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尤特

(2013年第11號超強颱風)

鎖定
超強颱風尤特(英語:Super Typhoon Utor,國際編號:131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1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Labuyo)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1個被命名的風暴。“尤特”一名由美國提供,意為馬紹爾語的“颮線” [17]  ,本次為“尤特”一名第三次使用。
“尤特”於2013年8月10日凌晨獲得日本氣象廳命名,而後其一路西行並迅速發展增強,於11日晚達到巔峯,於12日凌晨以近巔峯強度登陸菲律賓,而後其進入中國南海,於13日開始轉向西北方向行進,於14日下午以強颱風強度在中國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附近登陸,最終於16日早晨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但其減弱後的殘餘環流在兩廣地區滯留多日後才趨於消散 [19] 
“尤特”在中菲兩國皆造成嚴重災害,其殘餘環流更是在兩廣地區滯留多日,引發嚴重水災 [19]  [22] 據菲律賓事後統計,“尤特”共造成菲律賓11人死亡,2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5.8億比索 [22] 據中國事後統計,“尤特”共造成中國86人死亡,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215億元 [19]  。各地總計至少97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5.5億美元。事後,“尤特”入選2013年中國全國十大自然災害事件 [14] 
因本次颱風“尤特”對菲律賓造成嚴重災害,故“尤特”一名於2014年2月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上被颱風委員會永久除名 [17] 2015年5月,其替補名“百里嘉”(Barijat)被正式對外公佈 [16] 
中文名
超強颱風尤特
外文名
Super Typhoon Utor
名稱來源
美國 [17] 
名稱含義
颮線(馬紹爾語) [17] 
國際編號
1311
JTWC編號
11W
菲律賓名
Labuyo
起編日期
2013年8月9日(CMA最佳路徑) [18] 
停編日期
2013年8月18日(CMA最佳路徑) [18] 
CMA數據
超強颱風(17級,60m/s,925hPa) [18] 
JMA數據
猛烈颱風(105kt,925hPa) [20] 
JTWC數據
四級超級颱風(130kt,926hPa) [21] 
登陸地點
菲律賓呂宋島東部沿海、中國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沿海 [19]  [22] 
影響地區
菲律賓、中國 [19]  [22] 
人員傷亡
至少97人死亡
經濟損失
35.5億美元(2013年美元價值,其中菲律賓15.8億比索,中國215億元) [19]  [22] 
相關災害
2013年汕頭8.17特大水災 [23] 
颱風地位
2013年中國全國十大自然災害事件之一 [14] 
是否除名
[16] 
替補名稱
百里嘉(Barijat) [15] 

颱風尤特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1] 
颮線 颮線
其中,“尤特”(Utor)一名由美國提供,意為馬紹爾語的“颮線” [17]  ,是指範圍小、生命史短、氣壓和風發生突變的狹窄強對流天氣帶,多發生在春夏過渡季節冷鋒前的暖區中,颱風前緣也常有颮線出現,以3~9月居多。本次為“尤特”一名第三次使用。
因本次颱風“尤特”對菲律賓造成嚴重災害,故菲律賓於2014年2月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中提出將“尤特”除名並獲得通過 [17] 此外,“尤特”的菲律賓名“Labuyo”同樣也遭到了退役,並由“Lannie”取代 [22] 
2015年5月,其替補名“百里嘉”(Barijat)被正式對外公佈 [16] 意為“風浪拍打之下的海岸” [15] 

