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開埠

鎖定
上海開埠,1843年11月17日,根據《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上海正式開埠。從此,外國商品和外資紛紛湧進長江門户,開設行棧、設立碼頭、劃定租界、開辦銀行。從此,上海進入歷史發展的轉折點,從一個不起眼的海邊縣城開始朝着遠東第一大都市前進。
中文名
上海開埠
依    據
《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
影    響
上海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
發生時間
1843年11月17日

上海開埠發展轉折

上海是座獨特而卓越的城市。自1843年開埠以來,來自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廣東、福建等省份的移民和來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國的移民一起為這座新興城市的發展繁榮作出了貢獻。他的獨特性基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沿革,他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端和第一大河長江的出海口,近靠中國傳統文化經濟繁華區域蘇州、杭州和南京,遠帶廣闊的兩湖、巴蜀、魯豫、冀晉等區域,離韓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的距離適中,這個獨特性是其他任何一座中國城市所不具備的,這也為上海在開埠較短時間內一躍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創造了條件,而他的卓越性則表現在文化的高度包容、經濟的繁榮多樣和思想的自由博洽等諸多方面。

上海開埠崛起興盛

上海已經發展成為面積6341平方公里的國際大都市,而當年的老城只有2平方公里。上海市測繪院保留着上海最早的一張地圖是1875年光緒元年的《上海縣城鄉租界全圖》,1∶5000的比例尺,上面主要繪製着黃浦江河道,市區主要就是豫園一帶。開埠後對外貿易的增加,成為上海近代飛躍的基礎。開埠使原來每年300萬噸的港口吞吐量很快超過了1000萬噸;徘徊在3000萬至5000萬銀兩之間的年貿易量,很快超過了1億兩。同時,原先幾乎是白紙一張的各類產業也迅速崛起。絲、茶、紡織、麪粉、印刷、榨油和機器製造等行業競逐風流。上海得風氣之先,成為近代中國最開放的城市。

上海開埠外國紛至

上海開埠之後,外國商人等紛至沓來,為了滿足南來北往客商住宿的需要,在洋涇浜(今延安東路)畔陸續開設了一些傳統的客棧。1846年有一個名叫阿斯脱豪夫·禮查的英國人,在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外灘附近建起了一座近代化的旅館,名為Astor House Hotel,它就是禮查飯店的前身。1857年禮查看中了蘇州河北岸、黃浦江邊上的一塊荒地,當時只有漁民在那裏曬網。禮查以極低的價錢買下,準備建造旅館。次年,亨利·史密斯又從禮查手中買下了這塊地,並着手建造旅館,1860年,一幢兩層樓的西式旅館便出現在世人面前。它就是禮查飯店(Richards Hotel)。這是上海第一家近代化的旅館,專門接待外國旅客。內中除客房外,還設有彈子房、酒吧、舞廳及撲克室等休閒娛樂設施。為了豐富旅客的生活,飯店還常常在樓下的大廳中,安排歌舞和戲劇演出,這吸引了眾多的旅客,生意非常紅火。

上海開埠旅業發展

隨着禮查飯店的開張營業,帶動了上海租界旅館業的發展。緊隨禮查飯店之後在法租界天主堂街也出現了一家叫密採裏的法式旅舍。20世紀初,在南京路又開始建造6層樓的匯中飯店。這就使僅有二層的禮查飯店黯然失色,又由於它在蘇州河北岸,那裏較之南京路外灘要冷清得多,往往使一些耐不住寂莫的外國旅客望而卻步。因此,1903年禮查飯店在老樓後面造了一幢5層磚木結構的大樓,就是現在的浦江飯店中樓,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但仍然比不上匯中飯店。
於是在1907年,禮查飯店原來的二層小樓被拆除,在原址建造起一幢6層高的鋼筋混凝土與磚木混合結構的樓房。1910年竣工。它的外觀採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形式,佔地面積44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立面豎三段。飯店內設有卧房200多間,可容納500人舉辦盛宴,又可兼作舞廳和交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