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養老金

(養老保險待遇)

鎖定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着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啓動實施。 [17] 
中文名
養老金
外文名
pension
定    義
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別    名
退休金
退休費

養老金體系劃分

中國的養老金主要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機關事業單位,二是企業職工養老,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體制內和體制外。一直以來,我國體制內外的養老金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為,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不需要單獨自己繳納養老金,但是退休後可以拿到更多退休金,而企業職工需要自己繳納養老金,退休後的養老金反而更低。 [19] 

養老金發展歷史

2014年10月,國務院發佈文件,正式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當時最大的改革力度在於,讓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一樣,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户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前體制內工作人員不需要自己繳納養老金,改革之後需要自己繳費。
為了避免並軌對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退休待遇帶來明顯衝擊,改革將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分為三類。改革之前(2014年10月)退休的“老人”,完全不受影響,待遇照舊;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新人”,完全按照新辦法執行,需要自己為養老金賬户繳費。
最複雜的情況是“中人”,也就是改革前(2014年10月)參加工作,改革後陸續退休的工作人員。對這部分“中人”的退休金,當時制定了一個“保低限高”的政策,也就是按照新老退休方法作對比,如果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待遇更低,那就按照老辦法發放,確保養老金待遇不下降;如果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待遇更高,超出的部分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發放,比如第一年發放10%,第二年發放20%,到2024年發放100%。以此來看,當時的改革對於“中人”而言,其實並沒有讓退休待遇下降,反而會讓更多人退休待遇提升。2014年10月,我國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時,對於“中人”的養老金設置了10年過渡期(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10年過渡期結束後,也就是到了202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就將全部按照改革後的新辦法領取養老金,老辦法正式終結,這就是大家通常説的養老金並軌。 [19] 

養老金法律法規

2015年6月29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聯合發佈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 [1]  伴隨着養老改革的紮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佈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佈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標誌着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2] 
2022年4月21日,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上限為12000元 [15]  。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啓動實施 [17] 

養老金方案調整

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1]33號)規定:隨着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1997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中更進一步明確:各級人民政府要把社會保險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貫徹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原則,為使離退休人員的生活隨着經濟與社會發展不斷得到改善,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和地區發展水平及企業經濟效益的差異,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大力發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同時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
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準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
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中華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準,人均增幅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從2009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也是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12年,國家決定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幅度按2011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全國月人均增加150元左右。2011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每月基本養老金達到1531元。
2013年1月9日,國務院總理温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企業退休高工、高齡人員等羣體適當再提高調整水平,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有關規定予以傾斜。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關於參保人員延長繳納社會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明確,從2014年起,在本市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0年,但全部繳費不滿15年的外地户籍人員,可申請延長補足不滿年限後,再辦理退休手續。
2014年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三項措施,部署做好冬春困難羣眾基本生活保障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會議確定從2014年元旦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
201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高企退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經過10年連續上調,中國月均養老金將超過2000元,比2005年增加近兩倍。全國74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將因此受益。
2015年1至3月份,中國社保基金總收入為1萬0495億元,同比增長15.1%;總支出為8558億元,同比增長17.1%,支出增幅繼續高於收入增幅。 [3]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決定》明確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逐步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
經國務院批准,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增加15元,提高幅度為27.3%,提高待遇從2014年7月1日算起。 [4] 
2015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10%,迎來第11次上調,預計將有近8000萬退休人員受益。
2015年4月24日,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人社部澄清:養老金個人賬户的餘額可依法繼承,不存在所謂“充公”問題。 [3] 
2016年3月2日,人社部稱:養老金投資運營不會影響按時足額髮放。
2016年4月,發佈《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6.5%左右。
2018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礎上增加18元。 [5]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報告顯示,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隱憂正在浮現,養老金入不敷出、兩極分化的問題漸趨嚴重。根據預測,到2035年左右,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積結餘或將耗盡 [6]  。4月23日,針對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言論,人社部迴應: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髮放,請大家放心 [7] 
2020年6月4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8]  。截至2020年8月,全中國31個省份均已落地實施養老金調整工作。2020年養老金平均漲幅為5%,各地都對一些特殊羣體落實了傾斜政策。
2021年4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為2020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儘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髮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14] 
2022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 [16]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説,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18] 

養老金基金投資

2019年10月21日,人社部在2019年第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基金投資運營和監督管理工作穩步推進。截至9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會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其中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9] 

養老金中央調劑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實行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不會增加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也不會影響離退休人員待遇水平。 [2] 

養老金專家評論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指出,2014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上調標準是綜合考慮了職工平均工資的增長、物價上漲、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以及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等因素來確定的。
針對養老金運營制度改革,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中撰文指出,在確保當期養老金髮放和保證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基金的市朝、多元化投資運營,健全基金監管體制,努力消除基金貶值風險,實現保值增值,以利基金長期平衡。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養老金是全國人民的養命錢,投資運營必須慎重,實現增值過程中,“安全穩健”是先決條件。與此同時,要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運營,提高統籌層次必然得先做好,不可能放開由各地進行投資,那樣風險太大。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2014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結餘資金為3.6萬億元,其中實際能夠用作資本市場投資的規模大概在2萬億元,在這2萬億裏面最多有30%,即大概7000億能投入股市。 [10]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研究“超老齡社會”課題時計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15年後,養老金缺口將達4.1萬億元;35年後,這一缺口將約為6.1萬億元。2050年,中國將步入超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總量超過4億人,60歲以上人口比重將超過30%,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在此背景下,必須通過大力發展養老金融來預防老年時期的各種風險,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金融產品,開發養老金融業將是一個重要的金融戰略。 [11] 
2015年12月9日,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大會上表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這為今後一段時期全國養老產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11]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中預測,在“大口徑”(包括財政補助)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於2035年耗盡累計結餘。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養老金到2035年耗盡的結論是一種理論假設,也是一種預警信號。意味着現有制度,模式不變的話,有可能到2035年,中國的養老金結餘就穿底了。 [12] 
2019年4月23日,人社部舉行2019年第一季度新聞發佈會,針對近期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言論,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對於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髮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7] 
2020年4月1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為2019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