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燦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鎖定
李燦(1901——1932),湖南宜章人,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後在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一團一營任連長。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平江起義,任第五縱隊縱隊長。井岡山失守後在寧岡一帶堅持鬥爭,1929年5月,任第五縱隊副司令員。1930年任紅八軍軍長,1931年在上海治病,1932年被叛徒出賣,在上海犧牲 [1] 
中文名
李燦
別    名
李文彬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1年1月1日
逝世日期
1932年
畢業院校
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紅8軍軍長
出生地
湖南宜章
性    別

李燦人物簡介

李燦 李燦
李燦,原名李文彬,1901年1月1日生於湖南宜章縣長衝上李家村。1918年入湘軍第2師6團1營2連當兵,編在彭德懷任班長的第2班。在軍中,他教彭德懷識字,彭德懷教他操練,兩人結成至交。後又與營部文書黃公略相識。由於志同道合,感情融洽,遂成好友。 [1] 
他們目睹軍閥部隊的腐敗風氣,產生強烈不滿,便秘密串聯7名士兵,於1920年成立革命團體救貧會。李燦因此改名。他在寫給家裏的信中説:“我要追求光明,掃除邪惡,已將文彬之名改為燦。” [2] 
1922年,李燦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學習。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2師1團團部副官、連長。參加了北伐戰爭中的攻克武昌等戰鬥。
1928年4月,李燦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參與平江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起義當天,他以全團士兵委員會總代表的身份,莊嚴宣佈:“從現在起,全體官兵脱離國民黨,舉行武裝起義!”説罷,他帶頭除掉大蓋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繫上紅領帶。
起義成功後,李燦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軍委委員兼1團黨代表、第5大隊大隊長。同年底隨紅5軍主力上井岡山。1929年初奉命留守井岡山,參加了黃洋界保衞戰。後任湘贛邊獨立第1團團長、紅5軍5縱隊司令員。
1929年9月,李燦率部挺進鄂東南,攻取通山、陽新、大冶3縣縣城,半月之內,率部所向披靡,共繳獲迫擊炮10餘門、機槍30餘挺、步槍1000多支。羣眾奔走相告,簞食壺漿以迎紅軍,隊伍由1000多人增至4000多人,擴編為兩個支隊。12月配合中共秘密組織發動大冶起義,紅5縱隊進一步發展到3個支隊6000餘人,軍威大振。
1930年春,李燦率部轉戰在大冶至咸寧等地,連戰告捷,初步打開了鄂東南武裝割據的局面。同年6月,他奉命投入紅3軍團的籌建工作,被任命為紅8軍軍長。
由於在作戰中多次負傷,久病不愈,李燦的身體極度虛弱。1930年7月,組織上送他到上海療養。
1932年初,他赴上海請求中共中央分配工作,被國民黨特務逮捕,不久被殺害,時年31歲。 [1-2] 

李燦詳細生平

1917年夏,李燦高小畢業後,因當時宜章無中學,沒再升學。但他堅持自學,常去沙坪鄉沿江村的蕭芳懷家借書和請教,很得蕭芳懷的賞識,要招他為女婿。17歲時,他同肅芳懷之女蕭映梅結婚,以後又到蕭氏義塾任教。 [3] 
李燦並不以讀書求知為滿足,更不沉溺於兒女情長中。他志向遠大,決心投筆從戎,獻身軍旅。1918年5月,他應在湘軍第二師當參謀的內兄之邀,告別新婚燕爾的嬌妻,來到湘鄉,入湘軍第二師第三旅六團一營二連當兵,班長是彭德懷。入伍後,他與彭德懷成了莫逆之交,相互幫助,親密無間。不久,經彭德懷介紹,他又結識營部文書黃公略,很快也成好友。在彭、黃鼓勵下,他對前途充滿信心,於是將原名李文彬改為李燦。他在家信中説:“我要追求光明,掃除邪惡,已將文彬之名改為燦。”
為了在舊軍隊中提倡新風,並在士兵中培養新的力量,李燦同彭德懷聯合七名士兵,發起成立救貧會,在軍隊中開展秘密活動。1921年8月,他被調到第二師師部當上士文書。這時,彭德懷在南縣注滋口鎮秘密處決惡霸地主歐盛欽一事被告發,因而棄職離伍,住在湘潭縣城南大先橋郭得雲家。李燦在師部看到督軍署的通緝令後,帶着救貧會成員的贈款,乘船趕到湘潭,勸彭德懷去廣東投軍。不幾天,他又同黃公略、張榮生等救貧會成員到湘潭為彭德懷餞行,並一起討論了救貧會章程。章程歸納成四條:一是滅財主,實行耕者有其田;二是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海關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三是發展實業,救濟貧民;四是實行士兵自治,反對笞責、體罰和剋扣軍餉。彭德懷後來回憶説:“討論這幾條基本內容時,是很熱烈的。特別是當李燦提出收回海關、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取消不平等條約時,愛國情緒很高的黃石(公略)高興得跳起來,説:‘這就是救民救國的綱領!’”