颱風尤特發展過程

  • 風暴生成
2013年8月8日,一個熱帶擾動關島西南部海面上形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6W。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MEDIUM”。
8月9日下午4時,由於擾動雲系快速整合,並明顯地產生螺旋性,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凌晨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11W。香港天文台在凌晨4時45分表示“一個低壓區正為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並在早上7時45分表示“菲律賓以東海域氣壓頗低,一個熱帶低氣壓似乎在形成中”,最後在下午4時正把該低壓區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 爆發增強
8月10日凌晨3時0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尤特”。此後“尤特”爆發增強,於短短半日之內由熱帶低氣壓,連升三級成為颱風。凌晨3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45分,日本氣象廳及香港天文台同時把“尤特”升級為強熱帶風暴。下午2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3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為颱風。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下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
  • 首次巔峯
“尤特”菲律賓以東第一次巔峯 “尤特”菲律賓以東第一次巔峯
2013年8月11日,尤特增強趨勢一度放緩,但接近中午開始再度急劇增強。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颱風。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為強颱風。尤特在下午發展出一個成熟、細小的風眼。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颱風。晚上9時半,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為超強颱風。此時候的尤特環流完整,覆蓋範圍較小。
  • 首次登陸
由於接近陸地,尤特開始減弱,風眼亦被填塞。8月12日上午3時,尤特在菲律賓奧羅拉省卡西古蘭沿海登陸。尤特穿越呂宋,期間強度減弱,但由於移速較快,減弱幅度比其它穿越呂宋的颱風為少。凌晨4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降格為強颱風。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二級颱風。尤特在8月12日中午進入南海 [8]  。由於吸入西南季風,尤特的雲系增加,但主要集中於中心西南方。但尤特重整環流迅速,於下午即完成修補北面不足的環流。同日晚上,尤特再次發展出風眼,但此風眼屬於雲卷性質,所以在午夜即被填塞。 [2] 
  • 二次巔峯
“尤特”南海第二次巔峯 “尤特”南海第二次巔峯
在8月13日凌晨至日出前,尤特再次大量吸收西南氣流,並因為輻散輻合極佳,使得環流擴展並變得紮實,亦於凌晨再次發展出一風眼,於可見光雲圖上可清晰看見,而紅外光雲圖上亦可看見,但形狀較差,而且紅外光雲圖上亦曾經顯示出有“閉眼”的情況。此時候尤特的移速已比出海時減慢,但持續穩定向西北偏西方向行走。香港天文台於“為船舶提供的熱帶氣旋警告”中表示“風速超過每小時33海里之半徑範圍”達到180海里,即335公里,相比其它強度近似的颱風為大。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度將其升格為三級颱風,並提到“於中國內陸的冷心低壓為尤特帶來空氣流出的通道,並幫助尤特增強。”同日下午2時至4時,尤特幾乎停滯不動,但對流向外擴散,使中心附近對流減少,風切變亦少許增強。而尤特亦採取一個偏西北的路徑。
  • 二次登陸
2013年8月14日,尤特改向西北偏北移動,但其眼壁結構突然無故崩解,尤以東北面為甚。香港天文台在下午2時45分把尤特降級為颱風。下午3時50分,尤特在中國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溪頭鎮沿海再度登陸 [9]  。尤特繼續往西北或西北偏北方向移動。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颱風。晚上8時5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晚上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的警報。但在活躍偏南氣流提供水汽的情況下,登陸後的尤特的南面環流仍然紮實,為登陸點南面(陽江、雷州半島)等地帶來大雨。越南附近陸上有高壓區形成,與副熱帶高壓脊形成鞍形氣壓場。尤特在登陸後至當日晚上改為採取偏西路徑,並因處於副熱帶高壓脊及越南附近高壓區的鞍形氣壓場內,不斷減速移動。香港天文台在晚上11時45分把尤特降級為強熱帶風暴。
2013年8月15日,尤特改為採取北移路徑。凌晨2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在凌晨5時45分把尤特降級為熱帶風暴。此後繼續減速,移動變得緩慢;而由於活躍偏南氣流繼續提供水汽,令尤特南面持續出現對流,尤特減弱趨勢亦放緩。天文台在下午3時半才再把尤特降級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但此後尤特減弱速度仍然較慢,天文台在8月16日早上6時15分才把尤特降級為低壓區。
CMA預報路徑圖 CMA預報路徑圖
  • 餘波未了
8月16日早上6時15分天文台才把尤特降級為低壓區。
但日本氣象廳直至8月19日凌晨仍把尤特評為熱帶低氣壓。
8月16日,尤特改為採取偏東北移動路徑。尤特相關的殘餘雨帶,為廣東、廣西、湖南南部等地帶來大雨。尤特在8月17日幾乎停留不動,8月18日則突然改向偏西南緩慢移動。由於得到西南季風的水汽支援,尤特登陸後4日仍不消散,其殘餘雨帶繼續為華南帶來大雨。日本氣象廳在8月19日凌晨2時最後評為熱帶低氣壓,並在早上8時終於評定尤特已消散。尤特登陸後經過113小時(4日17小時)的時間才終告消散,打破並遠遠拋離2001年同名熱帶氣旋登陸後超過40小時(接近2日)才消散之紀錄,為舊紀錄之接近3倍。
超強颱風尤特 路徑圖 超強颱風尤特 路徑圖

