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OBE教育理念

鎖定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又稱為成果導向教育、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OBE教育理念是一種以成果為目標導向,以學生為本,採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的課程體系的建設理念,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 [1] 
中文名
OBE教育理念
外文名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定    義
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成果導向教育理念 [2] 
別    稱
成果導向教育、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需求導向教育

OBE教育理念教育特點

1、成果並非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而是學生完成所有學習過程後獲得的最終結果;
2、成果不只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學習的暫時表現,而是學生內化到其心靈深處的過程歷程;
3、成果不僅是學生所知、所瞭解的內容,還包括能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價值觀或其他情感因素
4、成果越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經驗”,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經過學生長期、廣泛實踐的成果,其存續性更高;
5、成果應兼顧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技能,並注重其實用性,否則會變成易忘記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識;
6、“最終成果”並不是不顧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學校應根據最後取得的頂峯成果,按照反向設計原則設計課程,並分階段對階段成果進行評價 [3] 

OBE教育理念實施原則

1、清楚聚焦:課程設計與教學要清楚地聚焦在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後能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並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教師必須清楚地闡述並致力於幫助學生髮展知識、能力和境界,使他們能夠達成預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實施原則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則,這是因為:第一,可協助教師制定一個能清楚預期學生學習成果的學習藍圖;第二,以該學習藍圖作為課程、教學、評價的設計與執行的起點,與所有的學習緊密結合;第三,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評價,都是以讓學生能充分展示其學習成果為前提;第四,從第一次課堂教學開始直到最後,師生如同夥伴一樣為達成學習成果而努力分享每一時刻。
2、擴大機會:課程設計與教學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在時間和資源上保障每個學生都有達成學習成果的機會。學校和教師不應以同樣的方式在同一時間給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機會,而應以更加彈性的方式來配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讓學生有機會證明自己所學,展示學習成果。如果學生獲得了合適的學習機會,相信他們就會達成預期的學習成果。
3、提高期待: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學習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戰性的執行標準,以鼓勵學生深度學習,促進更成功的學習。提升期待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高執行標準,促使學生完成學習進程後達到更高水平;二是排除邁向成功的附加條件,鼓勵學生達到高峯表現;三是增設高水平課程,引導學生向高標準努力。
4、反向設計: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或頂峯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與教學設計從最終學習成果(頂峯成果)反向設計,以確定所有邁向高峯成果的教學的適切性。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麼,而是要達成高峯成果需要什麼。反向設計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要從學生期望達成的高峯成果來反推,不斷增加課程難度來引導學生達成高峯成果;二是應聚焦於重要、基礎、核心和高峯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課程或以更重要的課程取代,才能有效協助學生成功學習 [3] 

OBE教育理念實施要點

1、確定學習成果。最終學習成果(頂峯成果)既是OBE的終點,也是其起點,學習成果應該可清楚表述和直接或間接測評,因此往往要將其轉換成績效指標。確定學習成果要充分考慮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要求與期望,這些利益相關者既包括政府、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包括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等。
2、構建課程體系。學習成果代表了一種能力結構,這種能力主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因此,課程體系構建對達成學習成果尤為重要。能力結構與課程體系結構應有一種清晰的映射關係,能力結構中的每一種能力要有明確的課程來支撐,換句話説,課程體系的每門課程要對實現能力結構有確定的貢獻。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的這種映射關係,要求學生完成課程體系的學習後就能具備預期的能力結構(學習成果)。
3、確定教學策略。OBE特別強調學生學到了什麼而不是老師教了什麼,特別強調教學過程的輸出而不是其輸入,特別強調研究型教學模式而不是灌輸型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個性化教學而不是“車廂”式教學。個性化教學要求老師準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把握每個人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
4、自我參照評價。OBE的教學評價聚焦在學習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上。採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準,評價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內涵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不強調學生之間的比較。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賦予從不熟練到優秀不同的評定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明確掌握,為學校和老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5、逐級達到頂峯。將學生的學習進程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並確定出每階段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是從初級到高級,最終達成頂峯成果。這將意味着,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將用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達到同一目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