫銘九等人自知無法控制局面,不得不請求周恩來出面平息事件,最終槍殺王以哲的特務連連長被剖腹,事件得以緩和。
2月3日,已經撤出渭南前線並駐防高陵劉多荃師向西安方面警戒,聲稱要為王以哲報仇。東北軍騎兵軍第十師師長檀自新也與開封劉峙接洽,徹底倒向南京。
南京方面樂見東北軍的內亂,想盡可能利用此機會把東北軍徹底肢解。2月8日,蔣介石作出將“原擬東北軍西調甘肅的計劃,改為東調蘇皖邊境,以備整訓”的決定。蔣介石在1月7日致張學良信中提到過東北軍東調安徽的計劃,在1月10日日記載“調東北軍到鄂皖如何”。從蔣介石拆散西北“三位一體”的軍事同盟的目的來講,令東北軍徹底調離甘肅、調往安徽不失為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 [2] 

二二事件事件影響

二二事件對東北軍的影響

二二事件是東北軍少壯派孫銘九應德田苗劍秋等人與元老派王以哲何柱國等人在救張學良問題上矛盾尖鋭化的結果。雙方矛盾一直存在,只不過張學良在時,表現尚不突出。張學良被扣後,圍繞着救張問題,雙方展開了激烈爭論。以王以哲、何柱國為首的元老派極力主和(即主張先撤兵後救張),少壯派主戰(即主張先救張後撤兵),認為張學良不回來,則堅決不撤兵,並不惜與南京方面開戰。雙方爭執不下,到渭南會議和王宅會議時,這種衝突達到了頂點。
二二事件直接導致了東北軍的分裂。張學良走後,王以哲是唯一能將東北軍團結起來的將領。王的被害,不僅是他個人的不幸,對東北軍來説,也是一個悲劇。少壯派孫銘九應德田苗劍秋等人並未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王以哲之死實際上已經標誌着東北軍的分裂,意味着善後中以東北軍為核心的“三位一體”已經決定性地失去了討價還價的資本,只有聽從蔣介石的安排。
東北軍內部的自相殘殺並未結束,繼孫銘九派其衞士營連長於文俊槍殺王以哲後,劉多荃(東北軍105師中將師長,該師等於一個軍)又派人槍殺了於文俊和對聯共抗日起過重大作用的高福源,祭奠王以哲。為挽回局面,楊虎城簽發了讓前方的東北軍和十七路軍不撤退、堅持要張學良回來的命令。但由於王以哲的被殺,東北軍已失去了團結的最後希望,逆勢無法挽回,駐防前線的與王以哲關係密切的劉多荃、繆激流(57軍中將軍長)因王以哲已死,已率領部隊自動撤退,並威脅西安,從而給中央軍讓出了進入西安的通道,中央軍已向渭南開進。這時擺在東北軍面前的已不是主和、主戰的問題,而是按照南京方面的意見選擇一種比較有利方案的問題了。可悲的是,連這一點也做不到了。東北軍因張學良回陝無望,王以哲已死,人心渙散,志灰意冷,已無意留在西北,從而主動放棄西北,放棄甲案,接受了乙案。 [3] 
全面抗戰爆發後,孫銘九應德田苗劍秋離開陝北蘇區,先躲入天津租界,繼又躲進上海租界,再後來孫銘九、應德田投靠汪精衞當了漢奸,孫銘九官至偽山東保安司令,應德田任偽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苗劍秋民族良知未泯,輾轉到香港,一度幹上了軍統,其後流亡到日本,創辦了《自由中國》月刊。 [4] 

二二事件對十七路軍的影響

西安事變前,東北軍十七路軍紅軍三方以抗日為基礎形成了一個聯盟,當時被稱為“三位一體”。由於張學良蔣介石的關係以及他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大,“三位一體”的核心為張學良。張學良不回來,東北軍內部很難團結,實力最強的東北軍發生問題,“三位一體”也就難以存在,楊虎城十七路軍的生存將受到威脅。東北軍因為王以哲的被害,其分裂之勢已經不可避免。
二二事件後,楊深感僅憑十七路軍無力支撐西北局面,開始考慮自己及十七路軍的出路問題。為保存實力,在中央軍進入西安之前,已令十七路軍撤到三原,最終無可奈何地走上了東北軍的道路,接受了中央整編。二二事件前,西安方面已經決定接受甲案,按照甲案,“三位一體”仍然在一起(均在西北)。二二事件後,東北軍主動放棄甲案而接受乙案,離開西北,這就給蔣介石一一解決東北軍十七路軍創造了良好的契機,從而決定了楊及十七路軍的悲慘命運。也就是説,二二事件是東北軍被瓦解的標誌性事件,同時也是十七路軍被迫接受中央整編的決定性事件。 [3] 

二二事件對抗戰大局的影響

二二事件的發生,直接導致了“三位一體”中實力最強的東北軍瓦解,天平快速地傾向於南京方面。只擁有四萬兵力的楊虎城,在內部不穩的情況下,只有步東北軍的後塵,接受中央整編。這對抗戰大局來講,無疑是有益的。當然,不能否定,楊的做法也是為了抗日。但是,在日本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全國民眾特別是軍隊必須團結起來,接受南京政府的統一領導。從這個角度出發,楊之行動(指西北半獨立)是不利於抗戰大局的。如果沒有二二事件,十七路軍也會接受中央整編,但這一歷程恐怕會更長一些。東北軍和十七路軍之接受中央整編,也加快了國共雙方談判的步伐,國共聯起手來抗戰,對中華民族無疑是有利的。
二二事件加快了東北軍、十七路軍分裂的步伐,特別是極大地削弱了東北軍的力量,他們最終被迫接受中央的整編。但是從抗戰大局出發,它在客觀上卻有利於西安事變善後問題的和平解決。 [3] 
參考資料
  • 1.    張萬傑:《救亡圖存東北魂——東北救亡羣體與西安事變研究》,人民日報出版社2014年版,第203頁。
  • 2.    劉博山:《西安事變後的“二二事件”述論》,《長春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9期,第50-52頁。
  • 3.    郝銀俠:《對西安事變善後處理中“二二事件”的再認識》,《民國檔案》2007年第2期,第93-96頁。
  • 4.    孟昭庚:《“二二事件”始末》,《鐵軍》2017年第2期,第33-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