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詹姆斯二世

(蘇格蘭、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

鎖定
詹姆斯二世(英語:James II,1633年10月14日—1701年9月16日),斯圖亞特王朝第十二位蘇格蘭國王及復辟後的第二位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1685年2月6日—1688年12月11日在位)。蘇格蘭的詹姆斯七世。他是最後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國王。他是查理一世的次子,查理二世的同母弟。為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所生。
早年受封約克公爵英國內戰時被監禁於聖詹姆斯宮。後男扮女裝逃往荷蘭海牙,其父查理一世死後又逃往法國並在法國軍隊服役,1660年,護國公政府倒台,其胞兄查理二世回國復位,詹姆斯隨之返回英國生活,後任最高海軍大臣、蘇格蘭委員長等職,1685年其兄查理二世無嗣而亡,詹姆斯得以繼承王位。
他的臣民不信任他的宗教政策,反對他的專權,在光榮革命中他被剝奪王位。王位落到了他新教的女兒瑪麗二世和女婿威廉三世手中。詹姆斯二世退位後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保護。路易、他的兒子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和孫子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還繼續策劃恢復詹姆斯派的王位,但最後也沒有成功。1701年詹姆斯二世因心肌梗死在法國去世,終年68歲。
別    名
約克公爵
詹姆斯七世
出生地
聖詹姆斯宮
出生日期
1633年10月14日
逝世日期
1701年9月16日
主要成就
指揮英荷戰爭
本    名
詹姆斯二世
外文名
James II
民    族
蘇格蘭人
信    仰
天主教
在位時間
1685年2月6日-1688年12月11日
葬    處
法國聖日耳曼昂萊
所在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
前任者
查理二世
繼任者
威廉三世(蘇格蘭的威廉二世)及瑪麗二世(共治者)
性    別

詹姆斯二世個人生平

詹姆斯二世早期經歷

詹姆斯二世 詹姆斯二世
詹姆斯二世是查理一世和他的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的第二個倖存的兒子。
1644年他被封為約克公爵。在英國內戰時他在保皇派的基地牛津暫避。
1646年牛津被攻克後他被監禁在聖詹姆斯宮
1648年他化妝成姑娘逃離詹姆斯宮逃到荷蘭海牙 [1] 
1649年查理一世被共和黨人處死後保皇黨人立他的哥哥為查理二世。但查理二世被奧利弗·克倫威爾擊敗後被迫逃亡。 [2] 

詹姆斯二世流亡法國

詹姆斯逃亡法國,他加入了法國軍隊,1656年查理與英國的敵人西班牙同盟後他又加入了西班牙軍隊。其間很多戰鬥中表現英勇並展現出戰爭才華。其兄查理在復辟的時候詹姆士作為軍人已經美名遠揚,在法國陸軍服役期間受到法國元帥杜倫尼的賞識。 [2] 

詹姆斯二世婚姻

1660年奧利弗·克倫威爾的長子理查·克倫威爾(1626—1712)由於沒有治國的才能被人民推翻後只得流亡法國,查理二世返回英國乘機復辟王位,詹姆斯隨同他一起回到英國。 [1]  雖然他在王位繼承的順序上居第一位,但當時他真的繼承王位的可能不大,因為查理當時還是一個年輕人,還可能有孩子。
1660年9月,詹姆斯與查理最重要的大臣克拉倫登伯爵愛德華·海德的女兒安妮·海德結婚。 [2] 

詹姆斯二世戰功

約克公爵詹姆斯積極參加查理二世政府的諮議會,被任命為最高海軍大臣,在第二次英荷戰爭第三次英荷戰爭初期他是皇家海軍最高指揮官。勇敢果斷的指揮了一系列海戰,1664年荷蘭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被攻克後被改名為紐約(新約克),作為對他的成果的紀念。他也是從事奴隸貿易的皇家非洲公司的首領。 [1] 

