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銅豆

鎖定
青銅豆,禮器的一種。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作為禮器與鼎、簋、豆、簠、籩、鼎、鉶、盨、罍、爵等配套使用。古代貴族或君王在舉行祭祀宴饗、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物,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
中文名
青銅豆
館藏地點
紹興市越城區偏門直街75號
所屬年代
所屬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所屬地區
浙江紹興

目錄

青銅豆簡介

古代漢族人民最早用於盛放黍稷,後演變為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的器物。的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時豆多淺腹,粗柄,無耳,無蓋。春秋戰國時豆的形制較多,有淺盤、深盤、長柄、短柄、附耳、環耳等各種形狀,上有蓋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使用時,豆也常以偶數出現,按尊卑長幼,亦有數量多少之分。 [1] 
洛陽廣發青銅器複製用於文廟祭孔的青銅豆 洛陽廣發青銅器複製用於文廟祭孔的青銅豆

青銅豆用途

青銅 豆是中國古代夏商周貴族用於祭祀、朝聘宴饗喪葬等禮儀活動中的用器,其社會功能是用來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級權力,即用以“明貴賤、辨等列”,這些被賦予特殊意義的青銅器叫作青銅禮器.或稱彝器。這些青銅器皿,主要是用於盛載酒食祭祖祀神,因此它上面的紋飾,多具確神秘恐怖的特點。同時青銅禮器還是禮制等級的體現,即“器以藏禮”。禮器的選種區別尊卑貴賤的功能,在西周奴隸制興盛時期最顯著,隨着姓隸制度的衰落,青銅禮器逐漸失去了顯示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標誌的作用,逐漸變得人皆可用。
據各種文獻記載,殷商時代人們最好迷信鬼神,從十多萬片甲骨卜辭中也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塗上了"神事"的色彩,占卜祭祀特別多。商王一年之中,無日不祭,大事小事,無事不卜,殷墟甲骨卜辭大多是占卜的記錄,是由專職的貞人,在占卜時根據龜甲或者獸骨上的裂紋來判定吉凶,然後刻在甲骨上的。殷商時的貞人在國家政權中是一種特殊的貴族,因為他們是專業的占卜、祭祀者,是那個時代壟斷知識並披上神的使者外衣的階層,只有他們才能與鬼神溝通,並可以驅神弄鬼,預測吉凶,在社會人羣中地位很高,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王武乙對當時僧侶貴族特權過大十分惱火,想試試天意,命人作一木偶人謂之"天神",叫人與"天神"搏鬥,這木偶"天神"自然打不過,武乙又用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之曰"射天"。誰知這樣做了之後,一場暴雷將武乙劈死,人們便説武乙是觸怒了天神,殷人迷信程度因此加深。
殷商時代的祭祀方式主要有五種:一種是伐鼓而祭,稱為鄉,二種是舞羽而祭,稱為翌,三為獻黍稷而祭,稱為嘗,四為獻酒肉而祭,稱為祭,五是聯合他種祭典,與歷代祖妣合併祭之,稱為 。而他們祭祀的對象與原始氏族時期沒什麼兩樣,也是鬼神和祖先,包括日月星辰、山嶽河流、風雷雨電、天地萬物,無所不包,但最主要是祖先,歷代列祖列宗。由於大搞祭祀,就需要大量祭器,青銅器便是用來作為祭器使用,滿足他們的祭祀需求。相當一部分青銅器都是為了祭祀而製造出來的豆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宗教祭器的青銅器,除了用來盛放供品,讓鬼神享用之外,祭器還含有豐富而深邃的宗教含義。
洛陽廣發青銅器為長春文廟定製的祭孔禮器 洛陽廣發青銅器為長春文廟定製的祭孔禮器
雖由於現代人們對國學重視,各地興建文廟,敬孔尊孔學習國學,文廟祭孔大典非常重視祭祀禮儀依舊,對於祭祀禮器也嚴格要求。長春文廟滄州文廟、閬中文廟、武宣文廟等多家文廟查詢並考證各種祭孔禮器,並委託洛陽廣發青銅器仿古工藝開發有限公司複製生產全套祭孔禮器,包括、簋、簠、豆、、鉶、、爵、罍、登、尊、洗盆、饌盤、茅沙池、毛血盤、三牲、編鐘編磬等,嚴格按照祭孔大典禮儀祭拜至聖先師孔子,弘揚國學。

青銅豆青銅禮器

青銅禮器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其存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顯著特點。青銅禮器可分為四大類:
食器。有、甗、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禮器。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達875千克,是藝術品交易中心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花紋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奇數的成組鼎來代表貴族的身份。據《春秋公羊傳》何休注,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現中,奇數的列鼎往往與偶數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與8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飲酒器爵、觶、觥及盛酒器等。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後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水器。有盤、匜等。主要用於行禮時盥手以表示虔敬。
樂器。有鐃、鍾(包括甬鍾、鈕鍾與鎛)、鼓等。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多達65件的青銅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及音樂的高度水平。
2。主禮器:玉、酒、犧牲、黍稷。
〔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於人類歷史中99%以上石器時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第一次加速發展。青銅時代,則是第二次大加速度發展。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金屬。
〔祭祖〕用酒、犧牲、黍稷,盛以青銅器
酒——使人類達到最原始的狀態,以與天、祖溝通。源於“物類相感”的理念。
〔例〕中國古人崇奉的兩種聖蟲:蟬與蠶。它們的蜕皮、羽化,反映了留連人世,關照後代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中國古人的生死觀,或者説“終極關懷”。蟬的習性是“飲甘露”,“甘露”象徵着“天地清和之氣所鍾”,具體化就是酒。蠶絲被用作祭祀禮服,特性是聖潔和精細。蠶也是中國古人最早豢養的昆蟲,有神蟲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蠶”的規矩。
犧牲——如這兩個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犧牲是以牛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謂的“九牢”。
黍稷——黍稷之精者為“糧”(米+良),但不能祭祀。因為要在最原始狀態下與天、祖溝通,必須反映“樸”的含義。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漢代才脱皮。)這裏同樣反映了“中庸”的指導思想。
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當時的尖端科技產品——青銅器。作為盛裝禮器之用的青銅器,具有特殊的材質、造型、紋飾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銅本身不是禮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禮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