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鹹銅鐵路

鎖定
鹹銅鐵路是連接陝西咸陽銅川的鐵路線路,位於陝西省境內。南起咸陽市咸陽站東端,經涇陽縣三原縣渭南境內的富平縣、銅川市耀州區,北至銅川市銅川東站。1939年6月開工,1941年12月鋪軌至礦場站。1942年春全線通車。桃園隧道1946年竣工。1958年11月開始改建施工,1962年竣工,投資2000萬元,運能由500萬噸提高到700萬噸。
2022年8月5日,39006次列車從西安新豐鎮車站駛出,鹹銅、梅七鐵路徹底告別了“內燃機時代”,邁入“電氣化時代”。 [4] 
中文名
鹹銅鐵路
外文名
Xianyang-Tongchuan Railway
線路長度
135 km
設計速度
120 km/h
起止站點
咸陽站,銅川東站
全    稱
隴海鐵路鹹銅支線
開工時間
1939年5月
通車時間
1941年12月
全    長
135公里
起止點
咸陽,銅川
線路歸屬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

鹹銅鐵路歷史沿革

一、線路勘測設計
已經停止客運的銅川站 已經停止客運的銅川站
民國24年(1935),隴海鐵路管理局建議與陝西省政府合資修築鹹同鐵路支線(以下統稱鹹銅鐵路支線),開發同官(現銅川,下同)煤礦,但未實施。抗日戰爭中沿海各省相繼淪陷,煤源日趨減少,而沿海工廠紛紛西遷,需煤猛增。民國28年(1939)春,重提築路計劃。資金由中華民國政府交通部與隴海鐵路管理局籌撥。
民國25年(1936)春,隴海鐵路管理局組織測量隊初測,對線路走向提出兩個方案:甲線以渭南車站為起點,越渭河走富平入耀縣趨同官,長約100公里,有渭河大橋一座。此線運距較短,施工費用低,但渭河大橋建築困難;乙線以咸陽車站為起點,經涇陽境之高莊,越涇河、繞三原城外跨過清河,經閻良跨石川河,抵富平折入耀縣到同官,線路長135公里。所經之地均為關中富庶區,棉麥產量豐富。隴海鐵路管理局及地方人士均主張乙線,遂決定採用乙線。
具有時代印記的三原站 具有時代印記的三原站
鹹銅鐵路支線由咸陽車站東端引出,沿渭河北岸東北行,經長陵、肖家村至畢家崖以深塹通過,溯涇河南岸西行至高莊設站,出站北行跨涇河,過永樂店達三原站,過三原轉向東行,避開西北高地,經獨李村車站跨清河過大程到閻良站。以後即沿漆水河東岸上溯經富平、莊裏到耀縣站(今耀州站)。至此地形開始陡峻,依自然坡度14‰,設縱坡上攀。經黃堡站穿過桃園隧道,達終點礦場站(後改為銅川車站)。
全長135公里。途經咸陽市、涇陽、三原、西安市高陵區、富平縣、耀縣、銅川等縣市。
技術標準:最大坡度15‰;曲線最小半徑300米;橋樑為木便橋;鋼軌每米37~42公斤;路堤頂寬5米,路堤邊坡3∶2。
二、線路施工
鹹銅鐵路支線由隴海鐵路管理局寶天鹹同工程處負責施工。全線工程採用招標發包制。民國28年(1939)6月開工,民國30年(1941)12月完工。民國31年(1942)春正式通車。在2座隧道未完成時,用臨時便線繞行通車。
鹹銅鐵路支線完成路基土石方520萬立方米,大小橋樑49座,全部木架便橋。涇河大橋,4米木排架100孔。清河橋,4米木排架21孔,橋高17米。石川河橋,4米木排架75孔。漆水河橋,3~4.5米木排架18孔。建隧道2座,總長437.1米,地處黃堡至桃園車站(後改為宜古村車站,現銅川南站)間128公里附近,民國29年(1940)5月發包,民國35年(1946)建成。建車站13個,除耀縣站站舍屬磚瓦結構外,其餘車站房屋均為磚墩基土坯牆或窯洞式建築。架設通信銅線1對,鐵線3條。
鹹銅鐵路支線軌料均用平漢鐵路、隴海鐵路東段拆除的每米37~42公斤舊軌及配件,式樣繁多,長短不一,枕木除部分利用從隴海鐵路東段拆下的舊枕外,大部分從華縣、渭南、寶雞購料自制。道碴鋪設不夠標準,有的地段僅鋪砂碴。鋪軌工程從民國28年(1939)末開始,民國30年(1941)12月鋪軌到達礦場。
三、線路改造
鹹銅鐵路支線各項工程修建時因陋就簡,曲線半徑小,坡度大,行車速度低,線路病害嚴重。民國37年(1948)7月18日,涇河洪水氾濫沖毀大橋,中斷行車57天,同年8月25日石川河大橋遭受水害,113公里至129公里便橋、路基被沖毀,中斷行車25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銅川地區煤炭開採規模擴大,礦井增多,運量大增。1956年12月,鐵道部決定對鹹銅支線進行改造,由鐵路第三勘測設計院承擔勘測設計。
線路改造主要技術標準:線路等級,咸陽至閻良為1級幹線,閻良至銅川為1級專用線;蒸汽機車牽引,牽引定數,解放6型上行1600噸,下行550噸,新KD上行2000噸,下行700噸,舊KD上行1600噸,下行550噸;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度,咸陽至閻良850米,預留1050米,閻良至銅川650米,預留850米;
線路通過能力:15.5對;最小曲線半徑,咸陽至閻良500米,閻良至銅川300米;橋樑載重下部中一26級,上部中一22級;鋼軌43公斤/米;信號設備:機械臂板信號機,電鎖器聯鎖,電氣路籤閉塞。
鹹銅鐵路支線改造基本按原線路走向作局部改變。拆除全部木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梁橋。涇河大橋由上游改在下游通過,改線長度16.94公里,由畢家崖北側轉向東,跨過涇河。新橋全長338.2米,為10孔31.7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橋。設立涇河車站,廢棄高莊車站,經永樂店新站後回到原線上;清河改建新橋全長107.1米,為3孔31.7米鋼筋混凝土梁橋,改線長度2公里;石川河改建新橋,全長218.1米12孔16米鋼筋混凝土梁雙線大橋,改線長度2.53公里。漆水河改建新橋,全長61.2米,為3孔16米鋼筋混凝土梁橋,改線長度0.8公里。改善桃園隧道,將2座隧道連在一起,全長550米。增設八里店、卜家溝、梅家坪、孝北堡四個車站。改造後線路長度為134公里。
由於煤礦的發展,三里洞、王家河、王石凹各礦井專用線聯通。1959年,又延伸喬新線至紅土鎮、金華山、鴨口、東坡等礦井。在桃園站舊址改建為宜古村編組站(後改為銅川南站),共設17股道及三角線,並設機務折返段。鹹銅支線改造工程由西北鐵路工程局與西安鐵路局負責施工,1958年11月開工,1962年完工。完成土石方167萬立方米。建大橋3座,中小橋7座,涵渠48座。正線鋪軌38.99公里,站線17.48公里。修建房屋21820平方米。總預算1940萬元,完成2000萬元,平均每公里14.8萬元。
改造後的鹹銅支線,運量增加,由改造前的年509萬噸,提高到年735萬噸。
鹹銅支線設計圖 鹹銅支線設計圖
1973年修建梅七鐵路(原計劃修築至七里河站,但因實際情況只修築到前河鎮站)支線,梅家坪站改為工業編組站,耀縣至梅家坪、梅家坪至莊裏,修建為複線。
2022年8月5日8時,39006次列車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新豐鎮站開出,經關山、閻良、梅家坪站抵達瑤曲站,標誌着鹹銅鐵路、梅七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線開通。 [5] 
2023年6月,京昆改擴建項目下穿鹹銅鐵路左幅框架涵順利頂推就位。 [6] 

