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藥科大學

鎖定
中國藥科大學(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多科性重點大學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 [30]  ,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6]  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美藥學院校聯盟牽頭單位。
學校始建於1936年,原名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本科四年制),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藥學高等學府。1937年遷往漢口,1938年遷往重慶,1946年回遷南京。1950年更名為華東藥學專科學校。1952年,齊魯大學藥學系和東吳大學藥學專修科併入學校,成立華東藥學院。1953年,中南衞生專科學校藥劑專修科併入學校。1956年更名為南京藥學院。1986年與籌建中的南京中藥學院合併,成立中國藥科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1年,江蘇省藥科學校併入學校 [1]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玄武門、江寧2個校區,佔地2100餘畝,建築面積70.2萬平方米,館藏書118.9萬餘冊;設有16個院部,31個本科專業(類);擁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1839人,專任教師1102人;全日制在校生19730人。 [1] 
中文名
中國藥科大學
外文名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簡    稱
中國藥大(CPU)
創辦時間
1936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211工程(1996年) [26]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1年)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44]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金能明(黨委書記)
郝海平(校長)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德國科學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31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專業5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學術學位授權專業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16個院部
校    訓
精業濟羣
校    歌
中國藥科大學校歌 [31] 
校慶日
11月16日
地    址
玄武門校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童家巷24號
江寧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639號
院校代碼
10316
主要獎項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江蘇省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
知名校友
葉桔泉徐國鈞彭司勳袁承業沈家祥胡之璧王廣基
知名教師
彭司勳王廣基來茂德

中國藥科大學歷史沿革

  •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首屆開學典禮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首屆開學典禮
1936年7月,教育部派孟目的、薛培元、朱章賡、陳思義等籌建南京藥學專科學校,租南京白下路鹽業銀行舊址為臨時校舍,招生40名。9月10日,教育部正式聘請孟目的為校長。8月21日至23日,在北平、南京兩地舉行招生考試。
1937年3月,教育部以南京丁家橋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園藝場撥作校址,開始興建校舍。8月,南京告急,藥專在招收一班新生以後,校舍建築工程未及完竣,即匆匆西遷武漢,以漢口四維路86號為臨時校舍。12月,武漢告急,學校奉教育部令,決定遷往重慶,2月10日方抵重慶。學校商借磁器的四川省立教育學院供上課辦公和女生借住,男生則借住位於沙坪壩的重慶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6張)
1940年春,學校在距磁器口七八里的歌樂山購得民田47畝,自建校舍,7月,新校舍落成,原磁器口房屋單獨成立附設實驗藥廠。
1941年,先後招收學制為二年或三年的中專性質的調劑訓練班或藥劑訓練班,以後發展成正式學制為三年的高級藥劑職業科。
在渝期間,學校計培養專科6屆畢業生175人,高級藥劑職業科3屆畢業生42人,調劑職業科兩屆畢業生28人及一期調劑生訓練斑19人,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建立了實驗藥廠,開展了初步的藥學科學研究工作,為藥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9月間學校派秘書金理文赴寧接收原校址。翌年7月,開始分批返寧。由於校舍嚴重不足,臨時趕造教室兩座和學生宿舍一座,因陋就簡地裝置了實驗室,恢復了實驗藥廠。
1948年底至1949年初,國立藥專參加了南京市專科以上學校應變聯席會議,並進行了遷移的準備工作,曾初擬遷往台灣。台灣藥學分會孫雲熹、張國周在台南等處治借校舍,並派鄭今芳赴台辦理。 [3] 
  • 華東藥學院
1950年6月,學校更名為華東藥學專科學校。
1952年11月,齊魯大學藥學系和東吳大學藥學專修科併入,擴建為華東藥學院。知名教授葉桔泉、張輔忠、彭司勳、劉國傑、徐國鈞等在校任教,首任院長江守默。
1953年,武漢中南衞生專科學校藥劑專科班併入。
1955年,經中央衞生部、高等教育部批准,學校按照蘇聯模式招收並培養副博士研究生。 [4] 
  • 南京藥學院
1956年6月,學校更名為南京藥學院。
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首先在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等4個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首先在藥物化學和生藥學兩個學科建立博士點。
1985年1月2日,教育部正式下達文件,批准在南京藥學院中藥系的基礎上籌建南京中藥學院。 [5] 
  • 中國藥科大學
1986年10月,學校與籌建中的南京中藥學院合併,成立中國藥科大學。
1988年,學校開始招收外國來華留學的碩士研究生。
1992年,學校開始招收外國來華留學的博士研究生。
1996年,學校進入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3張)
2000年,學校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
2001年,江蘇省藥科學校併入,作為中國藥科大學的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層次),同時撤銷江蘇省藥科學校的建制。
2007年,學校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 [2] 
2011年,學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同年,中國藥科大學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3年4月,由中國藥科大學、中國藥學會、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共同發起和組建的“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在中國藥科大學掛牌成立。 [6] 
2015年,南京鼓樓醫院成為中國藥科大學臨牀學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加盟中國藥科大學,正式掛牌中國藥科大學南京第一醫院。
2016年11月,中國藥科大學、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三方攜手合作共建的“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舉行掛牌儀式。 [7] 
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8] 
2019年5月,由學校與杭州市錢塘新區攜手共建的中國藥科大學(杭州)創新藥物研究院成立。
2020年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9] 
2021年4月,學校與南京市六合區共建中國藥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簽約儀式舉行。11月,中國藥科大學與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3] 
2023年10月13日,由中國藥科大學發起併成立的全球藥學發展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在第二屆全球藥學院校發展論壇上成立。 [42]  12月22日,中國藥科大學附屬南京天印山醫院揭牌啓用。 [45] 
2024年1月30日上午,中國藥科大學、浦口區人民政府、浦口區中醫院合作共建附屬醫院簽約揭牌儀式在浦口舉行。在與會領導的見證下,中國藥科大學、浦口區人民政府、浦口區中醫院合作共建三方完成現場簽約,並共同為“中國藥科大學附屬南京市浦口中醫院”揭牌。 [46]  2月19日,中國藥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在南京揭牌。 [47] 