颱風尤特颱風特點

“尤特”具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發展變化大、移動速度快。從生成到加強為超強颱風僅用了39個小時,移動速度遠大於南海台風平均移速。二是登陸風力強、影響範圍廣。預計登陸時風力13~15級,為今年正面登陸我國大陸最強颱風,將影響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多個省區。三是降雨時間長、局部強度大。13~17日廣東沿海、海南、廣西南部等地將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尤特”防禦面臨多方面不利因素。一是南海台風歷來多變,登陸地點、移動路徑、暴雨範圍和強度等存在較大變數。二是登陸風力大,破壞力強,雲系滯留久,強降雨持續時間長,給防汛、防颱風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三是南海休漁期結束後有3個熱帶氣旋先後影響這一海域,個別漁民可能捕魚心切冒險頂風出海。四是目前正值暑期旅遊高峯,華南沿海外來旅遊人員較多,缺乏防颱風意識和經驗。五是華南沿海在建工程、工礦企業多,外來務工人員的防汛保安工作難度大。此外,前期粵北等地旱象露頭,部分幹部羣眾盼雨心切,可能存在麻痹思想 [11] 

颱風尤特颱風影響

菲律賓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風暴信號
8月9日上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已進入責任範圍的低壓區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併發布第一報熱帶氣旋資訊,命名為Labuyo。
8月10日上午11時,菲律賓氣象部門升格為熱帶風暴,併發出一號風暴信號。下午11時,菲律賓氣象部門升格為颱風,併發出二號風暴信號。
8月11日上午5時,菲律賓氣象部門發出三號風暴信號。
8月12日上午3時,尤特在奧羅拉省卡西古蘭沿海登陸。下午5時,菲律賓氣象部門解除三號風暴信號。下午10時30分,尤特離開菲律賓氣象部門責任範圍,發佈最後一報熱帶氣旋資訊,並解除所有風暴信號。
災情
超強颱風尤特增強最高的風級:超強颱風。同時,風暴吹襲菲律賓令山區與首都馬尼拉降下傾盆大雨,暴風雨引發山崩,導致1名22歲男子遭山崩掩埋死亡。另外,風暴引發高達2.5米的強浪,導致有45名漁民失蹤。
另一方面,菲律賓外交部部長艾伯特·德爾·羅薩里奧表示,受吹襲省份暫時仍沒有任何傷亡報告。早前在卡坦端內斯省失蹤的51名漁民已確認42名已經回家,仍有9名漁民失蹤。另外北甘馬磷省有14名漁民失蹤。
超強颱風“尤特”2013年8月12日吹襲菲律賓,當地政府發出紅色警報。因颱風襲擊已造成2人死亡,44人失蹤。
據報道,颱風“尤特”於11日逼近菲律賓東部呂宋島,當局已經發出紅色警報。這場颱風是2013年上半年吹襲菲律賓最強的颱風,為當地帶來狂風暴雨,多處土石流傾瀉。
“尤特”在奧羅拉省登陸時,中心風力達到每小時175公里。奧羅拉省沿海地區受嚴重破壞,電力供應中斷,多間房屋屋頂被吹走。首都馬尼拉大部分學校停課。 [3] 
中國香港
雖然香港於2013年8月10日仍未受到尤特的影響,但是香港天文台於該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受到南海南部低壓區影響,尤特未來動向仍有變量,呼籲市民密切留意天文台對尤特的最新預測。發出新聞稿之前,報章《蘋果日報》網站的即時新聞在標題中寫上“‘尤特’下週吹正香港”。天文台於2013年8月12日上午9時發出特別天氣提示,表示預計尤特會在當日下午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會在當日稍後考慮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受強颱風“尤特”影響,13日香港海空交通均受到影響,近400架航班延誤或取消,多條輪渡航線也暫停服務。預計14日襲港風力會進一步增強,未來兩天惡劣天氣還將持續。