詹姆斯二世宗教

詹姆斯二世 詹姆斯二世
1668年或1669年詹姆斯轉化為羅馬天主教徒。他在國會內的敵人通過了一部立誓法。在這部法令中任何在英國接受軍民官職的人必須發誓接受聖公會的信仰(並詛咒一些天主教的儀式和信仰)。詹姆斯拒絕發誓,因此他放棄了最高海軍大臣的職務。
查理二世反對詹姆斯皈依天主教,他下令詹姆斯的子女必須按新教培養大。
1671年詹姆斯的第一位夫人去世,查理二世容許詹姆斯於1673年娶了一個天主教徒為婦。但英國人對天主教不信任,他們認為約克公爵夫人摩德納的瑪麗是教皇克雷芒十世的間諜。 [1] 
為了取得新教徒的歡心,1677年詹姆斯讓他的女兒瑪麗嫁給一個新教徒(後來的威廉三世)。雖然如此新教徒還是怕一個天主教徒會成為國王。 [1]  尤其是在查理二世的王后懷孕未生後這個恐懼逐漸上升為歇斯底里。一個聖公會的神甫泰塔斯·奧茲(Titus Oates)造謠説有一個殺查理而立詹姆斯為國王的“天主教陰謀”。而約克公爵的私人秘書科爾曼(Coleman)的信件被政府沒收,其中的部分信件言辭促進了人民的憤怒。查理二世無奈之下將他先後送到布魯塞爾流放以平息眾怒。1680年查理指命他為蘇格蘭最高委員長,他在愛丁堡的浩利魯宮定居。
在英國許多有權勢的輝格黨議員企圖取消詹姆斯的繼承權。有人甚至願意讓查理的私生子登上王位。
1679年當取消詹姆斯王位的法令幾乎要通過國會時查理宣佈解散國會(這個法令是英國兩黨制的開始,英國輝格黨是支持這個法令的黨派,而託利黨是反對這個法令的黨派),1680年和1681年召開的議會也因同一原因被解散。
1681年的國會被解散後沒有再召開國會。當時查理很得人心,因此詹姆斯得以於1682年重返英國,他成為託利黨的首領,查理於1684年恢復了他作為最高海軍大臣的職務。

詹姆斯二世登上帝位

1685年查理二世沒有合法子女就死了。在他臨死前他還皈依了天主教,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繼位。雖然下院曾經排斥詹姆士,而且他皈依天主教,但是詹姆士繼承王位的時候卻出人意料地平安無事。 [1]  繼位後他立即公開做彌撒,但也通知樞密院及1685年召集的議會,他將保護英國國教(聖公會),因為“其成員在最困難的時刻表現出難能可貴的忠誠”。議會此時也很給新國王面子,他們決定給國王一大筆錢,此時的議會由堅強的王黨派和聖公會成員組成。但是接下來議會讓國王公佈一項宣言對“所有不信奉英格蘭國教者”按照法律辦事,這讓國王感到很惱火,本來國王的意思正好相反,他希望把羅馬天主教和新教中的不信奉國教者雙雙置於與聖公會臣民一視同仁的地位。 [2] 

詹姆斯二世平定叛亂

1685年6月蘇格蘭遭到阿蓋爾伯爵(參加阿蓋爾公爵詞條下的第9阿蓋爾伯爵)指揮的叛亂的武裝的入侵,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茅斯公爵則在英格蘭西南部登陸,但是他們快就被擊潰。查理的私生子在倫敦塔被處死,但這次事件使詹姆斯開始對他的臣民產疑心。他下令嚴懲造反者,這個過度的措施使得公眾認為他們的國王是個暴君。此時的議會對國王是忠誠的。到了秋天,詹姆士決定不顧第一個審查條例而允許羅馬天主教徒軍官在軍中服役,並且堅持對不信奉國教的人停止執行有關刑法,引起下院的抗議,議會也無意維持剛剛戰勝蒙茅斯公爵由天主教徒充任軍官的常備軍。這時的議會變得難以駕馭。
詹姆士於是在1685年11月20日下令閉會,到了1687年則解散議會。因此詹姆士失去了某些許諾給他的收入,但是他卻可以利用他的特權暫停或者取消某些法律,以便實行宗教完全平等的政策。
詹姆士指定了一個教士委員會,用意阻止聖公會教士從佈道壇上攻擊羅馬天主教的宗教信條,這種佈道被詹姆士稱為“輕率的佈道”。接着一個判例被送到高等法院,在法官被清洗後的高等法院判定,在個別情況下,詹姆士可以不受法律的約束。這個判決使詹姆士能夠接納天主教徒進入樞密院,能夠自由任命羅馬天主教徒為陸、海軍軍官,甚至能選任羅馬天主教徒在牛津大學各學院任職。
1687年4月他發佈第一號信教自由宣言,目的在於完全的宗教自由
1688年,詹姆士發佈第二號信教自由宣言,指示聖公會教士做禮拜時在佈道壇上朗讀。最後,詹姆士把自己的兩個內弟加以免職,因為他們是新教徒而不完全同意國王的政策。他在巴黎接見教宗的代表,這是從這是自瑪麗一世以來第一次教皇代表來到英國。詹姆斯的懺悔牧師是一個耶穌會的人,他尤其被新教徒看作敵人,這些措施使得詹姆斯失去了本來支持他的同盟者。 [2] 

