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牙雕

鎖定
牙雕是指在象牙上進行的一系列的雕刻,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
象牙雕刻藝術品,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精美的雕刻藝術,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一。牙雕製作為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四個主要地區。
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
象牙與一般的牙齒不同。其表面沒有琺琅質覆蓋。非常怕酸。強酸可以將它腐蝕,弱酸亦可使其軟化。如將象牙放在醋酸中浸泡,就可使之變軟,再用刀或其它工具,旋以雕刻加工,往往就事半功倍了。
還原
放大
縮小
中文名
牙雕
本    質
象牙
特    色
質地細膩,硬度適中,光澤柔和
屬    性
民間工藝美術
釋    義
象牙上進行的一系列的雕刻,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
製作地區
北京廣州上海南京

牙雕象牙牙雕

牙雕 牙雕
象牙質地細膩,硬度適中,光澤柔和,牙紋細潔,很自然是製作高檔工藝品的天然好材料。象牙自牙頭開始,有小黑點,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管口部心,稱之為心。
如果把象牙尖橫斷切開,就可以發現象牙的心,大致分三種:太陽心、芝麻心、糟心。以太陽心最好,芝麻心次之,糟心最差,也比較少。象牙有其自然的紋路,以牙心為中心向四周擴展,牙紋也變得越來越粗,象牙天然的紋為“人”字形和網狀形。
一般而言,象牙雕刻藝術分為人物、動物、花卉及風景四大種類。其中牙雕人物題材主要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説及歷史名人。從類別上可分仕女、羅漢、佛人、武人及歷史人物等。
人物畫稿一般以白描的手法,表現出人物面部的表情、身體的姿態、衣飾的形狀等,有出處的還要着重刻畫人物的身份特徵,以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牙雕花卉一般以花為主,以鳥、蝶、蜻蜓、青蛙等作陪襯,雕刻具象有牡丹月季菊花玉蘭碧桃、松、竹、梅等,託件整體造型上有花籃、花瓶、竹筒、摺扇、假山等,起到了主角與陪襯體很好的搭配作用。
牙雕動物題材主要有林中虎嘯、深谷獅吼、雄雞報曉、魚躍荷池等等,其中十二生肖在牙雕藝術中佔有一定位置。
牙雕中的風景題材一般表現山水、島嶼及日月風雲。嶙峋的山石、斑駁的海巖、滾動變幻的雲朵是牙雕藝人尤為喜歡的揮刀具象。

牙雕歷史起源

中國的象牙雕刻藝術有着極其悠久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在北京黃土坡出土的戰國墓中發現過象牙梳子。
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作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為皇宮做象牙製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遊”。
中國象牙雕刻經過數幾千年的發展,清代中期陸續形成了若干個相對集中的中心生產地,主要以廣州、蘇州、北京為代表。各個中心生產地之間既在題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風格特色,同時又互相滲透,在技術上有交流。
20世紀70年代後,隨着交通便捷,訊息技術的發展,各地牙雕藝人頻繁交往,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各地區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四個主要地區,其他還有天津、福州樂清等地,另一方面他們之間的風格也逐漸的淡化,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精細工整,玲瓏剔透的廣州牙雕以廣州為代表,故稱之廣州牙雕,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華貴的宮廷藝術品格。
新石器時代
我國的象牙雕刻和象牙製品起源非常早,約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最初的象牙製品只是一種實用工具,以後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了裝飾用品,併成為牙雕工藝的主流。
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鳥形匕首是所知最早的牙雕製品。在山東大汶口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有象牙鏤雕刻筒、象牙梳、象牙珠、象牙管等精美工藝製品。新石器時代的匠人們已經懂得使用陰刻、鏤雕,甚至圓雕等種種技法來表達他們的意念。他們的作品因為沒有任何傳統束縛,所以都是大膽和富有創造性的嘗試。
這些史前的牙雕,充分表現了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對雕刻藝術的各種理解,使我們不能不驚歎原始人類的創作才華和表現力
河姆渡遺址
出土的象牙雕刻品達12件以上,其中有刻紋牙雕片、牙雕鳥紋蝶形器、鳥形圓雕匕以及牙雕蠶紋盅形器等,都是先在截取好的象牙材料上錯磨出器物的雛形,然後進一步加工雕刻而成。其雕刻技法主要是陰線刻,既刻有直線的,又刻有曲線的,不公表現幾何圖形,更表現生動的動物形象,最為精彩的是“雙鳥朝陽”紋蝶形器、鳥形圓雕匕。“雙鳥朝陽”紋蝶形器的正中部位是五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構成的太陽紋,熾熱的火焰象徵着太陽的光芒,太陽左右兩側一對小鳥,昂首仰尾,向着太陽振翅欲飛。對稱和諧的構圖,流暢的線條,烘托出一派歡快活潑的氣氛。這是早在金屬雕刻工具尚未出現之前的石器時代的雕刻藝術品,先民們以及簡陋的工具雕刻出如此生動的形象,不能不令我們驚歎和欽佩,原始人類的藝術創造能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鳥形圓雕匕是用錯磨成條狀的象牙雕成的。鳥首在匕的柄端,作稍稍下傾狀,匕的正面和側面均以直線和短斜線,象徵着鳥的雙翼和羽毛。整體採用圓雕和單線陰刻技法,概括地表現了靜止狀態猛禽的形象。
匕在古代是一種進食餐具,如此巧妙的構思以及完美的圓雕形象,反映了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技藝和高度的藝術想象力。牙雕中的鳥紋圖像反映了河姆渡人對鳥所具有的特定審美意識