中國大陸
2013年8月12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黃色預警。
2013年8月13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紅色預警。
2013年8月13日,國家海洋預報台繼續發佈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2013年8月14日06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佈颱風紅色預警:預計,“尤特”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廣東中西部沿海靠近,強度維持或略有增強,並將於14日中午到傍晚在廣東台山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預計登陸強度為強颱風,登陸後強度逐漸減弱。
受颱風尤特影響,13日14時至14日14時,海南沿海、廣東沿海、廣西沿海將有7~9級大風,部分海域風力達10~12級,颱風尤特經過附近海面風力將達13~15級,廣東、海南、廣西大部分地區將有大雨或暴雨,海南北部和東部地區將有大到暴雨。
2013年8月14日至16日,廣東大部有暴雨,其中粵西、珠三角中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2日至14日,廣東沿海自東向西將有一次強風狂浪過程;14日下午至15日,深圳至茂名沿海一帶部分潮位站將出現超過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4] 
廣西壯族自治區
8月15日晚上8時31分,梧州氣象台解除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同時,記者從梧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瞭解到,當晚8時,颱風“尤特”已經離開梧州,向賀州昭平方向移動,並由熱帶風暴減弱為熱帶低壓,期間梧州市未發生重大災情。
8月15日,梧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繼2008年台風“黑格比”之後,颱風“尤特”對梧州影響最大。為此,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均派出工作組進駐岑溪藤縣,指揮監督防風救災工作。
據廣西水利信息網提供的颱風實時路徑圖,8月15日上午5時,熱帶風暴“尤特”進入梧州境內的岑溪西部地區,並以每小時10公里的時速向北方向移動,此時最大風力為8級。至8月15日上午11時,“尤特”跨過黃華河、潯江,到達藤縣西部後繼續北移。至當天下午2時,“尤特”跨過西江,移動速度為每小時10公里,向蒼梧縣境內移動。當晚8時,“尤特”離開梧州,向賀州昭平方向移動。
梧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截至8月15日中午12時,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為542公頃,受災人口9190人,全市倒塌房屋20間,直接經濟損失372萬元,損壞灌溉設施40處,沖毀塘壩2處,損壞堤防1處。
廣東省
陽江邊防支隊宣傳幹事趙雷向記者介紹了颱風登陸前,登陸地附近的閘坡港漁船撤離工作。“現在風勢非常大,雨也下得很急,剛剛最後8户不願離開的漁民在我們的勸導下,已經全部撤離。截止目前,我們港口835艘漁船全部返港避風。我們將繼續做好漁船、漁排檢查加固工作,確保羣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5] 