中國藥科大學辦學條件

中國藥科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設有設有16個院部,開設31個本科專業(類)。 [10]  [38] 
中國藥科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藥學(基礎藥學理科基地班)
藥學
藥物製劑
藥物分析
藥物化學
中藥學
中藥資源與開發
中藥製藥
工商管理
藥事管理
健康與服務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營銷
經濟學
藥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生物製藥
生物技術
海洋藥學
藥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藥學(中外合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應用統計學
製藥工程
食品營養與健康
食品質量與安全
環境科學
臨牀藥學
臨牀藥學(中外合作)
英語 [39] 

中國藥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在職教職工1839人,其中專任教師1102人,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80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68人。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德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6人次,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60人次,在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4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2人,以及一大批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才項目入選者。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科學基金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江蘇省雙創團隊7個,江蘇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9個,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7個。 [10] 
類別
名單
專職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德國科學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王琛李萍孔令義、譚寧華、郝海平、齊煉文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來茂德、餘伯陽、孔令義、王琛、郝海平 [11]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立項時間
生物製藥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
高向東
2010年
藥物化學教學團隊
尤啓冬
-
藥學生物基礎課程羣教學團隊
姚文兵
2008年

中國藥科大學學科建設

  • 學科體系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藥學、中藥學、生物學),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生物與醫藥),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藥學、中藥學、生物學、化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公共管理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藥學、中藥、生物與醫藥、應用統計、公共管理),設有藥學、中藥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藥學一級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中藥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藥學、生物學學科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四期項目立項學科。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入選“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中藥化學、中藥分析學、中藥生命組學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1] 
  • 學科評價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藥學學科獲評A+。在第五輪學科評估和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龍頭學科藥學和中藥學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優勢,均取得優異成績。2024年5月,藥理學與毒理學、化學、臨牀醫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環境/生態學、免疫學等10個學科領域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其中藥理學與毒理學排名全球前1‰(萬分之1.266),位列全球第16位、亞洲高校第1位。在2023 US News 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位列全球第7位。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學科排行中,藥物化學學科位列全球第3位。在2023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藥學、中藥學學科分別排名國內第1位、第2位,均進入“中國頂尖學科。 [1] 

