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鎖定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簡稱紅一方面軍,曾稱“中央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
1930年6月13日,在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全國紅軍代表大會召開之後,毛澤東主持召開了“汀州會議”確定了在汀州整編紅軍的決議。同年6月19日,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在長汀南寨廣場正式整編為紅軍第一路軍。1930年8月,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湖南省瀏陽縣永和市(現湖南省瀏陽市永和鎮)李家大屋會師,並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2]  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毛澤東、周恩來先後任總政委。曾在江西中央蘇區粉碎國民黨軍四次“圍剿”。1934年10月開始長征。次年10月勝利到達陝甘蘇區。抗日戰爭爆發後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
中文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外文名
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and Peasants'Red Army
別    名
中央紅軍
領導人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領導組織
中國共產黨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歷史沿革

1930年8月,紅軍第1、第3軍團合編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這支部隊是在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平江、湘南、閩西、贛西南、弋橫、左右江等起義建立的部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軍旗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軍旗
1927年9月,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後,毛澤東率起義時組成的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向羅霄山脈中段轉移,10月轉戰到井岡山地區後創建根據地。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到達湖南省宜章地區,隨即與中共湘南特委發動湘南起義,先後組成工農革命軍第1、第3、第4、第7師等部隊。4月,朱德、陳毅率部到達江西省寧岡縣(今井岡山市)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會師後兩支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後改稱紅軍第4軍)。1928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平江起義部隊組成的紅5軍主力由湘鄂贛邊轉戰到寧岡,同紅4軍會合,並編為紅4軍第30團。紅5軍一部由黃公略領導仍留湘鄂贛邊堅持鬥爭。在此期間,紅4軍在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下,運用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挫敗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和“會剿”,鞏固和發展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9年1月中旬,毛澤東、朱德等率紅4軍主力向贛南和閩西進軍,隨後與當地中共組織和地方武裝相結合,創建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12月,中共紅4軍前委根據中共中央“九月來信”的精神,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中共紅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總結了紅4軍的建軍經驗,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又稱《古田會議決議》),確立了人民軍隊的基本建軍原則。在此前後,紅4軍接連粉碎了贛粵閩3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擴大了部隊。紅4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後,紅4軍第30、第32團與“會剿”井岡山的國民黨軍激戰4晝夜,隨後,第30團主力向贛南轉移,4月中旬又返回井岡山地區堅持鬥爭,後於8月中旬轉戰到湘鄂贛邊界地區;9月初,該部與紅軍湘鄂贛邊境支隊重新組成紅5軍。
李家大屋
李家大屋(3張)
1930年6月,紅5軍一部和鄂東南地方武裝組成紅軍第8軍。1930年6月,根據全國紅軍代表會議的決定,在贛西南和閩西地區的紅4、紅6(不久改稱第3軍)、紅12軍組成紅軍第1軍團(開始時稱第1路軍),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其中,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後改為紅一方面軍)在長汀宣佈成立,閩西由此成為全國紅軍第一次整編的地方 [3]  。隨後,由贛西南地方武裝組成的紅20軍和紅22軍(12月縮編為第64師),也劃歸紅1軍團建制。在湘鄂贛地區的紅5軍和紅8軍組成紅軍第3軍團,彭德懷任總指揮,滕代遠任政治委員。隨後,由湘鄂贛邊地方武裝組成的紅軍第16軍,也劃歸紅3軍團建制。
