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騎樓街

鎖定
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衞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十八世紀後半期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 [1] 
十九世紀初,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臨街的店屋在臨街面要留出五英尺(5feet)的公共空間,也就是著名的“五腳基”,各家店屋的五腳基相連,成為連續的走廊,從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的騎樓 [2]  。騎樓是我國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曾經是當地城鎮的主要建築形式。
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樓街建起了第一座騎樓 [3]  。1875年以後,騎樓出現在廈門的部分街道 [4]  。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頒佈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10年之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從香港得知騎樓的功用,便參考香港的經驗,建議在廣州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1918年,廣州開始拆除城牆和大量西關房子,同時鼓勵興建騎樓,取而代之 [5]  。短短10年間,建成了近40公里長的騎樓街。
中文名
騎樓街
性    質
殖民地建築 [1] 
起源地
印度新加坡香港等殖民地 [1] 
所屬地區
南亞東南亞、中國華南 [6] 
國外代表城市
孟買新德里加爾各答新加坡吉隆坡
中國代表城市
海口、廈門、廣州、梧州等

目錄

騎樓街概況

印度騎樓街
印度騎樓街(15張)
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衞城的主體建築。十八世紀後半期,英國殖民勢力進入了印度等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屬於熱帶氣候,長期生活在涼爽氣候條件下的英國人,很難適應。為了克服這個生活上的不利因素,改善居住環境,創造涼爽舒適的居住條件,他們在建造住宅時,採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擋避炎熱,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境,這種“外廊式建築”很快被人們所接受,成為印度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建築中普遍採用的形式,而且從單邊外廊,擴展到雙邊、三邊以至四邊迴廊。這種以遮陽為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築”,隨着殖民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經由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而至中國。
東南亞地區騎樓街
東南亞地區騎樓街(25張)
這種“外廊式建築”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地方,是英國人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當地的方言叫eranda。十九世紀初,新加坡的開埠者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廊柱構成的5呎寬的外廊結構的建築。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邊。典型的還必須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層,有擋避風雨炎陽的頂蓋。這種連續廊柱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稱之為“店鋪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腳氣”、“五腳基”(Fiye Footway)。 [1] 
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隨後也傳入華南地區。騎樓是我國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南洋返鄉所建 [6]  。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樓街建起了第一座騎樓 [3]  。1875年以後,騎樓出現在廈門的部分街道 [4]  。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為改善居民擁擠的住宿情況,頒佈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10年之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從香港得知騎樓的功用,便參考香港的經驗,建議在廣州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1918年,廣州政府開始鼓勵興建騎樓。

騎樓街中國各地騎樓街

騎樓街海口

海口騎樓街
海口騎樓街(16張)
根據記載,海口的第一座騎樓建於1849年,地點在四牌樓街又叫城內街,就是現在的博愛北街,東南亞海南華僑長期使用這種建築,自然而然在回鄉時帶回這種建築形式 [3]  。1858年,根據《天津條約》海口被開闢為通商口岸,英、法、德等國隨後建起了領事館等建築。從此,海口逐漸變身為面向南洋的一個商貿中心,城市文化更是深受西方的影響。這時期需要一種能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城市建築空間,騎樓於是應運而生。在這種背景下,上世紀二十年代,海口拆掉古城牆,拓寬街道,在海甸溪南岸逐漸建起了成片的騎樓羣。海口老街的騎樓,一般為2-4層,進深約30米,分為廊部、樓部、樓頂三個部分。騎樓設計建造者面對西方建築,除了吸收一些結構方式和佈局方式外,還大膽借鑑各種裝飾樣式。這種對西方建築創造性的模仿和改良,使得騎樓在和諧統一中不乏參差有致的變化之美。
騎樓老街裏也有典型的傳統瓊北民居,廳堂裏為冷灘瓦、木樑架,隔斷是立貼式板壁木結構,保留有清末民初的漏花落地木門窗,拜神祭祖的雕花木龕與神台更是十分精美。風從南洋來。騎樓富於變化的建築形式,豐富多彩的裝飾內容,豐富性與獨特性並存,正是建築形式上歐亞混雜、中西合璧的結果。騎樓,讓海甸溪南岸這一片街區商賈雲集,商業交易活動極為活躍。博愛路、中山路等5條老街,曾經是海口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從一個個字號招牌或刻印於騎樓之上的字跡,我們依稀可見老街昔日的輝煌。
如今,您在中山路可以見到,泰昌隆、梁安記、中央銀行、大亞酒店等老式牌匾修舊如舊、歷久彌新,它們多是建於清末民初的老建築,是當時海口知名商號。據記載,上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572家商鋪,如“梁安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如“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裏,展開不見硝煙的經營大戰。騎樓老街裏還有很多大屋、老宅等古建築。如,建於1857年的邱家老宅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有五六户後人居住。它藏身於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之間,佈局嚴謹,有中原文化遺韻。邱家老宅不論是建築用材和技藝,還是空間佈局和設置,都沿襲了中原傳統建築的風格。 [6] 