中國藥科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江蘇省課程思政示範專業2門,江蘇省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3門,製藥工程專業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並獲評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專業建設點。藥學、臨牀藥學、製藥工程、中藥學專業通過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的專業認證。有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5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4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1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3門、江蘇省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90門次、江蘇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門。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4種,編著全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種,入選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41種。 [1] 
類別
名稱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藥學、藥物製劑、藥物化學、中藥學、生物製藥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藥學、中藥學、生物製藥、製藥工程、臨牀藥學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生藥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學的生物化學基礎、工業藥劑學、藥事法規、藥物分析、生物製藥工藝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實踐教育基地、中國藥科大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藥科大學-石藥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藥科大學-先聲藥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藥科大學-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藥學實踐教育基地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藥學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 生物醫藥創業型人才培養實驗區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
製藥工程、生物製藥、藥物製劑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藥學實驗教學中心、生物製藥實驗教學中心
“十三五”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項目
藥學、中藥學、生物製藥、藥物製劑、藥事管理
“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專業
藥學類、中藥學類、生物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專業、製藥工程
江蘇省品牌專業
藥學、藥物製劑、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生物工程、生物技術、製藥工程
江蘇省特色專業
臨牀藥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藥事管理、英語
江蘇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藥學、中藥學、生物製藥、製藥工程、臨牀藥學、藥物製劑 [12]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
中國藥科大學
基礎藥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20]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學校2000年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四年一屆)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是全國唯一連續三屆蟬聯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高等醫藥院校。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4種,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2人。編著全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種,入選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41種。 [10]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年度
等級
項目名稱
2001
一等獎
高等藥學教育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藥劑學教學新體系的建設和實踐
二等獎
統計及應用課程教改研究和實踐
二等獎
藥物設計學課程和教材建設
2005
一等獎
21世紀初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基礎藥學理科基地建設成果
二等獎
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研究
2009
一等獎
校企互動合作,培養生物醫藥創新創業人才的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藥物化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和新藥研發創新人才培養

中國藥科大學社會評價

時間
排名
2018年
藥理學與毒理學、化學、臨牀醫學、生物與生物化學4個學科領域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
——
2019 US 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藥理學與毒理學位列全球第22位
2018軟科ARWU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藥學排名全球第40名
——
2018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藥學與藥理學進入全球第51-100段位。 [10] 
2020年7月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排名第83位 [13] 

中國藥科大學學術研究

中國藥科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多靶標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設有與臨牀前創新藥物研發各節點相關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平台及工程技術中心38個。 [1] 
國家及省部級平台
國家重點實驗室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多靶標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技部
李萍
2023年/2011年
國家部委科研平台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科技部
張陸勇
1996年
2
科技部臨牀前藥代動力學關鍵技術平台
科技部
王廣基
2001年
3
中藥複方藥代動力學方法重點研究室
國家中醫藥局
王廣基
2008年
4
藥物質量與安全預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
張尊建
2009年
5
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
國家食藥監總局
楊勇
2015年
6
國家中藥材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
國家農業農村部
曹崇江
2018年
7
智能製藥關鍵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顧月清
2019年
8
藥物製劑及輔料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郝海平
2021年
9
藥品監管創新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邵蓉
2021年
10
抗感染新藥創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李志裕
2022年
11
抗腫瘤創新藥物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
教育部
孔令義
2023年
12
靶標發現與新藥創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教育部
孔令義
2023年
部校共建科研平台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工信部共建
邵蓉
2013年
2
禁毒關鍵技術聯合實驗室
公安部共建
狄斌
2017年
江蘇省科技廳重點平台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江蘇省藥物代謝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科技廳
王廣基
2003年
2
江蘇省藥效評價與服務中心
江蘇省科技廳
張陸勇
2008年
3
江蘇省納米藥物製備與生物學評價公共技術服務中心
江蘇省科技廳
柯學
2009年
4
江蘇省科技廳
尤啓冬
2012年
5
江蘇省抗腫瘤新藥快速轉化公共服務平台
江蘇省科技廳
楊勇
2023年
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生物醫藥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教育廳
來茂德
2013年
2
現代中藥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教育廳
孔令義
2014年
江蘇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江蘇省新藥創制與產業化技術服務示範平台
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經信委
郭青龍
2007年
2
腫瘤發生與干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中國藥科大學)/江蘇省腫瘤發生與干預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吳照球/郭青龍
2024年/2007年
3
代謝性炎症疾病藥物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國藥科大學)/江蘇省抗代謝性疾病藥物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劉暢/孫宏斌
2024年/2014年
4
中藥評價與轉化創新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國藥科大學)/江蘇省中藥評價與轉化創新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曹徵宇/餘伯陽
2024年/2014年
5
生物藥物成藥性研究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國藥科大學)/生物藥物成藥性研究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田浤/姚文兵
2024年/2016年
6
天然活性物質發現與研究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國藥科大學)/天然活性物質發現與研究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羅建光/孔令義
2024年/2016年
其他科研平台
序號
平台基地名稱
批准部門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江蘇省新型神經藥物製劑技術中心
江蘇省經貿委
孫敏捷
2002年
2
江蘇省半合成抗生素研究中心
江蘇省科技廳
孫敏捷
2003年
3
醫藥科技創新支撐服務平台
中國科協
鄭曉南
2013年
4
江蘇省合成多肽藥物發現與評價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省發改委
徐寒梅
2018年
5
江蘇省緩釋智能製劑及關鍵功能性輔料開發與評價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省發改委
尹莉芳
2020年 [14] 
創新團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科學基金
序號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批時間
1
中藥活性成分羣發現與作用機理
李萍
2014年
2
代謝調控與藥物靶標發現
郝海平
2023年
江蘇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批時間
1
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李萍
2007年
2
藥物代謝動力學創新研究
劉曉東
2009年
3
中成藥評價與再創新研究
餘伯陽
2011年
4
多糖類藥物研發關鍵技術
高向東
2013年
5
個體化治療藥物研究
徐雲根
2015年
6
以天然產物為先導的抗腫瘤創新藥物
郭青龍
2015年
7
蛋白質命運與新藥發現關鍵技術創新團隊
狄斌
2017年
8
天然產物創新藥物研究
姚和權
2019年
9
纖維化治療高端製劑研發團隊
姜虎林
2023年 [15] 

