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雕(拼音:diāo)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古字形從隹周聲,或從鳥周聲,現代以從隹周聲的字形“雕”為規範字。“雕”本義指一種猛禽,又稱鷲。“雕”也指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上面刻畫或有刻畫裝飾的器物,這一系列意義一般認為是假借“彫”(異體作“琱”)而來的。現代整理漢字時“彫”和“琱”均作為異體字併入“雕”。 [2-3]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第2版)》 [4]  、漢典網 [5]  。*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中文名
拼    音
diāo
部    首
五    筆
MFKY
倉    頡
BROG
鄭    碼
LDJN
筆    順
撇、橫折鈎、橫、豎、橫、豎、橫折、橫、撇、豎、點、橫、橫、橫、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3365) [1] 
平水韻
下平聲·二蕭 [6] 
總筆畫
8+8
Unicode
96D5
異體字
*琱、錭、*鵰、*彫、㓮
四角碼
7021₅
注音字母
ㄉㄧㄠ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雕”字形演變流程圖 “雕”字形演變流程圖 [2]
“雕”是形聲字,字形以“”為形旁,“隹”就是鳥,表示雕的本義與禽鳥有關;“周”作聲旁,指示讀音。“雕”和“周”的普通話讀音差異很明顯,但是兩字上古讀音是相近的。“雕”與“周”的上古音均在幽部。根據清代學者錢大昕的説法,上古不分舌頭音舌上音,“雕”的聲母d與“周”的聲母zh在上古都屬於舌音,中古以後分化成了舌頭音(d、t)和舌上音(zh、ch、sh)。與之相似的還有調、碉、凋等字。
“鳥”“隹”字義相同,古文字中從“鳥”的字和從“隹”的字有的構成異體,因而有的字形也從“鳥”作圖1,這一字形始見於《説文解字》籀文,戰國文字沿用此結構。隸變後楷書分別作“圖5”與“雕”。現代整理漢字時,已把“圖5”作為“雕”的異體淘汰。 [2]  [7] 
“琱”和“彫”的演變過程 “琱”和“彫”的演變過程
“雕”字的含義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與鳥類有關的,一類是與雕鏤有關的。其中鳥名是“雕”的本義。雕是一種大型的猛禽,屬鷹一類,嘴呈鈎狀,視力很好,腿部有羽毛,雌雄都是黑褐色。另一個大類“雕刻”的意思則來源於兩個字。雕琢玉石的意思來源於由“王()”和周組成的“琱”字;雕琢成文的意思來源於由“周”和“”組成的“彫”字,“彡”表示雕琢後有文采。中國現代古文字學家張舜徽在他所著的《説文解字約注》裏指出:現代經典著作都用的是雕刻的雕字,前面説的“琱”“彫”成了它的異體字。 [7]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一種大型猛禽。嘴呈鈎狀,視力很強,腿部羽毛直達趾間。種類很多。
eagle
《山海經·南山經》:“水有獸焉……其狀如雕而有角。”
《史記·李將軍列傳》:“是必射鵰者也。”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指雕刻藝術或雕刻藝術品。
carving

石雕;玉雕;浮雕;冰雕;牙雕
“碉”的古字。石室。
blockhouse
《後漢書·西南夷傳》“高者至十餘丈,為邛籠”唐李賢注:“按今彼土夷人呼為‘雕’也。”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後漢書十》:“今四川徼外,大金川、小金川諸土司有‘碉房’。‘碉’字,字書不見,殆李賢所謂雕矣。”

(Diāo)姓氏用字。



形容詞
有彩畫裝飾的。或用作動詞,用彩畫裝飾。
decorate
《禮記·少儀》:“國家靡敝,則車不雕幾,甲不組縢。”
《左傳·宣公二年》:“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闢丸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雲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
宋·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雕弓;雕飾;雕樑畫棟
奸滑;兇猛。
crafty;fierce
《史記‧貨殖列傳》:“上谷至遼東,地踔遠,人民希,數被冠,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慄之饒。”
《管子·七法》:“一體之治者,去奇説,禁雕俗也。”尹知章注:“雕俗,謂浮偽之俗。”

浮華,虛誇。

《管子‧七法》:“一體之治者,去奇説,禁雕俗也。”
雕俗
動詞
治玉。後亦寫作“琱”。

《尚書·顧命》:“雕玉仍幾。”
漢·班固《西都賦》:“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璫。”

竹木、玉石、金屬等上面刻畫。
carve
《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
《莊子·山木》:“既雕既琢,復歸於樸。”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雕而不器,貞幹誰則。”
葉聖陶《苦辛》:“門是單扇的,雕着工細的卍字紋,從雕空處可以窺見裏面的院子和中堂。”
雕刻;雕版;雕花;雕漆雕塑雕蟲小技
引申為剔去。