牙雕人造牙料

象牙的偽製品只有一種——人造牙,它是採用化學工藝合成,比較容易辨認。因為,人造牙的質量輕,光澤差,無牙紋。有的人造牙故意作出牙紋,但死板呆滯,呈規則的平行線條,和象牙的自然的人字紋、網狀紋不能比擬。且人造牙易老化、發黃、變脆。

牙雕其它仿料

與象牙相仿的材料有:

牙雕魚牙

即海洋裏的大魚牙齒,海牙牙、海豬牙等通稱為魚牙。魚牙亦彎曲呈月牙形,但與象牙相比要短得多。魚牙的表面有一層琺琅質,比象牙稍硬帶脆性,光澤也不及象牙柔和,而偏激。魚牙亦有心,都為雜亂無章的糟心。魚牙的材料和形狀,決定了它的雕刻品多為小件或中件,不可能是大件。

牙雕

一般指的是牛角和駱駝骨。骨經漂白加工,磨光上蠟等工藝,色也白淨,好似象牙。但骨含鈣量高,性脆、質輕、且松、有細小的黑點和棕眼。由於骨壁較薄的緣故,骨雕產品不可能雕成實心的大件和中件產品。

牙雕

和象牙雕刻品比較容易相混淆是鹿角、羚羊角之類的雕刻,這類角有皮,無象牙天然之紋路和心,性如細小的樹杈。色泛黃,性脆。所刻的多為小件。由於形小,特徵少,鑑別時務須特別留意。
至於其它的角,如牛角、犀牛角之類和象牙相差甚遠,這裏就不贅述了。

牙雕文化發展

在我國諸多工藝美術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獨特風華的一門。象牙屬於有機質、表面滑潤瑩澈如玉,紋理細密規則、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成天然與人工斧鑿之美的結合。
最初的象牙製品只是一種實用工具,以後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了裝飾用品,併成為牙雕工藝的主流。早在商周時代,我國的牙雕工藝就極其發達,後歷經漢、唐、宋、元、明代,牙雕工藝更為精湛。
清代,是牙雕工藝的鼎盛時代,牙雕與竹、木、角、金石等小件雕刻一樣,成為几案上陳設珍玩。清代前朝,象牙雕刻繼承了明代的傳統,不論在生產技術藝術創造方面,都有所發展。中期以後,象牙雕刻藝術創作方面走向了繁瑣堆飾。當時,象牙雕刻分宮廷手工藝民間手工藝兩類,宮廷製作者精工細膩,人物、花鳥紋飾多仿繪畫筆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的章法。雖然如此,但兩者是沒有絕對區別的,許多宮廷牙匠都是從民間直接招募的。清代的象牙雕刻已基本形成江南與廣東兩大藝術流派
由於文人雅士的偏愛,立意清新典雅的作品出現了,為了獲得好的作品,一大批文人畫家不僅設計構圖,還直接參與雕刻,使牙雕的風格出新的變化。
總體而言,象牙雕刻發展至清代,已逐步向“小品雕刻”的趨勢發展,大件牙雕已不常見
文房用具理所當然地成了牙雕工藝的主要部分。主要以文玩、裝飾品為主,筆筒、筆架、硯台、墨盒、水墨、鎮紙以及一些文具盒印盒、畫託等都比較常見,這些象牙小件多以文人故事、花鳥圖案,吉祥題材為裝飾,有着濃郁的文人氣息。象牙雕刻成為文人士大夫以及官宦貴員的案頭把玩。
清代,象牙雕的實用品不是牙雕工藝的主要部分,但決不是完全不生產,也偶然生產,只為少數貴族服務,品種也只是筷、扇子之類的小件作品。其他還有燈、冠架鞋拔鼻煙壺之類的。

