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官大夫

鎖定
上官大夫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人物,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大臣。為人奸佞,妒賢忌能。因忌屈原之才,屢向楚懷王進讒言,使之疏遠屈原。
後楚懷王不聽屈原忠告,貿然赴秦,被囚,死於秦,頃襄王即位。時屈原懣而作《招魂》,以抒發對楚懷王囚死秦國的悲憤。貴族子蘭因之大怒,上官大夫受其指使,向頃襄王進讒言,誣害屈原,屈原因之被逐江南。
別    名
上官大夫
所處時代
戰國末期
民族族羣
華夏族

上官大夫人物性格

在正史中,上官大夫是一個小人。

上官大夫史書記載

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 [1]  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1]  ”上官大夫:姓上官,史失其名。王逸《離騷經序》有所謂“同列大夫上官靳尚”,以為上官大夫名靳尚,近世郭沫若亦用此説。徐孚遠曰:“《史記·張儀傳》別出靳尚,不言即上官,疑是兩人也。”梁玉繩曰:“王逸《離騷經序》雲‘上官靳尚’蓋仍《新序·節士》之誤。考《楚策》靳尚為魏國張旄所殺,時在懷王十八,即前311年;而此言上官為子蘭所使,當頃襄王時,必別一人。故《漢書·人表》列上官大夫五等(中中),靳尚七等(下上),相差兩級,故上官大夫與靳尚非一人也。" [2] 

上官大夫人物考據

上官大夫上官大夫與子蘭

上官大夫不是公子子蘭。屈原列傳》記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可見子蘭與上官大夫不是同一個人。 [1] 

上官大夫上官大夫與靳尚

在許多著作中作者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當成同一個人。如:高中語文第五冊《屈原列傳》注七:“上官大夫姓靳名尚”;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卷第93頁:“上官大夫靳尚”;林庚:《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8頁:“他被一個上官大夫叫做靳尚的當作死敵.....”;郭沫若在他的《我怎樣寫五幕歷史劇<屈原>》中也作上官大夫靳尚(《屈原》第118頁);就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也把靳尚解説為:“戰國楚上官大夫,幸於懷王......”。
看來,這些作者把上官大夫當做靳尚所認的官名了。其實“上官”是複姓,“大夫”是諸侯宗族的稱謂。上官大夫即姓“上官”的重臣,但他並不是靳尚大夫。這在下列古籍中足可以得到證實:
上官大夫最早見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上官大夫欲奪之”,“(懷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這裏上官大夫名字出現四次,並未提到靳尚。《戰國策·楚策二》載:“靳尚為儀謂楚王曰”,“尚(謂鄭袖)”,“靳尚謂楚王曰”,“楚小臣,靳尚之仇也”,“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張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這裏靳尚名字出現了六次,但沒有提到上官大夫。《史記·楚世家》載:張儀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於楚王幸姬鄭袖……”“靳尚謂鄭袖曰”。“靳尚曰”這裏四次出現靳尚名字。也沒有提及到上官大夫。無論是《戰國策》還是《史記》並沒有説過上官大夫就是靳尚。
在漢人著作中也有關於上官大夫和靳尚的記載,劉向《新序·節士》曰:“張儀之楚,貨楚貴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屬,上及令尹子蘭,司馬子椒,內賂夫人鄭袖,共奢屈原”;王逸楚辭章句》上説:“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奢毀之”二者的記載都將上官大夫和靳尚看作二人。班固的《漢書·古今人表》其中上官被列於“中中”,靳尚被列於“下上”,他們差兩級。班固在這裏很明顯的把他們分為兩個人。這應該是判斷他們為兩個人最重要的證據。
宋人洪興祖楚辭補註》也説:“《史記》曰‘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朱熹楚辭集註》又説:“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這裏也將上官大夫和靳尚明確分為兩人。
當代學者鄒雲鶴先生早在1962年就以“上官大夫並非靳尚”為題發文予以撥正和澄清:造成錯覺的是劉向的《新序·節士》。劉向在該文裏寫有“使張儀之楚,貨楚貴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屬……”劉向在這裏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第一次拉在一起,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認定他們是一個人。因為,“上官大夫靳尚之屬”應該理解為,“上官大夫、靳尚之屬”,因為“屬”是表示複數的。他認為:“把上官大夫與靳尚作為一個人。”是從王逸的《楚辭章句》中所產生的誤會。王逸在《離騷經章句第一》中寫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僭毀之。”這句話乍一看來,很容易把“上官靳尚”當作一大夫。如唐·張守傑的《史記正義》在上官大夫名下注曰:“王逸雲上官靳尚”。洪祖興也以迷惑的態度在《楚辭補註》中在王逸的這句話下寫道:“史記曰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以為王逸搞錯了,其實王逸並沒有錯。他説的是‘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就是説“上官”和“靳尚”都是與屈原“同列”的大夫(語見1962年5月9日《光明日報》文為“上官大夫非靳尚,作者鄒雲鶴”)稱謂。範正生先生也認為唐代張守傑的《史記·正義》將上官大夫解釋為“王逸雲上官大夫靳尚”,這是張守傑對王逸章句的誤解,將上官大夫與靳尚看作一人。也許正是由於張守傑《正義》的失誤,才出現了上官大夫與靳尚合二為一的誤傳,以致於使郭沫若先生也把上官大夫與靳尚理解為一人。
中華姓氏研究員靳國年先生認為在“上官姓氏起源的傳説”中,“上官”起源於上官大夫,這顯然和靳尚的後人姓“靳”矛盾可見,上官大夫和靳尚的確是兩個人。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753
  • 2.    [漢]司馬遷著,韓兆琦譯註.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