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族

鎖定
世族是指血脈相沿的家族,世代顯貴的家族,也指在南北朝時期重門閥,別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階級的縉紳之家的階級。
中文名
世族
概    念
世代相沿的姓氏家族
特    徵
血脈相通
屬    性
家族

世族詞語解釋

詞目:世族
拼音:shì zú

世族基本解釋

指世代相沿的家族 。

世族史記典籍

語本《左傳·隱公八年》:“官有世功,則有官族。”原謂先世有功之官族,後泛稱世家大族為世族。
列子·黃帝》:“ 子華 之門徒皆世族也。” 唐 韓愈《盧氏墓誌銘》:“夫人本宗,世族之後。” 清 唐甄潛書·鮮君》:“博徵都邑,世族貴家,其子孫鮮有賢者。”

世族相關背景

漢末社會中的世家大族,魏晉時稱為士族,影響很大,名士多出於這個階層,或者在政治上與這個階層結合在一起。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説來不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發布“唯才是舉”令,選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但曹操不但沒有籠統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強調的德行標準,而且很重視對名士的爭取。曹操死後,曹丕 在尚未代漢稱帝之前,採納了陳羣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權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裏,中正採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品評人倫、操縱選舉的局面。
西晉時雖仍襲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選擇人才的作用,以致於上品無寒族,下品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晉規定高官顯爵者各按官品高下佔有田地,並在全國範圍內以法令形式承認私家依附農民。雖然法令規定免除國家租税、徭役的户數,但在佔有大量田地情況下,高官顯爵者必然擁有更多超過法令規定的從事勞動的依附人口。在佔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礎上,後漢、曹魏以後世代高官而且世襲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擁有特殊優越地位,形成門閥士族
西晉亡後,在門閥士族的擁戴下,東晉王朝得以建立,但統治階級內部,存在着北人士族與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層與下層、皇室司馬氏與僑姓大族、各大族之間、中央與地方(揚州與荊州)等錯綜複雜的矛盾。終東晉一朝,門閥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馬氏統治,自立為帝,後失敗被殺。南朝宋武帝劉裕從東晉門閥專政、王權弱小、方鎮割據的積弊中汲取教訓,努力加強皇權,因而南朝世家大族雖然在社會上經濟上的優越地位未變,不僅擁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佔水,實行莊園經濟,佔有廣大田莊山澤和附屬於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實際軍政實權大為削弱,政治權力主要已不在他們手中。南朝士庶之別非常嚴格,士族通過仕宦途徑和婚姻關係來維護門閥制度,形成封閉性集團。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認為“清顯”的職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階層之分,兩者之間一般也不通婚,低級士族擔任的某些官職,高級士族不屑擔任。侯景之亂使世家大族 遭受 沉重打擊 。 承聖三年 (554),西魏軍攻佔江陵,俘衣冠士族數萬口,驅入長安為奴婢。這是對南方門閥士族的一次沉重打擊。在陳朝,無論僑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僅政治上早已無所作為,社會聲望和經濟地位也都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