牙雕技法分類

象牙雕刻的技法及風格
清代象牙雕刻技法完備,手法多樣,圓雕、淺浮雕高浮雕鏤雕,在象牙雕刻中得以普遍運用。

牙雕圓雕

一般採用整段象牙為雕料,雕刻成立體的造型。這種表現手法要求雕刻者有嫺熟的技藝和豐富的想象及創造能力。一般一些桌案擺件和人物類雕像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清代的圓雕人物,風格稍顯繁瑣,已比較注重衣褶的刻劃,更增加質感。牙雕“持經觀音”,手持經卷,閉目而坐,其形容儀範體現出觀音菩薩的清淨端莊、慈悲的道德風範。坐像雖小,但雕像特別注重衣飾的刻劃、線條明顯增多,刀法流暢但稍欠渾厚,與明代牙雕人物風格迥然不同。

牙雕浮雕

是在平板材上表面立體的層次的雕刻方式,在造型上有明顯的前後層次關係和半立體效果。浮雕是一種應用範圍較廣的造型形式,有淺浮雕與高浮雕之分。淺浮雕是陽紋雕刻低於高浮雕而又高於薄地陽文雕刻法,屬於平面雕刻,但具有明顯的層次感,大多數的象牙雕刻都有運用此法。高浮雕,是介於圓雕和平面雕之間,屬一種半立體的雕刻形式,具有較強的空間感。如牙雕漁樵圖筆筒,用高浮雕法作山水、漁樵、牧童,畫面呈立體形於平面之上,浮雕效果十分突出。
明清以來,竹刻藝術極其繁榮,竹刻技法被較多地運用於牙雕工藝,再加上部分名竹藝人加入牙雕工藝之中,更加豐富了牙雕工藝的技術。如竹刻的毛雕法被運用到牙雕工藝,朱家*先生認為明代象牙器物,如文具、酒籌等,畫上雕刻文字,圖畫多用毛雕法。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歲寒三友”紋筆筒就是毛雕法雕竹、梅、蘭、石,陰紋細刻如毫髮,畫面緊湊而不擁擠。又刻行楷七言詩一首:“問餘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白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另有天地非人間”,充滿着文人味。而“松蔭策杖圖”筆筒則仿竹雕鏟地法,將花紋以外的颳去,使主紋微微高於平面然後在上面作雕飾,這種刻法被稱為薄地陽文、“減底法”。這屬於陽刻但又結合陰刻的技法完成。例如刻人物時,先以此法作出輪廓,再在輪廓面上以陽刻的手法刻出面目等。
早在元代時,象牙雕刻普遍使用透雕技法。透雕,在平板材料上按設計圖樣進行拉花鏤刻,再結合浮雕手法進行雕刻,形成剔透玲瓏之美。透雕成熟為鏤雕的重現基定了基礎。

牙雕鏤雕

一般要綜合運用拔鏤,透雕技法才可實現。鏤雕的技法宋代已有,適合於象牙球的雕刻,象牙球古稱“鬼工球”,乾隆時期象牙球已發展到鏤雕十三層了。鏤雕工藝極其複雜,需要藝人有着高超的技術與素質才能完成。製作象牙球工序:先經鋸工開料,次由車工車成圓球,再車成裏外自由轉動的若干層,由雕工在“板面”的牙球最外一層雕刻花紋,鑿工把裏層逐層鑿成精細的各種圖案,最後轉磨光亮,配上牙球座子,成為成品。牙球工藝在清代獲得了大發展,這種技藝發端於廣州,是廣州象牙雕刻中常用的手法。
至清代,鏤空雕不僅僅用於象牙球的加工與製作,還被廣泛運用於其他牙雕擺件的裝飾。而同時,鏤雕與浮雕結合運用,成為清代小件器物雕刻的特徵。如這件鏤雕方盒,蓋及盒四邊鏤雕透空錦地,中間開光部分,浮雕人物花卉紋飾。底板由極薄的牙片鑲上,四足上飾有獸面紋,既具有富麗華貴的氣質,又體現出雅逸清新的風貌,非名匠數月之功不能完成。
清代,牙雕工藝水平已十分高超,技法已十分完備,但也造就了清代牙雕逐漸走向繁複的趨向。製作裝飾精細而略帶瑣碎,這是清代牙雕工藝的總體趨向,雖雕工精細華麗,但又略帶繁雜,發展至近代尤為突出。譬如透雕人物塔式瓶,由多層組成寶塔形,頂端為圓鈕形式屋頂,揭蓋為空腔,兩側各附一獸首銜環耳,內凹底,另附加海梅木嵌銀絲底座。瓶圓身透雕六層,除三層為暗八仙花紋外,其餘數層為人物,其中有八仙和十八羅漢等,人物多達百餘人,神情動態,皆不相同,在每層主紋之間,以回紋、菱形紋或蓮瓣紋間隔,使畫面層次逐漸厚重。