至8月17日,“尤特”颱風給粵北山區帶來的密集的降雨已持續4天,多處地段降雨量高達200毫米。在稠密雨水侵襲下,粵北山區樂昌至坪石段多處反覆出現泥石流,造成線路間歇性中斷。17晚,在廣州火車站列車全部停運前,為確保行車安全,鐵路部門曾安排廣州站北上列車在5個泥石流影響地點限速運行,但是由於限速點較多、泥石流影響有一定的反覆性,嚴重影響了列車運行正常秩序。針對列車大面積晚點和停運,廣鐵集團迅速啓用春運模式,全面啓動了應急預案。
“尤特”造成珠海江門陽江湛江茂名雲浮等市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累計受災人口82.01萬人,因災死亡兩人(茂名市電白縣),失蹤兩人(茂名高州市),緊急轉移安置14.29萬人(危險區域人員均得到及時轉移),倒塌房屋999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2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63億元。全省累計停電區10446個,影響用户35.49萬户,預計8月17日前全部恢復;受災移動基站2621個,受損通信線路皮長286公里,受影響用户30.74萬户,預計8月19日前全部恢復。受“尤特”影響入口暫時封閉的粵西部分高速公路15日上午8:00已全部恢復通行;除省道291線、372線茂名市部分路段因路面水浸交通暫時中斷外,全省道路通行基本正常。根據災情發展,廣東省民政廳15日中午12:00將14日晚上10:30啓動的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救災應急響應。 [6] 
今年第11號強颱風“尤特”於昨日15時50分在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溪頭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4級,並帶來大暴雨,個別江河將超警戒水位。到昨日20時,廣東省防總暫未接到災情和人員傷亡報告。 [7] 
茂名市茂港區勤海碼頭 茂名市茂港區勤海碼頭 [7]
據監測,“尤特”登陸後,以20公里左右的時速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預計14日半夜前後移出廣東,進入廣西;我省大部有暴雨,特別是粵西至珠江口地區可能出現局部特大暴雨。 [7] 
受“尤特”影響,粵西沿海地區出現大風大雨大潮狂浪。據廣東省水文局監測,昨日16時,粵西沿海最大增水出現在北津港(潮位1.65米,增水1.50米)。昨日8時至20時,暴雨主要分佈茂名、陽江、江門等地。全省時段雨量大於200毫米的站點有20個,大於100毫米的站點有59個。時段雨量較大的站點有:茂名電白縣羅坑鎮利垌站484毫米,電白縣沙琅鎮黃沙水庫站375.5毫米,茂名高州市雲潭鎮雲潭水庫珍珠站337毫米。3小時降雨量較大的站點有:電白縣羅坑鎮利垌站300.5毫米,電白縣沙琅鎮黃沙水庫站247毫米,高州市雲潭鎮雲潭水庫珍珠站240.5毫米,均超百年一遇。6小時降雨量較大的站點有:電白縣羅坑鎮利垌站444毫米,電白縣沙琅鎮黃沙水庫站348.5毫米,高州市雲潭鎮雲潭水庫珍珠站313毫米,均超百年一遇。 [7] 
由於降雨強度大,預計茂名袂花江新河站15日2時將出現24.6米的洪峯水位,超警戒水位(22.9米)1.7米,接近歷史最高水位(24.76米);袂花水文站將於15日7時出現9.5米的洪峯水位,超警戒水位(8.5米)1.0米。 [7] 
強颱風尤特對中國的影響 強颱風尤特對中國的影響 [9]
受“尤特”影響,廣東中西部沿海市縣和海面出現了9級到12級大風,“尤特”中心經過的附近區域風力達13級到15級。目前廣東部分地區已出現暴雨,未來還將出現大範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10] 

