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龍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海軍東海艦隊原司令)

鎖定
馬龍(1912年11月19日—1977年3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北省大冶縣人。1929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曾擔任紅軍第三縱隊第三大隊三連副班長、副排長,江西瑞金紅軍學校炮兵隊班長,紅軍學校運輸連指導員,紅一方面軍工人師教導團三連指導員、團總支書記,紅軍前敵總政治部總務處政治指導員,陝北獨立第三團政委,山西靜樂縣人民武裝部部長兼黨委書記,晉中十一支隊三十一大隊政委、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晉察冀邊區十一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邊區政府警衞大隊大隊長,晉察冀軍區獨立團政委、團長、四分區司令員、第十旅旅長、第五旅旅長、冀晉縱隊第三旅旅長,華北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軍副軍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第七、第六艦隊司令員,海軍舟山基地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海軍系副主任,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兼舟山基地司令員,海軍東海艦隊司令員等職。他還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2]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2] 
1977年3月27日,馬龍同志在寧波因車禍殉職,終年65歲。 [1-2] 
中文名
馬龍
別    名
馬國平;馬興隆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鎮馬對於村
出生日期
1912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
1977年3月27日
畢業院校
抗日軍政大學 [2]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軍    銜
少將(1955年)

馬龍人物生平

馬龍早年經歷

1912年11月19日,馬龍出生於湖北大冶縣殷祖鎮馬對於村一個貧苦家庭,原名馬國平,別名馬興隆。父親馬有原身體多病,一家人靠母親給地主打長工維持生活。 [2] 
1918年,馬龍6歲時開始給地主放牛,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2] 
1921年,馬龍9歲時,父母為擺脱貧窮,決定讓其去讀私塾。馬龍讀到十二歲,家中實在交不起學費,就輟學在家務農,跟人學做木匠、縫工、店鋪夥計等。因父親欠了地主十八元大洋,還不起,被地主霸佔去了家前的一塊空院子。因此,馬龍內心充滿着對地主的仇恨。 [2] 