1930年8月23日,紅軍第1軍團和第3軍團在湖南省瀏陽縣永和市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和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朱德任方面軍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和總前委書記,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滕代遠任副總政治委員,朱雲卿任參謀長,楊嶽彬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第3軍團,共3萬餘人。紅軍第一方面軍的組成,對紅軍實現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1930年11月~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在朱德、毛澤東領導下,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連續打破國民黨軍第一、第二、第三次大規模“圍剿”,殲滅國民黨軍約8萬人。紅軍經過三次反“圍剿”作戰,形成了以反“圍剿”為主要戰爭形式,以“誘敵深入”為反“圍剿”的基本戰略方針,以運動戰為反“圍剿”的基本作戰形式,以殲滅戰為基本作戰指導思想等基本作戰原則。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贛南、閩西蘇區連成一片,擴展到近30個縣境,擁有15座縣城和250萬餘人口,成為全國最大的蘇維埃區域。在此期間,由贛南地方武裝組成的紅軍第35軍(後改編為獨立第3師)和由廣西右江地區轉戰到中央蘇區的紅軍第7軍劃歸紅一方面軍建制。
1931年11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紅一方面軍總指揮部撤銷,方面軍所屬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稱中央紅軍。朱德任中革軍委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中革軍委設總參謀部,葉劍英任部長;總政治部(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王稼祥兼任主任(不久,聶榮臻、賀昌先後任副主任);總經理部,範樹德任部長。這時中央紅軍轄第3、第4軍和第3軍團。12月16日,寧都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5軍團(轄第13、第14、第15軍),季振同任總指揮,蕭勁光任政治委員,亦劃歸中央紅軍建制。
1932年3月,中革軍委決定重編紅軍第1、第3、第5軍團。紅軍第4、第15軍編為第1軍團,並組建軍團總指揮部,林彪任總指揮(後改稱軍團長),聶榮臻任政治委員;第5、第7、第14軍編為第3軍團(紅14軍實際未編入);第3、第13軍編為第5軍團。6月,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朱德兼任方面軍總司令,葉劍英兼任參謀長,王稼祥兼任政治部主任。同月7日,江西軍區獨立第3、第6師合編為第21軍,獨立第4、第5師合編為第22軍。第14軍編為第13軍之第39師。8月,紅一方面軍組織序列作了局部調整:第3軍重新編入第1軍團,第15軍重新編入第5軍團;第15軍第45師編為第31師,由第1軍團指揮,另由地方武裝編成第15軍第45師。同月,毛澤東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10月,周恩來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1932年,紅一方面軍連續進行了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建黎泰和金資等戰役。1932年底至1933年初,紅一方面軍為了精簡機關,充實連隊,對所屬部隊進行整編。整編後,紅1軍團轄第7、第9、第10、第11師;紅3軍團轄第1、第2、第3師和第7軍(轄4個團);紅5軍團轄第38、第39師和第15軍(轄4個團)。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
1933年2~3月,紅一方面軍在朱德、周恩來指揮下,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打破國民黨軍第四次大規模“圍剿”,消滅國民黨軍近3個師。這時紅一方面軍轄第1、第3、第5軍團和第11(由紅10軍與紅31師合併組成)、第12、第21、第22軍,共8萬餘人。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兼第一方面軍司令部組成,朱德任總司令兼方面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面軍政治委員,葉劍英、張雲逸分任方面軍參謀長、副參謀長,王稼祥任總政治部主任兼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不久,楊尚昆接任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任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5月底至6月初,紅一方面軍按照中國工農紅軍新編制進行改編:紅1軍團所屬部隊與紅22軍、瑞金模範師編為紅軍第1軍團,轄第1、第2、第3師(第3師實際未編入);紅3軍團所屬部隊與紅21軍、興國模範師編為紅軍第3軍團,轄第4、第5、第6師;紅5軍團轄第13師,不久,紅軍第15師(由少共國際師改編)、紅軍第34師(由福建軍區第19軍縮編)歸紅5軍團建制。紅11軍縮編為第19師,紅12軍縮編為獨立第1團。7~9月,紅一方面軍按照中共臨時中央的指示,實行分兵作戰,以紅3軍團為主組成東方軍入閩作戰,以紅1軍團為主組成中央軍在撫河與贛江之間地區活動。9月下旬,國民黨軍對紅一方面軍和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大規模“圍剿”。10月,紅一方面軍組建第7、第9軍團。第7軍團,尋淮洲任軍團長,蕭勁光任政治委員,轄第19師、第20師(由閩北地方武裝組成)、第34師(即原紅5軍團第34師)和1個獨立團;第9軍團,羅炳輝任軍團長,蔡樹藩任政治委員,轄第3師(即原紅1軍團第3師)、第14師(由博生師改編組成)和2個獨立團。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1934年1月,紅軍總司令部兼第一方面軍司令部合併於中革軍委,方面軍所屬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指揮,紅一方面軍再次稱中央紅軍。這時,中革軍委和紅軍總部的領導成員是:朱德任中革軍委主席,周恩來、王稼祥任副主席,劉伯承任總參謀長,葉劍英、張雲逸任副總參謀長,王稼祥兼總政治部主任(後顧作霖、李富春代),賀昌任總政治部副主任。7月,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以紅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贛皖邊挺進。9月,中央紅軍組建第8軍團,周昆任軍團長,黃_任政治委員,轄第21師(由江西地方武裝組成)和第23師(由中央警衞師改編)。至10月,中央紅軍雖經1年之久的奮戰,但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實行“左”傾教條主義的戰略指導,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進行長征。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及直屬隊開始長征。