魯迅《書信集·致黎烈文》:“但文中似亦雕去不少,以至短如胡羊尾巴。”

泛指修飾。

《呂氏春秋·知度》:“賢不肖各反其質,行其情,不雕其素。”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不雕其樸,用晦其明。”

“凋”的古字。凋零;凋謝。
wither
《呂氏春秋·辨土》:“寒則雕,熱則脩。”
《左傳·昭公八年》:“今宮室崇侈,民力雕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
茅盾《秋的公園》:“洋梧桐雕葉了,草茵泛黃。”

用同“叼”。用嘴夾住。

《西遊記》第七二回:“只變做一個餓老鷹,雕了他的衣服。”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8-9]  《現代漢語詞典》 [10]  《漢語大字典》 [11-12]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四】【隹部】都僚切(diāo)
(雕)鷻也。從隹,周聲。
鵰,籀文雕從鳥。 [13] 
【卷九】【彡部】都僚切(diāo)
(彫)琢文也。從彡周聲。 [14] 
【卷一】【玉部】都寮切(diāo)
(琱)治玉也。一曰石似玉。從玉周聲。 [15] 
【註釋】①鷻(tuán):《鳥部》:“鷻,雕也。”

説文解字注

【卷四】【隹部】
(雕)鷻也。鳥部曰:“鷻,雕也。”假借為琱琢、凋零字。
從隹,周聲。都僚切,二部,古音在三部。《考工記》故書雕或為舟。 [16] 
【卷九】【彡部】
(彫)琢文也。琢者,治玉也,玉部有琱,亦治玉也。《大雅》:“追琢其章”,傳曰:“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毛傳字當作琱。凡琱琢之成文曰彫,故字從彡,今則彫、雕行而琱廢矣。
從彡,治玉成文也。
周聲。都僚切。二三部。 [17] 
【卷一】【玉部】
(琱)治玉也。《釋器》:“玉謂之雕”。按,琱、琢同部雙聲相轉註,《詩》《周禮》之“追”,《大雅》之“敦弓”皆與琱雙聲也。
一曰石似玉。此字義之別説。
從王(玉),周聲。都僚切,古音在三部。經傳以雕、彫為琱。 [18] 

廣韻

都聊切,平蕭端 ‖ 周聲幽2部(diāo)
雕,鶚屬。又姓,漢武帝《功臣表》有雕延年。鵰,籀文。
都聊切,平蕭端 ‖ 周聲幽2部(diāo)
彫,彫刻。亦作雕。
都聊切,平蕭端 ‖ 周聲幽2部(diāo)
琱,琱琢。 [19]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部】雕;康熙筆畫:16;部外筆畫:8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並音貂。《説文》:鷻也。從隹周聲。《玉篇》:鷲也。能食草。《禽經》:雕以周之。《埤雅》:雕,似鷹而大,黑色,俗呼皂雕。一名𪆃,其飛上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
又《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注:雕雕,章明之貌。
又《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鵰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又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注:雕文,謂刻其肌,以丹清涅之也。
又人名。《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姓。《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又複姓。《論語》:子使漆雕開仕。
《集韻》:或作鵰。 [20] 
【亥集中】【鳥部】 鵰;康熙筆畫:19;部外筆畫:8
《廣韻》:都聊切。《集韻》《正韻》丁聊切,並音貂。胡地鷙鳥。《本草》:鵰似鷹而大,尾長翅短,土黃色。服虔曰:鵰一名鷲。韋昭曰:鵰一名鶚。一作雕。《説文》:雕,鷻也。《禽經》曰:鷹以膺之,鶻以搰之,隼以尹之,鵰以周之,鷲以就之,鷻以搏之,皆言其擊搏之異也。李時珍曰:青鵰最俊者,謂之海東靑。《正字通》:俗呼皂鵰,翮可為箭羽。杜甫有《鵰賦》,陶九成有《鵰傳》。
又《埤雅》:鵰一曰拂河。《禽經》曰:淘河在岸則魚沒,拂河在岸則魚湧。○按鵰盤旋空中,擊鴻鵠食之,草中有鵰毛,眾鳥毛自落。《埤雅》所志,又一種鶚之類也。 [21] 
【午集上】【玉部】 琱;康熙筆畫:13;部外筆畫:8
《唐韻》都寮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並音貂。《説文》:治玉也。一曰石似玉。《廣韻》:琱琢。《前漢·郊祀志》:黼黻琱戈。師古注:琱戈,刻鏤之戈也。張衡《南都賦》:圓方琢琱。《抱朴子名實卷》:駑蹇矯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
又畫也。《前漢·貢禹傳》:牆塗而不琱。師古注:琱與彫同。畫也。
又通作雕。《爾雅·釋器》:玉謂之雕,雕謂之琢。《禮·王制》:雕題交趾。
又通作彫。《孟子》:使玉人彫琢之。《後漢·杜林傳》:斲彫為樸。
又通作錭。《荀子·富國篇》:錭刻黼黻文章,以塞其目。
又或作敦。《詩·周頌》:敦琢其旅。注:敦,與琱同。
又《集韻》:或作㓮,詳㓮字注。 [22] 
【寅集下】【彡部】 彫;康熙筆畫:11;部外筆畫:8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並音貂。《説文》:琢文也。《廣雅》:鏤也。《莊子·天道篇》:覆載天地,彫刻眾形,而不為巧。《前漢·張衡傳》:器以彫飾為好。司馬相如《子虛賦》:乘彫玉之輿《注:師古曰:以玉飾輿,而彫鏤之。
又《韻會》:畫文也。《書·五子之歌》:峻宇彫牆。注:彫,繪飾也。《荀子·大略篇》:天子彫弓。注:彫畫為文飾。司馬相如《子虛賦》:左烏號之彫弓。注:郭璞曰:彫,畫也。
又《正韻》:傷瘁也。《魏志·明帝紀》:於時百姓彫弊。
又《正韻》:殘也,零落也。《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又文飾也。《前漢·司馬遷傳》:今雖欲自彫琢曼辭以自解。《魏志·陳思王植傳》:任性而行不自彫勵。
又彫蓬,彫胡,並草名。《爾雅·釋草》:齧彫蓬。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蘠彫胡。注:點涅其面,畫體為採,即鮫人也。
又《韻會》:通作敦。《詩·大雅》:敦弓既堅。
又《韻會》:通作錭《荀子·禮論》:錭刻黼黻文章以塞其目。
《廣韻》:亦作雕。《集韻》:或作㓮。通作琱。 [2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周”“隹”寬窄相當,頂部“周”低,底部“隹”低。“周”,㇆(橫折鈎)的豎鈎段在豎中線左側;框內“土”,“口”分居在橫中線上下。“隹”,“亻”的撇筆起筆高,豎筆收筆低;四橫的第二橫在橫中線上側,末橫高於左底部。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雕、琱、彫
高本漢系統