詹姆斯二世革命

1688年夏天,詹姆士的統治出現轉折。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六名主教上書要求國王撤銷關於發佈第二號信教自由宣言的命令,原因是查理二世在位時議會曾一再堅持,國王無權取消刑法典。詹姆士大怒,將七名主教抓起來審判,因為他們進行煽動性誹謗。但是陪審團宣判他們無罪,這一判決讓平民和軍隊都感到高興。6月10日王后生下了一子——後來被稱為“老覬覦王位者”。這就加大了建立一個天主教王朝的危險了(有人稱實際上詹姆斯的兒子是死胎,但別人換了一個活胎,不過這個説法沒有任何根據),六名主教被宣佈無罪的當天,倫敦主教和六名俗人——後來被稱為“七仙子”——秘密邀請詹姆士的外甥和女婿、奧倫治公爵威廉到英格蘭來保衞自由和財產,並維護其妻的繼位權,因為,據説生下這位“老覬覦王位者”是所謂“掉包”。 [1]  威廉三世在荷蘭與天主教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作戰,被看作是新教的希望人。
詹姆士清楚知道自己不能運用特權無限地確保宗教信仰自由。因此他花很大的氣力去遴選一個承擔廢除刑法和兩個審查條例的議會。但是在新的議會選舉以前,
1688年6月30日一羣信教貴族要求威廉帶軍進入英國。9月時威廉將要進攻英國已經非常明顯,但詹姆斯拒絕了法王路易十四為他提供軍隊的建議,因為他怕這樣更加引起英國人的反對。他相信他的軍隊足以抵抗威廉。但他錯了。 [1] 
1688年11月5日威廉登陸後所有的新教軍官都叛變了,包括集結在索爾茲伯裏防禦荷蘭的陸軍首長,他情婦阿拉貝拉·丘吉爾的兄弟,一手提拔的約翰·丘吉爾。後來整個海軍也歸順了威廉。詹姆斯自己的女兒安妮也參加了入侵軍並帶走了許多王室的支持者。年輕時英勇無比的詹姆士此時無心重整部隊,他將妻兒送到國外,並佯裝與威廉協商召集一次自由的議會。12月11日他趁人不備溜出首都,將王國的大印扔進泰晤士河並企圖逃往法國,但在肯特登船外逃時被漁夫認出並被捕。威廉不希望詹姆斯成為一個殉教者,因此於12月23日故意讓他逃跑了。路易十四收納了詹姆斯,給了他一座宮殿和很高的收入。
詹姆斯離開王國時沒有議會召開,雖然一般議會由君主召開,但威廉召集了一次“慣例議會”(慣例議會一般在王位空缺的時候召開,比如內戰後將王位授予查理二世的就是一個慣例議會)。
1689年2月12日慣例議會申明詹姆斯於12月11日逃離倫敦時就已經自動放棄王位了,因此王位空缺(會議沒有將王位授予詹姆斯的兒子)。會議決定立詹姆斯的女兒瑪麗為女王,她與她的丈夫威廉三世共同統治。同年4月11日蘇格蘭的議會通過了同樣的決議。
威廉和瑪麗上台後首先通過了一個法令宣佈慣例議會的決定生效,威廉和瑪麗正式成為君主,詹姆斯放棄了王位。此外這個法令還申明詹姆斯濫用權利:他放棄了立誓法,因為七位主教上述就被捕,建立了一支常規軍和施加酷刑。最後這個法令還寫明瞭王位的繼承人順序:首先是威廉和瑪麗的孩子(假如他們有孩子的話),然後是公主安妮和她的孩子,最後是威廉假如再娶的話的孩子。 [2] 