此後,在李燦的主持下,救貧會又有了新的發展,成為培養革命力量的重要組織,這時,內兄蕭文鐸已調任城步縣縣長,想邀他擔任田賦稽徵員。他婉言謝絕,説自己“不想發財,只願扛這七斤半(指步槍)”。
1922年6月,在彭德懷處決惡霸一事不再追究後,李燦同黃公略商量,寫信邀鼓德懷一同報考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並且替彭德懷辦理一切入校手續,他們三人在講武堂學習一年。畢業後,李燦仍回原部,擔任下級軍官。
1926年7月,北伐軍佔領長沙後,湘軍第二師第六團被唐生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二師一團,李燦在團部任上尉副官,彭德懷在一營任營長,黃公略在第三團當連長,三位好友又在同一部隊共事了。
李燦帶兵作風民主,關心士兵,深得士兵擁護。這年年底,他調任一團一營二連連長。李燦當連長,從不打罵士兵,也要求班、排長不打人罵人。士兵生病,他噓寒問暖,重病號還要請醫生來看。1927年元旦,李燦和彭德懷及救貧會成員又討論修改會章。為從政治上提高士兵的思想覺悟,在會章中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將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等等,作為會員的奮鬥目標。他們還成立了公開的士兵委員會。士兵會在李燦的主持下,組織士兵爭取官兵平等,經濟公開等。李燦還親自發展了謝嵩、石雲成、蕭文漢、田長江等人蔘加士兵會組織。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的一段時間,唐生智曾打起討蔣旗幟。第一師隨第四集團軍沿長江東進,在安徽桐城戰鬥失利,損失很大,於是經武漢、漢口,退駐湖南南縣。由於形勢逆轉,李燦將士兵委員會轉入秘密狀態,各連以軍士為主組成讀書會,繼續活動。特別是在魯滌平策動第一師師長周磐率部脱離何鍵的第三十五軍,改番號為湖南陸軍獨立第五師,彭德懷被委任為第一團團長時,李燦認為應該掌握好讀書會這個陣地,以便教育團結全團官兵,實現從國民革命到走共產黨那條路的轉變。
許克祥在長沙發動的馬日事變,更堅定了李燦要走共產黨那條路的決心。對於南縣的土豪劣紳在他的駐地捲土重來,他特別不能容忍。一次,在他的防區梅田湖,有個綽號叫“活閻王”的地主從長沙回來,叫囂要對農民進行反攻倒算,實行報復。他就派兵將這個“活閻王”捉拿,並遊街示眾。南縣反動勢力準備在國民黨的“雙十節”成立“清鄉委員會”,他佈置士兵會的成員在前一天晚上,將“打倒土豪劣紳”、“槍斃清鄉委員”的標語,貼滿大街小巷。土豪劣紳一個個嚇得失魂落魄,“清鄉委員會”也不敢正式成立。
這時,彭德懷介紹一位客人與李燦認識。客人就是共產黨人段德昌。段德昌在領導湖北公安暴動時負傷,來南縣家鄉治療。在與段德昌的接觸中,李燦進一步接受了革命的思想,更加明確和堅定了自己應走的路。所以,這年年底南縣黨組織派人要求他支援一些槍支,以便發動年關暴動時,他派李壽軒送去兩支長槍和一支短槍。
1928年4月,彭德懷被南華安特委發展入黨。李燦也在此後不久加入共產黨。接着,已在黃埔軍校入黨的黃公略和賀國中、黃純一都來到一團,加上張榮生和南縣地下黨介紹來的鄧萍、李光,全團已有九名黨員,組成了以彭德懷為書記的秘密黨支部。為了團結教育廣大士兵,黨支部成立後,於6月通過士兵會組織了一次鬧餉和進行經濟清算的鬥爭,迫使師長周磐發了一部分欠餉,用清算出來的錢給每個士兵買了蚊帳和毛巾,有力地推動了士兵會的工作,把廣大士兵團結起來。李燦還常找連裏的人談話,介紹革命書刊,宣傳革命思想。