牙雕象牙編織

另有一項獨特的技藝——象牙編織,在清代獲得較大的發展,它是將象牙劈絲,磨光後再行編織而成作品。
象牙劈絲技藝,在漢代就有,從此一直沒有間斷過。劈絲是編織中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它利用象牙細紋的紋理和具有韌性的特點,將象牙浸泡在特製的藥液中,待其軟化後,劈成厚薄寬窄均勻的薄片,牙片薄弱如紙,呈半透明狀,再將牙片打磨光滑呈現出潔白光澤,再行編織,品種有象牙席宮扇等。
由於氣候條件的限制,北方很少採用這項技術,廣州遂成為象牙編織的主要生產地。此項技術耗工費時,製作難度極大製成品價值相當昂貴。
至雍正朝,雍正皇帝有感於它的製作勞民傷財,而其功用只是為了奢侈鬥富,乃下令禁止製作牙絲製品,從此,這項工藝逐步衰落,直到失傳。象牙具有良好的恆温性能,比起竹,草等材料製成的席小,更為涼爽宜人。
象牙編織蓆,現存世二張,均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牙雕牙雕流傳

中國的象牙雕刻在數幾千年的發展流傳過程中,陸續形成了若干個相對集中的中心生產地。清代,主要以廣州、蘇州、北京為代表,各個中心生產地之間在技術上既有交流,在題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風格特色,同時又互相滲入。

牙雕廣州牙雕

廣州牙雕工藝有着悠久的歷史,富有裝飾性,素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而聞名於世。清康熙海禁以後,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唯一港口,這種得天獨厚的地位,使得東南亞等地的象牙大量輸入廣州,為牙雕工藝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從此,廣州牙雕工藝遠遠超過了其他地方,成為全國之冠,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有別於蘇州、北京、揚州、杭州等地的藝術格調,並對其他地方的牙雕工藝產生了影響。
廣東牙雕又稱南派牙雕,製作着重於雕工,並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作品多以玉質瑩潤、精鏤細刻見長,玲瓏精巧、華麗美觀。按工藝技法,廣州牙雕有雕刻、鑲嵌、編織三大類。雕刻多采用陰刻、隱起、起突、鏤雕,最擅鏤雕,主要與廣州獨特的氣候條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廣州氣候温暖濕潤,象牙不易脆裂,宜於製作鑽鏤、透雕的作品,再加上原先的工藝水平,鏤雕逐漸成為廣州牙雕工藝最具特色的技藝。品種有象牙球、畫舫、人物、筆筒、插屏、鳥獸等欣賞品,筷子、梳子、圖章、鼻煙壺、瓶、煙嘴、燈具、粉盒等日用品。其中以象牙球最有名。象牙雕刻與其他多種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鑲嵌於一器之上,使圖案更富有立體化,增加圖案的層次,是廣州牙雕工藝的顯著特色。
為了適合外銷的需要,廣州牙雕風格趨向寫實,並且吸收了大卷葉、寫實花卉等外國圖案的長處,又以染色、螺旋狀的連接部件為特色。趨於清代晚期,廣東牙雕風格纖細繁瑣,逐漸走向衰落。

牙雕蘇州牙雕

蘇州牙雕(包括地處江南的南京、嘉興、杭州、揚州等地)歷史悠久,唐宋時期已初步規模,並形成一定風格。
蘇州地區的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水平很高,技法多樣,在明清時期達到高峯。牙雕工藝與其他雕刻工藝不斷融合滲透,並吸收了其他工藝中的造型圖案、技法,再加上許多其他門類的雕刻家們也直接參與牙雕工藝,為蘇州牙雕工藝的新發展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因素。蘇州有着固有的傳統,以及相對的文化氛圍,蘇州牙雕一直保持着東南地域文化的特色。
蘇州地區是明清時期的經濟文化中心,傳統文化深厚,特別是吳派虞山派、婁山派繪畫藝術對牙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故蘇州牙雕一直充溢濃郁的文化氣息。蘇州牙雕總體風格典雅醇厚。藝人善於用隱起手法,在其隱起適應的面上施展技藝,形象生動,意境幽遠,佈局疏朗得當,給人以適靜之感。其細節的處理非常純熟,刀法一般採用流暢自如的淺浮雕、陰刻、圓雕、高浮雕,用刀有力簡潔,打磨圓滑光亮。題材來源十分廣泛,有人物、花草、鳥獸、山水、神話傳説,追求意境的表現,明顯受明清文人畫的影響。
蘇州牙雕吸收了竹雕、繪畫等傳統藝術的特色,山水畫題材作品具有國畫風格,婦女和兒童形象仿效工筆畫,而花卉又有清初惲南田流派的氣質,各種圖案古色古香,有清淡明朗、秀美野逸的風格。在雕刻上,蘇州牙雕技法效仿竹刻,山水追求吳門畫派以及四王畫派的佈局和皴法,人物、花草、禽獸則仿效工筆效果,力求重視清初惲派花鳥氣質(惲南田,清初六家之一),有古雅、野逸、秀麗之風。