馬龍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馬龍參加農民協會赤衞隊和兒童團工作。 [2] 
1928年盛夏的一天,徐策帶兩個人到馬龍家裏來了,他是土地革命時期的中共大冶縣委書記。當時白色恐怖籠罩大冶城鄉,革命處在低潮,幹部都已轉入地下,四處道路和中心村口都佈滿崗哨。幾天前,徐策接到秘密聯絡點傳遞來的信件,通知他火速趕往石灰窯去。來到石灰窯,才知道是中共中央從上海派來的黨代表、巡視員張浩(林育英)和吳致民,來傳達中共中央關於開展武裝鬥爭重要指示的。徐策帶他倆翻過山背,坐小漁船繞過縣城,再從大箕鋪到小箕鋪,翻龍角山,進入果城裏的董家口大山衝,穿過山衝就到馬對於村。這條交通線很安全。徐策和住在村裏的馬龍家是姑表親,馬龍也知道表兄在鬧革命。馬龍當時已經參加少年先鋒隊。他拿着長矛站崗放哨,總覺得不過癮,要和表兄一起幹。徐策不答應。三人到馬對於村後徐策才知道,村口祠堂上,已來了一隊白軍駐守,設有哨卡,專門盤查過往行人,日夜嚴守。他們三人説話都不是當地口音,開口就會露馬腳。若是從對面大山翻過去走北山,山下是花楢樹街,也駐滿了白軍,而且封鎖了橋面,盤查更嚴。現在只有過馬對於村口這一關,到洪口插五龍宮經畈段上南山,正好避開了花楢樹白軍駐地。此時,天下起了瓢潑大雨,門口港正在漲水。馬龍從小就喜歡在大港的水裏泡,游泳本領高,一整套水中游戲他都會。雨越下越大,徐策他們三人在馬龍家的樓上住了下來,都很着急。若是大雨繼續下下去,山洪暴發,更無路可走了。馬龍卻笑嘻嘻地説他有辦法,能安全地送他們出村,但有一個條件,必須帶他出去幹革命。徐策無法可想了,只好同意讓他當秘密交通員。馬龍很高興,這才告訴徐策那個出村口的秘密。徐策和張浩、吳致民一起商量了一番之後,都同意馬龍這個大膽的行動。馬龍太高興了,自己當上了交通員,而且是第一次執行任務,一定要做個樣子給他們看。他跑出去弄來了棕衣、斗笠放在門口,向徐策使了個眼色,就拿起魚搭子邀他的小夥伴出了門。他們在村旁水邊上跑上跑下的用搭子網搭魚蝦泥鰍什麼的,引得敵人也站在祠堂門口上看。他們漸搭到祠堂門口港邊下,只見馬龍用力將搭子向前一搭,腳未站穩,身子一晃,掉進水裏去了。馬龍在水中伸出雙手,身子一上一下隨着洪水翻滾,大喊救命。“港裏淹死人了!”小夥伴們又是哭又是叫,村裏人戴着斗笠,穿着棕衣,慌張地跑出來。趁混亂之際,徐策3人也如村民一樣打扮,夾在人流裏跑去救人。在村民的掩護下,徐策3人趕緊閃進一片水竹林裏,沿着小路跑出了村口。馬龍對這條寬水港再熟悉不過,越往下去,流水越緩,在一個低窪處的水竹林堤邊,馬龍爬上岸,正好徐策3人也趕了過來,於是一行4人成功擺脱敵人直奔目的地。後來,馬龍在南山頭參加地下黨游擊隊。 [2]  [3] 
1929年11月,馬龍參加李燦何長工率領的紅五軍第五縱隊。他作戰勇敢,守紀律,能吃苦。 [2] 
1930年7月,馬龍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反圍剿中,馬龍率部包圍敵人,反擊何健部隊。戰鬥中,他英勇殺敵,個人繳獲槍四支,被提升為紅軍第三縱隊第三大隊三連副班長、副排長。 [2] 
1933年1月,馬龍調江西瑞金紅軍學校學習炮兵,任炮兵隊班長,畢業後任紅軍學校運輸連指導員。 [2] 
1934年,馬龍任紅一方面軍工人師教導團三連指導員、團總支書記。長征途中,馬龍先擔任後衞任務,後調任前敵總政治部總務處政治指導員。 [2] 
1936年,馬龍任陝北獨立第三團政委。 [2] 

馬龍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馬龍調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參加中央工作團,經晉綏省委介紹,分配到山西靜樂縣人民武裝部任部長兼黨委書記,領導羣眾減租減息,並組織2400多人的人民武裝編入八路軍抗日主力部隊。 [2] 
1938年,馬龍任晉中(冀熱察挺進軍)十一支隊三十一大隊政委、抗日先遣隊參謀長。 [2] 
1939年,馬龍任晉察冀邊區十一支隊一大隊大隊長。 [2] 
1940年,馬龍調晉察冀邊區黨校學習,參加了百團大戰 [2] 
1941年,馬龍任晉察冀邊區政府警衞大隊大隊長,在一次戰鬥中打退了敵人的瘋狂進攻,保護了邊區政府和參議員們的安全。後任晉察冀軍區獨立團政委、團長。 [2] 
1944年,馬龍任晉察冀軍區四分區司令員。 [2] 
馬龍在抗戰時期