長征開始時,“左”傾教條主義領導者繼續推行錯誤的軍事戰略,至12月初,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後,由出發時的8.6萬餘人減為3萬餘人。12月18日,中共中央採納毛澤東的建議,將原定北出湘西與紅2、紅6軍團會合的計劃,改為向國民黨軍兵力薄弱的貴州省北部前進。同時,撤銷紅8軍團番號,將部隊編入紅5軍團。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佔領遵義。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隨後,組成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行動。部隊進行了整編:第1軍團轄2個師6個團,第3軍團直轄4個團,第5、第9軍團各直轄3個團。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奪佔瀘定橋,翻越夾金山,擺脱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惡劣的自然條件,於6月中旬到達四川省西北的懋功(今小金)地區,同紅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後,中共中央決定中央紅軍同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創建川陝甘蘇區。7月18日,中共中央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21日,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9軍團,依次改編為第1、第3、第5、第32軍。8月6日,再次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周恩來任方面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周昆任參謀長,李富春任政治部主任(後朱瑞)。8月中旬,紅軍第一、第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兩路軍北上。月底,右路軍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走出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無常的茫茫草地,進至四川省巴西地區。但是,張國燾率左路軍先頭部隊到達阿壩地區後,遂按兵不動。他拒絕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電令右路軍南下,並企圖危害和分裂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為實行北上方針,率領紅一方面軍第1、第3軍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9月12日決定將這些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陝甘支隊越過岷山,奪佔臘子口,突破渭河封鎖線,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甘蘇區吳起鎮。至此,紅一方面軍主力歷時1年,縱橫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裏的長征勝利結束。11月初,陝甘支隊在陝西省甘泉地區同紅軍第15軍團會師。11月上旬,恢復第一方面軍番號,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參謀長,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不久,楊尚昆接任),轄第1、第15軍團,共1萬餘人。第1軍團,林彪任軍團長,聶榮臻任政治委員,由原第1、第3軍組成,轄第2、第4師和第1、第13團;第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轄第75、第78、第81師和1個騎兵團。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取得直羅鎮戰役的勝利,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中共中央把全國革命的大本營設在西北奠定了基礎。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路線圖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路線圖
1936年2~7月,紅一方面軍進行了東征戰役和西征戰役,擴大了紅軍和蘇區,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8月,紅一方面軍主力由豫旺堡地區南下甘肅、寧夏兩省交界地區的靜寧、會寧地區,接應從甘孜地區北上的紅二、紅四方面軍。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至此,全部主力紅軍勝利地結束了舉世聞名的長征。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與紅二、紅四方面軍共同作戰,取得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迫使國民黨軍停止對陝甘蘇區的進攻。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推動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團結抗日鋪平了道路。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根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達成的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於8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一方面軍與陝南紅軍第74師等部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 [1]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歷史意義

紅軍第一方面軍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直接領導創建較早的一支革命武裝,其戰鬥足跡遍及湘、贛、鄂、閩、浙、皖、粵、桂、川、黔、滇、陝、甘、寧、晉共15個省區。在浴血奮戰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創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和作戰原則,總結積累了極為豐富和寶貴的建軍及作戰經驗,造就了一大批高級軍政幹部,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