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無醛日

鎖定
甲醛,已經被世界衞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同時,甲醛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首要因素,許多不合格的傢俱和裝修材料都存在甲醛超標的情況,給人們的生活與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世界無醛日,是由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首發倡導,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新浪、搜狐、網易、搜房、鳳凰網等機構聯合倡導,呼籲共建無醛家園。
世界無醛日啓動儀式於2015年4月26日在上海隆重舉行,這一天被定為首個世界無醛日,往後每年的4月26日皆為世界無醛日。世界建築巨匠保羅·安德魯、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代表、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代表 以及權威行業代表出席了啓動儀式。
中文名
世界無醛日
外文名
World No- Formaldehyde Day
節日時間
4月26日
流行地區
全球
節日起源
甲醛危害,居家環境破壞
節日活動
知識普及、健康倡議
節日意義
喚起人們認知甲醛危害,並注重居家健康,共建無醛家園
設定時間
每年4月26日
節日口號
拒絕甲醛自在呼吸

世界無醛日節日由來

甲醛,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有着嚴重影響的化學物質,它極其容易揮發,形成遊離性氣體,從而成為空氣污染、特別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由於監督的缺乏和技術的限制,甲醛雖然有害,卻廣泛運用於家庭裝修和傢俱生產中,從而對人們,特別是對孕婦和小孩的健康形成極大的威脅。
在這樣的社會現狀下,世界無醛日,倡議大家可以通過改進傢俱生產技術,推廣原態生活來減少甲醛對人類的影響。比如選擇以MDI膠水代替甲醛膠水的傢俱,穿布料加工工藝更少的衣服,少抽煙或不抽煙等。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過世界無醛日的倡導,切實減少甲醛對生活的影響,同時也對保護地球環境做出貢獻。

世界無醛日節日意義

甲醛已經成為了室內空氣污染、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兇手之一,但是由於甲醛一般運用於工業生產中,所以其危害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設立世界無醛日,有助於人們認識到生活中甲醛的來源,學習避免甲醛危害的知識,共同為家人、為下一代創造一個環保、健康、原態的生活環境。

世界無醛日節日主題活動

2020年,世界無醛日主題為“原態生活,自在呼吸 [1] 
2020年好萊客跨界Keep共同推出#原態+百變魔方#超級場景,聯合Keep發佈了共同開發的【自在呼吸心肺功能激活】課程。 [2] 
2019年,世界無醛日主題為“原態生活,自在呼吸 [3] 
2019年登頂廣州對外的窗口、地標性建築——廣州塔,希望通過其影響力,增加社會大眾對於健康生活和自在呼吸的關注,喚醒更多家居企業關注室內空氣健康安全 [4] 
2018年,世界無醛日主題為“這就是原態style” [5] 
2018年好萊客攜手Angelababy發起了#這就是原態style#抖音挑戰賽,呼籲全民參與,為愛選原態,傳遞一種“世界無醛”生活理念,打造高質量的新生活方式。 [6] 
2017年,世界無醛日主題為“世界無醛日,讓家更安全” [7] 
2017年,好萊客由單一關注兒童羣體,上升至家庭維度 [8]  ,提出“世界無醛日,讓家更安全,與騰訊家居聯合推出了《2017中國家居健康白皮書》,通過分析家居健康方面的數據,呼籲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關注家居環境,呵護家人健康。 [9] 
2016年,世界無醛日主題為:世界無醛日,讓TA更安全 [10] 
2016年好萊客-新陽光關i白血病基金”發起#按鼻子救助白血病兒童#公益行動,引發全民關注白血病兒童。 [11] 
2015年,世界無醛日主題為:拒絕甲醛,自在呼吸 [12] 
2015年4月26日,好萊客聯合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新浪、搜狐、網易、搜房、鳳凰網等機構首發倡導發起世界無醛日, [13] 

世界無醛日甲醛危害

長期吸入超標的甲醛,容易引發以下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過敏
不育不孕,流產,胎兒畸形或死胎
新生兒免疫力系統發育,掉髮,智力下降,哮喘
青少年記憶力下降
鼻癌淋巴癌、血癌等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刺激作用: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就有不適感,大於0.15mg/m³的甲醛濃度可引起眼紅、眼癢、咽喉不適或疼痛、聲音嘶啞、噴嚏、胸悶氣喘皮炎等。
2、急性中毒反應:甲醛濃度過高會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咽喉燒灼痛、呼吸困難、肺水腫、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皮炎、肝轉氨酶升高等。
3、慢性中毒反應:甲醛有刺激性氣味,低濃度即可嗅到,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感覺障礙、免疫力降低,並可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鬱;慢性中毒對呼吸系統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長期接觸甲醛可引發呼吸功能障礙和肝中毒性病變,表現為肝細胞損傷、肝輻射能異常等。
4、致敏作用: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
5、導致基因突變:2010年以來發現,甲醛能引起哺乳動物細胞核的基因突變、染色體損傷、斷裂。甲醛與其他多環芳烴有聯合作用,如與苯並芘的聯合作用會使毒性增強。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6、致癌作用:研究動物發現,大鼠暴露於每立方米15μg甲醛的環境中11個月,可致鼻癌。美囯囯家癌症研究所於2009年5月12日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頻繁接觸甲醛的化工廠工人死於血癌、淋巴癌等癌症的幾率比接觸甲醛機會較少的工人高很多。研究人員調查了 2.5 萬名生產甲醛和甲醛樹脂的化工廠工人,結果發現,工人中接觸甲醛機會最多者比機會最少者的死亡率高37%。研究人員分析,長期接觸甲醛增加了患上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特殊癌症的幾率。