騎樓街廈門

廈門騎樓街
廈門騎樓街(11張)
清代以來,西風東漸,廈門作為全國被打開的5個通商口岸之一,源於古希臘的外廊式建築,開始傳入廈門。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1875年以後,騎樓出現在廈門的部分街道 [4] 
大約在鴉片戰爭後,不少從南洋回來的閩南人建商鋪經商,他們把異國他鄉的建築形式用在本地建築上,騎樓這種“商住合一”的居所應運而生。他們最早在中山路、大生裏一帶建騎樓。這種建築標新立異,下做商鋪,樓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變成與顧客的共享空間,既可以遮風擋雨,讓顧客倍感舒適,又擁有精緻考究的店面,顯示出店主與眾不同的品位。而最為特別的是,由於建築融入了西方元素,讓人們眼前一亮,成為時尚,逐漸傳播開來,成為閩南極有特色的建築。 [7] 

騎樓街廣州

廣州上下九騎樓街 廣州上下九騎樓街
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為改善居民擁擠的住宿情況,頒佈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10年之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從香港得知騎樓的功用,便參考西方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香港的經驗,建議在廣州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
廣州中山六路騎樓街
廣州中山六路騎樓街(2張)
1912年,廣東都督陳炯明將廣州城的騎樓正式列為城市管理條例之中。在1912年頒佈的《廣東省警察廳現行取締建築章程及施行細則》第14條有規定:“凡堤岸及各馬路建造鋪屋,均應在自置私地內留寬八(英)尺建造有腳騎樓,以利交通。”這是“騎樓”第一次出現在官方文獻上,文中的“鋪屋”即是昔日鋪廊之意,而“有腳騎樓”則十分形象地説出了騎樓的樣子。1918年,廣州掀起拆城牆運動,此後4年間,廣州到處在拆房子。最先從西門開始,政府派出軍隊、警察、消防員強行拆除城牆和大量西關商人的房子,騎樓也隨之發展起來,取而代之 [5]  。1921年,廣州市政府公佈《廣州市促進馬路兩旁空地騎樓地建築規程》,進一步規定修築馬路時必須預留空地給兩旁興建騎樓時使用。
1918年至1920年,市政廳成立後,公佈了《馬路兩樓鋪物請領騎樓地繳價暫行簡章》,主要就騎樓地價和度量方法作了規定,並將廣州市建騎樓的地塊分成7等:甲等是一德路、永漢路(今北京路)、惠愛中路(今中山五路),乙等是惠愛西路(今中山六路和中山七路)、惠愛東路(今中山四路)、桂香南路(今市政府之南)、豐寧路,丙等是大南路、歸德路、公園路、萬福路、財政北路、越秀南路,丁等是長庚路、文德路、吉祥路,戊等是越秀中路、文明路,己等是盤福路、大東路(今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庚等是盤福北路、越秀北路。當時規定在80英尺馬路允許建15英尺的騎樓,但底層高度不得低於15英尺;在100英尺的馬路建20英尺的騎樓,底層高度不可低於18英尺。鑑於廣州興建的騎樓多為15英尺底高,政府又專門頒發了《廣州市市政公所取拘建築十五英尺騎樓章程》,對騎樓的結構和構造作了非常詳細的技術要求,由於鋼筋混凝土技術已漸普及,該章程有“其柱如用士敏土鐵條結柱”,騎樓可蓋到五層樓的高度。馬路大多是廣州城加大了舊城改建的範圍和力度。
廣州騎樓街
廣州騎樓街(10張)
1923年,又公佈了《廣州市市政章程例規》和《廣州市催迫業户建築騎樓辦法》、《本市新闢各馬路承領騎樓地徵費辦法》,從而加快了廣州騎樓建築的興建速度。短短10年間,廣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長的騎樓街,這些騎樓建築的範圍是北至德宣路(今東風路),西至龍津路,南至河南同福路,東至東華東路,最密集的騎樓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稱之為“老城”的地方,這一帶的騎樓街長度是25500米,佔全市騎樓街的六成以上。當時羊城街道兩旁,一幢幢“長了腳”的房子架在半空,特別是騎樓的商業空間,被房地產商充分利用,下鋪上居,前鋪後居,騎樓建築,好睇好用,風行一時,成了廣州城市街景的顯著特色。
1929年,時任國民革命軍廣東編遣區特派員的陳濟棠對於騎樓街道則另有看法,當時廣州的騎樓街道發展到頂點,各種商店總數達2萬多間,平均每50個廣州人便有1間商鋪,陳濟棠笑言廣州是一個“大商場”。此時受西方近代城市“花園住宅區”和“田園城市”的理論影響,人們認為廣州城內的街道因為有騎樓而不能種樹,於是現代新式馬路是複式車道(雙行線)、綠化隔離帶、無上蓋人行道的設計,並率先在廣九車站至川龍橋間嘗試。這種商業街過於密集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批評,程天固在《廣州市工務之實施計劃》中説早期廣州城市建設是“畸形的設計”,“無一不以資產階級之利益為前提,而以平民生活之惡化供犧牲”。1932年的《廣州市修訂取締建築章程》,專門公佈了市內不準建騎樓之馬路名單,其中有白雲路、盤福路、長庚路、文德路、廣衞路、廣仁路、吉祥路、德宣西路等。