同年6月18日,李燦率部隨第五師調防平江,執行“剿共”任務。在這裏,他和團黨支部利用特殊的環境,進行特殊的鬥爭。他經常帶着部隊趕到操場出操,不許保安隊在附近殺人。有時他也帶着部隊下去“清鄉”,但每次進村前都鳴槍報警,離開時還扔下些子彈;有時還把寫有“紅軍不要慌,朝天打排槍,長官不發餉,我要參加共產黨”的紙條,壓在石頭下面,留給游擊隊,通報信息。中共湘東特委書記滕代遠來平江籌組湘鄂贛特委,在平江與第一團的秘密黨支部接上組織關係。討論決定武裝起義時,李燦家裏就成了滕代遠的住處。起義前的一切秘密會議都在這裏召開,各種宣傳品也在此油印。為了準備起義,他還把妻子送到湘潭,臨別時説:“我要從事行伍一輩子,你還是回孃家做女兒去吧!”
在起義準備工作中,李燦負責領導第一營和發動第三營的工作。1928年7月21日,他在家趕寫起義的標語。他對正在縫製起義標誌的彭德懷説: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只等你的命令了。
1928年7月22日,第一團全團官兵武裝整齊,威嚴排列在平江天嶽書院廣場上。彭德懷講過起義意義、目的和任務後,擔任總值日官的李燦,肩披值星帶,大步流星走到隊伍前面,以第一團士兵委員會總代表的身份,莊嚴地宣佈脱離國民黨軍隊,舉行武裝起義。按照彭德懷的部署,全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全城發起進攻。李燦率領部隊英勇作戰,為起義成功立下功勳。24日,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李燦為軍委委員兼第一團黨代表。
平江起義後,敵人調兵遣將,向平江反撲。在敵眾我寡面前,新組成的紅五軍軍委和平江縣委聯席會議決定主動撤離縣城。8月1日,紅五軍向修水一帶轉移,以建立羅霄山北段的武裝割據,開闢湘鄂贛根據地。8月6日,紅五軍攻佔修水。但沿湘贛邊南下井岡山時,在萬載縣的大橋鎮遭張輝瓚旅的襲擊,部隊損失很大。經過短期整訓,紅五軍將三個團壓縮為五個大隊,李燦任五大隊大隊長。他率部和一、三、四大隊隨彭德懷、滕代遠,進軍鄂南。
在轉戰鄂南時,部分部隊出現叛逃現象,李燦在修水白沙嶺制止了一起嚴重的叛逃事件。原來參加起義的舊軍官雷振輝,企圖將第四大隊拉走投奔國民黨。得到報告後,李燦一面遣人飛報彭德懷,一面用軍部的名義通知雷振輝開會,立即予以扣押。然後他趕到正在集合的四大隊,宣佈雷振輝已被軍部調走,職務由第一中隊隊長代行,很快將部隊穩定下來。與此同時,與雷振輝共謀叛逃的另一軍官李玉華,已集合一大隊出發。李燦一面通知游擊隊封鎖通道,一面派人向受騙士兵喊話。最後李玉華只帶了十幾個人趁夜跑掉。李燦的果斷處置得到彭德懷的高度讚揚。
10月,紅五軍同平江、瀏陽、修水、銅鼓四縣游擊隊混編為五個縱隊,李燦任第五縱隊隊長,劉崇義為黨代表。在繼續進軍井岡山的南下途中,他率部於1928年11月27日奇襲了萬載縣城。首戰告捷,活捉了縣長和警察局長,繳槍40多支,籌集銀洋萬餘元和一批布匹,解決了全軍的冬衣問題。1928年12月10日,紅五軍與毛澤東、朱德的紅四軍會師,李燦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和朱德。會師大會後,紅五軍將兵力調整為五個大隊,李燦任第一大隊大隊長,張純青為黨代表。紅四軍挺進贛南閩西后,紅五軍奉命留守井岡山。