牙雕北京牙雕

北京牙雕的興起,是在清朝早中期。北京作為一國之首部,富官顯貴聚居京城,為牙雕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同時外地牙雕工匠的流入,為牙雕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北京的牙雕以刻制人物、花卉、草蟲見長,尤以刻制人物最為聞名,藝人能充分利用象牙質地細膩堅韌的特點,精確地表達人物的動態和感情,比例協調,構圖優美,人物生動,神態逼真,刻工謹嚴精緻。常見局部加彩,和象牙本色形成鮮明對比,使產品更為生動多姿。
北京牙雕以小件器物居多,一般是文具用品擺件等文玩,清代晚期也曾出現大件作品,多為立體圓雕,刀工精細、刀法圓潤、造型比較生動。北京牙雕主要面向官僚,在風格上追求精緻,華麗,可能受宮廷的影響。
在北京地區,流傳一種被人稱為造辦處風格的牙雕。造辦處牙雕,專指在清宮造辦處牙作製作的牙雕,它源自於民間,但又有別於民間,是一種專門為皇室使用的宮廷製品。實際上,它並不能稱為一種牙雕流派,而是廣州、蘇州、北京等牙雕風格不斷融合的產物。
清宮中許多牙雕作品,並不能根據匠人自己的特點和風格任意雕琢,而是要符合皇親的喜好。由牙匠出樣稿,經皇帝親自審閲後,方能雕琢,不得擅自修改。在雕刻過程中,牙匠們小心翼翼,一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爭取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按照皇帝的旨意,收各派之長,以符合皇帝的口味。
宮廷牙雕總的風格“雅、秀、精、巧”,在造型上要求古樸、典雅,在工藝上要求精細、潤潔、打磨光滑。宮廷牙雕在乾隆時期達到創作高峯。特別到清代後期,宮廷牙雕漸趨衰落。在製作上十分繁厚,風格也顯得瑣碎,也談不上意境,只在技術上比前代有所進步。至道光、咸豐以後,由於國勢衰落,宮廷牙雕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消失。