騎樓街梧州

梧州騎樓街 梧州騎樓街
1897年梧州開埠後,迅速成為廣西的商業中心。上世紀20年代,梧州城區原有的坊式房屋,已不能滿足日益繁榮與發展的商貿需求,於是逐漸被時尚別緻、功能齊全的騎樓取代。騎樓的設計與建造不僅能滿足商貿與住宅等需求,更結合了當地潮濕多雨,以及多洪水,易成澇的氣候特點。這樣,臨街的樓層既可作商鋪,樓上又可作住房或寫字樓,而獨特的騎樓人行道,既可為行人遮陽擋雨,又可為商家營造舒適的經營環境,更顯示出商家以人為本,誠信待客的經商之道。梧州曾是廣西最早開放的港口城市,加之毗鄰粵港澳,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故騎樓的風格,不僅有中國的建築特色,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韻味。如古香古色的花窗、靈巧別緻的磚雕、古樸凝重的牌坊,張揚着底藴深厚的中國本土文化。挺拔秀美的羅馬柱、線條流暢的拱窗、繁複精緻的穹雕等,則洋溢着歐美情調。中西文化在這裏碰撞融合,和諧共存,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騎樓藝術景觀。
梧州的騎樓還有着兩個鮮明的地域特點,一是騎樓的立柱之上,都設有一高一低的兩個鐵環;二是二樓住宅的臨街之處,均要特設一個水門。梧州人為何煞費苦心,用盡心機地設此兩道機關?這自有它的妙用。前者用來系船泊舟,後者則是逃生的通道。梧州地處桂江、潯江、西江三條大江的交匯之處,是個水患肆虐的所在。自古以來,幾乎每年洪水都要光顧幾次。洪水氾濫之時,濁浪排空,汪洋一片。人們總結出一套應對洪水的方法:洪水進城,漫到一樓的門口,墊上幾塊磚頭,照例有序做生意,依舊從容打牌,仍然泰然談笑。洪水再高一些,就將備好的船隻系在鐵環上;若是洪水繼續發作,漫到二樓,人們則打開那扇水門,跨上隨水漂浮起來的船隻,從容鎮定地轉移到安全地帶。 [8] 

騎樓街北海

北海老城位於北海市臨海的北面,以兩條長約兩公里的古老街道珠海街、中山街為主幹。在1876年清廷被迫簽訂的《中英煙台條約》中,北海與湖北宜昌、安徽蕪湖、浙江温州一起被闢為通商口岸,在隨後數十年中,北海市陸續形成了包括英、法、德、奧匈帝國、意、萄、美、比等國家領事館或領事代理機構、教會、醫院等建築和珠海街、中山街在內的老城。其中珠海街作為主要商業區,整體上為嶺南常見的騎樓式樣,但其女兒牆、陽台、窗户等配有各種西洋風格的裝飾,中西合璧的色彩十分濃厚。國內外專家實地參觀後認為它是目前嶺南地區直線最長、保存最完好的騎樓老建築。 [9] 

騎樓街南寧

騎樓20世紀初開始傳入南寧,並逐漸興盛。在南寧騎樓最興盛的時期,騎樓的建築風格和方式豐富多彩。有的騎樓採用多重瓦檐,使用青色琉璃筒瓦,四角翹起;有的騎樓是木結構,四角立木柱,一通到頂,四面通透,外加清水牆蓋小青瓦,顯示出中國傳統建築的古樸來。除了解放路,中山路、興寧路步行街,都是南寧騎樓的典型代表。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