詹姆斯二世晚年

1689年3月詹姆斯帶領一支法國軍隊在愛爾蘭登陸。愛爾蘭議會沒有隨從英國議會而是宣佈詹姆斯依然是國王。但1690年7月1日詹姆斯在波尼戰役中戰敗。他逃亡法國。由於他如此怯懦他的很多追隨者也都放棄了他。在愛爾蘭他獲得了“屎詹姆斯”(Séamus á Chaca)的稱號。
詹姆斯此後住在聖-日爾曼-翁-萊伊的王宮裏,1696年有人企圖刺殺威廉三世讓他重返王位,但沒有成功。同年路易十四建議他在揚·索別斯基死後競選波蘭國王。但詹姆斯拒絕了,因為他怕再接受波蘭王位後他就正式放棄了英國王位了。這使得路易很不高興,此後路易也不支持詹姆斯了。
1697年路易與威廉簽署了一個條約正式中止了雙方的敵對。此後詹姆斯在聖日爾曼度過餘生,虔誠地悔恨自己犯下的罪行。直到死於心肌梗塞,他還在追求女性。 [1]  他死後葬在聖-日爾曼-翁-萊伊。
1694年瑪麗二世去世,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後詹姆斯年輕的女兒安妮成為女王。在1701年公佈的法令中申明:假如在1689年的法令中所規定的繼承人全部無子死亡後,王位由一個德國的遠親漢諾威索菲和她的新教後代繼承。因此1714年安妮女王死後王位由索菲的兒子喬治一世繼承。
詹姆斯的兩個兒子還試圖重返王位,在喬治一世繼位後在蘇格蘭進行過一次暴動,但沒有多少結果。他的二子是一個樞機主教,無子,因此他死後實際上詹姆斯的家族就無後了。雖然如此一直有認為詹姆斯是英國王位正統的人,他們宣稱詹姆斯的後代死盡後一些遠親依然有繼承權。這個王族系列的繼承人應該是巴伐利亞公爵弗朗茨,雖然巴伐利亞家族沒有人要求英國的王位,但依然有人稱弗朗茨為“弗朗西斯二世”。 [2] 

詹姆斯二世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關係
肖像
名字
生卒年
簡介
第一任
妻子
安妮·海德 安妮·海德
1637年3月12日—
1671年3月31日
1660年,詹姆斯與安妮·海德結婚,兩人有八名子女:
子女
——
查爾斯·斯圖亞特
(Charles Stuart)
1660年10月22日—
1661年5月5日
劍橋公爵,夭折

瑪麗二世 瑪麗二世
(Mary II)
1662年4月30日—
1694年12月28日
英國女王。
1677年與表兄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後兼英國國王)結婚,無後代

詹姆斯·斯圖亞特 詹姆斯·斯圖亞特
詹姆斯·斯圖亞特
(James Stuart)
1663年7月12日—
1667年6月20日
劍橋公爵,夭折

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
(Anne of Great Britain)
1665年2月6日—
1714年8月1日
英國女王。
1683年與丹麥的約根王子(丹麥國王弗雷德裏克三世之子)結婚,無倖存後代

——
查爾斯·斯圖亞特
(Charles Stuart)
1666年7月4日—
1667年5月22日
肯德爾公爵,夭折

——
埃德加·斯圖亞特
(Edgar Stuart)
1667年9月14日—
1671年6月8日
劍橋公爵,夭折

——
亨利埃塔·斯圖亞特
(Henrietta Stuart)
1669年1月13日—
1669年11月15日
夭折

——
凱瑟琳·斯圖亞特
(Catherine Stuart)
1671年2月9日—
1671年12月5日
夭折
第二任
妻子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
1658年10月5日—
1718年5月7日
詹姆斯於1673年與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結婚,有十二名子女:
子女
——
死胎
1674年3月或5月
——