牙雕廣州牙雕

廣州牙雕工藝有悠久的歷史,富有裝飾性,素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而聞名於世。廣州地處南方沿海,氣候温和濕潤,非常適宜質地細膩的象牙精雕細刻,層層雕鏤,而作品又不易脆裂。
廣州的牙雕則以精細的象牙球著稱,其傳承方式以師徒傳承、家族傳承為主,採取手工作坊生產模式。著名的傳承人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馮少俠李定寧等。
廣州牙雕有着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已有了一定的發展,明清時工藝與生產規模曾達到歷史高峯,民國以來其工藝水平日趨精湛,在全國牙雕行業中獨樹一幟。
廣州地區的象牙雕刻工藝早在秦代已經開始,至晉代還出現了象牙編織的精湛工藝,據《晉書》記載:“車永為廣州刺史,永子溢多,使工作象牙簟。”
清康熙海禁以後,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惟一港口,使得東南亞等地的象牙大量輸入廣州,這種得天獨厚的地位,為牙雕工藝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廣東牙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工藝遠遠超過了其他地方,成為全國之冠。正如嶺南畫家在繪畫史上的地位一樣,粵派牙雕在清代牙雕藝壇上也是別具一格的。
據《廣州通志》載:“諺曰:蘇州樣,廣州匠。香犀、象、蜃、玳瑁、竹、木、藤、錫諸器俱甲天下。”從傳世廣東牙雕之多,技藝之精,做工之繁,可窺其規模遠遠超過蘇、寧、嘉、杭等地的牙雕行業。
廣東的象牙雕刻以纖細精美為特徵,故宮博物院所藏象牙燈、象牙席,據載都是廣東製品。象牙燈的構件除框、柱、頂、檠、底託之外,其照明部分是把極薄的象牙片精雕細刻成為小網眼,燈上並有茜色象牙圖案裝飾。象牙席是先用特製工具做出象牙絲,然後編織而成。從這兩件典型廣東象牙制器來看,可以知道故宮博物院所藏象牙鏤雕花籃、象牙鏤雕萬年青香囊、象牙鏤雕大吉葫蘆式花燻、象牙絲編織紈扇一類器物都應屬於廣東派的作品。清代的象牙雕刻和其他工藝美術作品的發展一樣,在雍正、乾隆時期發展到了高峯。
從《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活計清檔》的記載來看,至遲從雍正年間(1723-1735)起至咸豐年間(1851-1861)為止,在這百幾十年中,廣東始終為內廷提供牙匠。在造辦處多則六名,少則兩名,留下了陳祖章、李裔唐、蕭漢振、黃振效,楊維佔、陳觀泉、司徒勝、黃兆、李爵祿、楊有慶、楊秀、陳琛、莫成紀、楊志、黃慶等十五位牙雕匠師的名字。
工藝特色
廣州象牙雕重雕工,以鏤空、透深的雕刻技法聞名於世,在長期的工藝實踐中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藝。廣州象牙雕纖細精美,玲瓏剔透,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雅俗並舉。作品以牙質瑩潤、精鏤細刻見長,整體佈局繁複熱鬧,不留空白。象牙雕刻與其他多種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鑲嵌於一器之上,使圖案更富於層次,同時刀法見稜見角,華麗而美觀。
廣州象雕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欣賞品,包括象牙球、花舫、蟹籠花塔、花瓶、鳥獸、人物、石山景等;二是實用品,包括摺扇、枱燈、煙盅、煙嘴、筆筒、粉盒、圖章、梳具、筷子、牙籤、書籤、紙刀、象棋等;三是裝飾品,包括手鐲、項鍊、耳環、戒指、別針等。其傳統的名品有:牙球、牙舫、花瓶等,而以牙球最為著名,如一個直徑18釐米的象牙球,竟能雕成30多層,且層層都能轉動自如,每層還都雕有各種人物或花草,令人歎為觀止。
廣州象牙雕刻花色品種豐富多彩,雕刻技藝精湛細膩,具有優良的傳統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無論何種製品,都是縱深透徹,精巧玲瓏,技藝上擅長鏤空、透雕等表現形式,在象牙 雕刻中別具一格。雕刻藝術家們用一塊完整無缺的象牙料,鏤空成各種規格、層數不等的圓球,象牙球最小的僅二三層,最大的有40多層,每層都刻上龍鳳、花卉等各種圖案,且能靈活轉動。廣州牙雕藝術家鏤雕的20多層的象牙球早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工藝特種獎。製作一個象牙球要經多重工序,首先要選牙料,經過磨圓,鑽孔,再以鈎刀分層,最後逐層雕花而成。
在廣州牙雕的鏤空作品中,亭台大花舫也是著名的廣州牙雕作品。花舫的船身以龍為造型.上有2~7層樓閣,舫上人物多達3000人,還有旌旗、燈飾等,栩栩如生、千姿百態,非常壯觀。此外還有用整支象牙雕成的全牙雕、漁翁撒網、通雕蟹籠、古裝仕女等。
從雕刻手法上分,廣州牙雕主要分為圓雕和通雕兩大類:圓雕用以製作實心、立體工藝品,如人物、動物、山石風景等;通雕用以製作花舫、花瓶、花塔、蟹籠、牙球等通透玲瓏的品種。大新路廣州象牙工藝廠是馳名中外的象牙雕刻廠家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牙雕傳承意義

到了20世紀80年代由於全球保護野生動物運動風起雲湧,大象作為被保護的野生動物,嚴禁獵殺。國際上規定任何國家不得銷售象牙及象牙製品,我國政府嚴格遵守這一規定。沒有買賣才沒有傷害,在這種情況下,廣州的牙雕工藝尤其是象牙雕刻行業遭受嚴重打擊,對傳承技藝者而言,伴隨着科技技術的發展,如何在發掘新材料採用新技術才是雕刻行業需要認真思索的事。