t

雕、鵰、琱、彫
王力系統
t
iu
雕、琱、彫
董同龢系統
t
ioɡ
雕、琱、彫
周法高系統
t
eəw
雕、琱、彫
李方桂系統
t
iəgw
西漢
雕、鵰、彫



東漢
雕、鵰、彫



雕、鵰、彫


iau
雕、鵰、彫


iau
南北朝
雕、鵰、彫
宋北魏前期
蕭宵

iɑu
彫
北魏後期北齊
蕭宵餚

iɑu
雕、鵰、彫
齊梁陳北周隋
蕭宵

iɑu
隋唐
琱、彫
擬音/高本漢系統

t
ieu
雕、鵰、琱、彫
擬音/王力系統

t
ieu
雕、鵰、琱、彫
擬音/董同龢系統

t
iɛu
雕、鵰、琱、彫
擬音/周法高系統

t
iɛu
雕、鵰、琱、彫
擬音/李方桂系統

t
ieu
雕、鵰、琱、彫
擬音/陳新雄系統

t
ie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24-27]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鵰、雕、琱、彫
平聲
下平三蕭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都聊切
tiɛu
集韻
鵰、雕、琱、彫
平聲
下平三蕭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丁聊切
tɛu
禮部韻略
雕、琱、彫


平聲





丁聊切

增韻
鵰、雕、琱、彫


平聲





丁聊切

中原音韻
雕、琱、彫

陰平
蕭豪

開口呼

全清

tiau
中州音韻
鵰、雕、琱、彫


平聲
蕭豪





丁聊切

洪武正韻
鵰、雕、琱、彫

平聲
十二蕭


全清
丁聊切
tieu
分韻撮要
鵰、雕、琱、彫
彫

陰平
第十一朝沼照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24-2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1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306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788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70
  • 5.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06]
  • 6.    平水韻 二蕭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1-16]
  • 7.    時學祥主編;中國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專題部編.語林趣話 2[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3.04:76-77
  • 8.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26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3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25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298-299
  • 1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413
  • 1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918-919
  • 13.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96
  • 14.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221
  • 15.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5
  • 16.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説文解字 1 全注全譯版[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05:393
  • 1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説文解字 3 全注全譯版[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05:1183
  • 18.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48
  • 19.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14
  • 2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357
  • 2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491
  • 2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87
  • 2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308
  • 24.    雕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1-16]
  • 25.    鵰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1-16]
  • 26.    琱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1-20]
  • 27.    彫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1-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