黃洋界為井岡山的五大哨口之一,是由湖南通向井岡山的門户。這裏山高林密,地勢險峻,僅有一條山路拾級而上。當時風雪瀰漫,50米開外就看不清人影,進犯之敵望而生畏。李燦率部扼守山口,用擂木滾石擊退敵人多次進攻,三天之內敵人未能前進一步。第四天,敵人懸賞200大洋僱人帶路,從採藥山道,爬上了黃洋界。第一大隊突然腹背受敵,只好退守山頂,憑險抵抗。這時,紅五軍主力已向外突圍,失去聯繫。他當機立斷,帶領僅存的百餘名戰士,用綁腿結成長繩,從懸崖攀繩而下,撤入林海中,轉移到大隴、茅坪一帶打游擊。在井岡山羣眾的支持下,他率領部隊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堅持下來,而且很快與王佐、何長工的游擊隊會合,編成湘贛邊獨立第一團,他任團長,王佐任副團長,何長工為黨代表。他們率領部隊在寧岡的大小五井與永新的九龍山一帶,與敵周旋。
1929年春節過後,大雪封山,敵人“清剿”困難重重,加上蔣桂軍閥戰爭爆發,“會剿”之敵陸續撤走,這給紅軍的發展創造了機會。李燦帶領獨立第一團,在粉碎茶陵、酃縣、永新、寧岡四縣地主武裝聯合進攻後,接着又打掉了茨坪的“挨户團”,繳槍上百支;後又奇襲寧岡的靖衞團,斃敵數十。紅軍發展很快,並且重新開闢了寧岡、永新、蓮花三縣的紅色根據地。
5月初,紅五軍主力回師井岡山,在茨坪與獨立第一團會師。根據湘贛邊界特委的決定,獨立第一團劃歸紅五軍建制,合編為第四、第五縱隊,李燦任第五縱隊縱隊長,王佐為副縱隊長,何長工為黨代表(後改政委),遊雪程為政治部主任,徐彥剛為參謀長。5月下旬,紅五軍從寧岡礱市出發,進軍湘南、粵北,途中打敗酃縣湘敵,在桂東消滅200多民團武裝,然後在廣東境內的城口和南雄補充了部隊急需的藥物、食鹽和布匹,滿載而歸。但6月底紅五軍進攻安福時受挫失利,傷亡300餘人,李燦也在戰鬥中負傷,被迫退回永新根據地休整。
1929年8月8日,紅五軍應湘贛特委之請,從永新出發北返,在路口砂殲滅尾追的敵軍一個營,於11月進至萍鄉,克萬載縣城,月底返回平江黃金洞,與留在湘鄂贛的黃公略部會師。湘鄂贛邊境支隊仍歸紅五軍建制,恢復五個縱隊番號,李燦仍為第五縱隊隊長,何長工為黨代表。
為打通羅霄山脈和幕阜山脈,將湘贛、湘鄂贛兩塊蘇區連在一起,造成南起井岡山,北抵長江的大片根據地,10月1日,根據中共湖南省委指示,紅五軍軍委在平江長壽街舉行擴大會議,部署任務。會後,紅五軍兵分三路:黃公略率第一、二、三縱隊留在湘鄂贛邊區活動,彭德懷率第四縱隊仍向南面井岡山方向發展,李燦則率第五縱隊北進鄂東南地區。三路大軍相互策應,互為配合,在南北千里長線上,開始了紅五軍大發展時期。
鄂東南盛產糧棉,又有豐富的煤鐵資源,為富饒之地。在軍事上可控三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紅五縱隊挺進這一地區,人地生疏,也面臨不利一面。為了保證近千人槍的隊伍安全到達目的地,李燦早在9月從平江黃金洞出發時,挑選了30名機智勇敢的戰士,打扮成商販和手工業者,前行偵察;部隊則晝夜夜行,不打旗號,使人辨不清是什麼隊伍。走了10多天,到達湖北崇陽。經偵察得知,城內只有國民黨一個連,便打響進軍鄂東南的第一仗。紅軍到來的消息不脛而走,羣眾簞食壺漿,夾道歡迎。接着,李燦又率部奔襲通山縣的橫石、富有、大畈等地的常練隊,頻頻告勝,先後繳獲長短槍300餘支。根據通山、大冶、崇陽、通城、咸寧縣委聯席會議的意見,紅五縱隊先在通山縣城殲滅夏鬥寅的一個營;又乘勝進攻陽新,在拔掉龍港鎮和龍港洞兩個據點後,攻克陽新縣城,殲敵範石生部兩個營;接着又進兵大冶,繳常練隊100多支槍。短短月餘,紅五縱隊左右開弓,連連得手,部隊也發展到4000多人,擴編為兩個支隊,初步打開鄂東南工作局面。