馬龍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馬龍任晉察冀軍區第十旅旅長、第五旅旅長。 [2] 
1946年1月,馬龍擔任冀晉縱隊第三旅旅長。根據上級命令,他率領三旅全部和四旅一個團的兵力攻打綏東重鎮集寧。戰鬥打響後,國民黨守城之敵憑藉堅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裝備負隅頑抗,一時敵我雙方呈拉鋸戰的局面,集寧久攻不克。戰鬥進入“白熱化”時,兵團政委聶榮臻來電,要求馬龍務必在當日上午12點前攻克集寧鎮,為大部隊掃除前進障礙。軍令如山,馬龍迅速調整戰略戰術,抽調精兵強將組成500餘人的敢死隊,自己親自任敢死隊長,向敵人陣地連續發起四次猛烈攻擊。10時,終於攻克集寧鎮,殲敵1000餘人,提前兩個小時結束戰鬥。中午,當國民黨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小組觀戰團的飛機在集寧上空觀看戰局時,集寧鎮已被我軍牢牢掌握在手中,美軍和國民黨觀戰小組代表深知大勢已去,個個垂頭喪氣,興嘆而返。 [2]  [4] 
1947年冬,馬龍率五旅參加張家口戰役。困獸猶鬥的敵人在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和掩護下,企圖殺出一條血路,如洪水猛獸般向馬龍所率的五旅陣地瘋狂撲來。頃刻,炮火連天,殺聲震耳。激戰中,馬龍的五旅士兵傷亡過半,一線前沿部分陣地被敵人突破。戰情危急,縱隊司令員楊成武命令馬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迅速奪回失去的陣地,並派縱隊參謀長趙冠英親臨五旅協助馬龍戰鬥。此時,打紅了眼的馬龍已經忘記了自己是指揮員,不顧一切地要帶領100多個戰士衝到戰場前沿,手拿大刀與敵人展開肉搏戰。趙冠英見馬龍情緒激動,力勸馬龍不要硬拼,建議他向友鄰一縱求援。馬龍這才冷靜下來,迅速派人與一縱聯繫。在一縱的配合下,2個小時後終於將來犯之敵完全徹底地消滅,奪回陣地。毛澤東主席向兵團司令部發來嘉電:“你軍馬旅(即馬龍)作戰英勇頑強,連日來多次擊退張家口頑敵的突圍。” [2]  [4] 
馬龍在解放戰爭時期

馬龍建國之後

1950年,馬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第七、第六艦隊司令員。 [2] 
1952年,馬龍任海軍舟山基地司令員。 [2] 
1960年2月,出席軍委擴大會議領導合影,紅圈處為馬龍 1960年2月,出席軍委擴大會議領導合影,紅圈處為馬龍 [1]
1955年,馬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海軍系副主任。 [2] 
1955年9月,馬龍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2] 
馬龍少將1955年授銜照
1957年,馬龍任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兼舟山基地司令員。 [2] 
馬龍在海軍
1975年,馬龍任海軍東海艦隊司令員。當時正值全國農業學大寨時期,大冶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百廢待興。為了發展水利事業,原大冶縣委、縣政府決定着手建設大冶湖大閘(又名四顧閘)防洪排澇泵站。由於當時資金困難、物質匱乏,購買排澇機械設備成了工程建設中的棘手難題。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家鄉人民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派人前往東海艦隊請求馬龍司令員幫助。馬龍得知家鄉來人後,一邊向親人詢問家鄉的生產生活情況,並熱情招待;一邊交代秘書迅速聯繫落實機械設備。半個月後,一批價值20餘萬元(約合現在人民500萬元以上)的機械設備無償運回大冶。上世紀70年代初期,大冶爆發罕見的洪水災害,殷祖鎮董家口水庫水位猛漲,水庫下游一帶的羣眾生命危在旦夕。遠在千里之外的馬龍將軍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安排有關專家從東海艦隊趕到家鄉殷祖,指導羣眾疏通渠道奮力抗洪,終於降服洪魔化險為夷。 [2] 
1977年3月27日早晨,馬龍和警衞員、秘書、司機一行四人乘坐小車前往上海機場,準備轉乘飛機赴北京參加會議。當小車行駛到浙江省慈溪縣泗門鎮時,因路面狹窄、灰塵大,司機看不清對方行駛的車輛,與前來的一輛大卡車相撞,馬龍因公殉職,終年65歲。馬龍犧牲後被批准為烈士。 [2]  [6] 