——
凱瑟琳·勞拉·斯圖亞特
(Catherine Laura Stuart)
1675年1月10日—
1675年10月3日
死於驚厥

——
死胎
1675年10月
——

伊莎貝爾·斯圖亞特 伊莎貝爾·斯圖亞特
伊莎貝爾·斯圖亞特
(Isabel Stuart)
1676年8月28日—
1681年3月2日
夭折

——
查爾斯·斯圖亞特
(Charles Stuart)
1677年11月7日—
1677年12月12日
劍橋公爵,夭折

——
伊麗莎白·斯圖亞特
(Elizabeth Stuart)
約1678年
——

——
死胎
1681年2月
——

——
夏洛特·瑪麗亞·斯圖亞特
(Charlotte Maria Stuart)
1682年8月16日—
1682年10月16日
夭折

——
死胎
1683年10月
——

——
死胎
1684年5月
——

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 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
(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
1688年6月10日—
1766年1月1日
1719年與瑪麗亞·克萊門蒂娜·索別斯卡(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的孫女)結婚,有後代

路易莎·瑪麗亞·特蕾莎·斯圖亞特 路易莎·瑪麗亞·特蕾莎·斯圖亞特
路易莎·瑪麗亞·特蕾莎·斯圖亞特
(Louisa Maria Teresa Stuart)
1692年6月28日—
1712年4月18日
未婚無後
情婦
阿拉貝拉·丘吉爾 阿拉貝拉·丘吉爾
1648年2月23日—
1730年5月30日 [3] 
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的姐姐。
1665年左右成為詹姆斯的情婦,兩人有四名私生子女: [3] 
私生
子女
——
亨利埃塔·菲茨詹姆斯
(Henrietta FitzJames) [4] 
1667年—
1730年4月3日 [4] 
1683年11月29日與亨利·沃爾德格雷夫爵士結婚,有後代;
1695年4月3日與第三代加爾莫耶子爵皮爾斯·巴特勒結婚,無後代 [4] 

詹姆斯·菲茨詹姆斯 詹姆斯·菲茨詹姆斯
(James FitzJames)
1670年8月21日—
1734年6月12日
詹姆斯很出名的私生子。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的法國一方的名將,特威德河畔貝里克公爵元帥。

——
阿拉貝拉·菲茨詹姆斯
(Arabella FitzJames) [5] 
1672/1673年—
1704年11月7日 [5] 
未婚無後 [5] 

——
亨利·菲茨詹姆斯
(Henry FitzJames) [6] 
1673年8月6日—
1702年12月16日 [6] 
阿爾比馬爾公爵。
1700年7月20日與瑪麗·加布麗埃勒·多迪貝爾結婚,有一女 [6] 
情婦
凱瑟琳·塞德利 凱瑟琳·塞德利
凱瑟琳·塞德利 [7] 
1657年12月21日—
1717年10月26日 [7] 
多切斯特女伯爵。
兩人有兩名私生子女: [7] 
私生
子女
凱瑟琳·達恩利 凱瑟琳·達恩利
凱瑟琳·達恩利
(Catherine Darnley) [8] 
1681年—
1743年3月13日 [8] 
1699年10月28日與第三代安斯利伯爵詹姆斯·安斯利結婚,有一女,1701年6月12日離婚;
1705/6年3月16日與第一代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約翰·謝菲爾德結婚,有後代 [8] 

——
詹姆斯·達恩利
(James Darnley) [9] 
1684年—1685年 [9] 
夭折 [9] 

詹姆斯二世人物評價

詹姆斯年輕時是個很有才華和能幹的軍人,但是個急性子的,狂妄自大,對藝術和科學一竅不通,沉溺酒色。由於害怕像父親一樣上斷頭台,他輕易地將王位送給自己的女婿。對於他在宗教問題上的固執態度,路易十四很是不以為然,稱詹姆士是為了一台彌撒而拋棄三個王國的傻瓜,因為他的爺爺,偉大的現實主義者詹姆斯一世在宗教問題上就很靈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