鹹銅鐵路線路站點

與西安鐵路樞紐北環線在蕭家村站接軌,與候閻鐵路在閻良站接軌,設有惠(惠劉)八(八里店)聯絡線。

鹹銅鐵路設備設施

客運:復興號CR200J型電力動車組、DF4B、DF4D
貨運:HXN5

鹹銅鐵路運營情況

2021年9月15日7時53分,一趟“復興號”動集動車組列車駛出銅川東火車站,開往西安,這標誌着銅川市20年來無鐵路客運的歷史徹底結束,也首次實現了“復興號”在陝西省10個地級市全覆蓋開行 [2] 

鹹銅鐵路建設成果

當設備、施工、環境、管理一個個電氣化改造中的“難題”被逐一攻破,鹹銅鐵路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復興號” [1] 

鹹銅鐵路建設規劃

西安至銅川動車組走向示意圖
西安至銅川動車組走向示意圖(1張)
2021年起,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為配合銅川至西安CR200J型動力集中動車組(綠巨人)開行工作,對鹹銅鐵路閻良至銅川段及梅七鐵路全段進行電氣化改造,同時對沿線車站進行改造。閻良站,富平站,耀縣站將原有車站站房拆除後重建,並增設高站台。莊裏站與銅川站保持原有站房不變,進行內部重新裝修。同時撤銷鹹銅鐵路卜家溝站,梅七鐵路王寺站。2021年9月8日,鹹銅鐵路銅川站改名為銅川東站,耀縣站改名為耀州站。
西銅“綠巨人”動車組,路線走向為西安-新豐鎮-閻良-銅川,從西安站出發,向東沿着隴海鐵路在臨潼新豐鎮編組站轉換至侯西鐵路,繼續向北在閻良站轉換至鹹銅鐵路,經過富平站、莊裏站至銅川。全線位於陝西省境內,線路行經西安市、渭南市和銅川市。
全線設置6個站點,分別為西安、閻良、富平、莊裏、耀州、銅川東站,採用“綠巨人”全新“復興號”時速160公里動車組CR200J。
2021年9月15日起,西安至銅川間正式開通CR200J型動力集中型列車,這也是1993年銅川停止客運以後再一次恢復客運,也宣告了銅川不通客運火車的歷史終結。 [1] 
改造工程示意圖 改造工程示意圖

鹹銅鐵路價值意義

鹹銅鐵路的通車,使戰時的渭北重現繁榮景象,涇陽的棉花,三原富平的小麥,銅川、耀縣、富平的小煤
礦、石灰石等資源得到有力開發,黃堡的耀州瓷產量和品質也得到提升。黃堡地區同時也建立了水泥廠和造紙廠,此舉為渭北及銅川地區工業基本格局的形成建功至偉,有效的改善了陝西工業格局的分佈。隨着關天經濟區的啓動,以及未來銅川城市的發展,西安——銅川的城際鐵路規劃已經提上日程,該鐵路的上馬必將帶動銅川更快的融入到關中城市羣得到快速發展。
隨着“復興號”開進銅川,以西安為圓心,北到神木、南到安康、東到潼關、西到寶雞、東北到韓城、西北到銅川、東南到商洛、西南到漢中,輻射陝西全省、連接28個市縣的“小米字”型“復興號”動集動車組出行網已在三秦大地上構建完成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