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頭魚

鎖定
黑頭魚為鮋形目鮋科平鮋屬魚類,又稱許氏平鮋、黑鮶、黑魚、黑寨、黑石鱸、黑石斑魚、黑老婆等。 [2]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大;眼稍大,凸出,位於頭側上方,眼間隔寬約等於眼徑;吻略長於眼徑,鼻棘顯著;口大,前位;下頜較長,達眼後半部下方;鰓孔大,達頭下;背鰭相連,中間有一凹刻;臀鰭短;胸鰭側低位,圓形;腹鰭胸位,略短於胸鰭;尾鰭截形。背側黑褐色,約有4條不規則橫黑斑;體側有不規則小黑點;腹側灰白;各鰭灰黃,有黑色斑點。 [3] 
黑頭魚分佈於太平洋的西部水域,在中國渤海、黃海、東海的沿岸都有發現。 [2]  常年棲息於岩礁底質、水質清澈的水域或海藻叢中,不大集羣,且不做長距離洄游。 [3]  喜歡行隱蔽性和夜行性生活。肉食性,主要攝食蝦類、幼蟹、各種小型及幼魚和頭足類。體內受精,卵胎生。雌魚初次性成熟年齡主要為4齡,有時也有3齡。在黃海中部海域的生殖期為4月中旬至6月上旬,產卵場在近海礁石底質水域。 [4] 
黑頭魚富含蛋白質、18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非常適合身體虛弱、營養不良及貧血者食用。 [5] 
中文名
黑頭魚
別    名
黑石鱸
黑頭
黑鱈
別    名
鯧魚
動物界
生    活
在超過1000m的水層。
鰓蓋骨鰭條數
5-13

黑頭魚形態特徵

黑頭魚吻較尖,下頜長於上頜,兩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細齒帶,上頜外側有一條黑白紋。黑頭魚為卵胎生生殖期是春末到夏初。屬温水性底層魚類,常棲息於近海岩礁海區。

黑頭魚地理分佈

黑頭魚
黑頭魚(5張)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我國主要分佈於黃海渤海、東海以及南海
深度分佈:深海底棲。

黑頭魚種類

全世界共有17屬95種,而台灣地區共發現2屬3種。此科的特徵在於頭部與身體的顏色不同,較為常見的種類即是頭部呈現黑色俗稱油魚的黑頭魚。

黑頭魚營養價值

黑頭魚富含蛋白質、18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非常適合身體虛弱、營養不良貧血者食用。 [1] 

黑頭魚食用方法

材料:黑頭魚 兩條約600克 ;料酒 10克 ;葱15克;  10克 ; 花生油 10克 ; 蒸魚豉油 8克。
1、黑頭魚去鱗,內臟洗淨;
2、在魚身兩面打上一字刀;
3、把魚放入盤中加上少許薑片,葱段,料酒放入蒸鍋中;
4、旺火蒸10分鐘;
5、蒸好的魚取出倒出盤中的湯汁,撒上葱薑絲
6、澆上一勺熱油;
7、再淋上蒸魚豉油即可。
參考資料
  • 1.    李朝霞編. 中國食材辭典[M]. 2012
  • 2.    孫穎傑,陳學羣主編,海水魚類網箱養殖與出口,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5,第127頁
  • 3.    孫穎傑,陳學羣主編,海水魚類網箱養殖與出口,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5,第128頁
  • 4.    孫穎傑,陳學羣主編,海水魚類網箱養殖與出口,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5,第129頁
  • 5.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5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