牙雕北京牙雕

北京象牙雕刻工藝,指的是在北京地區形成的、歷史悠久的以象牙為雕刻材料的傳統技藝
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見長,發揮了象牙細膩的質感,使人物造形栩栩如生。
北京象牙雕刻工藝表現題材廣泛,技藝高難,且因牙材的使用而具有高潔的美感,是中國特種工藝美術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雕塑藝術的重要內容。其技藝的傳承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教給自己的後代和徒弟,具有歷史線索清晰,傳承有緒的特點。
其可考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在後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華貴的宮廷藝術品格,形成獨特的工藝特點
遼、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們也都把象牙列為皇家貢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專門為皇宮製做牙雕製品的機構。明清宮廷的牙雕藝人主要來自江南、廣東和北京當地。從外地來的優秀工匠與北京當地的象牙工匠不斷的切磋,經過不同風格和不同文化趣味幾百年的磨合沉澱,形成了北京牙雕工藝精湛、富麗堂皇、精緻考究的獨特風貌。
明代,北京牙雕就已經開始製作圓雕人物,遼寧省博物館現藏一對牙雕老人像既可作為證明。當時的牙雕藝人大多不僅精通象牙製品的製作,同時也對於犀角、竹器、木器、玉雕等工藝門類十分精通。象牙雕刻工藝也和玉石雕刻、金屬工藝髹漆工藝相結合,產生了一些精緻典雅、富麗堂皇的產品。例如,清代乾隆年間的牙雕名作《月曼清遊》就是一例。這件傑出的作品是乾隆年間牙雕藝人陳祖章等人根據畫家陳枚畫稿,用了幾年的工夫雕刻而成的。畫稿共12幅,反映了一年12個月裏自然景色的變化和宮闈中的嬪妃、宮女們的生活情景。作品以象牙為主,輔之以玉等珍貴石料,構思巧妙,技藝純熟,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景色斑斕協調,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這一時期的作品還有龍舟、樓閣、蟠佛、《西廂記》冊頁等。
到了清末,隨着國力的衰微,北京的象牙雕刻也受到了財力、人力和原材料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停滯不前。以前為宮廷製作奢侈品的牙雕匠人紛紛轉向了民間,開辦作坊,廖以自補。
到了光緒年間,北京的象牙作坊甚至曾一度面臨絕跡的危險。其後有一些象牙雕刻藝人和一些專門為房屋建築雕花裝飾的藝人為古玩鋪修補殘舊的象牙雕刻工藝品。在清末民初,北京已有十幾家這樣的象牙作坊,主要分佈在花市大街以南上、下堂子衚衕,上、下唐刀衚衕及珠市口一帶。
新中國成立後,也創造了“毛主席故鄉”、“成昆鐵路”等大型牙雕作品,於細膩之中透着靈秀之氣。在某些大型作品中,藝匠們採用“拼嵌法”,以擴大體積,但拼嵌得渾然一體,毫無斧鑿痕跡。

牙雕工藝特色

北京象雕自明朝以來特別盛行,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是內廷御用作坊生產,藝人大多來自揚州、廣州。他們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把圓雕、浮雕和鏤空雕等技法結合運用,融為一體,並從古代繪畫、石雕、泥塑等藝術形式中吸取豐富的營養,逐漸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
北京牙雕的品種:北京的牙雕花卉,可分為浮雕花卉和圓雕花卉兩種;浮雕花卉作品主要有洗子、盤子、臂擱等;圓雕花卉作品主要有花瓶、花籃盆景蟈蟈白菜等。
北京牙雕的特點:象牙雕刻向以仙姿媚態的古裝仕女和秀麗動人的圓雕花卉見長。它以高雅、古樸、精細、 遒勁的獨特藝術風格。
北京牙雕的工藝:牙雕製作要經過鑿、鏟、開臉、磨、彩燻等五道工序。鑿,就是開坯成形;鏟,即精細加工;開臉,是做人物面部細緻表情;磨,作精細的拋光;彩燻,根據不同的要求,對作品進行染色處理,或熏製成仿古產品。雕刻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運用深淺浮雕、鏤空雕和立體圓雕。

牙雕傳承意義

北京牙雕工藝曾多次代表中國在國際上參加各種重要的展覽,並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饋贈國際友人。她不僅增進了世界人民對於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瞭解,也促進了我國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於保護大象種羣的考慮,包括中國在內,國際上曾經一度禁止了象牙貿易。這使得完全依賴進口象牙原料的北京象牙雕刻工藝陷入了無米之炊的境地。北京象牙雕刻工藝面臨着一無原材料,二無年輕傳承人的困境。近年來,在拯救瀕危物種的問題上,國際上又開始摒棄死板的貿易禁令方式,允許庫存象牙的貿易。這樣,象牙原料的供給又出現了一線生機。然而,無論是從人力還是從財力上看,北京象牙雕刻工藝都已經進入了瀕臨滅絕的境地。在我國1990年6月1日停止從非洲直接進口象牙、1991年全面禁止了象牙及其製品的國際貿易後,任何商業性的進口象牙一律不獲批。在象牙原料禁止的情況下帶動了象牙收藏的高漲,象牙雕刻更是在禁止絕唱中不斷升值。象牙雕刻與竹雕、木雕並稱傳統雕刻工藝中的三大門類。象牙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向來被視同白色的金子而備受鑑賞家珍愛。
明清時期,隨着竹、木雕刻藝術的高度發展,以象牙為材料的牙雕工藝也普遍發展起來,雕刻藝人在融入竹木角雕的風格時,保留了象牙的自身特點,以其潔白玲瓏、温潤典雅的風貌取勝。當時在宮廷內專設工場,雕刻工藝細膩繁複,人物、花鳥紋飾多仿照繪畫筆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以典雅高貴風格稱雄。
有專家指出,象牙雕刻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指的是北京牙雕,主要是宮廷製品。當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非常愛好藝術,在宮中就有專制象牙製品的作坊。宮廷雕刻藝匠做工細膩,人物、花鳥紋飾多仿照繪畫筆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逐漸形成了華麗、莊嚴、纖細、富貴、典雅的風格。南派指廣州牙雕。由於廣州是一個沿海口岸,外來的象牙首先抵達廣州,廣州逐漸開始象牙雕刻藝術。廣州象牙製作側重雕工,講究雕刻和漂白色彩的裝飾,多以質白瑩潤、精鏤細刻、玲瓏剔透見長。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象牙藝術品,由於它精緻的藝術雕刻以及象牙本身的價值,曾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風光多年,20世紀90年代後歐美國家將象牙列入禁售項目,一時間,牙雕品只是偶爾出現於東南亞藝術品市場,但是價格仍居高不下。1993年香港蘇富比公司舉辦的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對清代宮廷內擺設的象牙嵌翡翠珊瑚宮燈,奢華奪目。經眾多買家競爭,最後以420萬港元的天價拍出。1995年北京翰海春拍的一方明代象牙觀音成交價為55萬元。
如今,對象牙貿易的禁令,加上象牙製品的原材料告急,牙雕工藝品的數量也賣少見少,隨着市場的消耗,存世的牙雕精品將越來越難得。故此,一段時間以來,象牙工藝品的價格已狂升了100%,牙雕藝術品受到藏家們的熱烈追捧。