颱風尤特預報預警

2013年第11號颱風“尤特”已於8月11日17時加強為超強颱風,最大可能在廣東登陸。8月11日上午,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和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鄧海光分別作出批示,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密切跟蹤颱風動向,按照防風預案要求,落實各項防禦措施,確保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省防總於11日下午召開防風會商會,全面部署防禦工作。 [4] 
國家海洋預報台提醒,廣東沿海的一些浴場風大浪大,已不適宜下海戲水遊玩。深圳到珠海、北海到海口、海口到海安及三亞到西沙北礁航線也都受到“尤特”的影響,不適宜乘船出行。
廣東、廣西、海南等省份積極開展了颱風防禦的各項工作。在台風登陸的廣東省,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啓動了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全省近5萬艘漁船回港避風,2萬多名海上作業人員上岸避險。陽江邊防支隊宣傳幹事趙雷向記者介紹了颱風登陸前,登陸地附近的閘坡港漁船撤離工作。 [5] 
8月13日上午,國家防總召開異地視頻會商會議,研究部署今年第11號強颱風“尤特”防禦工作。國家防總有關成員單位和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省(自治區)防指以及珠江防總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商決定,國家防總8月13日10時啓動防汛防颱風Ⅲ級應急響應,並派出3個工作組分赴廣東、廣西、海南協助地方做好防汛防颱風工作。 [11] 
8月13日上午,國家防總召開防禦今年第11號強颱風“尤特”異地視頻會商會議,對“尤特”防禦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全國會議結束後,廣東省立即召開防禦強颱風視頻會,進一步部署防禦措施,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鄧海光主持會議並講話。 [12] 
根據會商結果,強颱風“尤特”具有風強、浪大、潮高、雨大的特點,中心風力13至15級,預計14至16日,廣東省大部有強降雨過程,特別是粵西至珠江口地區可能出現局部特大暴雨,對廣東省防禦工作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省防總已於13日9時將防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應急響應,12日下午已派出三個工作組趕赴粵西防風一線開展督導工作。 [12] 
鄧海光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決貫徹朱小丹省長批示精神,結合歷史防禦強颱風的經驗和教訓,落實防範措施,把確保人民羣眾生命安全放在防禦工作的首位,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一要切實落實防汛防颱風責任制。各級要迅速進入臨戰狀態,深入基層,廣泛動員,嚴格落實縣領導聯繫鎮、鎮領導聯繫村、村幹部聯繫户制度,切實把防汛防颱風工作責任落實到鎮村。二要切實加強會商分析和預測預報預警。三防、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要密切關注颱風發展動態,加強信息發佈工作,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到基層村鎮,提高廣大羣眾自我防範意識。三要切實強化海上防風避浪安全監管。進一步對照防颱風“四個百分百”工作要求,對海上防風避浪措施進行再檢查再落實,確保“船進港、人上岸”。四要切實做好防強風強降雨準備工作,避免出現次生災害。做好風暴潮、強降雨及其可能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鎮內澇等次生災害防禦措施,提前做好危險區域巡查,落實人員轉移。五要切實加強重點環節安全管理。加強水利工程安全監管,加強小山塘、小水庫、小水電站巡查值守,嚴格執行水庫汛期調度運行規則。提前落實沿海石油化工、核電、大型在建工程安全防範措施,全面對電力通訊、交通道路、排水管網和排澇泵站等基礎設施進行安全檢查,落實地下車庫、地下配電站、地下商場等設施和低窪地區防洪排澇措施,及時做好臨時建築物、建築設備、腳手架、廣告牌和園林樹木的加固防護。 [12] 
強颱風“尤特”於8月14號下午在廣東省陽江市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4級。受“尤特”影響,廣東中西部沿海市縣和海面出現了9到12級大風,“尤特”中心經過的附近區域風力達13到15級。颱風已造成廣東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未來還將出現大範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目前,“尤特”已經減弱為熱帶風暴,並於15號凌晨進入廣西地區。 [13] 
廣東、廣西、海南等省份積極開展了颱風防禦的各項工作。在台風登陸的廣東省,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啓動了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全省近5萬艘漁船回港避風,2萬多名海上作業人員上岸避險。陽江邊防支隊宣傳幹事趙雷向記者介紹了颱風登陸前,登陸地附近的閘坡港漁船撤離工作。 [13] 
“現在風勢非常大,雨也下得很急,剛剛最後8户不願離開的漁民在我們的勸導下,已經全部撤離。截止目前,我們港口835艘漁船全部返港避風。我們將繼續做好漁船、漁排檢查加固工作,確保羣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13] 
趙雷介紹説,颱風過境後,截至目前,尚沒有收到人員傷亡信息,但陽江部分鎮區已經斷電接近20多個小時,當地交通路段嚴重堵塞。趙雷表示,正聯合其他部門進行電力搶修及道路疏通工作。 [13] 
此外,南方嚴重伏旱依然持續。湖北宜昌長江主汛期出現罕見伏旱,近150萬畝農作物受災。受強颱風“尤特”外圍雲系影響,14日,江西南部普遍出現小到中雨,高温天氣有所緩和。但贛北贛中仍有60個縣市區氣温超35℃。部分地區旱情仍在持續。 [5] 
2013年第十一號颱風尤特路徑預報圖 2013年第十一號颱風尤特路徑預報圖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