中國藥科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全國創新爭先獎2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單位在頂尖期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450餘篇,獲批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數為全國高校之首。獲批牽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5項,其中總經費超過2000萬元的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58項,直接立項經費達5.77億元,重大、重點和傑出人才項目43項。 [10]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000年以來)
獎項
項目
第一完成人
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參考文獻: [32-36] 

中國藥科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國藥科大學圖書館館藏書可利用總量約451餘萬冊,其中印刷型文獻90餘萬冊,可利用電子資源361萬冊。可提供利用的中文電子期刊2萬餘種、外文電子期刊近4500種,藏書特色鮮明,體系完整,已形成了以藥學、化學書刊為主體,相關學科文獻協調發展的多學科藏書體系。 [16] 
  • 學術期刊
學院學報 學院學報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自1992年起分別被國內權威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列為藥學類核心期刊,具有印刷版、光盤版、網絡版。《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8年獲國家級精品期刊稱號,2006/2008/2010連續三屆榮獲國家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中國天然藥物》2013年獲得“中國百強科技期刊”榮譽,並獲得國家六部委“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資助,2014年獲得“第三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五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17] 
《藥學教育》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數據庫(NSSD)、萬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大型檢索數據庫全文收錄。設有教育研究、學科與課程建設、素質教育、教學學術、實踐訓練、現代教育技術、教師隊伍等近20個欄目。
《藥學進展》(Progres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服務於廣大從事醫藥教學、科研、生產、管理及臨牀工作的人士,是一本提供新藥研發動態、學科發展趨勢、臨牀藥學應用、藥事法規政策等領域研究思路、方法和技術信息的專業媒體。

中國藥科大學合作交流

中國藥科大學校企地合作

學校與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政府、浦口區中醫院合作共建附屬醫院,與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鼓樓醫院密切合作,實現醫藥深度融合,打破了藥物早期研發和臨牀研究間的轉化壁壘。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聖和藥業有限公司先後進駐基地,實現了“企業進高校”和“服務入企業”的“零距離”對接轉化。新建的中國藥科大學杭州創新藥物研究院、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原創藥物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無錫創新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公共衞生與應急藥學研究院等一批校地、校企創新平台正發揮積極作用。 [2]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合作

學校針對留學生人數大幅增長、生源質量穩步提升的情況,已建立起 “本-碩-博”貫通的全英文授課體系;與美國密歇根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開展“本科雙學位學生培養”項目;與美國天普大學、美國太平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開展“本碩聯合培養”項目;與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合作舉辦的藥學專業、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舉辦的臨牀藥學專業成果豐碩,超40%的畢業生進入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大學深造,部分學生被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頂尖高校錄取。為世界近70個國家和地區培養博士、碩士、本科生和進修生千餘名。 [2] 
學校牽頭建立中美藥學院校聯盟,並接受國外知名高校邀請,陸續加入各類合作聯盟,持續構建全球夥伴網絡。2016年,受國際藥學聯合會和中國藥學會委託,承辦“全球藥學教育會議”,向來自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代表展示我國藥學教育的發展經驗。2018年,舉辦首屆國際藥學院校發展論壇,邀請40餘位全球頂級藥學院院長巔峯論劍,攜手探索藥學教育發展路徑,深入探討藥學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及挑戰。2023年,學校舉辦第二屆國際藥學院校發展論壇,牽頭14個國家的36所高校成立全球藥學發展聯盟,並擔任首屆主席單位,發佈《全球藥學教育發展南京共識》,廣泛凝聚發展力量,對外尋求合作共贏新機遇。學校成功舉行“一帶一路”藥學國際產學研用合作論壇暨“一帶一路”藥學教育聯盟成立籌備會,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推進,推動藥學產業國際化發展。 [2] 