紅五縱隊還協助程子華等,成功地舉行了大冶兵暴。當時,周恩來派程子華打入國民黨獨立第十五旅,在該部爭取和團結了一部分士兵,建立了黨的組織。他們與紅五縱隊取得聯繫後,共同制定了裏應外合、奪取大冶城的計劃。大冶城三面環水,陸路進攻不易。李燦於1929年12月13日夜晚,用300條小船將部隊偷渡諱源湖,直抵大冶城下。等部隊部署就緒後,先用一個排佯攻,誘敵出城,然後程子華等在城內發動“兵暴”。這一仗殲敵逾千,敵縣長也被活捉,紅軍聲威大振。此後,在1930年春,李燦又率紅五縱隊轉戰鄂東南,打了許多勝仗,一時震驚武漢、長沙的國民黨當局。
不久,湘鄂贛蘇區發動“紅五月”暴動,紅五縱隊奉命南返,參加紅五軍奪取平江城的戰鬥。南返途中,紅五縱隊在贛北的瑞昌遭到敵軍襲擊,李燦和程子華都受重傷。1930年5月1日,進攻平江縣城的戰鬥打響,李燦帶傷參戰,指揮在北門外一度受阻的紅軍,改從城西北角的羅家大屋進攻,很快突破敵軍防線,全殲王東原旅一個團。隨後,紅五軍乘勝前進,發展攻勢,又在修水、武寧兩地殲敵各一個營,然後探戈北上,經陽新到達大冶。紅五軍這次南征北戰,縱深運動作戰,聲勢迅猛,沿途敵軍聞風喪膽,有些甚至不戰而逃,鄂東南根據地與湘鄂贛蘇區連成一片,形成一大塊相對穩定的戰略區。就在同月,根據黨中央決議,紅五軍擴編為紅三軍團,轄第五、第八兩軍(紅十六軍稍後建立),紅八軍是在紅五縱隊的基礎上擴建的,李燦任軍長,鄧乾元任政委。由於李燦久病體弱,難以堅持行軍和戰鬥,黨組織決定他去上海治療,由何長工接替軍長職務。 [3] 
1930年7月,李燦由九江乘船抵達上海。他化名胡平,自稱湖北孝感人,住進吳淞口炮台灣附近的一所療養院。他患嚴重肺病,不時吐血,再加上兩次負傷,身體十分虛弱。醫生也皺眉搖頭,連連嘆息,説他入院太晚了。在這裏住院半年後,他再次化名胡月波,轉到離上海60裏的江蘇太倉縣瀏河,住進美國人開的惠中醫院,繼續治療。因一度組織上送款未到,手頭拮据,只得寫信向家裏求援。1931年初,他的三弟李文賢來惠中醫院看他,他告訴弟弟:“病情有所好轉,已經不吐血了。再有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出院。”李文賢環視病房,只見他身邊僅有一牀毛毯,一支鋼筆和一塊叫“黑老虎”的懷錶,另無他物。弟弟臨走時,他將懷錶相送,深情説道:“我自1925年父親死後,已沒有回過家。這次也沒有什麼可以帶給家裏人,你就把這隻懷錶拿回去吧!”此後,他在惠中醫院治療一年多時間,還常給家裏去信。但到年底後便杳無音信了。全國解放後,經李燦的老戰友和家屬調查才知道: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後,李燦抱病趕到上海市區,請求黨中央分配工作,不幸被特務跟蹤,被捕入獄,最後被國民黨政府殺害,時年31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