馬龍軼事

馬龍司令借錢請老鄉吃飯

馬龍的部下孫梅生回憶説:馬司令為人真誠,對人和氣,廉潔奉公。有一次,馬龍的大冶老鄉來到舟山,當時馬龍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兼舟山基地司令員,馬龍見到老鄉非常親切,與老鄉聊家常,談故鄉,不知不覺間,就到了晚飯時間。馬龍説:“孫參謀同志,今晚我要請老鄉吃飯,你去你耿大姐(馬龍妻子)那裏幫我拿兩張糧票吧!”“馬司令,食堂已經準備好了,不需要拿糧票”孫參謀不緊不慢的説道。原來,部隊食堂知道馬司令老鄉來了後,下午就開始殺雞宰羊,準備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馬龍聽後大發雷霆,嚴厲斥責了食堂工作人員,大家都憑糧票吃飯,司令也是一樣,你們把這些菜都分給戰士們吧。部隊食堂負責人滿臉通紅的站在原地,並讓人把滿滿一桌菜都端走了。菜雖然端走了,但飯還是要請的,只見馬龍轉身向參謀長助理孫梅生求助:“孫參謀同志,可以借我點糧票嗎?下月還你。”最後,馬龍將軍拿着借來的糧票,在部隊食堂請大冶老鄉吃飯。原來,馬龍將軍招待姻親都是自己掏錢,從來不讓部隊食堂單獨招待,也不向部隊多拿糧票和伙食費。每次外出回家,警衞員總是拿來一些發票找妻子耿新義報銷,一包煙、一盒茶葉都是自掏腰包。 [5] 

馬龍絕對不能讓他有特殊化

馬龍是海軍艦隊司令,兒子請假休息下,按説這是在合情合理的事情。但馬龍將軍堅持公私分明,能辦的辦,不能辦的不辦,違反原則的事堅決不辦。一個星期天,兒子馬建毅從部隊請假回家,離隊之前,兒子馬建毅向班長打招呼:“今天可能在家過夜”。班長很爽快的同意了。哪裏知道當天晚上,馬龍斬釘截鐵地對兒子説:“在家過夜?不行!必須歸隊!一定要在點名之前歸隊!當兵,決不能違反規定!”這可把妻子耿新義氣壞了,原來,兒子馬建毅在洛陽艦上當兵,已經3個月沒有回過家。但按照部隊規定,戰士請假不能夜不歸宿,每天要進行晚點名,請假者必須在晚點名之前歸隊。最後,妻子耿新義的求情也於事無補,馬建毅還是在部隊晚點名之前回到了部隊。還有一次,馬龍出差到了上海。兒子馬建毅去艦隊招待所看望父親。臨走時,所長一定要用車把馬建毅送到虹江碼頭,卻被馬龍堅決的回絕了,並對所長指出:“決不能讓他有特殊化”。馬龍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子的。 [5] 

馬龍挑擔子步行回故鄉

馬龍將軍對大冶殷祖老家感情很深,在自己身居高位的時候仍然心繫家鄉。 1953年,42歲的馬龍將軍在調任舟山基地司令員後,第一次回到闊別24年的大冶殷祖老家。馬龍穿着粗布衣服,帶着兩個兒子和警衞員挑着擔子步行三公里回到馬對於村(現殷祖鎮洪口村)。擔子裏裝的都是他用積攢下來的錢買的當時很緊俏的布、肥皂等日用品,他把這些東西全部送給了貧困的鄉親。晚上,他跑到兒時的好友家中一起睡,和童年的小夥伴們一起聊天。“興德(馬龍小名)你現在在幹什麼啊?這麼有錢了”,“我和你一樣啊,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啊”。第二天一早,大冶縣(現大冶市)領導匆匆忙忙的找到馬龍將軍:“馬司令,你怎麼回到家鄉也不通知下縣裏啊,我們好開車去接你呀!”。鄉親們這才知道馬龍已經當了大官。原來,馬司令在回家鄉的路上特意囑咐警衞員和兩個兒子,回家鄉不能麻煩地方政府,不要到處聲張。馬龍將軍榮歸故里不講排場,平易近人的風尚至今被鄉親們傳為佳話。 [5] 

馬龍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2] 
參考資料
  • 1.    星火燎原編輯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 第2卷[M]. 解放軍出版社, 2006. 第16頁.
  • 2.    大冶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大冶文史資料 第7輯 名人與大冶 1》:大冶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第66-67頁
  • 3.    魏永毅等.《大冶,可愛的家鄉 第一冊》:大冶市老齡工作委員會,1996:第76-78頁
  • 4.    黃石黨史人物 | 馬龍:頑強拼搏領先殺敵的勇猛戰將  .黃石發佈.2021-07-23[引用日期2023-11-23]
  • 5.    中共黃石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東海艦隊司令馬龍的三個故事.2019-08-16[引用日期2023-11-23]
  • 6.    馬龍  .中華英烈網[引用日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