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動桿菌屬

鎖定
不動桿菌屬廣泛分佈於外界環境中,分為6種,即醋酸鈣不動桿菌(A. calcoaceticus)、魯菲不動桿菌(A. lwoffi)、鮑曼不動桿菌(A. baumanii)、溶血不動桿菌(A. haemolytius)、瓊氏不動桿菌(A. junii)和約翰遜不動桿菌(A. johnsonii)。
拉丁學名
Latin Name Acinetobacter sp
細菌界
變形菌門
變形菌綱
假單胞目
奈瑟氏菌科
中文學名
不動桿菌屬

不動桿菌屬簡介

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
編 號 Strain Number IFFI 10213
拉丁學名 Latin Name Acinetobacter sp.
中文菌名 Chinese Name不動桿菌
拉丁別名 Other Strain Name
菌株來源 History ← IFO 13644 ← ATCC 31105
分離基物 Habitat
參考文獻 reference
用 途 Usage The strain used for produces L(+) tartaric acid with medium GYA
培養温度 Temperature 30 C
培 養 基 Media Number 197

不動桿菌屬流行病學

不動桿菌廣泛分佈於外界環境中,主要在水體和土壤中,易在潮濕環境中生存,如浴盆、肥皂盒等處。該菌粘附力極強,易在各類醫用材料上粘附,而可能成為貯菌源。此外,本菌還存在於健康人皮膚(25%)、咽部(7%),也存在於結膜、唾液、胃腸道及陰道分泌物中。感染源可以是病人自身(內源性感染),亦可以是不動桿菌感染者或帶菌者,尤其是雙手帶菌的醫務人員。傳播途徑有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在醫院裏,污染的醫療器械及工作人員的手是重要的傳播媒介。易感者為老年患者、早產兒和新生兒,手術創傷、嚴重燒傷、氣管切開或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機、行靜脈導管和腹膜透析者,廣譜抗菌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應用者等。在使用呼吸機者中,肺炎發生率約為3%~5%。
機理:條件致病菌

不動桿菌屬臨牀表現

不動桿菌屬肺部感染

就感染來源而言,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內源性感染。口咽部菌體的吸入,很可能是內源性感染的主要發病機制。常有發熱、咳嗽、胸痛、氣急及血性痰等表現。肺部可有細濕囉音。肺部影像常呈支氣管肺炎的特點,亦可為大葉性或片狀浸潤陰影,偶有肺膿腫及滲出性胸膜炎表現。

不動桿菌屬傷口及皮膚感染

手術切口、燒傷及創傷的傷口,均易繼發不動桿菌皮膚感染,或與其他細菌一起造成混合感染。臨牀特點與其他細菌所致感染並無明顯不同。多無發熱。偶可表現為蜂窩織炎

不動桿菌屬泌尿系統感染

不動桿菌可引起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陰道炎等,亦可呈無症狀菌尿症,但臨牀上無法與其他細菌所致感染區別,其誘因多為留置導尿、膀胱造瘻等。

不動桿菌屬菌血症

菌血症為不動桿菌感染中最嚴重的臨牀類型,病死率達30%以上。多為繼發於其他部位感染或靜脈導管術後,少數原發於輸液、包括輸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抗腫瘤藥物等之後。有發熱、全身中毒症狀、皮膚瘀點或瘀斑以及肝脾腫大等,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少數可與其他細菌形成複數菌菌血症。

不動桿菌屬腦膜炎

腦膜炎多發於顱腦手術後。有發熱、頭痛、嘔吐、頸強直、凱爾尼格徵陽性等化膿性腦膜炎表現。

不動桿菌屬實驗室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細胞數增加.經防污染採樣技術獲得的痰標本,診斷價值較大。痰塗片發現革蘭陰性球杆菌可成為診斷的重要線索。

不動桿菌屬治療

目前不動桿菌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有的上升較快(如環丙沙星),耐藥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的有氨苄西林、頭孢唑啉及氯黴素等。耐藥率尚較低的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頭孢他啶頭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
在經驗用藥階段,往往首選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還可選用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阿米卡星、新一代氟喹諾酮類。對病情較重者,主張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或氟喹諾酮類,或利福平)聯合應用。然後,則根據藥敏結果調整選用方案。

不動桿菌屬預後

影響本病預後的因素是基礎病的嚴重程度、引起感染的誘因能否消除、治療的早晚以及抗菌方案是否合理等。肺部感染與菌血症的預後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