中國藥科大學文化傳統

中國藥科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29]
中國藥科大學校徽為圓形,由學校中英文名稱、建校時間和圖案組成。
學校校徽為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教職員工校徽為紅底黃字,研究生校徽為黃底紅字,本、專科生校徽為白底紅字。 [18] 
  • 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中間印有校標和規定字體的“中國藥科大學”校名。 [18] 

中國藥科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精業濟羣
精業濟羣原為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訓,中國藥科大學曾改校訓為“嚴謹、求實、團結、創新”,後於2006年70週年校慶之際,為樹立學校品牌形象,恢復建校初期原校訓。
精業者,專注也,將製藥作為終身的事業,精勤篤行、一以貫之,方可達到濟世救羣的最終目標。 [18] 
  • 校歌
魏巍我校,屹立江東,
志在起廢振癃。
古劑改良,新藥求精,
保健民族任重,濟濟多士,
藥學專攻,存心以仁,任事以誠。
共同繼續,神農偉業,建樹萬世之功。 [18]  [31] 

中國藥科大學校區情況

中國藥科大學玄武門校區

玄武門校區 玄武門校區
該校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童家巷24號 [50]  ,設有藥學院 [48]  、工學院 [49]  等。

中國藥科大學江寧校區

江寧校區 江寧校區
該校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639號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639號 [50] 

中國藥科大學學校領導

中國藥科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金能明、戴建君、陳永法、陳衞忠 [41] 
參考資料: [40] 

中國藥科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任期
職務
孟目的
1936.9--1939.8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陳思義
1939.8--1945.6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薛愚
1945.7--1946.10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孟心如
1946.10--1947.10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吳榮熙
1947.7--1948.10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管光地
1949.3--1952.1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華東藥學專科學校校長
盛立
1949.3--1952.11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代理校務建院委員會主任
江守默
1952.11--1953.4
華東藥學院院長
張輔忠
1953.4--1957.2
華東藥學院院長
孫卜菁
1957.3--1958.5
南京藥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蔣宗魯
1958.5--1959.7
南京藥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汪青辰
1959.9--1964.9
南京藥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李昌文
1964.9--1973.5
南京藥學院黨委書記
王心田
1978.12--1979.3
南京藥學院黨委書記
王心田
1973.2--1978.12
革命委員會主任
王鈞彥
1978.12--1983.11
南京藥學院院長
張克威
1979.3--1983.11
南京藥學院黨委書記
尹宗靖
1983.11--1986.10
南京藥學院院長
尹宗靖
1986.10--1988.10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尹宗靖
1988.10--1991.12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徐羣
1983.11--1986.10
南京藥學院黨委書記
徐羣
1986.10--1988.10
1991.12--1995.3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徐羣
1988.10--1997.6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李幹生
1995.3--1997.6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吳曉明
1997.6--2013.1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吳曉明
1997.7--2001.10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副書記(主持黨委工作)
胡金波
2001.11--2008.3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劉貴友
2008.3--2011.11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19] 
徐慧
2011.11--2018.10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來茂德
2013.1-2022.9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來茂德
2017.4-2022.9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副書記 [43] 

中國藥科大學校友情況

名單
詳情
中醫中藥學家,中醫藥界一代宗師,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
彭司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化學制藥、藥物化學專業創建人之一,藥物化學家
徐國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藥顯微鑑定的奠基人,生藥學家
袁承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臣,有機化學家
沈家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藥工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開發的先驅者之一
周俊
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
胡之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藥生物技術的開拓者,中藥生物工程專家
王廣基
中國工程院院士,藥物代謝動力學家
來茂德
德國科學院院士,病理學家
謝晶曦
成功研製出3個意義重大的創新藥物的藥物化學家
謝宗萬
生藥學家和本草學家
廖清江
中國甾體藥物研發領域開拓者之一,藥物學家
劉國傑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執業藥師,藥劑學家
安登魁
中國藥物分析學科的主要倡導者,藥物分析學家
李春波
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環境保護優秀企業家
孫飄揚
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省優秀企業家

中國藥科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21年5月28日
中國藥科大學派駐安康市鎮坪縣幫扶工作組被陝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陝西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2021年9月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組織部、黨委統戰部榮獲江蘇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1-22] 
2022年2月
入選教育部公佈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4-25] 
2022年4月6日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入選“2022年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 [27] 
2023年
中國藥科大學榮獲“江蘇省高質量平安校園建設高校”稱號。 [3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