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鸟

[luán niǎo]
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鸾鸟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因生长在古时候的鸾州(现洛阳栾川县),而得名。鸾鸟又称玄鸟、青鸟,有五彩纹,见则天下安宁,是春神的使者、吉祥如意的象征。 [1]
据《异苑》载“鸾睹镜中影则悲。”后人在诗中多以鸾镜表示临镜而生悲。
中文名
鸾鸟
外文名
a mythical bird like the phoenix
名字缘由
广雅》、《说文》等
传说地区
鸾州
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先秦时期,《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 [2]
大荒西经》记载:“鸾鸟自歌,凤鸟自舞。”“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广雅》记载:鸾鸟,凤皇属也;《国语·周语》记载:“周之兴也,鸑鷟于岐山”。
周朝时期,《周书·王会》记载兆棵询体坑慨: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注:“大于凤。”
汉代时期,《说文》记载:鸾充纸蜜,赤神灵之精也。又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张衡东京赋》记载:鸣女床之鸾鸟,舞陵胶辩婚丹穴之凤凰;《淮南子·卷四地形训》记载:“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
三国时期,韦昭龙只注《国语》:“鸑鷟凤之别名也”。
射请棵南朝时期,《异苑》记载:羁宾王养一鸾,三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睹影悲鸣,一奋而绝。 [1]
战国时期匪祖说,屈原《涉江》记载:“鸾鸟察陵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朝堂坛兮”。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 文学形象
书名
作者
图片
《鸾》
天夕

关系说明

播报
编辑
鸾鸟
商代的甲骨文上,“凤”、“风”通用,其构形源自那种翅膀能煽动气流的长尾鸟。即常常拍打一侧翅膀,频频向母鸡示爱的公鸡。由形象联系,又可表示“气流”。所以,甲骨文的“凤”在卜辞中既可表示类似公鸡的大鸟,也可由雄鸡煽翅时的空气扰动来表示空气中的气流和风。周代的“凤鸣岐山”,是稍后一些的说法,直到这实际上是凤的概念逐渐形成后,后人将前人的各种图腾鸟都追认为凤鸟,冠之以凤名。

形象评价

播报
编辑
在过去,研究鸾鸟的文化现象大都以历史文献考证的方式进行研究,佐以考古资料,但是这种方法无疑仍然是在走“朴学”的老路,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何筱松评 [3]
鸾鸟有雌雄之分,雄曰鸾,雌曰和。因其鸣声悦耳而代指车铃。不同的时期鸾有不同的含义。最开始的时候,鸾作为一种近似于凤的鸟,也是瑞鸟的一种,但地位不及凤。后来人们逐渐把“鸾”作为凤的别称。并称“鸾凤”。还有一种观点,“凤”和“鸾”指的是同一种鸟,但“凤”指的是成鸟,而“鸾”则指的是尚未成熟的鸟,“鸾”一旦成熟,就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