牙雕牙雕保養

牙雕屬於有機類物質,比較嬌氣,除了要防止衝擊、碰撞、擠壓、火燒、高温、酸鹼等化學物質等劇烈侵害外,還對温度、濕度、光照、環境等很敏感,因此牙雕應該避光收藏。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
1、象牙是由磷酸鈣有機體組成,冬天氣温懸殊不定、氣候乾燥,容易導致象牙龜裂、老化、脆化。若象牙發生龜裂時,會發出“迫迫”的響聲。所以象牙製品的存放環境,應儘可能保持恆温,其存放的適宜温度在15-25度之間。
2、牙雕對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牙雕不僅自身含有一定水份,還具有吸水的特性,它會隨環境的變化而吸收或釋放水分,體積也會隨之膨脹或收縮,這會導致器物因過度漲縮而龜裂或變形。所以存放牙雕的環境,其濕度應保持在55%-60%之間。對於一些大型的擺件,可以借鑑博物館的方法用個玻璃罩子罩住,然後在密閉的罩子裏放杯水以保持其濕度環境。此外還要注意,牙雕不可以放在通風的地方。
3、牙雕平時應該注意防蛀,可以在軟囊盒中放少許防蛀藥。如果其表面沾上灰塵可用毛刷輕輕刷除。保養不當會出現黴斑,這時應及時清除。較專業的處理方法是,先用檸檬酸草酸稀溶液蒸餾水)清洗,然後再用稀氨水中和殘留的稀酸,最後用蒸餾水沖洗乾淨用潔淨的乾布輕輕的擦乾、置於陰涼處慢慢乾燥,有龜裂的牙雕不能水洗,可用含1%的酒精肥皂的白酒精或三氯乙烷溶液塗在表面,乾洗待溶液揮發後用溶劑擦除附着在表面的微量肥皂並重新打蠟拋光。
4、對於一些小件掛件,如佛珠等應儘量貼身佩帶,因為人體每天會出汗出油,而這種天然的油性物質對象牙而言,是最好不過的養護品。但是切記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把牙雕取下來,因為象牙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會開裂並變色。牙雕應輕拿輕放,最好不要摔在地上,因為牙雕質地脆化,很容易損壞。
牙雕能否增值與品相保存的完整度有很大關係,很多精美的牙雕因保護不當而產生龜裂等品相問題,使得牙雕藏品的價值大打折扣,因此象牙製品的養護絕不能等閒視之,所以必須引起收藏家足夠重視。

牙雕牙雕鑑別

牙雕顏色

真象牙呈牙白天然本色,骨製品多經漂白而成,象牙即使漂白也會呈現出一種油潤潔白的光澤,而骨製品漂白後則變得乾澀,塑料製品白得呆板、不自然、無光澤。

牙雕質地

真牙質地細膩,紋路呈細小波紋,無骨眼,相比之下,骨製品的質地較粗糙,上邊的紋路也粗,有骨眼。而塑料製品往往無紋路。

牙雕重量

從重量上看,同樣大小的裝飾品,由於象牙比重大,牙雕品比骨雕品及塑料製品的份量明顯地重—些。

牙雕做工

真象牙作品大多精工細作,製品多為圓身,而骨製品因本身材質粗糙,即便是細作也會顯得粗糙些,另外骨製品多因材料小而雕刻形狀呈橢圓形或扁圓形,且表面高低不平。而塑料製品則往往留下模具的痕跡。 [1] 
參考資料