世界無醛日甲醛來源

一、室內甲醛的主要來源
(一)來自室外空氣的污染
來自室外空氣的甲醛污染主要有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
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生產一定量的甲醛,這部分氣體在定時階段,如室內外空氣進行交換時可進入室內。但是這部分含量很少,據有關報道顯示,城市空氣中甲醛的年平均濃度大約是0.005~0.01mg/m³,顯然不足以造成室內空氣的嚴重污染。
(二)來自室內本身的污染
來自室內本身的污染主要以建築材料、裝修裝飾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產品為主,同時也包括燃料及煙葉的不完全燃燒等一些次要因素。
第一,人造板類。
甲醛具有較強的黏合性,同時可加強板材的硬度和防蟲、防腐能力,而且價格便宜,所以目前市場上的各種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膠合板中均使用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作為膠黏劑,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含有甲醛。據檢測,100cm²的人造板,1小時可釋放出3~18μg甲醛。
第二,裝飾材料類。
除了上述人造板因使用膠黏劑而會散發甲醛外,其他裝修裝飾材料,如牆面、地面的裝修
輔助都會使用膠黏劑,因此也會有甲醛釋放出來,對室內環境造成危害。
第三,燃料、煙葉的不完全燃燒。
燃燒燃料可以產生大量的甲醛,廚房內如果同時使用煤氣和液化石油氣時,甲醛濃度會大於0.4mg/m³,這表明廚房內甲醛濃度日變化出現峯型與做飯時間相關。

世界無醛日社會關注

1995年,甲醛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確定為可疑致癌物。2004年甲醛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確定為一類致癌物。世界衞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衞)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2004年6月在其153號出版物中,將甲醛上升為第一類致癌物質——對人致癌物質。
報告稱這個結論是來自10個國家的26位科學家對甲醛現有的致癌證據進行評價後得出的。他們認為,以前的結論——“第2A類致癌物質(很可能對人致癌)是基於較少數量的研究,但新近對接觸甲醛人員的研究資料已經增加了這方面的證據。專家認為: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甲醛引起人類的鼻咽癌,這種癌症在發達國家比較少見;另外有不充分的證據證明甲醛可引發鼻腔癌和鼻竇癌,並有強有力的證據(但尚不夠充分)證明甲醛可引發白血病。 [14] 
2010年12月15日,世界衞生組織在其總部瑞士日內瓦發佈了一份《室內空氣質量指南》。這是世界衞生組織首次公佈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的室內空氣有毒物質的量化標準,為世界各國制定相關法規提供了依據。
《室內空氣質量指南》的發佈在社會上引起關注,這是世衞組織歐洲地區辦事處負責的一個科研項目,全球60多名科學家參與到這個項目的研究。400多頁的報告對室內空氣當中9種污染物作了限制。甲醛污染被列入到主要污染物質之中。
《室內空氣質量指南》對我國室內環保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衞生組織報告中表示,發佈室內空氣質量報告的意義是督促各國政府以必要的行動減少這些污染物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有助於提高各國政府對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重視。

世界無醛日中國現狀

從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近年來的調查看,目前甲醛是我國新建築和新裝修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由於我國室內裝飾中使用不符合標準的裝修材料比較多,60%新裝修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甲醛污染問題。
以我國一線城市北上深為例,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在北京市檢測的千户新裝修家庭中,甲醛超標的佔60%,甲醛濃度平均超過國家標準4倍。2007年上海市隨機抽查了近兩百餘居民家庭,結果顯示,有九成被測户室內空氣污染存在不同程度的甲醛超標,八成多存在TVOC有機揮發物濃度超標。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2004年1月~7月,對全市400多套房子進行了室內環境檢測。檢測結果表明,400多套房子中,90%甲醛超標。
根據2010年全國各地的質量監督、工商、環保和衞生部門對新裝修房屋室內甲醛污染的檢測數據顯示,我國室內環境中的甲醛污染問題有上升趨勢。
可以説,甲醛已經成為我國刻不容緩的空氣污染問題,由於人們呆在室內的時間遠遠長於呆在室外的時間,所以甲醛的危害比大眾想象的更嚴重!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